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在全麻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对比采用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两种方法,通过监测全麻诱导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诱导期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在全麻经腹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在全麻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对比采用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两种方法,通过监测全麻诱导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诱导期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在全麻经腹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重要施治,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以及血气变化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病症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类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肺通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珂立苏配合气管插管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珂立苏配合气管插管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患者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珂立苏配合插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无珂立苏的常规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呼吸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气变化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珂立苏配合气管插管的方法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疗效显著,呼吸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麻醉患者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
麻醉患者由于疾病、麻醉、手术以及术中出血和输血、输液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而发生在麻醉中和麻醉恢复期间的心跳骤停约有60%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血气分析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和准确诊断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正确处理麻醉患者所出现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提供依据,从而避免因此引起的麻醉意外的发生,保证病人在麻醉和手术中的安全,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
肺心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
肺心病患者常因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缺氧和呼吸性酸碱失衡.严重缺氧所致的代谢功能障碍,以及随之而来的肾功能障碍或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代谢障碍,再加上不适当使用碱性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排钾利尿剂等医源性因素以及长期低钠饮食、呕吐、纳差可引起代谢性酸碱失衡.
-
严重烧伤后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目的: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气变化的认识,探讨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变化及发展规律.方法:对84例严重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472例次动脉血气测定值和电解质测定数据,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472例次血气分析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18例次(46.2%),二重酸碱平衡紊乱178例次(37.7%),三重酸碱平衡紊乱76例次(16.1%).其中单发或伴发呼吸性碱中毒(呼碱)236例次,呼吸性酸中毒(呼酸)132例次,代谢性酸中毒(代酸)311例次,代谢性碱中毒(代碱)123例次.84例中死亡16例、病死率19.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二重或三重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后续治疗.
-
高原现场作业期间中心动脉血气与酸碱变化趋势
目的:研究青年士兵高原现场作业过程中的血气变化规律.方法:将来自海拔800m以下的青年士兵分为非军事作业组和军事作业组.按海拔高度分为2900m组、3200m组、4400m组、5060m组.采用阶梯式进驻作业现场, 对比观察相同、不同高度的血气酸碱变化趋势.结果:作业和非作业状态中心动脉血气,PaO2,PaCO2,HCO3-,PAO2,A-aDO2等参数均随海拔高度上升出现不同程度变化;相同高度(4400m)军事作业组的上述参数与非军事作业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但pH值在4个梯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青年群体阶梯式进驻高原现场作业,中心动脉血气和酸碱变化显著,明显异于非作业组,大部分符合呼吸代偿性酸中毒标准,个别病例也接近呼酸代酸标准.在海拔高度4400m以上作业状态下, PaO2≥45mmHg,SaO2≥0.8,7.30≤pH≤7.48,可能是作业状态可允许的大限值.
-
分析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 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托拉塞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离子浓度以及血气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离子浓度、血气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离子浓度以及血气变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咪达唑仑对SIRS病人血气的影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ve syndrome,SIRS)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本文通过咪达唑仑对SIRS病人的镇静,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变化并分析其意义.
-
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应用机械通气对预后影响的观察
报告20例老年术后患者短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体会。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1998年7月~2001年3月,我院外科因急腹症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20例经口插管行机械通气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7.8±7.5)岁;2例有肺感染史;另20例不进行机械通气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5.9±6.5)岁。1.2 方法:观察组机械通气模式采用容量控制呼吸,潮气量(Vt)5~10 ml/kg,呼吸频率18~20次/min,吸呼比(I/E)1∶1.5~2.0,吸氧浓度0.40~0.60,呼气末正压(PEEP)初选为0,6~24小时后改为同步间歇性强制换气(SIMV)+压力支持(PS)或PS模式,以做脱机前准备。对照组在患者清醒、恢复自主呼吸后拔除气管插管,予以面罩或经鼻导管吸氧。2组均观察生命指征及血气变化(2~4小时查血气1次)。
-
表皮生长因子提高大鼠肺泡Ⅱ型细胞的肺水转运功能
急性肺损伤引起的肺水肿和呼吸衰竭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的通气支持治疗,但对已经受损的肺泡上皮尚缺乏有效的修复手段,而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病情.近年来对干细胞和生长因子的广泛研究为主动修复受损的肺泡上皮提供了可能.现已证明,肺泡Ⅱ型细胞是肺泡上皮干细胞,它不仅具有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和清除肺泡内液体等多种功能,而且还能通过增殖和分化,补充减少的肺泡Ⅰ型和Ⅱ型细胞,维持正常肺泡上皮数量.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创伤研究室的科研人员,观察了生长因子对肺泡Ⅱ型上皮清除肺泡内液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者首先建立了以125 Ⅰ-白蛋白为示踪剂进行肺灌注检测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liquid clearance,ALC)的方法.将36只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组动物经气管滴入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100 μg/kg),分别于48、72、120、168和240小时测量 1小时肺泡液体清除率,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rhEGF.同时监测ALC测量期间血气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ALC为(21.68±3.65)%;气管滴入rhEGF后48、72和120小时AL C显著升高[(43.33±13.21)%,P<0.01;(42.52±10.05)%,P<0.01; (34 .35±3.76)%,P<0.01],168小时后恢复正常水平.48小时组、72小时组在灌注后1 小时动脉氧分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此项研究结果表明,rhEGF能提高肺泡Ⅱ型上皮的液体转运能力 ,促进肺泡内液体清除,从而改善肺泡表面氧气交换,有可能为肺损伤和肺水肿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沐舒坦辅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沐舒坦辅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沐舒坦及必嗽平做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沐舒坦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必嗽平组(70.0%);在改善白细胞计数及血气PaCO2、PaO2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沐舒坦组与必嗽平组有显著性差异;沐舒坦组仅1例发生输注部位局部疼痛.结论:在Ⅱ型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上沐舒坦明显优于必嗽平.
-
N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桡动脉留置的体会
NICU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患儿需动态监测血气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抢救措施,挽救患儿的生命.桡动脉穿刺置管采血是一种常用的采血方法.我科新采用了一种简便方法,能准确直观地进行桡动脉穿刺,成功率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酸碱平衡及血气变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气参数与酸碱失衡类型。结果51.3%PaO2在80mmHg以下,15.0%在60mmHg以下;37.5%pH在7.35以下,17.5%pH值在7.45以上,32.5%K+在3.5mmol/L以下,85.0%出现类型不一的酸碱平衡;2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12例呼酸并代酸,5例呼碱并代酸,3例单纯代酸。65.0%治愈,35.0%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酸碱平衡或者低氧血症,若有心源性休克伴随症则通常也会伴随代酸,若患者出现呼酸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则提示病情在恶化,需予以高度关注。
-
严重烧伤后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气变化的认识,探讨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变化及发展规律.方法:对84例严重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472例次动脉血气/电解质测定值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472例次血气/电解质测定值分析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18例次(46.2 %),二重酸碱平衡紊乱178例次(37.7 %),三重酸碱平衡紊乱76例次(16.1 %).其中单发或伴发呼碱236例次,呼吸性酸中毒(呼酸)132例次,代谢性酸中毒(代酸)311例次,代谢性碱中毒(代碱)123例次.84例中死亡16例、病死率19.1 %.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二重或三重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后续治疗.
-
急性颅内血肿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
本文回顾1994~2002年间收治的临床和血气分析资料完整的各类颅内血肿96例,进一步探讨急性颅内血肿病例血气改变的临床意义.
-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呼衰)重症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衰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aO2与PaO2/Fi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衰重症患者,通过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增强肺功能,改善动脉血气状况,提升治疗效果.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动脉血气变化
本文对1990年1月至2001年6月在我院内科呼吸病房住院的152例资料完整的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的动脉血气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普乐林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普乐林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54例,另以50例作对照,治疗期间观察临床表现、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气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肺心病104例,诊断及临床分期根据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急性加重期指1周内有急性发作或加重。病人入院后随机分成普乐林组和对照组。普乐林组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41~77岁,平均64岁,其中Ⅰ期呼衰2例,Ⅱ型呼衰52例。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Ⅰ型呼衰3例,Ⅱ型呼衰47例。两组病人同时有呼衰合并心衰Ⅱ度以上者,普乐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呼衰、心衰构成比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均为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