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作者:何小平

    目的 对患有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又称为HC病症)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简称为LCBDE)术,研究实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的62例患有复杂性HC病症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相关奇偶法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有31例患者,对实验组31例患者实施LCBDE治疗术,对照组31例患者则实施开腹取石治疗术,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基础上的手术期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存质量和相应并发症状况.结果 实验组在实施了LCBDE治疗术基础上手术时间以及实际术中出血状况和相应并发症状况等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较为良好.结论 对于患有复杂性HC病症病症患者来讲实施LCBDE治疗术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可以将该种LCBDE治疗术应用在现今以及后续的复杂性HC病症临床实际治疗中.

  • 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胡干群

    目的探讨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取石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对48例以往开腹取石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微创)方式的优势。结果通过比对开腹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术后器官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发现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方式相比较,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微创手术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器官功能恢复迅速等特点。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肝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云山;丁海波;孔令玉;范文;水华;徐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对肝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组(L组,20例)和开腹胆总管探查组(O组,20例),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5 d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C-反应蛋白和IL-6的浓度.结果 术后1 d 2组患者的血清ALT、AST、IL-6和C-反应蛋白浓度达高峰,与术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组与O组相比,IL-6和C-反应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d 2组患者的ALT、AST、IL-6和C-反应蛋白血清浓度逐渐下降,与术前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L组与O组相比,IL-6和C-反应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术后5 d 2组患者的ALT和AST血清浓度低于术前水平,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L-6和C-反应蛋白血清浓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术前值,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组与O组相比,IL-6和C-反应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均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能损害,但腹腔镜手术引起的机体应激和炎性反应较轻.

  • 右上腹经腹直肌单孔免气腹双视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50例临床报告

    作者:常海宏;戚会宏;唐致敦;牛维民;李熊涛;徐国平;马彦成

    目的 在双视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实现手术微创化,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方法 利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单孔免气腹双视腹腔镜特制器械,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50例.结果 胆总管探查患者切口长约3 cm,胆囊切除切口长约2.5 cm,平均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术后微痛.结论 不需全麻、二氧化碳气腹、插胃管和尿管,操作简便,具有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客观微创效果,双视下操作安全可靠,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135例临床应用

    作者:王湘辉;上官建营;项红军;袁克文;肖毅;张超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11-07~2013-12收治的1 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一步”微创治疗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均安全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腹率5.2%(7/135).128例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ml,其中13例(10.2%)经胆囊管完成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115例(89.8%)经胆总管切开完成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胆漏,均为一过性,发生率为8.6%(11/128),经腹腔引流管引流痊愈;结石残余,发生率为7.0%(9/128),均采用胆道镜经窦道成功取出;另有2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治愈;1例胆道出血,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Oddi括约肌狭窄,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ST)治愈.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可以“一步”解决胆囊和胆管结石,充分发挥微创外科安全、有效、恢复快的优势.

  • 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王立云;田明国;马静;王平;杨志琦;李智勇;张培建

    目的 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切口两种处理方式,即Ⅰ期缝合术和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只实验犬,胆总管探查后随机分组行Ⅰ期缝合和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术后观察2组犬肝功能变化、胆漏率、胆管周围粘连情况、胆管切口狭窄程度及胆管切口与十二指肠乳头的炎性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肝功能(ALT、AST)均较术前升高,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后较Ⅰ期缝合术后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胆漏以及胆管周围Ⅱ级以上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缝合术后胆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P<0.05),病理示前者术后实验犬胆管切口及十二指肠乳头的炎性反应均较后者更明显.结论 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可减轻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炎性反应,降低胆管狭窄程度,加速术后肝功能恢复.

  • 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型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1例临床分析

    作者:殷军;闫子媛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方法 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脓液及胆总管包虫内囊取出置T管引流16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1例,保守治愈9例,手术治愈1例,经ERCP鼻胆管外引流治愈1例.结论 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拔T管时漏道破裂,拔T管时间不必局限于术后12-14d,可适当延长.

  • 左右肝管同肝总管畸形交叉1例

    作者:安素成

    1 患者,女,54岁,农民,因纳差、乏力及持续性右上腹隐痛,加重5天,伴右侧肩胛部放射性痛.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扩张收住入院.患者自诉3月前始有反复右上腹痛且伴低热,恶心、呕吐.无黄疸史,无肝功能损害.查体:神清,呈急性病容,慢性消耗性体质,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胆囊区压痛(+),未触及胆囊底,墨菲征阳性,未见包块.化验:WBC 10×109/L,N 0.7.肝功:TTT 4u,Zn 6U,SGDT 39U,ABV-M阴性,HBsAg阴性,心电图及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手术所见: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被大网膜所粘连包裹而成块状,仔细分离后,发现胆囊7cm×4cm×3cm,内有1.5cm×1.5cm结石一枚,绿豆大小结石7枚,均为混合性结石.胆总管直径1.3cm,内有0.4cm×0.4cm大小结石8枚,肝总管近肝门处探查不顺利,反复用

  •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比较

    作者:王聪;谷昊;贺家勇;赵晋明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 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 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 4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因探讨及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作者:高文彪;胡学军;颜熙君;夏红天

    医源性胆管损伤主要由于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胰头部手术等造成,此外还可见于十二指肠憩室切除和肝叶切除术.其中,约90%继发于胆囊切除术,5%继发于胆总管探查术,3%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其余手术约占2%[1].近10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加上国内胆道手术的逐渐普及,胆囊切除术病例大量增加,很难精确统计国内的胆管损伤率.所以胆管损伤的发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42例体会

    作者:邹盛海;李春雷;夏木西丁;李忠志

    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的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而微创手术治疗的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等优点也逐步被广大患者所认同和接纳.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这一新术式逐步得以推广和普及.胆石症为新疆多发疾病,笔者所在地区近年来胆石症患者呈明显增多趋势,我科每月收治各类胆石症患者约30~50例.2013年8月26日,笔者于本地区率先成功开展首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截止2014年4月10日已开展42例,疗效满意.

  • 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麻醉及术后焦虑与疼痛的影响

    作者:夏玲;刘玉婷

    麻醉对于手术患者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负性情绪产生及血流动力学改变[1],焦虑和疼痛给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围术期合理的心理干预已成为术后焦虑疼痛的辅助治疗发展趋势.我们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采用多种干预措施,来评价麻醉及术后焦虑与疼痛的影响程度.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附2429例报告)

    作者:陈安平;曾乾桃;周华波;高原;索运生;刘安;刘进衡;张胜龙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1992年3月至2017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 429例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或冲击波碎石术;选择性行腹腔镜经腹顺行引导法内镜乳头切开术(LEST)、腹腔镜经腹顺行牵引法内镜鼻胆管引流术(LENBD)或腹腔镜经腹顺行引导法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后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至术后1年,观察患者长期手术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 (1)手术情况:2 429例患者中,2 251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解除梗阻一期缝合术,术中取尽结石;15例中转开腹取石,术中取尽结石;163例未能取尽结石或并发手术相关并发症.2 429例患者中,腹腔镜胆总管末端通畅程度(LDSC)分级N级或0级1 144例,1级898例,2级223例,3级110例,4级54例;599例行LEST,367例行LENBD,207例经胆囊管残端留置输尿导管,125例行腹腔镜经腹顺行引导法胆总管支架置入术;1 131例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2 429例患者取出结石数目为(2.5±0.2)枚/例,胆总管直径为(0.7±0.4) cm,术中出血量为(22.4±2.6)mL,手术时间为(100±12) min.(2)术后恢复情况:2 429例患者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0.5)d;367例行LENBD于术后3~7d拔除鼻胆管;207例经胆囊管残端留置输尿导管于术后3~6周拔除;125例行腹腔镜经腹顺行引导法胆总管支架置入术,于术后1~4个月运用十二指肠镜经口取出胆总管支架;术后住院时间为(7.3±1.2)d;治疗费用为(2.7±0.3)万元.(3)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2 429例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711%(163/2 429):①胆汁漏94例,经引流管引流和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②术后残留结石29例:其中25例胆总管残留结石,术后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尽治愈;4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术后未做处理而残留.③胰腺癌术后15 d死亡1例.④术后其他并发症39例:2例术后术野出血再次腹腔镜下手术止血治愈;术后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致短期梗阻性黄疸12例、轻症胰腺炎19例、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均经内镜或非手术综合治疗好转;胆管狭窄2例未予治疗;误扎鼻胆管头段弯曲部1例,于术后第19天行逆行胆道造影后拔除.(4)随访情况:2 429例患者中,1 749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随访期间1 749例患者中,2例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区轻度狭窄,1例十二指肠乳头部狭窄,均未予治疗,其余患者未见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梁廷波;白雪莉;陈伟

    胆总管结石多继发于胆囊结石,治疗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从传统开腹手术转变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LCBDE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得到广泛开展.LCBDE有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两种途径,经胆囊管途径虽然创伤更小但适用范围较窄.LCBDE术后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比较,对机体影响更小,正逐步得到推广.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胆总管缝合中的应用也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结合本团队临床经验,就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及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临床应用--附403例报告

    作者:陈安平;鲁美丽;刘安;高珂;田刚;宋安宁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从1992年6月-2003年5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的手术方式(胆道镜取石术、扩张术、细导管引流术、支架术)对403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381例手术获成功(94.5%),4例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4例残石内镜未取净,11例胆漏经腹腔引流管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胆囊管细导管脱落,1例胰头癌术后15 d死亡.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疗效

    作者:文雪刚;付武君;李华;黎亮;陈蓁臻;邓峰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彩超和MRCP检杳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经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79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置T管引流65例,Ⅰ期缝合14例.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0士30)min,住院时间6~10d,T管引流6~8周后拔管.残余结石3例,术后3个月左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无胆汁漏、胆管狭窄及残留结石.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陈晓鹏;王东;崔巍;鲍胜华;张卫东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两组均行LCBDE,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加速康复组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采用门诊随访,了解患者术后临床表现、肝功能和是否有结石残留,随访时间截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随访情况等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75例,对照组35例,加速康复组40例.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5±46) min、(124±28) mL和(178±37) min、(114±32)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9,1.431,P>0.05).对照组患者分别有12、14、10例发生术后切口疼痛、呕吐和各类感染,加速康复组分别有5、6、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4,5.966,4.241,P <0.05).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1天WBC、ALT、DBil分别为(11.4±3.5)×109/L、(128±33) U/L、(38 ± 14) μmol/L和(10.6±3.0)×109/L、(135±35) U/L、(44±16) μmol/L,第4天分别为(7.8±2.9)×109/L、(48±14) U/L、(21 ±8) μmol/L和(6.9±2.1)×109/L、(43±13) U/L、(20±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8,-0.872,-1.767,1.553,1.836,1.044,P>0.05).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13)h、(45±14)h、(6.8±2.3)d、(11.3 ±4.5)d和(35±11)h、(19 ±7)h、(4.2±1.8)d、(9.6 ±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10.524,5.485,2.077,P<0.05).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8 729±3 127)元和(16 981 ±2 75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P<0.05).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T管胆道造影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各有4例结石残留,经胆道镜取石痊愈;至随访结束,所有患者未再次出现腹痛、黄疸和发热等胆道并发症.结论 ERAS联合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总费用少等优点.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免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临床疗效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312例报告)

    作者:杨彦;张剑;楼健颖;李富宇;牛肖雅;耿智敏;陈志宇;毛先海;郭伟;何俊闯;程石;曾永毅;王剑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免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国内11家肝胆胰疾病治疗中心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伴或不伴胆囊结石312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86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2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4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湖南省人民医院25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7例、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例、河南省人民医院5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12例患者中,231例未留置鼻胆管引流,设为一期缝合组;81例留置鼻胆管引流,设为鼻胆管引流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比较.(2)术后恢复情况比较.(3)术后并发症比较.(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四分位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手术情况比较:312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一期缝合组1例术后死亡.一期缝合组和鼻胆管引流组患者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缝合方式(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缝线材料(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分别为(1.2±0.4)cm,间断缝合106例、连续缝合125例,可吸收缝线195例、不可吸收缝线36例和(1.1±0.5)cm,间断缝合76例、连续缝合5例,可吸收缝线79例、不可吸收缝线2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7,x2=56.706,8.457,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结石数目、结石直径、胆总管壁厚度(≤3 mm和>3 mm)、Oddi括约肌收缩功能(功能良好和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2.1±1.7)枚,(1.1±0.6) cm,148例、83例,226例、5例,20 mL(10~45 mL),(116±49) min,鼻胆管引流组患者分别为(1.9±1.6)枚,(1.0±0.6)cm,49例、32例,75例、6例,20 mL(15~30 mL),(113±23) 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1,0.329,x2=0.329,3.428,Z=1.147,t=0.521,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312例患者中胆总管间断缝合182例,连续缝合130例,两种缝合方式手术时间分别为(133±49) min和(103±34) 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5,P<0.05);两种缝合方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0 mL(15~ 31 mL)、21例和20 mL(10~45 mL)、18例,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85,x2=0.369,P>0.05).312例患者中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胆总管274例,不可吸收缝线38例,两种手术缝线材料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0 mL(15~40 mL)、(116±44) min、33例和18 mL(10~26 mL)、(115±35) min、6例,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71,t=0.023,x2=0.154,P>0.05).(2)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一期缝合组和鼻胆管引流组患者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1.5)d、(4.0±2.4)d、(4.0±2.8)d、(5.5±3.0)d和(4.0±1.9)d、(6.9±3.5)d、(10.0±3.9)d、(11.1±3.7)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07,-8.258,-15.103,-13.575,P<0.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一期缝合组和鼻胆管引流组患者总住院费用分别为(5.1±0.6)万元和(6.5±0.5)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16,P<0.05).(3)术后并发症比较:一期缝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33/231),其中胆瘘16例、胆道感染11例、切口感染3例、胆道出血1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术后死亡1例;鼻胆管引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7%(5/81),其中胆瘘2例、胆道感染2例、胆道出血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51,P>0.05).(4)随访情况:312例患者中252例获得术后随访,其中一期缝合组175例,鼻胆管引流组77例,失访60例,随访时间为2~ 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症状,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或MRCP检查均未见胆管结石复发及术后胆管狭窄.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免留置鼻胆管引流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和有效.

  •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浩龙;高再生;刘春庆;朱泽卫;李增辉;石英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组)28例、胆总管切开引流加T管引流术(LCHTD组)34例,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TCBDE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优于LCH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

  • 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水样胆汁3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健;蔺常瑞;周俊强;叶林加

    术后水胆是指肝胆手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超过1 500 ml达3 000 ml左右,胆汁稀薄呈水样.通常继发于胆道梗阻解除时[1],有明显肝功能损伤、胆管有明显炎症的病人较多.如处理不当,易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胆汁漏,甚至死亡.我科自2001年至2006年间,收治胆总管结石梗阻性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病人中有3例术后出现水样胆汁,现就其病因及冶疗讨论如下.

407 条记录 20/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