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多甙预处理亲缘皮修复小儿深度烧伤创面的观察

    作者:游贵方;梁履华;郑琅生;罗新中;利金彩;阳纯兵;邱均琦

    目的寻找对亲缘皮预防处理的方法. 方法切取父或母亲中厚皮肤,用20%雷公藤多甙浸泡15~30min后,移植到小儿切、消痂或肉芽创面创面上,观察亲缘皮成活、排斥情况. 结果亲缘皮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移植到创面后排斥反应明显减轻,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时间为48±2d.为救治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赢得了时间,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结论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的亲缘皮可用于修复小儿深度烧伤创高效果较好.

  • 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改良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0例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和疗效初探

    作者:罗荣牡;达万明;胡波;司英健;张晓妹;杜振兰;刘全华;王娅;岳燕

    本研究旨在探讨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接受本预处理方案的30例恶性血液病病例,评估植入情况、GVHD情况、感染发生情况、预处理相关毒性及复发率和生存率.全部病人移植前签署知情同意书,随访终止时间为2014年3月12日,中位随访时间20.5(16.3-27.3)个月.结果表明,30例病人均获得100%植入,无预处理相关脏器衰竭发生及死亡事件,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7.9%,其中Ⅲ-Ⅳ度重度GVHD发生率为3.4%,慢性广泛型GVHD发生率为13.8%,复发1例,移植后1例出现移植排斥现象,1例出现移植物功能不良,死亡2例(6.7%),均死于植活后感染.1年生存率为93.3%,1年无病生存率为83.3%.结论: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改良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初步结果为安全有效,对于减少血液恶性肿瘤移植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 清肿瘤预处理方案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雪良;吴亚妹;曹永彬;李晓红;徐丽昕;刘周阳;刘蓓;闫蓓;李松威

    目的:观察清肿瘤预处理方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接受本预处理方案的16例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临床资料,评估预处理相关毒性、植入情况、感染发生情况及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未发现预处理相关脏器衰竭及死亡事件;1例患者植入不良,植入率为93.7%;严重感染发生率为31.2%.中位随访20.5(1-30)个月,3例死亡,其中2例为复发相关死亡.2年总生存率为80.2%,2年无病生存率为74.5%,2年复发率为20.6%.结论: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步结果为安全有效,对降低移植后复发具有一定作用.

  •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解文君;王蓓;李俊英;蔡学麟;张志灵;郑卫红;马新娟

    目的 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过程的护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儿童在术前预处理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39例患儿发生多种不良反应20例(50.2%),其中30例(76.9%)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其余为咽干、发热、头痛、出血等不良反应.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取得很好效果.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无菌操作、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患儿顺利度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预处理这一特殊治疗阶段的关键.

  • 16例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护理

    作者:胡沛丽;陆爱梅;杨婷婷

    目的总结16例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护理特点.方法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行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并放置双通道中心静脉插管.预处理方案采用卡铂和足叶乙甙24h持续静脉滴注,加马法兰,连用4d.结果经中心静脉双通道持续静滴化疗药物4d,未发生渗漏等现象,耐受性好;均发生了感染、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及严重的口腔黏膜溃烂水肿,均伴有严重的孤独感和心理负担.通过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口腔护理、肛周护理等基础护理工作,并重视心理护理.16例患儿的各种并发症均痊愈,移植成功.结论中心静脉插管有利于顺利实施连续4d的化疗,用马法兰等预处理的移植患儿伴有十分严重的并发症,认真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

  • 1例自体骨髓移植后发生迟发性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作者:黄冬荷

    出血性膀胱炎(HC)是骨髓移植预处理后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血尿为主,同时可伴有尿痛、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按严重程度分为 4度:镜下血尿为Ⅰ度,肉眼血尿为Ⅱ度,肉眼血尿伴有血块为Ⅲ度,在肉眼血尿和血块基础上并发尿道阻塞为Ⅳ度.按发生时间分为急性和迟发性;按病程长短分为短暂性HC和持续性HC(HC病程超过7天).[1]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多在预处理后4 ~ 6周出现.[2]本例患者于2000年11月20日在我科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术,移植后90天出现迟发性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持续时间33天,经予前列腺素E1、病毒唑及肾上腺素交替持续膀胱冲洗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清髓性和非清髓性预处理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翁霞;邓晓辉;郭若冰;余金妹;马静秋;梁辉

    目的建立大鼠异基因移植模型,探讨清髓性和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将受体SD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大鼠,A、B组接受非清髓性预处理:全身照射(TBI) 2Gy+氟达拉宾(FLU) 1 mg/kg,C、D组接受清髓性预处理TBI 2 Gy Bid×3d+环磷酰胺(CTX)60 mg/kg作为预处理.A、C组移植供体WISTAR大鼠骨髓细胞,B、D组为对照组.观察生存期,临床GVHD表现和病理等指标.结果 A组的生存期为43.6±2.8 d,B组为50.0±0.0 d,A、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为17.7±1.4 d, D组为19.7±1.7 d.C、D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GVHD评分A组平均分数为3.3±1.0,C组平均分数为5.4±1.2,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肝脏病理分级和结肠病理分级,A、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清髓性预处理大鼠生存期比清髓性组显著延长,且GVH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

  •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表达及视黄酸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丹;赵玉霞;赵娜;门桐林;曹丽艳;陈延治;姚雷;康健;于润江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牛率为5%~10%,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无特效方法.

  • FLAG序贯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微;李渊;邱志祥;尹玥;孙玉华;许蔚林;王倩;梁赜隐;董玉君;王莉红;岑溪南;王茫桔;王文生;欧晋平;任汉云

    目的 观察采用FLAG(氟达拉滨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序贯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1例应用FLAG序贯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难治/复发性AM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移植相关合并症及疗效情况.结果 预处理过程中21例患者均未出现肝静脉闭塞病及Ⅲ级以上出血性膀胱炎.76.2%(16/21)患者预处理过程中出现发热,发生败血症4例,除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在植入前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20例患者获得中性粒细胞植活,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是13(10~21)d;17例患者获得血小板植活,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是18(9~25)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8例,累积发生率为39.5%,其中3例为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存活超过100 d的19例患者中,4例出现局限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0.5~67)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8.7%.4例患者在移植后3~8个月出现复发,1年累积复发率为21.4%.1年和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0.7%和54.6%.Log-rank分析显示,移植前骨髓内原始细胞≥20%或存在髓外病变、血小板植入不良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显著降低患者移植后的总体生存率(P<0.05).结论 采用FLAG序贯Bu/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可接受的移植相关风险,能够降低难治/复发性AML患者的复发率,提高其生存率.

  • 强化清髓性非血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宝林;郑昌成;刘会兰;朱小玉;耿良权;王兴兵;丁凯阳;姚雯;童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采用强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的非血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共110例ALL患者进行了清髓性预处理的UCBT,其中男79例,女31例.中位年龄14(2 ~51)岁,中位体重45(12 ~100)kg.在第1次完全缓解(CRl)后进行移植者61例,在CR2、CR3以上及疾病进展期进行移植者分别有30、6和l3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环磷酰胺/阿糖胞苷(TBI/Cy/Ara-C) 61例,白消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BU/Cy/Flu) 39例,BU/Cy/Ara-C 10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联合霉酚酸酯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输入复温后脐血,总有核细胞数中位数为3.90(1.97 ~13.50)×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2.07(0.40 ~5.56)×105/kg.中性粒细胞累积植入率为94.5% (95% CI 94.5% ~94.6%),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8(12 ~37)d.移植后180 d血小板累积植入率为82.1% (95%CI81.8% ~ 82.4%),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40(15 ~153)d.Ⅱ~Ⅳ度急性GVHD和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21.8%和10.9%.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17.9%.中位随访时间26(6 ~94)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56.4%.180 d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2.7% (95% CI 22.4% ~ 23.0%).3年累积复发率为18.3%(95% CI 17.9%~18.6%).结论 强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的UCBT应用于儿童及成人ALL的治疗提高了UCBT的植入率,而且缩短了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的时间.对于有移植适应证而又缺少HLA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Lazaroid U-74389G预处理对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严佶祺;李宏为;张明钧;杨卫平;蔡伟耀

    目的探讨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Lazaroid U-74389G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热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以U-74389G预处理与否、以及供肝获取前经历的心脏停搏时间45或60min分为4组,分别为N-45组、N-60组、tN-45组和tN-60组,而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比较各组术后存活率、肝功能、MDA和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N-45组、N-60组、tN-45组和tN-60组肝移植术后1周的存活率分别为25%(2/8)、0(0/8)、58%(7/12)和33%(4/12).U-74389G的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的存活率,并能够改善术后肝功能和减轻肝脏病理学改变,降低MDA的表达.结论在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中,U-74389G预处理可以减轻热缺血再灌注对供肝造成的损伤,提高肝移植存活率.

  • 缺血预处理和阿霉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秦嵩;孙备;许军;田英君;姜洪池

    目的研究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IPRL),对供肝分别作缺血预处理(IPC)和阿霉素预处理(DPC),比较各组供肝低温保存损伤的程度. 结果流出液中AST和ALT的酶学水平,IPC组(40.1±6.3、17.1±0.5)U/L和DPC组(43.6±3.7、19.4±0.8)U/L显著低于未预处理(NPC)组(64.5±8.2、23.8±3.9)U/L(P<0.05);胆汁分泌量及肝组织ATP含量,IPC组(53.5±10.2)μl、(6.2±0.6)μmol/g和DPC组(50.5±8.1)μl、(6.0±0.6)μmol/g显著高于NPC组(22.8±9.7)μl、(2.6±0.3)μmol/g(P<0.05);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IPC组(4.36±0.26)nmol/g和DPC组(4.51±0.13)nmol/g显著低于NPC组(6.75±0.17)nmol/g(P<0.05);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IPC组和DPC组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显著轻于NPC组;而IPC组与DPC组相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预处理对供肝低温保存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药物预处理可以模拟IPC的效果.药物预处理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作者:罗荣牡;张晓妹;杜振兰;王娅;陈伟;谷文静;司英健;邢国胜;王洋;胡波达;万明

    目的 评估不同预处理方案用于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7例再障患儿的临床资料,除3例为其他预处理方案外,余34例患儿根据预处理方案中环磷磷胺及白消安的剂量,分成高剂量组22例,低剂量组12例,对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造血重建、复发、感染、总生存等情况进行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7例患儿中35例完成单倍体移植,全部获得完全植入,2例患儿在移植前死于预处理相关毒性和感染.巨细胞病毒/EB病毒(CMV/EBV)激活率为60%(21/35),合并1例迟发型肺部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Ⅰ~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9%(10/35),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34%(12/35),其中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率为6%(2/35).随访18.8(2.9~44.1)个月,总生存率为92%(34/37),生存患儿全部脱离输血,无复发病例.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总生存率[86%(19/22)比100%(12/12)],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40%(8/20)比17%(2/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42、1.841,P均>0.05),Ⅰ~Ⅳ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0%(2/20)和50%(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0,P=0.013).结论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再障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作为缺乏全相合供者且急需移植的再障患儿的合适选择,减低剂量预处理用于单倍体移植值得深入探索.

  •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小冰;王璇;童秀珍;程斌

    目的 探讨建立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结合左颊黏膜搔刮建立大鼠口腔黏膜炎模型.设立模型组和对照组,从自然过程、口腔黏膜炎指数、血象、骨髓象、病理检查等指标动态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 模型组大鼠于第7天开始出现口腔黏膜炎表现,发生率为80.00%;口腔黏膜炎指数在第11天达到峰值(2.04±1.80),4级以上口腔黏膜炎占39.29%(11/28);第18~21天病损基本恢复,期间大鼠体重持续下降,白细胞计数于第10天下降至低点,骨髓增生度低下.结论 成功建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的大鼠模型.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报告

    作者:艾辉胜;余长林;乔建辉;郭梅;张石;王丹红;孙琪云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山东"10·21" 60Co 辐射事故中2例病人受到意外照射,病例A受照射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放射病",病例B受照射剂量9~15Gy,诊断为"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经联合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氟达拉滨预处理,2例分别行HLA半相合及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和骁悉方案(病例A加用CD25单抗和供者间充质干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例均移植成功,供体完全存活,移植后9~11天白细胞开始恢复,2周后白细胞恢复正常、骨髓造血重建成功.2例均未发生移植排斥和GVHD.病例A照射后33天死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B照射后75天死于心衰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HLA相合及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联合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促进供体稳定植入是必要的,环孢霉素A、骁悉和CD25单抗及供者间充质干细胞对预防GVHD有重要作用.

  • 放射性间质性肺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刘纯杰;王德文

    放射性间质性肺炎(radiation interstitial pneumonia,RIP)是临床上胸部肿瘤放疗、骨髓移植预处理及平时核辐射事故、战时辐射损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本病对肺实质的损伤较为严重,晚期肺实质常常过多地被胶原纤维所取代,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该病同其他肺纤维化一样,其发病机理以及其疾病发生的早期激发信号仍然没有被完全认识,因而临床上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措施还很少,疗效也不甚理想,概括起来对该病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 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嵘;李莎;周红梅;李文建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骨髓移植预处理、核辐射事故、核武器损伤的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常与活性氧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表达及其信号传导有关,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两个阶段,由此造成的呼吸衰竭是放射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放射性肺损伤一旦发生,临床上目前没有令人满意治疗措施,因此,放射性肺损伤防治是辐射生物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热点之一.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做一综述.

  • TGF-β信号转导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广虎;李志平

    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RPF)是临床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和骨髓移植预处理后常见的并发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被公认为与RPF发生和形成关系为密切的介导因子,是RPF形成的关键.笔者总结了近年来TGF-β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及其在RPF发病机理与防治中的作用.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预处理中断1例的挽救治疗

    作者:冀冰心;苏力;卢远清;徐娟;田丁

    患者男性,53岁.主因"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4 d",门诊以"全血细胞少原因待查",于1999年12月23日收入院.

  • 强化清髓不含ATG方案与清髓方案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对比观察

    作者:孙自敏;刘会兰;吴月;耿良权;郑昌成;汤宝林;朱小玉;童娟;王兴兵

    目的 对比研究强化清髓不含抗人胸腺球蛋白(ATG)方案与清髓方案单份非血缘脐带血移植(s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液科接受sUCBT的19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预处理采用强化清髓不含ATG方案者(强化清髓组)共156例,其中采用全身照射(TBI)/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Y)方案79例,氟达拉滨(Flu)/白消安(Bu)/CY方案47例,Ara-C/Bu/CY方案30例;全部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预处理采用清髓方案者(清髓组)34例,其中采用Bu/CY方案30例,采用TBI/CY方案4例;预防GVHD方案均采用CsA/MMF±ATG±甲氨蝶呤(MTX).对比分析两组移植时疾病状态、移植物特征、移植疗效和移植并发症.结果 强化清髓组与清髓组在性别、移植时疾病类型、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程度、供受者ABO血型相合程度、移植时疾病状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清髓组患者移植时中位年龄、中位体重均明显高于清髓组(13比9岁,P =0.003;44比26 kg,P=0.000);强化清髓组回输的有核细胞中位数(×107/kg受者体重)及CD34+细胞中位数(×105/kg受者体重)均明显低于清髓组(3.87比4.99,P=0.002;2.00比3.17,P=0.000).植入情况:移植后42 d髓系累积植入率及120 d血小板累积植入率,强化清髓组均显著高于清髓组[96.33% (95% CI:96.27%~96.39%)比82.30% (95% CI:80.67%~83.93%),P=0.000;86.44% (95% CI:86.28%~86.60%)比51.17% (95% CI:49.02%~53.32%),P=0.002].两组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及2年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482、0.928、0.579).植入前综合征发生率,强化清髓组显著高于清髓组(82.70%比47.06%,P=0.000).移植后18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强化清髓组明显低于清髓组[20.50%(95% CI:20.28% ~ 20.71%)比42.20%(95% CI:41.32%~45.09%),P=0.004].随访至2015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44.2个月(22.7~188.9个月).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强化清髓组均优于清髓组(62.90%比34.10%,P=0.000;58.60%比34.10%,P=0.001).结论 强化清髓不含ATG技术体系明显提高植入率,移植后并发症未增加,显著降低移植早期相关死亡,获得很好的生存率.

10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