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阳;巴明川;张东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治疗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高龄STEMI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行血栓抽吸导管术128例(实验组),行单纯PCI术11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情况。患者随访1年,比较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脑利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0.12,均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压无统计学差异(t=2.33, P>0.05),但治疗后BN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t=4.98, 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压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NP显著高于治疗前(t=18.17,11.8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压下降较实验组明显(t=14.41, P<0.05),而组BNP上升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t=8.03, P<0.05)。实验组肌钙蛋白I、CK-MB、CK-MB峰值、缺血相关动脉慢血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08,7.30,10.43,15.65,均P<0.05),而心电图ST回落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0.54,均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改善均显著优于较对照组(t=10.68,22.20,均P<0.01),实验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6,均P<0.05)。随访1年后,实验组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7,4.92,均P<0.05),两组患者猝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别(χ2=0.63,均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用于治疗高龄STEMI患者,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提高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黄定;马翔;马依彤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入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形成.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另外30例未抽吸患者常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并记录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心血管事件.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介入治疗前抽吸组的TIMI 3级血流、慢血流或无复流与常规PC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抽吸组的TIMI 3级血流高于常规组(87.5% vs.53.3%,P<0.05),TIMI 0级血流发生较常规PCI组低.两组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介入手术时间均无差异,但是抽吸组的直接支架置入率显著高于常规PCI组(68.7% vs.3.3%,P<0.05).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经导管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可改善冠状动脉内血流,近期疗效好.

  • 将抽吸导管用于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利彬;甘舜进;郭金成;张海滨;张学坤;张立新;高国旺

    目的 分析抽吸导管在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因左主干闭塞引起的AMI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先常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后再置入支架,研究组先进行血栓抽吸治疗,再根据造影结果选择置入支架或球囊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观察两组患者造影资料以及临床结果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4.8±2.1)h比(6.3±3.2)h,P=0.039]、无复流发生率(2.6%比20.0%,P=0.033)、平均肌钙蛋白T(TnT)峰值[(5.2±2.1)μg/L比(8.6±2.7)μg/L,P=0.000]、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143.8±65.2)μg/L比(180.6 ±68.3) μg/L,P=0.047]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置入支架数量[(3.3±1.8)枚比(1.8±0.5)枚,P=0.013]、TIMI血流分级Ⅲ级发生率[92.1%比63.3%,P=0.026]、ST段回落率(65.8%比36.7%,P=0.0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再次AMI发生率[0比13.3%,P=0.038]以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8.6±11.3)%比(43.2±10.8)%,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抽吸导管用于左主干闭塞AMI患者的治疗操作方便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牛和平;张军;袁琛;付金国;费玲;万艳芳;王长厚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介入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AMI恢复期血栓负荷较重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和不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PCI相关情况及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组血栓积分(TS)、心肌呈色分级(MBG)3级获得率、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血栓抽吸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恢复期患者行PCI的过程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 ZEEK血栓抽吸导管新用法收获巨大血栓栓子一例报告

    作者:祝金明;赵雷;李波;朴英丹;张健;李淑梅

    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遇到血栓负荷较大时,常采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 血栓抽吸,以达到解除冠脉局部阻塞,改善前向血流,减少梗死相关心肌组织微循环无复流现象的目的.目前常用的为ZEEK 血栓抽吸导管,然而因其管腔直径有限,只能将较小的血栓栓子抽吸并收集到注射器中,却无法将体积巨大的血栓栓子整体抽吸并收集到注射器中而排出体外.我们通过1例成功的病例,介绍一种收获巨大血栓栓子的方法,同时提出 ZEEK 血栓抽吸导管使用中必须注意的操作要点.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开通静脉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一例

    作者:田文杰;王齐兵;姚康;沈雳;葛均波

    患者,男,63岁,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9年,胸痛半年”入院.9年前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行CABG术,术后长期口服“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病情控制稳定.半年前胸痛再发,多于活动时出现,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

  • EXPORT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玮;罗福全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替代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方法.在AMI急诊PCI时,血栓被球囊扩张挤碎,挤碎的血栓易随血流阻塞远端小血管,引起远端血管血栓栓塞,此为AMI介入治疗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10%~20%,在临床上可引起慢血流或无复流(no-reflow)现象,并可导致心肌梗死或死亡等严重后果.

  • 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利祥;王庆胜;巢永波;孟晓京;王文广;崔蕊;杨新春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已成为临床治疗共识.而临床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的介入性再灌注治疗,直接抽吸,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栓,从而开通血管,效果直观明确,操作简便实用[1-2].在冠状动脉内有明显大量血栓的情况时,应用血栓抽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同时对减少STEMI再灌注治疗后的无复流及末梢栓塞等现象的发生,也有积极作用[3].血栓抽吸导管技术,已被大多数心脏中心广泛应用.目前,此项技术是否列为常规而早于球囊应用,仍有争议[4-5].本研究回顾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在STEMI患者中应用的获益与安全性.

  •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中血栓抽吸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英;杨勇;杨胜利;罗建平;马东星;韩玮;刘惠亮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装置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50例患者,将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送至闭塞病变血栓前,将其尾端的注射器抽成负压状态,前后移动抽吸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尽可能深地进行抽吸.结果 冠脉造影均提示大量血栓征象,抽吸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负荷明显降低,36例可见红色血栓,42例即刻恢复TIMI Ⅲ级血流,8例恢复TIMI Ⅱ级血流.均行支架治疗,术后前向血流均达到TIMI Ⅲ级,血管开通率100%.结论 PCI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装置在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患者中能有效地减少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负荷及远端栓塞,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即刻的远端心肌血流灌注,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

  • 急诊PCI使用抽吸导管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锦光

    目的 探讨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栓抽吸组32例(抽吸导管抽吸冠脉内血栓,然后置入支架)和对照组46例(按常规PCI进行).治疗后观察病变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血栓抽吸导管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抽吸导管用于急诊PCI效果显著.

  •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目的:探究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常规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抽吸导管+PCI治疗,分析两组血栓积分(TS)、血流分级(TIMI)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S低于对照组;研究组TIMI3级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可显著加强AMI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

    作者:赵兴全;杜文涛;袁江永;智华;李亚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STEAMI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分级、心肌酶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95.0%)与31例(77.5%),x2=9.012,P=0.048];对照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1032.2 ±67.9)、(241.7±24.4) U/L,治疗组分别为(1230.7±78.3)、(158.8±13.6) U/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08、17.302,P值分别为0.047、0.008);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1.2±7.8)%与(52.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7,P=0.043),治疗后治疗组无复流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7.5%)与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7,P =0.047);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 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MI,可降低和改善PCI中无复流现象,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

  •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军;胡青;顾卫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抽吸导管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AMI患者21例,对其中10例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血管近中段完全闭塞并可见血栓影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行直接或传统支架植入治疗.未抽吸组按常规行PCI术.比较其即刻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抽吸组应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5例即刻恢复TIMI 3级血流,5例为TIMI 2级血流,均存在60%~90%的残余狭窄.6例采用直接支架置入术,4例行冠脉球囊预扩张后再行支架置入术,前向血流均达TIMI 3级,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血管开通率达100%.观察一月内未出现亚急性血栓形成,心功能均在原基础上有改善.未抽吸组有9例行冠状动脉球囊预扩张后再行支架置入术,2例直接行支架置入术,发生慢血流2例,术后并发心力衰竭2例.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AMI患者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抽吸导管可提高直接支架置入的机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期疗效好.

  • 冠状动脉抽吸导管抽栓联合替罗非班注射对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孟祥茹;王红伟;董书兴;王金艳;肖亚利;黄笑明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首选治疗方式[1],而支架置入后无复流及慢血流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血栓负荷较重的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 T-CA )或PCI治疗,常常可导致血栓或板块的破碎与脱落,在远端微细血管形成微血管栓塞,导致无血流或慢血流发生,从而影响到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如何防止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是直接 PCI治疗过程中每一名介入医师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冠状动脉内抽栓是迅速取出冠状动脉内形成的血栓,有效地改变冠状动脉内血流的有效方法;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血小板的黏附、聚集的后通路,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和预后[3]。有大量文献中急诊PCI时应用血栓抽吸或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均对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急性S T EM I急诊PCI时两者联合应用及疗效。

  • 浅谈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宇

    目的:分析抽吸导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抽吸导管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血栓抽吸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中的应用

    作者:牛和平;张军;袁琛;付金国;费玲;万艳芳;王长厚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合并有高血栓负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AMI恢复期并血栓负荷较重老年患者35例,随机分为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18例)和常规PCI组(17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础资料、PCI相关资料及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3级获得率较高,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较低(P<0.05);血栓抽吸组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P<0.05);术后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栓负荷较重的 AMI恢复期患者行 PCI的过程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安全、有效,能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患者的长期心功能及预后。

  • 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堃;李莉;赵碧琼;田美蓉;耿学斌;张庆华;刘小明;王宏岭;韩全乐;赵国玉;于佳新;尚小明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介入治疗对于改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水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是否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198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栓抽吸导管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和介入资料,以及术后心肌生化标记物、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随访期间(平均随访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血栓抽吸导管组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及住院期间临床指标(MBG、cTFC、CK-MB、无或慢血流比例)均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两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随访平均时间(13.1±5.8)个月,抽吸导管组心源性死亡率、心脏原因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抽吸导管可进一步改善STEMI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灌注,减少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 Hemopump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李智成;陈长志;Y.John Gu

    Hemopump是一种安装了导管的经动脉、瓣膜的左室辅助装置,属于轴流泵,可以作为暂时的左室支持.该装置根据Archimedes螺旋的原理工作,转速达25 000r/min,与抽吸导管相结合的叶轮由一与外置的高速电机相连接的软轴所驱动,经股动脉或升主动脉把导管末端置于左室,从左室抽吸血液并输送到降主动脉,提供非搏动性血流.Hemopump直接减轻左室负荷,作为左室辅助装置具有代表性,与病人的心电图不同步,即使在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脏纤颤期间,也能起良好作用.

  • 抽吸导管在急性血栓性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李娜

    目的 探讨抽吸导管在急性血栓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0例采用PCI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采用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无复流现象、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IMI血流2、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无复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查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抽吸导管能改善PCI治疗AMI的血流分级,减少无复流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围术期应做好护理配合工作.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后半年6MWT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解忠;丁志坚;王新;曹海涛

    目的 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结合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的分级,ST段回落率以及比较半年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结果的差异,以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比较对近远期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各23例,抽吸导管组:予抽吸导管抽吸后,行支架植入;直接PCI术组,予单纯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的分级,ST段回落率,半年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结果的差异.结果 抽吸导管组即刻血流TIMI 2~3级者明显高于直接PCI组(P<0.05).抽吸导管组ST段回落率>50%明显高于直接PCI组(P<0.05),抽吸导管组六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明显高于直接PCI组,提示近远期心功能改善较好(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ZEEK(PCAB 3060)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术,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有效、安全的.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