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俊;程敏;施开德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1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的成功率.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T管引流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15例在术中取尽结石,1例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成功率100%.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应用于再次胆道手术安全、有效.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程晓剑;侯亚峰;章健;方磊;纪辉;宛超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传统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41%)(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医源性胆管损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汪青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手术时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上腹部手术中,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1-3],由于胆道疾病的高发病率和胆道手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笔者对1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患者为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和发生的医源性胆管损伤,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24~75岁,平均48岁.损伤原因:均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或加胆总管探查术.1.2 方法 观察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发生原因,探讨处理措施.2 结果

  • 浅谈T管的护理

    作者:王宏

    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肿瘤等常用的手术方法就是行胆总管探查术和T管引流术.其目的在于:经T管引流胆汁,避免因胆道水肿,胆汁排出受阻,胆总管内压力增高,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隔下脓肿.同时引流残余将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因我院地处结石高发区,收治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很多,现将T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拔T管后胆漏16例临床分析

    作者:肖纪耀

    胆总管探查术后置放T管是普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其目的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防止术后胆漏,从而有利于胆道切口的愈合,因拔除T管而发生胆漏比较少见,但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后果.

  • 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作者:纪刚;杜强;张福庆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上腹部手术后行腹腔镜探查胆总管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中30例手术成功,2例改行开腹手术.手术时间90~220 min,平均150 min.结论 上腹部手术后由于上腹部组织粘连,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造成影响,但只要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常规开展.熟练的腹腔镜下分离和缝合技术是关键.

  •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陈海;郭玉明;任小凤

    目的 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胆总管切开和经扩张的胆囊管或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的微切口途径插入胆道镜对428例胆道手术施行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 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经胆总管胆道镜检查270例,阳性发现24例(8.9%);经扩张的胆囊管或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的微切口胆道镜检查158例,阳性发现40例(25.3%).结论 术中胆道镜检查能降低胆道结石的残留,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提高对胆道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能为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提供可行性依据.

  • 23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临床分析

    作者:张元;夏曙霞;韦宇峰;冯驰;曾宏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及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共完成23例LCBDE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借助纤维胆道镜取石及其检查胆管病变,腹腔镜下放置T管引流并间断缝合胆管壁.结果:23例成功施行LCBDE,无中转开腹.18例术中一次取尽结石;置T管引流21例,胆总管一期缝合2例.随访1~3年,无胆管狭窄,1例结石复发.结论:LCBDE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护理

    作者:万丽琴;麻安秀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3例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及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胆漏4例,经充分引流后治愈.无胆汁性腹膜炎、腹腔内出血、残留结石或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0.6)d.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微创优势明显,疗效肯定,根据该手术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

  • 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T管引流与一期缝合的疗效比较

    作者:冯春武;钟强雄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胆管探查术后处理方法分为2组:A组(58例)和B组(59例)。 A组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直接行一期缝合,B组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常规留置T管引流。观察2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如胆漏、切口感染、胆管狭窄、肝功能改变和结石再发等)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病例。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住院费用少于B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胆漏、切口感染、肝功能改变、结石再发发生率稍高于B组,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傅江华;徐欣;王彦升;王峰;刘明辉

    对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结石均已取出。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柏鑫;肖克敏;吴建清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老年人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5例报告

    作者:熊金辉;罗细章

    T管引流是胆总管探查术的常规胆道引流方法,若在放置或拔除T管时不慎重或违反操作规程,则可致胆汁漏或胆汁弥漫性腹膜炎,特别对老年人而言按常规要求拔管,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院自1992年10月~2002年10月,共发生15例老年人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向;郭基珍;胡赣明;王晓俊;张国生;陈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4月我院2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行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40 min.并发胆漏2例,局限性包裹性胆汁性腹膜炎1例.术后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16 d,随访3~23个月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安全有效.

  • 应用循证护理对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张秋源

    2006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循证护理对48例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20例,75~79岁;女28例,74~85岁,平均78岁;分别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8例,糖尿病6例,同时有2种以上合并症者6例.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1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马玉琴

    2005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对12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BD),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32~49岁.均有上腹疼痛史.其中黄疸2例,畏寒1例.B超检查:胆管结石4例,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8例.术中均放置T形管引流.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

  • 低腹压与标准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立;谢鹏;贺小武;季世伟;周建平

    目的:探讨低腹压与标准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标准腹压组(SP组,n=32)与低腹压组(LP组,n=3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腹前后呼吸循环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肝功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30 min,LP组心率、气道峰压均低于SP组(P=0.013,P=0.036);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值LP组低于SP组(P=0.006,P=0.024);术后第5天,LP组前白蛋白高于SP组(P=0.008);LP组手术时间长于SP组,胆漏发生率高于SP组(P=0.024,P=0.035).两组患者其他呼吸循环指标、应激炎症反应指标、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BDE术中应用标准腹压较低腹压对老年人影响大,但仍是安全、可行的,降低CO2气腹压力可能增加胆漏发生率.

  • 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改良四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田明国;温新元;杨勇;王立云;贾东;张多强;刘明奇;辛国军

    目的:探讨新式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改良四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聚氨酯导管制成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为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改良四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导丝置入、支架置入及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术.结果:手术时间90~155 min,平均(106±95)min;出血量20~110 mL,平均(35±15)mL.术后第1天出现短暂胰淀粉酶增高18例(25.71%),无急性胰腺炎发生.术后发生胆漏1例(1.43%),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痊愈.术后住院3~9 d,平均(4.5±2.9)d.支架均经肠道排出体外,支架排出时间2~7 d,平均(4.2±1.5)d.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可达到有效胆道减压的目的,从而扩大了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改良四孔法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 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卿哲;段键;夏仁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1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结果:122例(97.6%)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结石直径较大(约2 cm),2例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管水肿粘连严重,改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80.4±15.7)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0.4±4.5) mL;术后住院2~7d,平均(4.3±1.9)d;住院费用12 130.2~21 378.5元,平均(16 542.0±2 375.6)元.术后1例出现结石残留,残石率为0.8%(1/122);并发症发生率为3.3%(4/122).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尤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疗效良好,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此术式可作为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在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梁阔;刘东斌;刘家峰;徐大华;王悦华;郑亚民;江华;仝小刚;李非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50例轻、中度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2~185 min,平均(119.1±31.6)min;术中出血量10~90 ml,平均(31.5±14.9)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 d,平均(2.7±1.0)d;术后腹腔引流时间2~12 d,平均(4.1±2.0)d;术后住院5~16 d,平均(10.1±3.1)d;术后发生胆漏4例,均保守治疗痊愈;T管脱落二次手术1例;残余胆总管结石6例,术后7~10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随访12~48个月,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总管狭窄.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与胆道镜操作技术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轻、中度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是安全、可行的.

407 条记录 11/21 页 « 12...891011121314...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