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消化道重复癌1例分析
对上消化道重复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9岁.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0.5 a余.实验室检查:Hb 86 g/L,粪隐血试验阳性,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
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伴小肠系膜转移1例分析
对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伴小肠系膜转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5岁.因解黏液脓血便2个月余,腹痛、腹胀1个月,加重5 d于2008-10-16入院.
-
宫颈光滑鳞状细胞癌1例分析
对宫颈光滑鳞状细胞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7岁.孕2产1活1流1,离异8 a,近8 a无性生活.患者既往月经规律,3~7 d/30~40 d.末次月经2007-10-04,患者于2007-10-10体检时行TCT检查有非典型细胞(性质不明),来我院就诊.
-
不同宫颈组织中nm23-H1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组织中nm23-H1表达,旨在了解nm23-H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HIGH-SABC法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癌(SCC)50例、低度不典型增生(CINⅠ、CINⅡ)及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各1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10例中nm23-H1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和低度不典型增生中nm23-H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SCC(P<0.05),CINⅢ中nm23-H1阳性率明显减少,与SCC相比,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SCC中nm23-H1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其他参数和预后不相关.结论 nm23-H1的低表达在宫颈鳞癌序列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不能作为宫颈鳞癌预后评价指标.
-
DNA倍型及S期细胞比值和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肿瘤的恶性增生表现为细胞凋亡障碍及细胞分裂的失控,细胞有丝分裂的速度,程序发生紊乱[1-6],DNA含量和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一直为肿瘤研究中所关注[7-11],但食管鳞癌及癌旁细胞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Sphase fraction,SPF)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还未见报道.我们对手术切除的48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的新鲜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DNA倍型和S期细胞比值,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dl nuc1ear antigen,PCNA)以探讨DNA倍型,SPF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及PCNA的关系.
-
食管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Fas/FasL的表达
目的研究Fas/FasL在食管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的Fas/FasL表达进行检测,检验上述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差异.结果肿瘤组织与正常粘膜比较,Fas表达的阳性率(89%υs100%)和平均积分(2.9υs5.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不典型增生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Fas表达的阳性率(89%υs96%)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平均积分(2.9 υs 4.0)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组织与正常粘膜比较,FasL表达的阳性率(100%υs86%)和平均积分(5.0υs2.7)均有显著差异(P<0.05)3种组织中FasL表达平均积分(5.0υs3.6υs2.7)相互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分化的肿瘤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平均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鳞癌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和FasL表达的上调.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
-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erbB-2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中c-erbB-2表达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舌SCC 76例临床病理资料.对常规HE染色检测证实有肿瘤及瘤旁正常黏膜同时存在的原始蜡块连续切片2张,1张c-erb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张备用.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erbB-2阳性者49例(64.5%),瘤旁黏膜阳性者15例(19.7%).c-erbB-2基因过度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与舌SCC的转移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基因异常表达与舌SCC分期有相关性,P<0.05;c-erbB-2基因异常表达与舌SCC分级无相关性.c-erbB-2基因异常表达与舌SCC大小、原发灶的控制、性别、年龄无相关性;c-erbB-2基因异常表达与局部复发无相关性.结论:在舌SCC中c-erbB-2基因过度表达可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有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性.
-
c-myc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 E6 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检测 c-myc 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 c-myc 蛋白表达与 HPV16/18 E6 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 21 例慢性宫颈炎、40 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 71 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 c-myc 蛋白和 HPV16/18 E6 蛋白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级、Ⅱ级、Ⅲ级 c-myc 蛋白阳性率均很高,而浸润性宫颈鳞癌 c-myc 蛋白阳性率下降(P<0.05);HPV16/18 E6 阳性组和 HPV16/18 E6 阴性组之间 c-myc 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浸润性宫颈鳞癌 c-myc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myc 蛋白表达与 HPV16/18 E6 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
舌鳞癌组织中cyclin A和cyclin D1的基因转录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舌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和cyclin D1基因转录情况.方法:DIG标记及检测试剂盒进行组织原位杂交.结果:舌鳞状细胞癌组织Ⅰ、Ⅱ、Ⅲ级中cyclin A 基因转录阳性率分别为47.6%、76.9%和87.5%;cyclin D1基因转录阳性率分别为62.0%、69.2%和75.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cyclin A mRNA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较高.cyclin A和cyclin D1表达与舌鳞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的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yclin A和cyclin D1表达与舌鳞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是舌鳞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einoma of the breast,PSCC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4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生存超过5年的7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提示,PSCCB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类型的乳腺癌比较无特异性,确诊需依据病理诊断,由于其发病率低,规范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划分高危人群.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80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收治以手术或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78例.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方程,根据预后指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计算不同危险组的期望生存曲线.结果:患者5年生存率为6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预后指数PI=1.089(FIGO分期)+0.970(病理分级)+1.367(浸润深度).根据PI值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74%、0,P<0.001.3组的5年生存率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I值计算简单,可根据PI值对患者进行合理化分层,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 鳞状细胞/病理学 子宫内膜肿瘤/外科学 综合治疗 预后 -
肺鳞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p27kip1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独立预后因素和生存率的关系,寻找基因治疗的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48例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病理分级及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p27kip1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2%(20/48).p27kip1的表达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p27kip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
口腔鳞癌组织中KAI1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74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无淋巴结转移49例,有淋巴结转移25例)、21例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19例口腔黏膜白斑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标本组织中KAI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KAI1 mRNA在正常黏膜组、黏膜白斑组、鳞癌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灶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4.2%、61.2%、28.0%和4.8%,其中无淋巴结转移鳞癌组显著低于正常和黏膜白斑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5,淋巴结转移灶组显著低于相应鳞癌组,P=0.040.低分化鳞癌的KAI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鳞癌,P<0.001.KAI1的表达与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以及pTMN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KAI1 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人食管鳞癌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和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癌(ESCC)术后标本中β-catenin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化学方法检测211例手术切除的人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211例)中β-catenin的表达.应用X2检验分析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β-catenin在人ESCC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其表达阳性率(64.5%)要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7%,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β- catenin高表达的ESCC患者预后较差(P=0.010);COX多因素分析证实,β -catenin是ESCC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P=0.026).结论:β-cate-nin过表达与ESCC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提示β-catenin是非常重要的ES-CC患者预后因素之一.
-
喉鳞癌组织KAI1和COX-2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KAI1和COX-2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以及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5例喉鳞状细胞癌的咽喉黏膜组织和10名正常体检者咽喉黏膜组织中KAI1和COX-2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及强度与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两个基因之间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KAI1基因在喉鳞癌细胞中的表达低于在正常咽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x2 =4.11,P=0.043;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值均>0.05),但其阳性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COX-2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咽喉黏膜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6,P=0.000,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P值均>0.05),而与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KAI1和COX-2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P=0.045.结论:KAI1和COX-2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抑制和促进作用,可作为今后预测肿瘤细胞转移潜能的指标.
-
舌鳞癌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分期价值的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颈淋巴结转移与其临床特点的关系,对可能有助于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指标进行评价.方法:比较170例舌鳞癌患者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分析淋巴结的数目、大淋巴结长径、大淋巴结所在区域及淋巴结实质的影像学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颈淋巴结临床N分期与病理N分期的总符合率为60%,其中N1~N3期病例的符合率仅为17.6%(12/68).多个淋巴结肿大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单个淋巴结肿大者;大淋巴结长径≥2 cm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2 cm患者;临床大淋巴结在同侧Ⅰ区组与同侧Ⅱ、Ⅲ区组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CT为主)上表现淋巴结实质异常,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结论:临床N分期与病理N分期的总符合率比较低.若舌癌患者在术前颈部检查中发现肿大淋巴结数目≥2、大淋巴结长径≥2 cm或淋巴结实质异常时.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均>50%.因此,具有以上指标之一的舌鳞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除是安全的.
-
RNA干扰抑制食管鳞癌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技术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NA载体细胞内表达小片段干扰RNA(siRNA)方法,选择3条针对人VEGF mRNA的特异性siRNA靶序列,设计合成其相应的双链DNA,分别将其定向克隆至Bgl Ⅱ和HindⅢ双酶切的空白质粒pSUPER,得到重组质粒psiRNA-VEGF1、psiRNA-VEGF2和psiRNA-VEGF3.在重组质粒psiRNA-VEGF1、psiRNA-VEGF2、psiRNA-VEGF3以及空白质粒pSUPER转染Eca-109 24 h后,Real Time PCR检测Eca-109的VEGF mRNA水平,ELISA测定培养液上清的VEGF蛋白浓度.结果:RealTime PCR显示,食管鳞癌细胞VEGF mR-NA分别下降了62.1%、30.3%、16.7%和0,P<0.01;ELISA显示培养液上清VEGF浓度分别下降了70.8%、36.5%、21.2%和5.1%,P<0.01.结论:RNAi技术可显著抑制人食管鳞癌细胞的VEGF表达,为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癌 鳞状细胞/病理学 食管肿瘤/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 -
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3,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0例宫颈原位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tat3的表达水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率为79.6%,明显高于宫颈原位癌(10.0%),P<0.05;亦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P<0.01;同时发现Stat3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χ2=12.864,P=0.012.结论:Stat3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宫颈鳞癌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大小、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宫颈原位癌、90例无转移的宫颈鳞癌、30例有转移的宫颈鳞癌和3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HMGB1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HMGB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58.67%(88/15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16.66% (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浸润及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HMGB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尤其是发生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之一.
-
喉鳞癌组织Cyclin G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Cyclin G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喉鳞癌组织、1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及10例声带息肉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Cyclin G1基因mRNA的表达,并分析表达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喉癌组织中的Cyclin G1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