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法在正中神经低位损伤晚期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对正中神经低位损伤患者采用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Huber-Litter)法,随访8~24个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
背景:大鱼际肌萎缩瘫痪或缺失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功能,在临床上应用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能够取得良好疗效.目的:探讨小指展肌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及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鱼际肌萎缩瘫痪或由于创伤性大鱼际肌缺失引起的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的重建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应用解剖与临床实验观察,2005-10/2007-10于潍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完成.材料:新鲜上肢尸体标本5具,防腐上肢尸体标本10具:大鱼际肌缺失引起的拇对掌功能障碍进行小指展肌移位的患者16例.方法:对10具防腐固定,5具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手标本进行小指展肌结构及毗邻的解剖测量,其中2例标本模拟重建修复,对16例创伤性大鱼际肌缺损患者进行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主要观察指标:观察5具新鲜手标本小指展肌的形态,测量其长度、肌宽、肌厚,观察肌动脉的来源、走行,测量可游离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及外径,观察16例患者重建修复后移植区的外形,测量拇指主动由内收位上垂直对掌角度.结果:解剖学显示小指展肌有其独立的血管神经束,支配小指展肌的血管蒂为尺动脉的掌深支,蒂长(1.10±0.50)cm.支配小指展肌的神经为尺神经深支的小指展肌支,蒂长(1.16±0.35)cm,血管神经蒂于肌近端入肌.临床设计将小指展肌远端止点切断,转位缝合于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桡侧缘.恢复拇指外展对掌功能,1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随访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大鱼际处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均能触及第4掌骨头掌面,垂直对掌角度均大于60.,完成与第2~5指对指功能及手的持、捏、握、抓及大部分拇指对掌功能.结论:临床应用小指展肌重建拇指对掌术式操作简单,功能疗效满意;经转移后不需重建滑车,同时又能保持大鱼际肌处外形饱满:小指展肌作为一血管神经功能区,为理想的肌皮瓣转移供区.
-
改良尺侧腕伸肌腱联合拇短伸肌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的尺侧腕伸肌腱联合拇短伸肌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尺侧腕伸肌腱联合拇短伸肌腱转位手术重建19例陈旧性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拇对掌功能.拇短伸肌腱穿过拇短展肌止点并缝合固定后,在掌长肌腱深层与转位的尺侧腕伸肌腱编织缝合,以掌长肌腱作为屈肌支持带,避免术后弓弦效应为改良特点.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功能评定分析.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6.8个月,按朱伟等的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5例.结论 改良尺侧腕伸肌腱联合拇短伸肌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该手术简单易行,符合拇对掌的生物力学特性,术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关节融合在拇指对掌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很多[1-3],但术后对拇指旋前功能的改善不够理想,特别在正中、尺神经联合损伤和臂丛神经下干损伤时表现更为明显.我们应用动力肌重建+旋前位指间关节融合重建拇对掌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腕部切割伤继发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患者 男,32岁.于2003年9月7日因右腕玻璃割伤致右腕掌侧所有屈肌腱、正中神经、尺神经、桡动脉、尺动脉断裂,急诊行清创,肌腱、神经、血管修复术,术后伤口痊愈拆线.外伤修复术后2年随访,右手指感觉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为10mm.右手拇对掌功能正常,各指内收、外展功能轻度受限,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轻度萎缩.术后2年半再次随访,右腕部掌侧原瘢痕下可见肿物,自述右手拇、示、中指掌侧麻木加重,肿物大小约2.5cm×3.0cm,无明显压痛,Tincl征(+).
-
不可逆正中神经损伤后拇对掌功能重建43例
拇指对掌功能活动对手的捏、握、抓等方面的功能有着重要作用.拇指良好的屈、伸、内收、外展和对掌功能,主要依靠拇指各关节的灵巧活动和手内在肌的作用.充分的拇指对掌功能需要拇指充分外展,同时产生旋前活动.因此,拇指腕掌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拇指短展肌的功能,对拇指的对掌功能尤其重要.
-
小指伸肌腱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应用小指固有伸肌腱(EDQ)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已成为一种成型且普及的术式,但术后可出现小指伸直不全或障碍并发症[1],因此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小指伸肌腱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目前,对小指伸肌腱的研究观点尚不一致,其主要分歧表现在对小指指总伸肌腱(EDCs)和腱结合(JT)的看法上,在形态解剖学和应用解剖学上很易混淆.在手背侧伸向小指的伸肌腱主要由EDCs、EDQ及伸指腱器结构组成.本文将就EDCs及JT解剖学研究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
拇短屈肌重建拇对掌功能在断腕再植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断腕再植术后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腕关节活动受限是断腕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使晚期对掌功能重建受到制约.临床上,对8例断腕再植术后成活尺神经深支功能恢复较佳者,采用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弥补了不足.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疗效满意,达到佳功能,能从事原有工作.结论断腕再植后,对拇对掌功能丧失或恢复不足者,采用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及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
目的 探讨手部损伤后虎口严重挛缩及拇对掌功能障碍者,应用髂腹股沟骨皮瓣开大虎口,一期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3年7月~2006年2月,对5例虎口严重挛缩伴拇对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同时一期行骨性拇对掌功能重建,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38岁.挤压伤术后3例,腕关节离断伤和爆炸伤术后各1例.虎口平均宽度为18 mm,虎口角平均为20°,病程6~24个月.术后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 术后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周断蒂,8周X线片示髂骨与第1、2掌骨骨性愈合,移植骨无变形及吸收.随访6~12个月,虎口角平均增大60°,虎口宽度平均增大32 mm,持物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取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同时一期行骨性拇对掌功能重建,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
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对于手的握持功能来说,拇对对掌是必须的,它也是手的三大功能之一[1].拇对掌功能瘫痪常见于正中神经损伤.具体原因较多:如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炎(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等),腕管综合症等等.由于拇对掌在手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拇对掌功能障碍如条件允许,均应给予重建.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复习了相关文献,对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做一综述,以求能对它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
-
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 察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特点.方法 取成人胸部标本5具10侧,统计胸外侧动脉作为共干血管蒂发出的胸小肌支和胸外侧皮动脉血管构造出现概率,并对比左右两侧的差异.结果 观察,胸外侧动脉发出的肌支为胸小肌提供营养,皮支则为胸外侧皮肤提供营养,该构造出现概率80.0%,左右两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外侧动脉主干蒂长4.79±1.29厘米,外径1.52±0.31毫米;肌支长度2.98±0.75厘米,外径1.15±0.21毫米;皮支长度3.62±0.61厘米,外径1.05±0.21毫米,静脉跟同名动脉伴行.结论 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可行性高,可以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 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 拇对掌功能 应用解剖 -
改进小指展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
以拇外在肌为动力源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作为动力源可利用的拇外在肌较多,临床上可依手术适应证选用.我们采用以小指展肌为动力肌的Iittler和Coldner法等,对16例患者做了拇对掌功能重建治疗,术后功能恢复好,现报道如下.
-
拇短屈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拇外展功能在手部捏、握、抓等功能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中神经支配手掌侧主要部位的皮肤感觉,并参与手的抓握、指腹相捏运动,对手的正常功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正中神经损伤后拇外展肌麻痹,使拇指不能正常外展,手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神经缝合质量明显提高,但仍有20%~30%的病例效果不满意[2].因此,正中神经损伤后,拇外展功能重建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用于拇外展功能重建的方法很多,我科自2003年2月~2005年2月在研究拇短展肌和拇短屈肌的解剖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拇短屈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11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疗效满意.
-
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12例报告
我科自1997年,利用拇短伸肌腱直接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临床应用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小指固有伸肌腱重建拇对掌功能与一期开大虎口
目的 研究拇对掌功能障碍患者在采用小指固有伸肌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同时行虎口开大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0-2006年对21例拇对掌功能障碍同时伴有虎口挛缩采用小指固有伸肌腱重建拇对掌功能同时采用不同皮瓣松解、开大虎口.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17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效果满意,虎口宽度增加,恢复了拇指对掌外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