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麻下脊柱脊髓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

    作者:熊巍;王增春;张军卫;王强

    目的 分析全麻下脊柱手术中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提高监测有效性.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全麻下接受脊柱脊髓手术中实施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集到104例患者资料,其中18例出现SEP异常,17例出现MEP异常.单因素分析显示,SEP与吸入麻醉药浓度、围术期低体温、麻醉方式有关(χ2>6.219,P<0.05),而MEP异常与吸入麻醉药浓度、围术期低血压、追加肌松剂有关(χ2>4.125,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吸入麻醉药浓度、围术期低体温对SEP异常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吸入麻醉药浓度、围术期低血压对MEP异常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吸入麻醉药浓度、围术期低体温、围术期低血压可能是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主要因素.

  • 右美托咪定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麻醉维持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进坤;李羽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全身麻醉维持中,对机体正常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维持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5日,因"发现骶尾部包块3+个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时,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的1例TC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手术麻醉维持方案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对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检索策略为:分别以"脊髓栓系综合征""儿童""麻醉""tethered cord syndrome""pediatric"及"anesthesia"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结果:本例患儿为男性,3+个月龄,发现骶尾部包块3+个月,其他发育正常.MRI检查结果显示,骶管增粗,L4至S3平面骶管后部可见梭形脂肪信号影(4.0 cm×1.2 cm×1.3 cm).②手术治疗方案:对本例TCS患儿进行脊髓黏连松解术+椎管内外巨大占位切除术,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技术,对患儿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进行监测.③手术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对本例患儿TCS手术采取8%七氟烷潮气量法,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顺阿曲库铵2 mg进行麻醉诱导.同时,采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1.0μg/(kg·min)联合瑞芬太尼0.15~0.20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麻醉维持时间为5.1 h.患儿术后未发生低血压、心率降低等不良反应,拔管顺利,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④文献复习结果: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出5篇文献报道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方案,涉及277例TCS患儿.这277例TCS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时,手术麻醉维持方案为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异氟烷或二者联合使用;手术过程中,除1篇文献报道27例患儿应用IONM技术外,其余均未应用IONM技术;其麻醉维持时间均较短,为50~260 min.结论 对于术中需持续使用IONM、手术时间长的儿童TCS手术,可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但是需联合使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对于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TCS手术麻醉维持的剂量选择,仍然需要大样本、患儿长期预后随访进一步研究、证实.

  • 应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切除功能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作者:白红民;王伟民;李良;王国良;李天栋;高寒;王丽敏;刘湘衡;张浏欢

    目的 探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DES)在功能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DLGG)切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中应用皮质下DES的57例大脑功能区DLGG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皮质下DES均能在肿瘤周边发现锥体束、丘脑上辐射或语言相关白质纤维,从而达到按功能边界切除肿瘤的目的.全切除20例(35%),次全切26例(46%),部分切除11例(19%).46例(81%)出现早期神经功能障碍,其中轻度15例(26%),中度21例(37%),重度10例(18%);4例出现晚期神经功能障碍,其中轻度3例(5%),中度1例(2%),重度0例.术前有癫痫发作的55例中,48例(87%)术后无癫痫发作;其余7例发作频率较术前减少>50%.结论 唤醒开颅下应用皮质下DES可在不降低远期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大安全切除DLGG,但早期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需康复治疗.

  • 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郭效东;王本瀚;张长远;熊家锐;李经纶;陆卫风;唐斌;吴艳芝;王振华

    目的 探讨唤醒麻醉下联合多种神经功能定位技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对解放军第153医院31例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结合MRI、fMR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制定手术方案,在唤醒麻醉技术下开颅,术中实时B超定位,在患者清醒状态下,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技术定位感觉、运动及语言功能区,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致痫区,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结果 31例中28例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过程,其中18例术中保留喉罩,10例术中拔除喉罩,语言测试后再置入喉罩.术后除1例高龄患者出现短时间谵妄状态外均无痛苦及恐惧回忆.IOM定位出感兴趣功能区23例(82%,23/28),皮层功能定位阴性5例;ECoG发现致痫灶2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7例;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7例.术后原有神经功能障碍略有加重5例,术后2d开始出现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17例,均于1个月内恢复至术前水平,无新的神经功能丧失.病理: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14例、Ⅲ~Ⅳ级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各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及混合型(少突-星形)细胞瘤各1例.随访8个月-4.3年,平均2.3年,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 Ⅰ级)18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EngelⅡ~Ⅲ级)10例,总有效率100%.肿瘤原位复发16例(57%,16/28),9例再次手术,4例放射治疗,2例胶质母细胞瘤及1例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11%,3/28)放弃治疗,2例(7%,2/28)老年患者死于心衰及肺部感染.结论 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联合多种现代神经功能定位技术治疗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是一种精准、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徐学友

    目的探讨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12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电生理监测术中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对照组未予以术中监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临床症状消失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监测结果对面神经减压术实施术中减压效果预判明显增加近期治愈效果,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近期疗效具有明确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宇宁;吴玉梅

    早期宫颈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传统宫颈癌根治术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术式不可避免地造成盆腔自主神经损伤,导致盆底器官功能障碍.保留神经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术成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随着保留神经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不断得到验证,该术式逐渐被接受.近年来,保留神经的术式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与保留神经相关的手术解剖学也有相应的进展.单孔腹腔镜、机器人、迷你腹腔镜等手术操作系统也被应用于保留神经的根治术中.由于盆腔自主神经呈网状分布肉眼识别困难,术中不能确切保留神经,从而制约了手术的规范化及推广.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应用可能成为保留神经手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 肌松药对微血管减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气管插管的影响

    作者:申珍;代志刚;王胜;邵秀芝;张圆圆;张振英

    目的 探讨肌松药对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及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6月拟行MVD术患者60例,根据所使用肌松药的不同随机分为氯化琥珀胆碱组(SCH组,n=20)、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组(CIS组,n=20)和对照组(不使用肌松药,n=20),对比分析3组患者电生理波形诱导成功率、气管插管条件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在手术开始前,对照组和SCH组电生理波形诱导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CIS组的75.0%(P<0.05).SCH组插管条件优秀率为100.0%,虽高于CIS组(90.0%)和对照组(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术麻醉诱导时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会延长电生理波形引出时间,在行电生理监测的MVD术麻醉诱导时尽量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及青少年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方媛;陈文静;兰燕;鞠延

    目的 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髓栓系综合征(TSC)的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7例TSC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手术中的应用.全部患者术前均经MRI证实为脊髓栓系综合征,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脊髓栓系综合征松解手术,术中持续监测自发肌电图,触发肌电图定位神经根,经颅运动诱发电位评估运动系统功能完整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定位神经根;32例(86.5%)诱发出经颅运动诱发电位,术后无一例经颅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或显著下降,14例(43.8%)经颅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显著升高.全部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无加重.结论 显微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技术能鉴别正常神经组织和栓系因素,经颅运动诱发电位能在术中实时评估运动系统神经功能完整性,联用两种技术能促进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指导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琮;张士忠;何佳佳;刘通;李红;刘辉;朱涛

    目的:探讨多模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MIOM)在脊髓髓内病变手术中预测脊髓神经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脊髓髓内病变切除术,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感觉诱发电位、肌源性运动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监测脊髓功能,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状态及术中电生理监测数据。结果:34例脊髓髓内肿瘤手术全切28例,大部切除6例。术中有21例达到报警标准,一过性改变14例,永久性改变7例。术后6例患者出现脊髓功能加重,超过6个月的长期随访中,其中2例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MIOM远期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57.1%。结论:MIOM在脊髓髓内肿瘤术中能及时发现神经损伤,有效地保护神经功能,其信号改变对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预测作用。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栓系松解术中的应用

    作者:金琦;陈绪贵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在脊髓栓系松解术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50例确诊为脊髓栓系(Tethered cord,TC)或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者,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回顾病例资料、神经电生理监测数据与术后随访结果进行临床总结.结果:148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111例病情好转,35例稳定,2例患者病情恶化,其中1例下肢肌力减退,1例大便失禁.结论: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和神经功能定位手段,可较有效辨别正常神经根与病变组织,保证神经通路完整性,有效减少医源性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佳玉;王薇;刘俊鹏;宋雪松

    背景 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 monitoring,IONM)中,肌肉松弛药(肌松药)由于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而限制使用. 目的 系统综述部分神经肌肉阻滞(parti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pNMB)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详细阐述肌松药在IONM中的应用. 内容 将近年来关于肌松药对IONM的影响及pNMB下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文献进行详细整理、系统综述. 趋向 pNMB能为IONM提供良好的监测条件,提高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如何合理使用肌松药实现稳定的pNMB还需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21例分析

    作者:刘珵;刘江;于炎冰;张黎;袁越;徐晓利;许骏;任鸿翔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1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部分切除,14例镜下全切除,术中有20例应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病理类型为室管膜瘤11例,星形细胞瘤7例,畸胎瘤、血管网状细胞瘤多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各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2.8个月,随访期内1例肿瘤复发并死亡.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情况:16例较术前不同程度缓解,3例无变化,1例加重.结论 术中针对不同肿瘤采用不同手术策略和技巧、应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功能区皮层下小病灶相关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本瀚;郭效东;张长远;熊家锐;李经纶;陆卫风;吴艳芝;刘明辉;郝文明;杨俊国;宋来君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多种定位技术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病灶相关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58例功能区皮层下小病灶引起的癫痫患者,在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开放直视手术切除病灶,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致痫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判断致痫区的功能以及二者的重叠程度,辅助以麻醉唤醒定位语言区、实时超声检查病变切除程度,根据监测结果分别采取致病灶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妥善处理致痫灶.结果 病灶全部切除52例,少量残留6例.病灶区域ECoG监测除波幅略有降低外无明显异常13例,行占位病灶切除术;ECoG明显异常,在非主要功能区8例,行占位病灶十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ECoG明显异常而又在主要功能区37例,行占位病灶十功能区致病皮层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低功率电凝热灼术.ECoG监测发现痫样放电消失、基本节律大致恢复正常29例,仍残留少量棘波13例,残存较多棘波且基本节律轻到中度异常16例.随访1~5年,EngelⅠ级46例,EngelⅡ级8例,EngelⅢ级4例,总有效率100%.出现暂时性轻偏瘫17例,暂时性失语8例,无严重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综合应用立体定向引导、术中IOM、ECoG、麻醉唤醒及实时超声定位治疗功能区小病灶相关性癫痫,能够精准定位并切除病灶及处理致痫灶,避免损伤功能区,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有国;张丽荣;曲晓妮;孙永刚;李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择期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和对照组(C),D组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预给量,随后持续泵注0.4μg· kg-1· h-1至手术结束前30min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0.04mg/kg、罗库溴铵0.3mg/kg快速诱导,插入神经监测专用导管。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不用肌松药。记录不同时间点两组病人的BIS,MAP,HR;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术后舒适度和术中知晓情况;记录术中神经监测四步法:V1,R1,R2,V2数值。结果 D组T1时BIS值明显低于T0和C组(P<0.01);D组T1~T5 MAP低于、HR慢于C组(P<0.05或P<0.01);D组术中神经监测V1,R1,R2,V2略高于C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苏醒期间烦躁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4h舒适度BCS明显优于C组( P<0.01)。两组随访都无术后知晓,无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全麻,对甲状腺手术IONM无影响,能满足手术要求,并具有麻醉药的用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难治性继发性癫痫致痫灶多种方法定位及手术治疗

    作者:郭效东;王本瀚;吴艳芝;陆卫风;刘明辉;郝文明;任廷文;杨俊国;牛润华;郭瑞波

    目的 评价采用多种致痫灶定位方法联合手术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癫痫的效果、并发症、适应证.方法 19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癫痫发作症状学特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检查等方法综合判断致痫灶位置,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确定致痫灶的范围、神经电生理监测(IOM)定位功能区,辅助以麻醉唤醒定位语言区、实时超声检查病变切除程度、立体定向引导定位脑深部小病灶,根据监测结果分别采取病变组织切除及致痫灶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处理致痫灶.结果 ECoG基本正常,行单纯病灶切除术29例;ECoG明显异常,在非功能区51例,行病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ECoG明显异常而又在功能区79例,行病灶+功能区致痫皮层MST或低功率电凝热灼术;深部电极监测发现杏仁核或海马异常放电37例,行前颞叶及杏仁核、海马切除术;辅助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9例.术毕ECoG监测发现痫样放电消失、基本节律大致恢复正常76例,仍残留少量棘波48例,残存较多棘波且基本节律轻到中度异常43例.随访0.5~7.5年,有效随访177例,EngelⅠ级103例,EngelⅡ级45例,EngelⅢ级19例,EngelⅣ10例.总有效率94.3%.结论 综合应用多种定位方法联合手术治疗继发性癫痫,能够准确定位并切除病灶及处理致痫灶,避免损伤功能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术中唤醒麻醉下功能定位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

    作者:郭效东;王本瀚;风旭东;陆卫风;张长远;唐斌;李经纶;吴艳芝;王振华

    目的 探讨唤醒麻醉下功能定位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4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开颅,术中停药唤醒麻醉,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层诱发电位及皮层电刺激的方法进行脑功能区感觉、运动及语言区定位,皮层脑电监测定位致痫区,辅助以术中B超定位肿瘤及切除程度,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脑功能区的前题下切除肿瘤及妥善处理致痫灶,再于全麻下关颅.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手术过程,术后无痛苦及恐惧回忆,其中15例术中保留喉罩,9例术中拔除喉罩进行语言定位后再插管.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定位出大脑功能区20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4例,皮层脑电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痫灶19例,给予多处软膜下横切术和(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6例,术后3d开始出现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3例,均于1个月内逐渐恢复,好于术前.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6例,明显减少8例.结论 唤醒麻醉下联合多种定位技术能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有效保护了脑功能及妥善处理了致痫灶,提高了功能区肿瘤的手术疗效.

  • MRI与DSA影像融合联合电生理监测对脑动静脉畸形伴癫痫手术的价值

    作者:孙荣辉;徐国政;杜浩;宋健;黄河;赵曰圆;马廉亭

    目的:探讨MRI与3D-DSA三维影像融合联合电生理监测在脑动静脉畸形伴癫痫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癫痫患者的MRI与3D-DSA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进行影像融合,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完成脑动静脉畸形及致痫灶显微切除术。结果本例通过MRI与3D-DSA影像融合,精确定位显示病灶范围,术中实时导航找到主要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成功切断主要供血动脉,完整切除畸形血管团,同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定位脑功能区及致痫灶,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缺损,复查DSA示畸形无残留,脑电监测颅内未见异常放电。结论MRI与3D-DSA影像融合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可以既能完全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又能同时清除致痫灶,保护脑重要功能区,为重要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继发癫痫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肌反应在面肌痉挛术中的作用

    作者:贾力;傅先明;姜晓峰;牛朝诗;邓大丽;何金超;李仲森;汪业汉

    目的 评价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8例面肌痉挛患者,均行MVD治疗,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AMR波指导手术.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均监测到AMR波,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减压后76例(86.4%)AMR波消失,12例(13.7%)AMR波未消失.术后随访结果6个月,AMR波消失的76例患者中,75例面肌痉挛消失,1例痉挛程度较术前明显缓解;AMR波未消失的12例患者,8例面肌痉挛消失,3例较术前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MVD术中监测AMR波有助于鉴别责任血管、评价手术减压效果、判断手术后患者的预后.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耿;路俊锋;杨忠;施建斌;吴秋月;王烨;庄冬晓;吴劲松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738例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8例在全麻下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130例在唤醒麻醉下行运动和或语言功能定位。所有病例术后近期运动障碍发生率为11.7%,远期为3.8%;语言区胶质瘤术后近期的失语率为28.8%,远期为4.1%。术中MRI辅助下进行电生理监测347例,全切率为89.3%。全麻下3.6%的患者术中出现癫痫大发作;唤醒麻醉下2.3%的患者出现一侧肢体或嘴角抽搐,仅1例(0.8%)出现癫痫大发作。结论根据胶质瘤所在的部位选择适当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有助于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功能皮层和皮层下重要功能通路,降低致残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张治元;王汉东;成惠林;赵鑫;林毅兴;朱林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49例,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辅助.结果 术中诱发电位结果:真阳性26例(26/29),假阳性3例;真阴性17例(17/20),假阴性3例.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9例;无手术死亡.术后41例随访6个月至2年,神经功能改善31例(75.6%),无变化4例(9.8%),加重6例(14.6%);复发9例.结论 对于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术中采用SEP和MEP联合监测,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