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患者的用药问题

    作者:田玲;吕晓峰;燕莉

    老年人由于各种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吸收、排泄、代谢、分布及其作用均与青壮年迥然不同。同时,老年人又往往一人多病,用药种类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也较青壮年多2倍~3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老年人用药的几个问题。1 药物动力学的特点1.1 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胃肠粘膜细胞数减少,胃内酸度增高,消化道运动降低和内脏血流量减少,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而影响疗效。1.2 药物的分布 随着老年人体重的降低,体内水份的减少,脂肪增加,如按体重和体表面积计算剂量,会导致老年人血药浓度过高,其次老年人血浆蛋白随增龄而降低,因而蛋白结合药物减少,具有药理活性的非结合部分药物浓度相对增加。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和次数均应低于青壮年。1.3 药物的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蛋白合成功能下降,肝血流量减少,因此老年人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例如利多卡因、安替比林、心得安、保太松,戊巴比妥等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都应减量。1.4 药物的排泄 老年人肾功能减低,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可在体内积蓄,产生毒性反应,故氨基甙类抗生素、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甲氰咪胍、氨甲喋啶以及某些头孢菌素等,老年人用药应减量。

  • 狗带蒂胃壁修补胆总管术后的病理观察

    作者:康春博;王世龙;顾锋;孟庆成;许洪斌;吴玉宁

    材料与方法1.术前准备:选取体重15~21kg的实验用狗13条.2.麻醉:用3%戊巴比妥以1 ml/kg剂量静脉缓慢注入.

  • 戊巴比妥对32P胶体间质内放疗脑损伤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李爱民;朱风清;陈覃;李世骏

    本世纪50年代,Alvord等发现戊巴比妥对正常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90年代Olson[1]等发现戊巴比妥对正常脑组织存在保护作用,而对肿瘤保护作用不明显。因而戊巴比妥的脑保护作用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国内外在开展脑肿瘤间质内放疗同时使用脑保护剂以减轻正常细胞放射性损害的报道较少,有关镇静剂量戊巴比妥对间质内放疗所致的脑损伤的形态学影响也少见报道。本实验就这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模型和分组:实验动物新西兰白兔由苏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9~2.6 kg,雌雄不限,采用32P胶体兔脑间质内放疗损伤动物模型[2],第7天累积照射剂量达400 Gy,家兔48只依据处理方法不同把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鲁米那组和戊巴比妥组。每组样本数为16。由于戊巴比妥的剂量为镇静剂量,因而必须排除镇静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设立具有镇静作用的鲁米那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见表1)。

  • 恩亚智通对小鼠智力障碍影响

    作者:李军;杨慧玲

    目的观察恩亚智通对智力低下的疗效.方法应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恩亚智通口服液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记忆障碍(跳台法)和戊巴比妥方向辨别障碍(Y型水迷路法)的影响.结果连续给予10~15d的恩亚智通口服液(5~10g/kg,灌胃),对小鼠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障碍和戊巴比妥所致的方向辨别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能明显地增加脑血流量和供氧量.结论恩亚智通能显著地改善智力障碍和增加脑血流量.

  • 四逆散冻干粉及其拆方镇静催眠作用的等效性研究

    作者:李越峰;李廷利;严兴科

    目的:研究四逆散冻干粉及其拆方对睡眠影响的等效性研究。方法用四逆散冻干粉与其拆方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影响,研究其对睡眠的影响。结果四逆散冻干粉与其拆方可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四逆散整方组明显优于其拆方组( P>0.01)。结论四逆散冻干粉与其拆方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上确实有效,且实验重现性较好。

  • 麝香开窍颗粒对小鼠记忆损害的影响

    作者:王婷;宋怀燕;张文明

    目的观察麝香开窍颗粒对智力低下小鼠的疗效.方法选用ICR小鼠,分为麝香开窍颗粒高、中、低剂量(4.00、2.00和1.00g生药/kg)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5 d,进行小鼠跳台、Y型水迷路及冰水游泳实验.结果(1)在跳台实验中麝香开窍颗粒能使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的触电潜伏期延长,遭受电击的错误次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和P<0.01).(2)麝香开窍颗粒对戊巴比妥所致方向辨别障碍性模型动物有保护作用,从训练的第4 d开始,高、中剂量组方向辨别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麝香开窍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受力(P<0.05).结论麝香开窍颗粒能明显地改善小鼠智力障碍.

  • 三种常用麻醉剂对长爪沙鼠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梁亦渊;李顿晴;杨一帆;李振坤;蒋辉;李长龙;杜小燕;郭萌

    目的 分析比较3种不同麻醉剂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效果.方法 成年长爪沙鼠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水合氯醛、乌拉坦和戊巴比妥生理盐水溶液,观察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期、苏醒时间及心率和呼吸变化,并与大、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长爪沙鼠在注射水合氯醛后麻醉保持时间长,而乌拉坦短.水合氯醛对呼吸和心跳的抑制能力较弱于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除了乌拉坦,其余两种药物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时间均较大,小鼠更长一些.结论 3种麻醉药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效果明显不同,对其呼吸和心跳频率的影响也有差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用这三种麻醉剂.相对于大、小鼠来说,长爪沙鼠对3种麻醉剂都更敏感.

  • 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在羊椎体骨缺损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郭瑛;张力军;吴维敏;贾连顺;彭波;邢国;吴柏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在制备山羊椎体骨缺损模型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8头海南本地山羊纳入研究,氯胺酮肌注进行麻醉诱导,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戊巴比妥钠静滴维持麻醉,制备山羊腰椎全椎体骨缺损并填入骨水泥的动物模型,观察麻醉及手术效果、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动物手术均顺利进行,麻醉优良率为100%,无动物死亡,无胃胀、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诱导期、麻醉期及苏醒期时长分别为(15.94±1.76、121.11 ±9.44、42.44±6.73) min.各麻醉分期内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在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期心率与麻醉前、诱导期及苏醒期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氯胺酮、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复合静肌麻醉,麻醉深度及进程满意,能满足经前路腹膜后行腰椎全椎体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实验操作,且具有术后动物苏醒快,不影响其生理功能,动物存活时间长等优点.

  • 贵州小型香猪麻醉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天飞;蒋登金;左艳芳;张集建;郭光金

    目的探索快速安全地麻醉贵州小型香猪的方法.方法 90头贵州小型香猪随机分为肌内注射组、腹腔注射组、静脉注射组,比较用3%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的显效时间、麻醉效果及死亡率.结果肌内注射显效时间(15±5)min,麻醉效果优80%、良16.7%、死亡3.3%;腹腔注射显效时间(13±4)min,麻醉效果优60%、良20%、差16.7%、死亡3.3%;静脉注射显效时间(10±2)min,麻醉效果优73.3%、良16.7%、死亡10%;结论肌内注射麻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一种家兔持续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孙婷婷;王宏坤

    目的 为进行某些特殊项目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持续麻醉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戊巴比妥钠粉剂加生理盐水溶解,配成1%水剂,按3 mL/kg(30 mg/kg)耳缘静脉注射.诱导成功后约2h经留置针使用恒速微量泵1mL/h·kg给药,维持4h后调节至2 mL/h·kg给药,并长期维持.每日上午、下午各停止静脉给药Ih,为动物饲食水.结果 经实验证明家兔可耐受120 h连续麻醉.实验动物耐受情况好,家兔麻醉前呼吸48~68次/min,心跳140~200次/min,体温为39.4℃±1.0℃.以3~6 mg/s速度,成年兔的正常耳缘静脉注射后,平均3+2.8s实验动物呈三度麻醉状态,无自主运动,未见兴奋躁动过程,呼吸24± 6.6次/min.死亡率12.596.持续麻醉期间动物二便正常.结论 长期持续麻醉的效果要求是以避免动物挣扎的镇静为主,戊巴比妥适合于建立长期麻醉实验动物模型.该方法在爆炸伤和创面愈合等实验实际应用中效果理想.

  • 二型谷氨酸羧肽酶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及其降低大鼠麻醉药用量的初步研究

    作者:田士强;王任直;李桂林;王欣;张波;姚勇;窦万臣;孔燕国;张振兴;栗世方

    目的研制携带二型谷氨酸羧肽酶(GCP Ⅱ)的口服疫苗,探讨该疫苗对大鼠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GCP Ⅱ的表达载体;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HEK293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的方法鉴定阳性细胞株;氯化钙法制备携带GCP Ⅱ表达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口服疫苗(SL-GCP Ⅱ);采用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SL-GCP Ⅱ的方法,观察疫苗的体外表达情况;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25只,2组鼠的体重分别为(174 g±13 g)和(172 g±11 g),差异无显著意义(P=0.072).A组胃内灌注600 μL、OD2600.6 SL-GCP Ⅱ,两周内4次给药;B组为对照组,给予SL3261,剂量和方法与A组相同.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大鼠循环中GCP Ⅱ抗体滴度,观察麻醉药戊巴比妥钠的用量.结果扩增GCP Ⅱ基因并构建了含有GCP Ⅱ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GCP Ⅱ;建立了细胞株 HEK 293-GCPⅡ;体外实验证明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SL-GCP Ⅱ后,能够有效表达GCP Ⅱ基因.体内实验发现口服疫苗能够激活22/25只SD大鼠产生GCP Ⅱ抗体,实验组麻醉药戊巴比妥钠的用量(36.9 mg/kg±1.6 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40.8 mg/kg±1.4 mg/kg,P=0.00).结论成功研制了GCP Ⅱ的口服疫苗,它能够激活大鼠免疫反应,产生GCP Ⅱ抗体,并降低了大鼠麻醉药的用量.这种现象可能与疫苗能够减少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生成有关.

  • 333用行为药理学方法评价吸入雪松醇的镇静作用及机理

    作者:徐硕;潘家祜

    雪松醇是雪松精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带着微香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作者用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2项参数,评价了吸入雪松醇对大鼠和小鼠的镇静作用,还研究了该成分的作用是否通过嗅觉系统产生的.

  • 422 圣罗勒固定油对血压、凝血时间和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的影响

    作者:

  • 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对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章平;陈寿权;程俊彦;章杰;李惠萍;黄唯佳;王万铁

    目的 比较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对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为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实验选择适宜的麻醉药物.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日龄70~95 d,体重300~400 g,随机分为2组(n=80):水合氯醛麻醉组(CH组)和戊己比妥钠麻醉组(P3组).各组再分为2个亚组(n=40):无心跳骤停对照组(CH-NR组或PB-NR组)和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组(CH-R组或PB-R组).CH组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0.35 g/kg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每隔1 h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0.1 g/kg维持麻醉;PB组腹腔注射0.35%戊巴比妥钠35 mg/kg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每隔1 h腹腔注射0.35%戊巴比妥钠10 mg/kg维持麻醉.CH-R组和PB-R组麻醉后建立窒息性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模型.于自主循环恢复后0.5、3、6、9、24 h(T1~5)时各处死8只大鼠,处死前15 min左侧股静脉注射2%伊文氏蓝(EB)2 ml/kg,处死后取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结果 与CH-NR组相比,CH-R组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增加(P<0.05);与PB-NR组相比,PB-R组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增加(P<0.05);与CH-R组相比,PB-R组T<2~5>时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E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可导致大鼠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戊巴比妥钠较水合氯醛抑制脑水肿的程度大,而二者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无差异.

  • 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影响

    作者:孟祥虎;臧光辉;樊龙昌;李新华;刘继红;张传汉;罗爱林;田玉科

    目的 评价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10只,雌、雄各半,8周龄,体重240 ~ 260 g.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 mg/kg,给药后8min时开始刺激坐骨神经,记录其所支配的腓肠肌的CMAP,刺激强度为0.50、0.55、0.60 V,每个刺激强度重复3次(刺激间隔1 s),波宽0.05 ms,频率10 Hz.每隔5 min重复上述刺激1次,分别为T1、T2、T3、T4、T5、T6、T7、T8、T9、T10.结果 与T1时比较,0.50、0.55、0.60 V强度下T3-5时CMAP峰值降低,0.50 V强度下T3-6时CMAP潜伏期延长,0.55、0.60V强度下T4,5时CMAP潜伏期延长(P<0.05或0.01).结论 戊巴比妥钠可抑制大鼠CMAP.

  • 橙皮水提取物对昆明种小鼠睡眠和自发活动的影响

    作者:缪作华;王中平;曾靖;周钰梅;黄贤华

    背景:应用抖笼换能器法、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实验法,探讨橙皮水提取物对昆明种小鼠睡眠和自发活动的影响.目的:观察橙皮水提取物对昆明种小鼠睡眠和自发活动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观察.单位:赣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及药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1/02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昆明种清洁级小鼠90只,每种实验方法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方法:①采用抖笼换能器法记录小鼠自发活动情况,小波(波幅<5 mm)为小鼠轻度活动(舐毛、瘙痒)的波形;中波(波幅5~10 mm)为小鼠中度活动(走动、立起、爬上、爬下)的波形;大波(波幅>10 mm以上)为小鼠强度活动(跑动、上串下跳)的波形.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橙皮水提取物5 mg/g、10 mg/g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min后放回吊笼中,稳定3 min后记录15s内小鼠活动波形.②橙皮水提取物对小鼠阈上或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实验法: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橙皮水提取物5 mg/g、10 mg/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min后,3组均腹腔注射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2.5g/L)0.02 mL/g,或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2.5 g/L)0.01 mL/g,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动物的入睡个数、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主要观察指标:①小鼠自发活动次数.②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③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结果:各实验组小鼠无脱失情况,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橙皮水提取物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使中波、大波出现次数显著减少,对小鼠自发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0.5±14.7),(58.3±12.5),(45.6±10.1),t=2.341~3.215;P<0.05或P<0.01].②橙皮水提取物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能显著加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橙皮水提取物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能显著加速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橙皮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延长昆明种小鼠睡眠时间和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的中枢抑制作用.

  • 氯胺酮麻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病理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鹏斌;常丹;宋正川;丁晓英;张珍妮

    背景: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需要在麻醉状态下通过外科手术完成,但麻醉药物可能影响局灶性脑缺血的结局.目的:观察氯胺酮麻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病理结果的影响,并与戊巴比妥进行对照.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4-05/2005-03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进行.取30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戊巴比妥组和氯胺酮组,每组15只.方法:戊巴比妥组和氯胺酮组大鼠分别以戊巴比妥40 mg/kg,氯胺酮60mg/kg腹腔麻醉.待翻正反射消失后,通过腔内线栓永久性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引发脑缺血.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脑中动脉阻塞4 h时,参照改良的Bederson's评分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②大脑中动脉阻塞24 h时,每组选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脑,以20 g/L的TTC进行染色,计算梗死体积.③大脑中动脉阻塞72 h,记录2组死亡率.然后每组取4只大鼠,采用相应的麻醉剂进行麻醉后处死取脑,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半暗带内的存活神经元.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脑中动脉阻塞4 h时,戊巴比妥组和氯胺酮组神经病学评分差异不显著(1.46±0.98,1.38±0.68,P>0.05).②大脑中动脉阻塞24h时氯胺酮组的脑梗死体积小于戊巴比妥组[(28.1±4.11)%,(37.8±4.95)%,P<0.05].③大脑中动脉阻塞72 h,戊巴比妥组和氯胺酮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42%比33%,P>0.05),但半暗带内的神经元密度氯胺酮组高于戊巴比妥组[(836±15),(740±24)个/mm2,P<0.05].结论:①在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时,氯胺酮麻醉下产生较轻的脑损伤.②在氯胺酮麻醉下制作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评价一些药物或方法的神经保护作用时,所研究的药物或方法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难以体现.

  • 昼夜节律对咪达唑仑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岩;叶虹;王庆波

    昼夜节律是与人体关系为密切的生物节律之一,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效果的影响[1-4]。时间药理学研究指出,同一组织或是器官对于相同剂量的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时间时段,药物敏感性和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咪达唑仑是一种在临床麻醉和 ICU 镇静中被广泛应用的苯二氮卓类短效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昼夜节律对异丙酚、氯胺酮、戊巴比妥、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的药效学效应具有影响[5-9],但昼夜节律对咪达唑仑药效学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研究对比咪达唑仑在日间和夜间使用镇静效果的差别,继而来研究探讨昼夜节律对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是否有影响作用。

  • 兔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重建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

    作者:陆信武;黄英;李维敏;蒋米尔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狭窄性病变呈逐年增高的发病趋势,治疗该类疾患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进行狭窄段血管重建,但重建部位的血管往往因再狭窄而告失败[1],因此建立合适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重建后再狭窄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材料与方法 1.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的建立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3~3.5kg,首先用高脂饲料(普通饲料加0.5%的胆固醇和6%的花生油混合配制而成)喂养一周,使兔适应高脂饲养环境(10只兔无一出现腹泻)。应用戊巴比妥麻醉兔(2.5%戊巴比妥每公斤体重1ml经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其中7只兔行右股动脉纵行切开,3只兔行双侧股动脉切开,3F的Fogarty导管经股动脉切口内向上置入约12~15cm到达髂动脉。向Fogarty导管球囊内注入0.05~0.1ml的生理盐水,向下牵拉3~5cm,抽出导管球囊内的液体,再向上置入3~5cm,重复以上过程3次,使兔髂动脉内皮细胞充分剥离。用9-0无损伤缝线关闭股动脉切口,兔被送回饲养房,继续饲以高脂饮食,并肌注8万单位庆大霉素。

  • 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效果观测

    作者:余琛琳;刘志学;汤球;马雷;蔡丽萍;徐晨;崔淑芳

    目的 研究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法对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效果,探讨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速眠新Ⅱ(0.1 ml/kg)肌内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法对12只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进行麻醉,观察动物的基础生理指标、生物反射指标、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麻醉维持时间.结果 静脉注射麻醉后15 min内,所有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眼睑反射、角膜反射和肛门反射均消失,进入良好的镇静、镇痛和肌松状态,并持续至75 min;诱导期为(6.22±0.84) min,麻醉期为(79.9±3.6)min,苏醒期为(66.1±3.7)min,提供了长达80 min的良好麻醉时间.结论 肌内注射速眠新Ⅱ和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法应用于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