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颞浅动脉颞筋膜-帽状腱膜复合瓣修复颅骨外露

    作者:徐威强;胡志奇;罗锦辉

    由于烧伤、创伤等原因致颅骨外露的病人很常见,通常采用局部皮瓣转位修复,范围较大的可采用游离皮瓣修复,但由于损伤严重,除颅骨外露外,周围较大范围为瘢痕组织,无法行局部皮瓣修复.我们采用颞浅动脉颞筋膜帽状腱膜复合瓣联合转位游离植皮的方法,取得理想效果.

  • 额部岛状瓣修复鼻下端缺损

    作者:周翔;陈石海;黎冻;刘庆丰;殷国前;韦强

    1992~1999年,我们应用额部岛状瓣一期修复不同程度的鼻下缺损(包括鼻尖、鼻翼和鼻小柱)1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1.1术前准备:术前用Doppler血流测定仪测定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向,并画线为蒂的中线,向两边划出宽约1.5~2cm的蒂.1.2 鼻下端缺损区准备:根据鼻翼缺损的大小,沿缺损的边缘切开,向内翻起作为鼻腔的衬里皮瓣,两侧皮瓣远端自相拆合用可吸收线缝合形成鼻翼缺损区的鼻缺损区的鼻腔衬里修复;鼻小柱的缺损则只去除缺损部位疤痕.

  • 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

    作者:刘凯浪;冯鑫慧;阮彩莲

    目的 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 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除后术后,采用神经解剖术方法对面神经颞支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面神经颞支位置在耳屏前缘,在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颞支主要分布在眼轮匝肌外侧,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则构成了其分布的后区域,不仅能支配眼轮匝肌,同时能支配额肌、皱眉肌.眶外上缘到颞支外上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2±0.3)cm.6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神经受侵切断,但并未发生神经受损并发症,其他患者神经定位均显示准确;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手术过程时间长与短分别为1 h和40 min,人均手术时间在46 min;无一例患者有涎瘘现象.结论 在腮腺手术中,采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神经位置,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在腮腺手术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秀花

    我科自1999年10月1日以来,以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换血结束即刻,总胆红素平均下降49.45%,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49.97%,黄疸消退时间在36±15h,无1例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高胆红素血症20例,男14例,女6例,其中早产儿4例,入院日龄1~10天.确诊为G-6PD缺乏症6例,ABO血型不合9例,RH血型不合1例,原因不明4例.5例伴有低血糖,1例伴有高血糖,1例伴有DIC,3例伴有败血症.20例均采用大隐静脉为输血途径,12例采用桡动脉、4例采用肱动脉、4例采用颞浅动脉为抽血途径.2.换血的护理2.1 换血前护理 (1)环境的准备:换血前室内应进行空气消毒,室温调节在26~28℃.(2)药品、器材准备:肝素生理盐水(6.25μ/ml)、10%葡萄糖酸钙10ml、三通管、延长管、注射器、干试管等.(3)换血前禁食2小时,如入院时需立即换血则插管抽空胃管.(4)用苯巴比妥10~15mg/kg肌注镇静.(5)将患儿置远红外线辐射台,多功能心电监护.(6)建立换血通道:输血选用大隐静脉,抽血用桡动脉、肱动脉、颞浅动脉、行留置针穿刺,肝素帽封管待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烟雾病患者颞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龚黎;吴敏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颞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烟雾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2例烟雾病患者(A组),18例动脉硬化患者(B组)及20例正常健康成人(C组)的双侧颞浅动脉起始段、顶支和额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颞浅动脉的起始段、顶支和额支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额支内径较B组狭窄(P<0.05),余参数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颞浅动脉的起始段PSV较C组升高,其起始段其余参数以及其顶支、额支的各项血流参数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烟雾病患者的颞浅动脉在管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不明显,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较小.此可为显微外科借助颞浅动脉作为供血动脉治疗烟雾病提供相关依据.

  • 颞浅动脉减压术治疗偏头痛60例

    作者:刘朝元;黄怀忠;杜军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减压术治疗额颞部偏头痛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适应症及预后.方法 对60例顽固性头痛行颞浅动脉减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手术治疗额颞部偏头痛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85.0%.结论 对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颞浅动脉减压术的疗效较好.

  • 三种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的比较

    作者:刘昌林;廖旭东;王勇;龚曼子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方法对三种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式、采血时间及采血部位等各个环节对血气结果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颞浅动脉抽血法与末梢血采集法相比,其血气指标更能反映患儿的真实状况;与动脉空针抽血法相比具有需血量小、影响因素少等特点.结论颞浅动脉抽血法是一种适合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

  • 婴幼儿颞浅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效果比较

    作者:马桂云;徐英华;谢延香

    目的 就婴幼儿颞浅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效果比较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某科收治的70例住院患儿,其中男40例,女30例,体质量4.5~18.5 kg,月龄1~24个月.由专职护师采血,专职化验师操作机器.颞浅动脉组用45℃~50℃热水袋敷采血部位颞浅动脉3~5 min,常规消毒皮肤后针刺入3mm让血自然或轻加压流出0.2 ml,将血液迅速收集于专用的肝素化毛细管内送检.对照组:采取传统桡动脉采血方法.结果 颞浅动脉组采血成功率39例(85.71%)明显高于桡动脉组采血成功20例(66.7%),而颞浅动脉组的误穿静脉1例(2.5%)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1例(2.5%)均低于桡动脉组的误穿静脉8例(26.67%)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6例(20%).颞浅动脉组疼痛反应也明显低于桡动脉组.结论 颞浅动脉采集优于桡动脉采集,值得推广.

  • 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鹤翔;游潮

    目的 比较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3月,收治18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9~33岁.均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11例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量表评定,除1例中危外余均为低危患者.DSA检查示均存在不同程度颈内动脉分支闭塞及异常侧支吻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检查示14例单侧及4例双侧脑血流量低灌注.11例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手术,7例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围手术期无卒中发生.2例术后5 d吻合血管痉挛;1例术后2周出现缺血区域高灌注;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12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发生6例11次卒中,手术患者6例6次;两组卒中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85.7%再次卒中,手术治疗患者为54.5%.治疗6个月后DSA或CT血管造影显示:6例药物治疗患者异常侧支增生,血管闭塞并向远端进展:7例手术患者异常侧支增生,但血管闭塞未加重;其余4例无变化.涉及双侧病变2次手术者及药物治疗后延期手术者,卒中频次无改善.治疗后12个月采用修订Rankin身体机能评分,药物治疗者2例2分,5例0~1分;手术治疗者1例3分,6例2分,4例0~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卒中并确诊为缺血性烟雾病后,应予一期直接血管重建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或延期手术可能降低复发卒中风险,减缓疾病进展.

  • 岛状颞浅血管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养群;周传德;杨明勇;刘元波;唐勇;陈文;王勇前;徐家杰;刘立强;李森恺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血管束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方法.方法1998年~2003年,对6例面部瘢痕挛缩的患者,将颞浅血管植入颈部扩张皮瓣皮下,经3个月组织扩张,形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颈部预制扩张皮瓣,移位修复同侧面部软组织缺损.预制扩张皮瓣大范围为12 cm×8 cm,蒂长7~8 cm.结果术后6个预制扩张皮瓣,移位后有一过性充血潮红,均完全成活.修复面颊部及颏部软组织缺损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以颞浅血管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颞浅血管束与扩张皮瓣接触范围的大小与蒂部所携带皮瓣的面积呈正相关.

  • 一偏头痛家系

    作者:王玲;梁素华

    1病例资料先证者(Ⅱ3),男性,48岁,一氮肥厂职工,35岁开始常出现眼前闪光、暗点、视物变形、物体颜色改变,伴手脚面部麻木,且在气温较低、接触冷水后麻木更为明显,同时或数分钟后出现一侧颞部,眶后搏动性疼痛,有时为胀痛,常伴头皮触痛,偶尔也为全头痛,额部及枕部头痛等.伴畏光、畏声、易激怒、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发作时间12-72小时,头痛频率冬天为4-7天/次,其余季节常发作缓解,CT和脑电图检查都基本正常.饮酒、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诱发,患者发作开始服用复方乙酰水杨酸散且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可使头痛缓解,发作持续半小时即过,头痛消退后常感疲劳、倦怠、无力及食欲差等,2-3天即好转,缓解期未服任何药物作预防性治疗,追溯其家族史,发现其母亲(Ⅰ1)、姐姐(Ⅱ2)、妹妹(Ⅱ5)及外甥女(Ⅲ2)均有类似病史(图1),此4人在发作期常服用去痛片等药物以缓解症状.家系中所有的患者在间歇期均无明显异常表现.先证者父亲(Ⅰ2)、女儿(Ⅲ3)、外甥女(Ⅲ1,Ⅲ4)未出现过类似症状,见表1.

  • 耳廓断离再植成功1例

    作者:罗文广;叶刚;李志军;李登敏;毕娟

    患者,男,38岁.左耳廓大部分离断2 h收治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生命体征正常.专科检查:左耳廓上起自耳轮脚上方垂直向下,通过耳甲腔到耳垂完全断离,大部分耳垂保留,创缘整齐,耳廓近端创缘有颞浅动脉的耳前支和耳后动脉呈喷射状出血,离体部分约占耳廓的4/5.离体耳廓从水沟捞起,有污染,颜色苍白、发凉,入病房后急将离体耳廓放入生理盐水肝素钠的溶液中浸泡.

  • 额肌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涂江义

    目的 为额肌瓣转移矫治上睑下垂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对观测53例(男44例,女9例)成人整尸额肌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额肌的血管、神经,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并对额肌瓣转移矫治上睑下垂手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之为该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结果 额肌的长度6.5~7.0cm,宽度5.5~6.5cm,中份厚约1.5mm,其供血动脉主要来自颞浅动脉之额支、接受面神经颞支支配.结论 以额肌作为肌瓣完全能满足肌瓣转移矫治上睑下垂手术的需要,能充分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 DDP加5-Fu颞浅动脉插管化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34例

    作者:晏军;邓世权;周湘威;陈世洪

    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我院对3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DP加5-Fu经颞浅动脉插管化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治疗

    作者:张炜;庄进学;宋朝理;邓聪颖;郑小强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5例外伤性颞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其中4例采用发际内切口翻开小皮瓣切除,1例动脉瘤距发际较远者采用瘤体表面梭形切口.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成功,无头皮坏死,颞浅动脉供血范围组织功能无异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外伤后动脉壁中膜弹力层断裂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关键因素.根据外伤病史及查体见颞浅动脉分支经行区域搏动性肿物即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动脉瘤治疗简便有效,采用发际内切口有利于美容.

  • 颞浅动脉插管灌注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任延秀;谭青华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的有舌癌、牙龈癌、颊癌、腭癌、口底癌等.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术前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我院采用经颞浅动脉逆行颈外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84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烧伤后眉缺损行眉再造21例报告

    作者:王世虎;李嘉琥

    眉缺损多因深度烧伤及其它外伤或疾病所致.我们分别采用头皮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术和带颞浅动脉的头皮岛状皮瓣移植术对21例烧伤后眉缺损患者进行了眉再造,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8例

    作者:徐贺玲;李二军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高压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综合方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a optic neuropathy ,AION)18例(23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自体脂肪移植在额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啸;吴斌;彭三妹;侯杰;任明君;杨洪政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额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120例患者,采用大腿内侧肿胀麻醉,抽取大腿根部内侧自体脂肪并过滤纯化,将纯化后的自体脂肪均匀注射于额颞部,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20例,术后随访6~10个月,110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9例自觉改善不明显行二次注射,其余均为一次注射;1例因术后染发出现术后感染,经引流、换药后好转,其余均未出现脂肪液化、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额颞部凹陷填充,疗效确切,并发症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额颞皮瓣内动脉吻合情况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贻运;罗少军;汤少明;廖进明;水庆付

    目的:明确额颞皮瓣供养血管--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动脉的吻合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方法:用红色乳胶灌注17具成人尸头,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及眶上动脉的分支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显示颞浅动脉额支的终末支平均为3.4支;其中,22/34侧的颞浅动脉额支以一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8/34侧以一交通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相连,4/34侧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吻合或交通. 结论:颞浅动脉与眶上动脉之间的吻合方式主要是颞浅动脉的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或以一交通支相连.

181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