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时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延长时间的初步研究

    作者:蔡武;龚建平;朱江涛;乔方;陈光强;张博;易壁星;钱铭辉

    目的 探讨应用脑CT灌注峰值时间来预测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头颈部CTA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40例,采取经验法选取延时20s扫描)和B组(40例,采取CTP-CTA联合扫描技术),测量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和上矢状窦,C4椎体水平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CT值,并计算同层动静脉CT值差.结果 (1)B组较A组头颈部动脉CT值高(P<0.05),同层动静脉对比度较A组清楚.(2)B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头颈部血管图像;A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得到头颈部血管图像,其中3例(7.5%)因扫描时间过早、5例(12.5%)因扫描时间过晚而致头颈部血管图像显示不佳.结论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联合应用脑CTP检查中,通过测量脑CT灌注峰值时间预测头颈部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是保障头颈部CTA检查成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 应用造影剂跟踪软件选择佳时机进行胰腺CT增强扫描的研究

    作者:卢定友;周梅香;顾建华;刘兰萍;高晓晴

    本文探讨Smartprep技术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以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

  • 颅内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中延迟时间的设定

    作者:李鸿哲;许维亮;张鹏;刘易俗;温涛;甘洁;邹向慧

    目的寻找颅内动脉CT血管造影(CAT)技术中延迟时间设定的新方法.方法记录按T=13×60/F+Tm计算延迟时间检查成功的30例受检者的小剂量实验峰值;按T=13×60/F+T120延迟时间检查20例;经统计学处理,得出95%的可信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所获得的颅内动脉MIP图像优良率.结果导出新公式为:T=13×60/F+T120.按原公式计算延迟时间获得的颅内动脉MIP图像优良率为33.3%(10/30),新公式计算延迟时间获得的颅内动脉MIP显示优良率为65%(13/20).结论新公式可适合计算不同个体的延迟时间,既保证检查成功,又提高了图像质量.

  • 中药方剂五苓散在低剂量CT尿路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栋;张志田;许茂盛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五苓散在低剂量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行低剂量CTU检查的患者78例,分为五苓散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常规行检查前准备,其中五苓散组在检查前2h口服五苓散煎液1袋(药量12g),而对照组未行其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显影延迟时间,尿路显影的连续性,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解剖结构的显示评分以及肾孟各段输尿管的CT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低剂量CTU检查中,口服五苓散能缩短显影延迟时间、提高尿路显影的连续性,降低肾盂及各段输尿管内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解剖结构显示效果评分,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五苓散能优化低剂量CTU检查中的显影效果,提高检查效率,安全可行,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酶类检测中延迟时间的探讨

    作者:吴兮

    为观察延迟时间对酶类测定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试剂和不同延迟时间进行谷丙转氨酶(ALT)测定;并将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谷丙转氨酶试剂:上海长征公司、珠海丽珠公司生产.酶类质控血清:RANDOX.LABORATORIES(英国生产).仪器:BT-2245生化分析仪.1.2 方法采用高值血清进行稀释测定,根据反应时间与结果的反应曲线选定Os至150s之间每个相差30s,取6个时间点,及75U/L、99U/L、134U/L*"3个定值进行检测.用酶类检测常用的速率法在波长340nm处检测还原型辅酶I的氧化速率,通过吸光度下降速率换算ALT的活力单位.

  •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5年第8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作者:黄枝妙(译);翁育伟(审校)

    P1322尼日尔A群脑膜炎球菌消除后的脑膜炎疫情应对策略//Halima Boubacar Mainassara ,Juliette Paireau ,Issa Idi ,等
      为了解2010年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推出后非洲脑膜炎流行地区的应对策略,我们使用不同的周发病率阈值,在行政区域和卫生区域(共用相同医疗机构)层面上比较了脑膜炎监测和疫苗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和效率。我们分析了2002-2012年间(154392个卫生区域周)尼日尔3个地区的疑似病例报告,通过对此类病例进行鉴别,排除至少有1例A型脑膜炎和没有任何实验室信息的卫生区域年(1个卫生区域年相当于年度报告文件上的1个卫生区域)来模拟A群脑膜炎的消除。卫生区域监测和行政区域疫苗接种(58~366例;阈值7~20例/100000剂)有效性高,而卫生区域疫苗接种(5.6~7.7例/100000剂)可以使效率优化。行政区域水平上的干预可预防至≤6例病例(0.2例/100000剂)。流行信号与疫苗保护之间的延迟时间减少2周,可使效率提高1倍。在A群脑膜炎消除后,分区监测和应对可能是合适的脑膜炎疫情应对策略。

  • ALT试剂空白OD值、延迟时间与测定结果的关系

    作者:崔江龙;易昌盛

    ALT试剂是临床检验常用项目,随着全自动生化仪的广泛运用,偶联法测定ALT也在普及.由于ALT试剂空白(底物浓度)OD值不是一个衡定值,随着温度升高、溶解时间延长而降低.延迟时间在ALT测定中与试剂空白OD值及结果有较大的关系.现将我们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根据小剂量实验对比剂峰值调整冠脉成像注射速率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晖;王樱花;龚洪瀚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根据小剂量实验对比剂峰值的高低,对冠脉成像注射速率进行针对性调整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0例,B组130例)。所有病例检查均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实验法。 A组冠脉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小剂量实验保持一致,B组则根据小剂量实验中主动脉根部CT峰值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两组冠脉图像质量进行分析、记录及统计学比较。结果 B组冠脉图像质量Ⅰ级98例,较A组多32例;Ⅱ级29例,较A组少20例;Ⅲ级3例,较A组少12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小剂量实验对比剂峰值的高低,对下一步冠脉增强对比剂注射速率进行弥补性调整,能明显提高CCTA的检查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冠脉图像质量。

  • 三维显示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作者:谢兵;肖红;王健;邱明国;黄学全;张绍祥

    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公式计算三维对比血管造影(3D CEMRA)的延时时间对改善头部和体部血管影像质量的价值.方法:86例分为两组:头颈组65例使用3D CEMRA检查头颈时间计算公式,即延迟时间=对比剂达峰时间-采集中心时间-1/2对比剂团注时间.体部组21例使用3D CEMBA经典计算公式,即延迟时间=对比剂达峰时间-采集中心时间+1/2对比剂团注时间.结果:86病例3D CEMRA图像中各级血管显示的总优良率达到96%.结论:头部和体部采用不同的公式计算扫描延迟时间可得到良好的3D CEMRA影像.

  • 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黄杰;金颖;闫欣;王丽君

    对比剂浓度、注射速率、延迟时间和对比剂总量是影响CT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们在CTA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注入对比剂,提高了注射速率,提高了图像质量.现报告如下.

  • 曲唑酮治疗原发性失眠症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祖福;韩伯军;孔玉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其患病率达35.2%,其中一半人需要就医[1].因睡眠质量问题可明显导致生理、心理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生存质量.对失眠的生理心理改变研究不少,但临床治疗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为此我科自2000-01~2003-01,应用曲唑酮治疗原发性失眠症100例,对其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觉醒次数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因子、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作一评判,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

  • 微板速率一步法测定ALT值延迟时间的设置

    作者:王飞;张红;尚桂芳;马兰;聂冬梅;叶贤林;曾劲峰;李活;许晓绚;杨立新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肝功能检测的指标之一,除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外,在血站系统对献血者的筛查也是一项重要指标,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后,卫生部在对献血者健康体检新标准中仍将其列为检测项目之一.ALT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比色法,另一类是连续检测法(速率法).速率法准确度较高,分为单试剂法(一步法)和双试剂法(二步法),全文主要讨论一步法,通过对深圳市血液中心采用微板速率法测定ALT值的结果分析,探讨延迟时间的合理设置.

  • 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扫描佳延迟时间的初步探讨

    作者:阳琴;唐鹤菡;黄子星;李昌宪;陈宪;宋彬

    目的:采用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对肝功能正常志愿者行增强MRI肝胆期扫描,评价不同延迟时相肝实质、胆道系统的信号变化,探讨肝脏功能正常时肝胆期佳延迟时间的选择.方法:应用对比剂Gd-BOPTA并采用客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轴面T1WI序列对48例无肝胆疾病的志愿者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40、60和90 min行肝胆期扫描,测量并比较各时相肝脏、左右肝管、胆囊和胆总管的信噪比(SNR),对比率(CR),SNR增长率和CR增长率.结果:全肝、左肝管的SNR和CR均在注射Gd-BOPTA后60 min达到峰值,而胆囊和胆总管在延迟90 min时达到峰值(P<0.05);胆囊SNR增长率和CR增长率及胆总管SNR增长率在延迟90 min时达到峰值(P<0.05).结论:正常肝功能者行Gd-BOPTA增强MRI扫描,可在延迟60 min时获得肝脏和左右肝管强化的佳图像,延迟90 min时获得胆囊和胆总管强化的佳图像.

  • 螺旋CT扫描诊断输尿管异位开口一例

    作者:杨春波;周茂义;刘静;赵兴圣

    患者女,2岁。自出生后一直尿滴沥至今,自己不能控制。专科检查:外阴正常,尿道前庭处有淡黄色尿液流出。 CT检查:经肘静脉注入优维显25ml,注射速度1.0ml/s,延迟时间20min。行螺旋CT轴位扫描(pitch=1,层厚5.5mm,层距3.0mm)。轴位示右侧输尿管下端明显扩张,末端开口低于膀胱下部。左侧输尿管、双肾及膀胱均正常。螺旋CT大强度投影(MIP)清晰显示明显不均匀扩张的右侧下段输尿管,并见局部膨大及带样局限狭窄区,末段呈“鼠尾”状突然变细终止于膀胱后下方,通过旋转可清晰显示右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图1、2)。螺旋CT三维成像(3D)可把双侧输尿管及膀胱各标记成不同颜色,双侧输尿管形态及走行较MIP显示更为清晰,与膀胱的关系更加一目了然(图3)。

  • 螺旋CT门静脉造影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

    作者:吴东;周康荣;陈祖望

    目的:应用时间-密度曲线选择螺旋CT门静脉造影的合理扫描延迟时间.材料与方法:14例正常人和12例重度肝硬化患者于第一肝门水平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造影剂剂量为2ml/kg体重,注射速率3ml/s.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15s开始扫描,以后每隔5s扫描1次,持续至120s.分别测量同一层面门静脉、肝脏、脾脏的CT值,并计算各时点门静脉与肝脏的密度差(P-L),描绘时间-密度曲线.结果:正常组与肝硬化组门静脉平均强化峰值和达到时间分别为208.6HU(60s)、166.0HU(65s);肝脏平均强化峰值和达到时间分别为122.3HU(70s)、99.8HU(80s).两组门静脉和肝脏密度差大值及到达时间分别为106.2HU(55s)、72.8HU(65s),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大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到达时间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脾脏达到峰值的时间均为55s,与各自P-L到达大值的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造影剂剂量为2ml/kg体重,注射速率为3ml/s,两组螺旋CT门静脉造影扫描延迟均以扫描中心点位于60s为宜.(2)使用相同的造影剂总量和注射速率时,正常组和肝硬化组门静脉与肝脏密度差之间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肝硬化组SCTP图像质量.

  • 螺旋CT肝脏检查中延迟时间的选择--Smartprep技术的应用和评估

    作者:严福华;陈刚;周康荣

    目的:应用Smartprep技术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强化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80例正常人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选用60秒固定的延迟时间行肝脏扫描,另一组为Smartprep组.另有40例为病例组,也采用Smartprep技术行肝脏检查,观察肝脏强化的程度和延迟时间.对主动脉和门静脉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也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Smartprep正常人组中,92.5%达到或超过阈值,平均延迟时间为63.3±7.66秒(49~78秒).对照组中77.5%达到或超过阈值.病例组中仅40%达到或超过阈值,平均延迟时间为76.2±8.65秒(58~89秒).主动脉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20~45秒,平均32.2±8.1秒.结论:应用Smartprep技术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理想的扫描时间窗,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使肝脏获得大程度的强化,从而有利于病灶的检出.有血循环障碍和明显影响肝实质强化的因素时,Smartprep的应用尤为重要.同时也进一步证明,肝动脉期的延迟时间可选用30秒,门脉期的延迟时间宜选用50~60秒,有影响肝实质强化的因素存在时,以65~75秒为宜.

  • 惊恐障碍诊断延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田志宏;张震;王东林;严善明

    本文作者近期研究资料提示,惊恐障碍患者平均的诊断延迟时间为25.36±41.29月,其中男性的平均诊断延迟时间为20.80±26.20个月,女性为16.90±19.50个月[1]。而Moreau等综合报道惊恐障碍患者的平均诊断延迟时间为12.7年[2]。可见惊恐障碍患者常不能早期确诊,延误治疗且造成医疗卫生资源极大的浪费。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与惊恐障碍诊断延迟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 一种简单可靠的互补信号产生电路

    作者:程海凭

    为在开关电源、电池充电器、电机驱动、D类功率放大器等电路中的应用需要,特别是在较高工作频率时的应用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互补信号产生电路.该设计采用延迟补偿的方法,避免了用两倍频率信号分频产生互补信号的方法中需要较高频率的信号源的不足.分析了由于不同的延迟补偿器件引起的延迟不平衡原因,提出了用相同的门电路对称补偿的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此方案中延迟误差产生的原因,诸如生产工艺、材料特性、应用电压、应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了必须采用同一个器件封装中的门电路进行补偿的原因.再针对常用的TTL器件,由于有低电平延迟时间和高电平延迟时间大多不相等的现象,提出了对称串联反相器以抵消延迟时间差异的改进方案.后根据有些TTL器件信号延迟时间还受另一个输入端输入电平高低的影响,指出了该方案适用的器件型号,以及它们适用的频率范围.几种方案都经过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电压情况下的实际测试,证明了它们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GE Lightspeed 64排128层螺旋VCT颅、颈联合(CTA)成像技术探讨

    作者:周全红;温智勇;毕冬梅;赵建华;毛毳;陈威威

    目的 探讨颅、颈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佳增强时相的触发技术及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以期提高颅、颈动脉三维显示率及病变的检出率.方法 (1)选60例健康自愿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当感兴趣区造影荆浓度达阈值(50HU)后触发增强扫描序列,A组扫描间隔为2秒,B组扫描间隔为3秒,C组扫描间隔为4秒,完成数据采集.评价图象质量,确定佳扫描间隔时间.(2)80例怀疑颅、颈动脉疾病进行颅、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扫描后进行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技术(VR),评价三维血管的质量,探讨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结果 (1)A、B、C三组均能显示颅、颈动脉,B组图象质量佳,A、B、C三组图象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 5).(2)在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容积再现技术(VR)三维立体效果好,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的走行,大密度投影(MIP)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内部病变.在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曲面重建(CPR)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的狭窄、闭塞、钙化、斑块. 结论 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造影剂浓度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技术不受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肘静脉注射途径影响因素颇多).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技术(VR)相结合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 北京市三甲医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至治疗延迟时间分布

    作者:王亚冰;焦力群;王亚东;凌锋

    目的 调查现阶段北京市三甲医院急性脑血管病患_者的延迟时间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收集北京市三甲医院现阶段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就诊流程的资料,详细记录各个时问段.结果 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集北京市15家三甲医院急性脑血管病1029例病例资料,发病年龄31~90岁,平均(58.67±7.96)岁;整体延迟时间分布范嗣为2.65 h~23.65 h,中位时间为10.42 h;其中,院前延迟时问所占整体的比例范围为54.72%~72.81%,院内延迟时间比例范围为27.19%~45.28%.院前延迟时间范围分布为0.83~19.17 h,中位数为6.61h;其中,使用EMS(emergency service)的院前延迟中位时问为4.65 h,未使用EMS的院前延迟中位时间为6.95 h;院内延迟时间分布范围为0.73~11.25 h,中位数为3.72 h;其中.院内延迟时间段与NINDS(National Institute ofNeum-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所要求的各个时间段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结论 院前延迟时间是总体延迟时间的主要部分;使用EMS可以缩短院前延迟时间.

58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