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喉罩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继云;杨智;罗卓鹏;叶飞;吁英;罗霭儿;佘守章

    目的 研究喉罩对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内径、血流速率和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根据不同年龄分为中青年组(A组,20~59岁)和老年组(B组,60~85岁).按不同的喉罩套囊内压力将A组和B组分为4个亚组,即A1、B1(套囊内压为20~3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和A2、B2(套囊内压为40~50 cm H2O),每组15例.所有患者术毕后送入ICU复苏,尚未清醒时拔除气管导管,而后置入喉罩.记录置入喉罩前(T0),置入喉罩后3 min(T1)、10 min(T2)和拔除喉罩后(T3)各时点CCA和ICA的内径、血流速率和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生命体征参数.结果 CCA、ICA的内径和CCA血流量的基础值B组比A组要大(P<0.05).与T0比较,在T1和T2时点,A组和B组CCA内径分别减少9.5%~12.9%和14.5%~24.3%(P<0.05或P<0.01),其中以B2组减少为显著,A2组和B2组ICA内径分别减少10.9%和16.3%(P<0.05).CCA和ICA的血流速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T0比较,A组和B组,T1和T2时CCA的血流量分别减少9.3%~10.7%和12.2%~19.1%(P<0.05),其中以B2组减少为显著,A组和B组ICA血流量分别减少10.0%~13.5%和13.9%~16.6%(P<0.05).在T3时点各观察指标均恢复至T0水平.结论 喉罩通气时,CCA和ICA的内径有所缩小,其血流量相应减少,老年患者减少更为明显,而其血流速率则无明显改变.

  • 左上颈部甲状腺异位伴先天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

    作者:冯选明

    患者男性,出生4天.出生时见左颌后区有一包块,逐渐增大于生后四天出现呼吸困难就诊.查体见面部不对称,左下颌角扪及肿大包块5cm×6cm,质地软,有波动感,界限清楚,活动度小.行包块穿刺抽出淡褐色液体,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临床诊断:(1)鳃裂囊肿伴感染;(2)淋巴管瘤伴感染;(3)败血症.入院后经抗炎治疗无效,于第七天行包块摘除术,术中见包块为囊性,包膜完整,韧性大,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后界与颈总动脉粘连,将颈总动脉推向后侧.深部位置不清,抽出囊液40ml后沿界周分离,从咽侧壁完整摘除囊肿,术中未见有侧支管道与舌盲孔相连.

  • 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申华;刘海斌;侯杰;覃开蓉

    抗阻力训练对于动脉硬度的影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果.为研究不同负荷的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选择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1±2)岁,分别进行5 kg和7 kg负荷的哑铃上肢曲臂训练各50次,两种负荷中间休息30 min.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记录静息状态及不同哑铃负荷训练后颈总动脉的管径和轴心流速波形,用电子自动血压计同步测量心率和肱动脉血压.基于检测的实验数据,用经典血液动力学理论对颈总动脉硬度、压力-应变弹性模量以及相关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受试者经过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后,心率、大轴心流速、收缩压和大壁面切应力等血液动力学参数明显增大,而颈总动脉管径、平均流量率、平均血压等参数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在经过5 kg哑铃训练后,大流量率和平均轴心流速显著增加,小轴心流速显著减小,颈总动脉硬度、压力-应变弹性模量、舒张压、小壁面切应力和振荡剪切指数无明显变化;而7 kg哑铃训练后,颈总动脉硬度、压力-应变弹性模量、振荡剪切指数明显增加,舒张压、小壁面切应力显著降低,平均轴心流速和轴心流速小值无明显变化.上肢急性哑铃训练会明显改变部分血液动力学参数,在高负荷训练时会急性增加颈总动脉的硬度.

  • 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体外灌注后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王沛涛;刘忠强;李强;付秀艳;李华琴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对动脉血管组织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取20只新西兰兔的颈总动脉,用含1.5 mol/L 1,2-丙二醇的低温保护剂深低温(-196℃)保存10~15 d,并在预冷的冰袋内缓慢复温;以新鲜血管作为对照.对新鲜和冷冻-复温血管的平滑肌细胞(SMC)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和分析新鲜、冷冻-复温和冷冻复温后体外灌注6、12和24 h血管的内皮细胞、SMC、血管壁组织构和力学性能(轴向、周向弹性模量和断裂应力)的变化.结果 冷冻-复温后血管的SMC在体外培养中开始生长时间与新鲜血管基本相同(24~36 h),生长速度接近.深低温保存后,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电镜观察SMC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但血管的轴向弹性模量(5.82±0.55)、轴向断裂应力(58.78±6.96)和周向弹性模量(1.44±0.22)、周向断裂应力(3.45±0.40)均明显低于新鲜血管(分别为6.45±0.80、146.96±23.60和1.83±0.17、5.33±0.50,P<0.05或P<0.01).体外灌注后,冷冻-复温血管的内皮细胞脱落,SMC变性、坏死,内弹力纤维和胶原出现不同程度崩裂,力学性能指标中除了轴向弹性模量外,均进一步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兔颈总动脉SMC深低温保存效果满意,但体外灌注对经深低温保存血管的内皮细胞、SMC和血管壁结构具有明显损伤作用,导致血管力学性能显著降低.

  • 血管组织自发荧光的去除方法及应用

    作者:刘春喜;李大庆;王荣;戚立航;丁士方;张运

    血管组织尤其是动脉(如主动脉、颈总动脉、肾动脉等)具有丰富的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后两者有很强的自发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本不能区分特异荧光与组织自身的自发荧光,显著干扰荧光染色结果的观察,这限制了免疫荧光技术、绿色荧光蛋白((WP)等荧光报告基因载体在心血管组织的应用[1].

  • 超声测定颈动静脉截面积比值评估容量反应的研究

    作者:王元元;钮金英;沈继龙;汪明灯;赵慧静;周情太;许铎;王春洁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截面积比值评估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评估重症患者容量状态,使用床旁超声测量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直径、截面积,然后计算颈内静脉/颈总动脉(IJV/CCA)截面积比值,与被动抬腿(PLR)试验后心输出量变化(ΔCO)比较,获得两者相关性指标,以及IJV/CCA截面积比值评估容量状态的敏感度、特异度参数.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5例重症患者,其中容量反应阳性患者34例,容量反应阴性患者21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容量反应阳性组IJV/CCA截面积比值(1.38±0.55)明显小于容量反应阴性组IJV/CCA截面积比值(2.1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JV/CCA截面积比值和PLR试验 ΔCO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7,P<0.01),IJV/CCA截面积比值为1.65时评估容量反应性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78.8%.结论 采用便携式床旁超声获得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截面积比值是一种无创、便捷、可靠的评估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的方法.

  • 慢性结核性颈总动脉瘤破裂一例

    作者:司忠义;谷京诚;王锐

    患者男,59岁,2年前无诱因出现左颈部包块,其表面有血性渗出,经抗炎治疗后结痂愈合.一年前包块增大,表面皮肤破溃窦道形成,在当地医院穿刺活检,诊断为皮肤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包块减小,但皮肤窦道未愈,经常有小血性分泌物.入院前患者大便时,颈部包块突然增大,伴鲜红色血液喷出,而急诊入院.查体可见左颈胸锁乳头肌中部,5 cm×6cm大小,质硬不搏动性包块,活动性差,有数个窦道鲜血涌出.由于包块出血剧烈,无法进行常规检查.故诊断为颈部皮肤结核,颈部血管瘤破裂出血.

  •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破裂金属异物残留1例的手术护理

    作者:蔡友娟;梅松春;彭爱红

    总结我院成功救治1例右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破裂,金属异物残留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认为术前充分做好病情评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备物齐全,术中高质量的配合,是保证危急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谢燕平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较为少见.外科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时常涉及颈部重要神经和血管,有时须切除受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方能彻底切除肿瘤.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术后护理难度大.现将我院1982~1999年20例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9~62岁,中位年龄36岁.单侧17例,双侧3例.均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诉.颈动脉压迫训练11例,其中2例行指压训练,9例用简易体外颈动脉压迫器进行压迫训练.肿瘤剥除术14例,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6例.术后1例发生一过性双目失明、失语、右上肢不能活动、头痛,1例发生术后高血压,6例声嘶呛咳,3例舌歪,2例嘴歪.

  • 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移法对正常人颈总动脉血流量的分步测定

    作者:凌巍山

    目的 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移法对正常人颈总动脉血流量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用M超测定颈总动脉脉动收缩期、舒张期及全脉动周期适于计算流量的内径值;用大包络线法测定脉动收缩期、舒张期及全脉动周期的空间-时间大平均速度.分别使用高斯通量公式及层流血流量公式计算脉动收缩期、舒张期及全脉动周期的血流量.结果 频移法分步测定全脉动周期的血流量与一次性测定全脉动周期血流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 1),前者为后者的0.79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移法对正常人颈总动脉血流量的分步测定提高了流量测定的准确性.

  • 应用QIMT及QAS技术评价高血脂患者立普妥治疗前后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

    作者:欧志红;田家玮

    目的 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及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评估高血脂患者用立普妥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动脉管壁弹性变化,探讨其在动脉结构和功能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获取高血脂患者应用立普妥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总动脉血管僵硬度参数:脉搏波速度(PWV)、血管硬度参数(β)、顺应性系数(CC),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并将动脉结构和功能参数与血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变薄;血管僵硬度参数β和PW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C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WV和β参数与总胆固醇(TCH)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 1、0.835 4和0.903 7(P<0.01); CC与TCH呈负相关(r=0.895 1,P<0.01).结论 QIMT及QAS技术能定量检测和评估立普妥治疗高血脂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动脉管壁弹性,可为临床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及立普妥治疗高血脂疗效判定提供一种定量方法.

  • 正常甲状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时相特点的初步观察及分析

    作者:李佳;胡兵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剂及匹配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观察正常甲状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的造影剂灌注规律.探讨甲状腺及颈血管超声造影的时相特点.方法 共30例受检者进行了甲状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超声造影,记录动态图像,测定三者显影时相.并用相应的定量分析软件分析这三部分的时间一强度曲线,测定并计算抵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灌注上升率、颈总动脉一颈内静脉渡越时间.提出并计算甲状腺相对灌注强度比.结果 超声造影时抵达时间依次为颈总动脉[(8.16±1.97)s],甲状腺[(9.90±2.20)s]和颈内静脉[(13.99±2.60)s],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达峰时间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甲状腺组织三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甲状腺显影峰值强度为(28.29±7.13),低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正常人颈总动脉一颈内静脉渡越时间为(5.77±1.37)s,不同年龄组间颈总动脉一颈内静脉渡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相对灌注强度比分别为RPIRTHY/CCApi65.73%±15.45%、RPIRTHYpi/CCA74.90%±21.74%,RPIRTHYpi/CCApi69.64%±16.89%,.RPIRTHY/IJVpi56.90%±11.42%.结论 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造影超声显示正常甲状腺、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灌注时相具有一定规律,研究结果将对颅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研究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颈总动脉及桡动脉弹性变化

    作者:郭卫东;白亚玲;张晓玲;赵刚;徐金生;杨漪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和桡动脉(radial artery,RA)弹性的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检测100例各期CKD患者CCA及RA弹性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部位动脉间弹性变化的差异,以及评价CKD患者的变化规律.结果 (1)随患者病程发展,参数僵硬度指数(stiffness parameter,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tymodulus,Ep),点脉搏波传导速度(one-point pulse wave velocity,PWVβ)呈逐渐增大变化,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呈逐渐减小趋势.(2)按照肾损伤的程度分组后发现,桡动脉的β、Ep、PWVβ、AC的变化,在中度组即与轻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动脉在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只有PWVβ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Ep和AC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组才与轻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能够准确检测CKD患者早期动脉弹性的改变,较准确反映CKD的病情,是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简便实用的方法.RA弹性参数变化早于CCA参数变化,说明肌性外周动脉可能是反映早期动脉弹性改变的更为敏感指标.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琳;苑丽;张银;回丽妹;李建

    目的 初步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VI技术分别检测54例脑梗死患者、51例非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切面各壁的收缩期大运动速度(Vs)、大应变(Smax)及大应变率(SRmax)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内颈总动脉管壁的Vs、Smax 和SRmax在各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壁的Vs和S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梗死组各壁的SRmax均小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颈总动脉的弹性变化,为临床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效寅;李群策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正常人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_ρ)、硬化度(β)和顺应性(A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E_ρ、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E_ρ:136.07±21.15对110.06±29.62,P<0.01;β:10.98±1.39对9.02±1.96,P<0.01),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9±0.16对0.76±0.19,P<0.05);内-中膜厚度(IMT)与E_ρ、β呈显著正相关性(r=0.526,r=0.625,P<0.05).IMT与A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39,P<0.05),左右侧颈总动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壁弹性功能.

  •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频谱的改变

    作者:高山;黄一宁;汪波;金征宇;李敬府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ICASO)后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虹吸段(SIPHA)血流频谱的改变,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ICAS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ICASO患者120例,全部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其中62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进一步确诊.双侧病变33例,单侧病变87例,共有病变血管153条(狭窄94条,闭塞59条).全部行TCD检查.结果:(1)狭窄或闭塞侧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血流速度(Vs)较无病变侧明显降低(P<0.05);病变侧脉动指数PI(2.0±0.6)较无病变侧PI(1.6±0.5)明显增高,尤其闭塞侧增高明显PI(2.37±0.5),(P<0.01),呈低血流高阻力频谱;(2)狭窄侧虹吸部血流频谱的改变:眼动脉发出之前局限性狭窄或闭塞者血流低平;狭窄自起始部开始至眼动脉发出之后闭塞者呈高阻力低血流同眼动脉的频谱;合并虹吸段狭窄时血流速度增高频谱紊乱.结论:检查颈总动脉和虹吸段的血流能提高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力学状态的研究

    作者:王宇;段云友;刘禧;曹铁生;张莉;王佳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 技术评价颈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运动特性及斑块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和对照组30例正常人双侧颈总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并检测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合同步心电图描记,取颈总动脉长轴、短轴二维图像进行动态存储,运用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颈动脉壁粥样斑块部位的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并与正常组动脉壁运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处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低于无斑块处;斑块基底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低于斑块表面;斑块组颈动脉IMT及运动速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5),软斑块收缩期大运动速度、大应变率分别高于硬斑块组,肩部运动速度、应变率高于帽顶部(P<0.5).结论 VVI 技术可用于颈总动脉管壁斑块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分析,为研究颈总动脉斑块形成机理和稳定性,提供新的方法.

  • CDFI评价M-3动作对颈动脉血流影响的价值

    作者:薛建设;刘倩;安一明;黄淑芳

    目的:探讨飞行中实施M-3动作时颈总动脉 (CCA)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量32名战斗机飞行员在地面+1Gz条件下实施M-3动作时CCA收缩期峰1速度(Vs1)、收缩峰2速度(Vs2)、舒张峰速度(VD)、舒张末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V)、心率(HR)、心水平收缩压(HSP)、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与动作前平静状态参数比较,Vs2、VD、Vm、V和HSP分别提高41%、31% 、23%、26%和56%(P<0.01),RI和PI分别降低7%和26%(P<0.01),Vm与V间呈正相关(r=0.69,P<0.05),Vs1、Vd和HR与平静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M-3动作能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提高大动脉血压,加快CCA的Vs2、V D和Vm值,降低脑血管阻力,有利于维持脑部供血.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慢性肾病1期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景柏华;郭瑞君;梁晓宁;张新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慢性肾病(CKD)1期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方法 收集47例CKD1期患者及66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 血管回声跟踪(E Tracking)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增大指数(A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 1组β、Ep、AI及PWVβ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A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A肾病β、Ep、AC及PWVβ值较膜性肾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β、AC、PWVβ值较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 1期患者颈总动脉弹性降低,E-Tracking技术能够定量测量颈总动脉弹性功能.

  • 射频数据处理技术早期评价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管弹性

    作者:丹海俊;王燕;沙海静;温树彬;贾丽梅;卢宝金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RF-data)早期评价高甘油三脂血症(HTG)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管弹性改变及相关分析.方法 比较30例HTG患者与30例正常人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β)的改变,并分析甘油三脂与颈总动脉IMT、CD、PWVβ、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HTG组左、右侧颈总动脉IMT、PWVβ、β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TG组双侧颈总动脉Ds、Dd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 HTG组甘油三脂升高的水平与颈总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r=0.237,P<0.05);而与CD、PWVβ、β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RF-data能够定量、准确评价HTG患者颈总动脉早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673 条记录 2/34 页 « 12345678...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