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核因子κB的变化及氨溴索的影响

    作者:叶江枫;蒙育林;杜志强

    目的 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及氨溴索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和治疗组.照射组和治疗组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给予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单次20 Gy/min,照射前7 d,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治疗组给予氨溴索35 mg/kg.于照射后1、2、3、4 d取心脏组织作病理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数据用组间t检验.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无明显变化.照射组NF-κB的表达在1、4 d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组较照射组4 d NF-κB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 放射性心脏损伤初期NF-κB表达增高,氨溴索可抑制NF-κB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表达.

  •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表达及视黄酸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丹;赵玉霞;赵娜;门桐林;曹丽艳;陈延治;姚雷;康健;于润江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牛率为5%~10%,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无特效方法.

  • 胸部肿瘤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

    作者:李学章;刘莹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性肺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医院确诊的64例胸部肿瘤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合并肺部感染为A组,38例未合并肺部感染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断资料,探讨临床预防治疗方法。结果64例经胸片检出率35.94%,C T扫描检出率90.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影像学表现多以散在片状浸润性病变为主,B组放疗照射野相关肺野间隔纹理增生或伴局部条状致密影,后期呈纤维化改变;痰培养结果提示,A组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6.92%,B组未检出病原菌;A组经抗炎、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84.62%,B组经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86.84%。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痰培养能够对放射性肺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与否做出准确鉴别,抗感染是预防治疗放射性肺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必要措施。

  • 使用DWI勾画食管癌靶区对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崔晓佳;谢国栋;吴建亭;葛琴;冯峰

    目的 探讨DWI扫描与CT扫描勾画食管癌靶区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差异.方法 选取胸段食管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DWI组及CT组,每组各20例,DWI组患者使用DWI与CT融合图像与单纯CT图像分别进行靶区勾画,并利用Pinnacle38.0计划系统分别计算出双肺V5、V20及MLD;CT组患者使用CT图像进行靶区勾画,并计算出双肺V5、V20及MLD.所有患者在出现明显RILI症状时行胸部CT扫描,在放疗后3、6个月行胸部CT扫描,并计算出RILI的体积.结果 DWI组患者中,利用DWI融合图像勾画的GTV、CTV、PTV体积均小于利用CT图像勾画的相应体积(P=0.000、0.000、0.000),且利用DWI融合图像勾画的双肺V5、V20、MLD体积剂量较利用CT图像勾画的相应体积剂量小(P=0.004、0.012、0.044).CT组和DWI组利用CT图像勾画的GTV、CTV、PTV体积及双肺V5、V20、MLD的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RILI的发生率高于DWI组(40%vs 10%,P=0.028).结论 使用DWI参与勾画的食管癌靶区优于单纯使用CT,并且可以降低RILI的发生率.

  • 细胞因子联合DVH参数及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沙莎;王茂玉;高志位;高鹏;赵永利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剂量学参数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ILI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RILI组(n=32)和未发生RILI组(n=74).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中(照射45~50 Gy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ET-1、IL-6、TNF-α水平,通过放疗计划系统调阅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得V5、V10、V15、V20及平均肺剂量(MLD)等剂量学参数,分析上述细胞因子及DVH参数与RILI发生的关系.结果 106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RILI,发生率为30.2%.放疗前肺功能异常患者的RILI发生率为42.1%,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患者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RILI组患者放疗前的血浆IL-6水平高于未发生RILI组(P<0.05).发生RILI组患者的V5、V10、MLD均高于未发生RILI组(P<0.05);其中,V5≥60%患者的RILI发生率为42.0%,高于V5<60%患者的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血浆IL-6≥46.95 pg/ml且V5≥60%患者的RILI发生率高达45.5%,明显高于放疗前血浆IL-6<46.95 pg/ml且V5<60%患者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V5≥60%是R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4、3.393,P<0.01).结论 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和V5≥60%是RILI发生的高危因素,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联合V5有望作为预测RILI发生的指标.

  • 放射性肺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李超;卢宏达;雷章;孔庆志

    放射性肺损伤发生过程包括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其具体的分子调节通路尚不明确.现代研究表明,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少存在NrF2-ARE信号通路、TGF-β1/Smad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各个通路间还存在交叉.通过分子信号通路,可使得这一疾病机制更加明确,开发具有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新药.

  • 沐舒坦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友英;贺小俊

    放射性肺炎表现为放疗中或放疗后1~3个月出现低热、刺激性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不能早期发现,早期用药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其病情将会加重和发展,甚至并发呼吸、心脏功能衰竭死亡.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沐舒坦注射液预防及治疗放射性肺损伤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 中医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治疗

    作者:章新奇;张金芳

    对于放射性肺损伤目前仍然以西医综合治疗为主,给予激素加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处理.但值得提醒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种种副作用可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而适时采用传统的中医中药干预治疗,却能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大限度发挥中医中药在放射性肺损伤治疗上的优势.

  • 血必净注射液预防胸部恶性肿瘤放疗中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波;吴小源;陈永顺;贺春语;王雯;刘劲松;李定杰;郭伟;薛莹

    目的 评价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能否预防胸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 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1-05-10 2012-10-10符合入组条件的38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依据“不平衡指数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放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组(实验组A,20例)和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B,18例),两组均用取调强适型放疗,血必净注射液100mL与生理盐水150mL配伍于放疗开始前3d及放疗期间于每次放疗前1h,静脉滴入,1次/d.于放疗前、放疗40 Gy、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1个月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不同节点用ELISA方法技术测定患者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包括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6(interleukiw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并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放疗后A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B组,P值均<0.05;B组炎性因子水平HMGB1 (F=46.764,P<0.001)、TGF-β1(F=54.752,P<0.001)、IL-6(F=48.467,P<0.001)、TNF-α(F=42.645,P<0.001)和PDGF(F=38.756,P<0.001)放疗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上升趋势.A组PDGF(F=52.435,P<0.001)和TGF-β1(F=77.854,P<0.001)放疗前后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下降趋势.A组HMGB1(F=62.432,P<0.001)、IL-6(F=74.235,P<0.001)和TNF-a(F=70.154,P<0.001)放疗前后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升趋势不明显.A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2级)发生率为5%(1/20),明显低于B组的33.3%(6/18),x2=5.06,P=0.038.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和其相关的细胞性因子的水平,从而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 非小细胞肺癌混合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作者:蔡俊涛;陈凡;王财;冯瑞兴;殷麟;常巧梅;王晓莉

    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相比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通常能降低肺中高剂量区的照射体积,但是却增加了肺低剂量区的照射体积.本研究探讨NSCLC应用IMRT和VMAT混合照射技术治疗的剂量学特点,旨在降低肺的受照剂量体积,预防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6-08-01—2017-05-3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2例首程行放射治疗NSCLC患者,分别设计混合IMRT/VMAT(H-IMRT/VMAT)、VMAT和IMRT 3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 f.将H-IMRT/VMAT计划分别与VMAT和IMRT比较,评估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剂量体积参数.结果 H-IM-RT/VMAT、VMAT和IMRT的PTV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0.077±0.014、0.044±0.012和0.070±0.022(P 1<0.001,P 2=0.082),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分别为0.815±0.033、0.846±0.041和0.811±0.039(P 1=0.012,P 2=0.814).VMAT的靶区HI和CI优,而H-IMRT/VMAT与IMRT相当.H-IMRT/VMAT在双肺保护方面优于其余两种计划,H-IMRT/VMAT计划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双肺V5、V10分别为(13.42±2.25)Gy、(55.47±10.75)%、(36.58±8.69)%,均优于VMAT计划(14.56±2.36)Gy、(63.07±9.57)%、(47.62±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而H-IMRT/VMAT双肺V20(21.57±4.77)%,优于IMRT(23.5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双肺和心脏V30、V40的值H-IMRT/VMAT计划与其余两种计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MRT/VMAT脊髓Dmax(34.54±6.60)Gy稍低于VMAT(35.60±4.24)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而与IMRT(36.19±5.63)Gy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H-IMRT/VMA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接近IMRT,相比VMAT和IMRT对降低肺中低剂量区(V20、V10、V5)和MLD优势明显,可以更好的保护肺.

  • 放射性肺损伤预测因素

    作者:杜艳华;范廷勇

    目的 肺癌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大约2/3的肺癌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然而肺癌患者的放疗剂量因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而受限.本文回顾和总结国内外预测RILI的因素,为胸部放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系统,以“RILI、剂量体积参数、生物因素”为关键词,检索2001-01-01-2015-12-31有关RILI的文献,共获得102篇英文文献和21篇中文文献.纳入标准:(1)RILI的影响因素;(2)RILI的预测因素.根据纳入标准纳入分析33篇文献.结果 预测RILI的主要因素包括:(1)患者情况:年龄、吸烟状况和基础肺功能;(2)疾病本身;(3)剂量体积参数V5、V20、V30和MLD,化疗药物;(4)生物因素:细胞因子、抗氧化酶、免疫因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结论 在胸部放疗中RILI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关于RILI的预测还需进一步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免疫机制是研究热点.

  • 影像学指标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张阳;李宗娟;李洪升;李宝生

    目的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一旦出现,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该病重在预防.本研究旨在总结国内外影像学领域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利用PubMed和CNKI全文数据库,以“PET,SPECT,MR,CT,放射性肺损伤”等为关键词,检索1990-01-2016-10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影像学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基础研究;(2)影像学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相关临床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研究设计缺陷或统计方法错误;(2)数据不完整,结局效应不明确.根据上述标准纳入4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剂量提升的重要限制因素.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早期放射性肺损伤风险分级成为可能.(1) FDG-PET治疗前SUV值以及治疗过程中SUV值的变化与放射性肺损伤显著相关;(2)治疗前SPECT肺灌注图像、SPECT功能性剂量学参数可以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风险;(3)基于超极化气体的MRS在放疗过程中相关数值变化与放射性肺损伤存在相关性;(4)治疗前CT图像表现为肺气肿、肺间质改变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此外治疗前CT图像相关纹理参数,以及治疗过程中纹理参数的变化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结论 影像学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研究是当前放射性肺损伤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该领域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小鼠中HMGB1表达及作用研究

    作者:王丽萍;王宝中;赵军;王发龙;王彦文;孙桂明

    目的 观察C57BL/6小鼠一次性大剂量(15 Gy)胸部照射后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表达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 choalveolar lavage fiuid,BALF)中HMGB1水平的改变,探讨HMGB1在小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4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照射12 h组(12只)、照射1周组(12只)和照射4周组(12只),ELEKTA直线加速器一次性15 Gy照射小鼠胸部,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在相应的时间点获取BALF并处死照射后及对照组小鼠,保存肺组织标本.采用实时qRT-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肺组织HMGB1蛋白水平.BALF中HMGB1、IL-17A、TNF-α和IL-6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照射1周后肺泡腔内和细支气管壁可见成堆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充血,肺间质水肿.照射4周后更为明显.HMGB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照射后肺组织细胞HMGB1表达明显增强.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对照组HMGB1蛋白表达量为0.42±0.10,照射12h组为0.78±0.13,照射1周组为1.23±0.21,照射4周组为1.56±0.22.照射后12 h肺组织HMGB1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F=11.809,P=0.035;并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HMGB1 mRNA相对表达水平(△Ct)为9.69±1.40,照射12h组为7.58±1.01,照射1周组为5.45±1.06,照射4周组为3.55±0.73.照射12 h组△Ct显著性低于对照组,F=13.410,P=0.034;并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肺组织HMGB1 mRNA的△Ct值进一步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小鼠肺照射后各时间点BALF中HMGB1、IL-17A、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小鼠肺照射后HMGB1表达改变,且存在时间依赖性;HMGB1参与放射性肺损伤过程.

  • 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Lewis肺癌放射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林晶;胡旭东;李向阳;陈凡

    目的 放疗是胸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多数患者在放疗后会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其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对小鼠Lewis肺癌放疗导致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评价西维来司钠对肿瘤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接种Lewis肺癌细胞(1×106)于雄性C57BL/6小鼠右侧腋下,8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组、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10只/组.给予1次X射线20 Gy照射肿瘤和小鼠全胸,腹腔注射西维来司钠1次/d,连续27 d.放疗27 d后,称取肿瘤质量;小鼠心脏穿刺取血,检测血清中弹性蛋白酶活性;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取肺泡灌洗液,检测总蛋白浓度、有核细胞数和弹性蛋白酶活性;CD11b和Ly6G双参数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结果 放疗导致Lewis肺癌小鼠肺组织炎症改变.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肺泡灌洗液中弹性蛋白酶相对活性分别为1.91±0.21和1.39±0.18,低于单纯放射治疗组(2.97±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44,P<0.001.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血清中弹性蛋白酶相对活性分别为1.93±0.15和1.31±0.19,低于单纯放疗治疗组(2.65±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80,P<0.001.病理显示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与单纯放射治疗组相比肺损伤减轻.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浓度分别为(0.61±0.09)和(0.41±0.05)mg/mL,低于单纯放射治疗组(0.96±0.20)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65,P=0.001.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肺泡有核细胞数分别为(2.63±0.32)×105和(1.57±0.25)×105 mL-1,低于单纯放射治疗组(3.70±0.36)×105 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210,P<0.001.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分别为(4.50±0.51)%和(3.71±0.69)%,低于单纯放射治疗组(6.5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89,P=0.001.单纯放射治疗组小鼠Lewis肺癌肿瘤质量为(2.3±0.6)g,低于对照组(7.9±1.0)g,F=206.162,P<0.001;放疗+50 mg/kg西维来司钠组和放疗+100 mg/kg西维来司钠组肿瘤质量分别为(2.2±0.4)和(2.3±0.3)g,与单纯放射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29和0.949.结论 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可减轻放射性肺损伤,不影响放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治疗效果.

  • 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英杰;李建彬;田世禹;徐敏;范廷勇;邵倩;邢军;梁超前

    目的:分析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各种因素,并探讨预测价值.方法: 对70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放射性肺损伤相关临床因素大致分为患者一般情况与系统病变、肿瘤自身因素、放疗除外其他治疗和放疗相关因素4类,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仅大体肿瘤体积(P=0.009)和部分剂量体积参数如患者平均肺受量(P=0.017)、患肺V20(P=0.036)和全肺平均肺受量(P=0.034)对放射性肺损伤有显著影响,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多因素分析显示:剂量体积参数中仅平均肺受量(P=0.019)为放射性肺损伤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参考剂量体积参数和大体肿瘤体积有助于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杨志勇;陈传喜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经过放射治疗后,出现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时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放射治疗、并于治疗后出现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的6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各类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和血液学改变等.结果 临床症状分级显示,2级肺损伤27例,患者3级肺损伤32例.4级1例,5级3例.症状出现距开始放疗平均(8.2±0.7)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62例,气短43例,发热29例.临床体征以呼吸音粗糙为主,占30例.影像变化主要为肺实变、通气支气管征、斑片和条索影,多出现在放射野内,仅有4例出现在放射野之外.血液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平均为(78.5±3.5)%.结论 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主要发生在放射治疗后8周左右,临床特征较为显著,需要医护人员积极注意.

  • 放射性肺损伤的综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作者:赵惠;汪延明;解相礼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和护理对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经放射治疗后26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胸部肿瘤病例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和周密细致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特点,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积极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和护理,本组26例患者中,19例肺部炎症吸收,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占73.1%;6例经对症处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占23.0%;总控制率达96.1%.结论 积极的综合治疗(激素+抗生素+中药)和周密细致的护理是放射性肺损伤恢复的关键.

  • 紫杉醇加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勤付;赵路军;杨伟志;张俞

    目的用小鼠肺损伤模型模拟临床治疗进行照射加紫杉醇致肺损伤的研究, 对不同结合方式的损伤模式进行探索.方法小鼠分正常对照组、单用紫杉醇(CT)组、单纯照射(R T)组、紫杉醇后10 d加照射(CT+RT)组、照射后10 d加紫杉醇(RT+CT)组和照射紫杉醇同步(CRT)组.用6 MV X线照射小鼠全肺21 Gy分5次5 d完成,用紫杉醇30 mg/kg腹腔注射,2次/ 周.观察指标为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变化、小鼠死亡、血性胸水、肺泡壁肿胀和细胞浸润及肺纤维化积分,设实验后第1~6个月6个观察点.结果照射加紫杉醇3个组(CT+RT 、RT+CT、CRT组)与RT组小鼠肺损伤死亡比例分别占15/54、17/54、19/54与10/54,死亡时间和出现胸水均提前1个月.照射加紫杉醇3个组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总数均在第4、5 个月也明显高于RT组;肺纤维化积分也从第3个月开始比RT组高,以第4个月高.照射加紫杉醇3个组以上各观察指标的差别均不明显.CT组第1个月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总数、肺泡壁肿胀与炎性细胞浸润比对照组也稍高,持续2个月以上,未发生明显肺纤维化.结论单纯紫杉醇可致较轻肺组织损伤,而紫杉醇与照射结合可加重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 胸中下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沈文斌;祝淑钗;李任;李娟;邱嵘;王玉祥;苏景伟

    目的 分析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导致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物理因素.方法 选取56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密切随访.以患者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CT、薄层CT了解患者有无急性放射性肺炎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计划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放射性肺损伤.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X线片食管病变长度、处方剂量、肺V5~V25、肺Dmean、食管PTVD90、食管PTVV50及总射野数等11个因素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且其数值在有无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两组中有差异;X线片食管病变长度、肺V5~V40肺Dmean及合并化疗与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相关,且其数值在有无发生晚期肺损伤的两组患者中亦有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肺V25、总射野数和X线片病变长度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肺V30和合并化疗为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急性放射性肺炎与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性.急性放射性肺炎、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对近期生存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食管癌患者肺V25总射野数及X线片食管病变长度可预测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肺V30和合并化疗为影响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损伤临床及剂量学因素分析

    作者:王静;王平;庞青松;王伟;王军;袁智勇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因素.方法 搜集86例接受根治性3DCRT[处方剂量≥60~66 Gy,1.8~2.0 Gy/(次·d),5 d/周]的NSCLC患者资料,对性别、年龄、吸烟史、心脏病史、肺功能、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病理诊断、是否合并化疗等临床因素以及放疗剂量、射野数量、平均肺受量(MLD)、正常肺体积剂量(V_5~V_(65)间隔5 Gy)等剂量学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TC 3.0标准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分级,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预测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期12个月(1~36个月),12例发生≥3级放射性肺损伤.单因素分析V_5~V_(35)MLD等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而与全部临床因素、放疗剂量、照射野数、V_(40)~V_(65)等无关.筛选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仅V_5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χ~2=5.15,P=0.023).V_5≤45%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病率为2%,V_5>45%组为26%(χ~2=10.24,P=0.001).结论 受照体积可能比受照剂量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影响更大.众多剂量学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相关,其中V_5是独立预后因素.

447 条记录 3/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