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产妇乳汁中HBV DNA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其意义
围生期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一条主要传播途径.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母亲传播的小儿,95%以上在3月龄前后HBsAg已阳转,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潜伏期估计,围生期传播是婴儿HBV感染的重要方式.有关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胃液中可检出HBsAg,发现胃液中的HBsAg与HBV感染密切相关;而婴儿的抗原血症与第一产程时间无关,剖宫产也不降低HBV的垂直传播率,认为可能经口摄入[1].因此,本研究探讨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sAg(+)的产妇初乳中HBV DNA的价值.
-
免疫色谱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消灭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
鉴于全国尚未实现消灭丝虫病,监测工作仍需继续进行.为此我们于1998年6月选择原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的贵州省德江及沿河两县的纵向监测点,丝虫病消灭已8~15年.采用ICT对3~14岁儿童进行丝虫抗原血症流行病学监测.
-
HLA高分辨等位基因与骨髓移植受者HCMV抗原血症研究
目的 分析HLA高分辨等位基因与骨髓移植术后HCMVpp65抗原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骨髓移植术患者4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HCMVpp65,采用直接测序分型方法(PCR-SBT)检测患者HLA-A*1101、HLA-A*0201、HLA-A*2402、HLA-B*4001、HLA-DRB1*0901五个高分辨等位基因.结果 ①48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HCMV感染率100%;②HLA-A*1101、HLA-A*0201、HLA-A*2402、HLA-B* 4001等位基因阳性率在pp65抗原血症12例低感染组和36例高感染组中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率HLA-A*1101为33.3% (8/24)和20.8% (15/72)、HLA-A*0201为4.2% (1/24)和13.9% (10/72)、HLA-A* 2402为12.5% (3/24)和19.4% (14/72)、HLA-B* 4001 16.7% (4/24)和12.5% (9/72);③HLA-DRB1*0901等位基因阳性率在pp65抗原血症12例低感染组和36例高感染组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48),其阳性率为4.2% (1/24)和19.4% (14/72);④HLA-DRB1*0901组患者pp65抗原血症高于HLA-A*2402组(P =0.007)和HLA-A*1101组患者(P=0.028),HLA-A*0201组患者pp65抗原血症高于HLA-A*2402组患者(P=0.02),其他高分辨等位基因组之间pp65抗原血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0901等位基因可能与骨髓移植术后患者发生高HCMVpp65抗原血症有关;HLA-A*2402等位基因可能与骨髓移植术后患者发生低HCMVpp65抗原血症有关.
-
pp65抗原血症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体CMV的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重要并发症和首位感染性死亡原因.若不加以预防或治疗,12%~20%的Allo-HSCT患者术后会发生严重的CMV感染,病死率>85%.
-
器官移植术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外周血白细胞(WBC)中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抗原的出现称之为抗原血症,我们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抗原从而诊断HCMV感染,达到了早期、快速的目的,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研究对象为广州地区122例器官移植术后受者,其中肾移植86例,骨髓移植20例,肝移植12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移植术后2周起,每周采血1次,2ml/次.共采集抗凝外周全血328份.
-
流式细胞术检测PP65抗原血症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PP65抗原血症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79例尿定量CMV-DNA检测阳性、年龄1 d~2.5岁患儿,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P65抗原,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血清CMV-IgM,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P65抗原阳性,CMV-IgM阴性13例.PP65抗原及CMV-IgM均阳性24例.PP65抗原阴性,CMV-IgM阳性3例.PP65抗原及CMV-IgM均阴性39例.PP65抗原检测阳性率(46.8%)明显高于CMV-IgM检测阳性率(34.2%),差异有显著性(X2=5.062 5,P<0.05).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CMVPP65抗原血症对诊断活动性CMV感染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 ,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价感染状态.
-
应用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早期诊断和监测SLE患儿活动性HCMV感染的研究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儿活动性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的状况,并比较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观察了21例初诊为SLE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对照组观察了21例免疫力正常的骨科患儿。治疗前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PMNLs)中的HCMV pp65抗原和p72抗原,PCR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CMV DNA,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CMV IgM和IgG抗体。应用美国标准统计软件Systat中的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或精确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值小于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实验组活动性HCMV感染发生率为28.6%(6/21),4例发生于免疫抑制治疗后,另外2例发生于免疫抑制治疗前,对照组无一例发生活动性感染,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7)。实验组各项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pp65 23.8%(5/21)、p72 14.3%(3/21)、PCR 42.9%(9/21)、IgM 9.5%(2/21)、IgG 90.5%(19/21)。实验组各项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pp65 83.3%(5/6)、p72 50%(3/6)、PCR 100%(6/6)、IgM 33.3%(2/6)、IgG(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50%(3/6)。特异性除PCR方法为80%(12/15)外,其余均为100%(15/15)。结论 SLE患儿活动性HCMV感染发生率较免疫力正常的儿童显著增高,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均可发生。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是早期诊断和监测SLE患儿活动性HCMV感染的较好指标。
-
自身免疫病和非自身免疫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检测及抗病毒治疗后复检观察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病和非自身免疫病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抗原血症检测及抗病毒治疗后复检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及住院疑似CMV感染的5325例患者的6471份外周血 CMVpp65抗原检测资料.外周血白细胞内CMVpp65抗原检测采用Brite试剂盒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定义为CMV活动性感染.结果 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共948份,阳性率为14.6% (948/6471).13种自身免疫病患者CMV抗原血症平均阳性率为34.9% (670/1922),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达52.4% (551/1052);与CMV感染可能相关的12种非自身免疫病患者CMV抗原血症平均阳性率仅为6.1%( 144/2367),但其中呼吸衰竭或急性肾衰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肾移植术后3个高危病种的CMV抗原血症平均阳性率为17.3%(27/156).CMV抗原血症阳性经抗病毒治疗后进行1次及以上复查的患者共189例,64例(33.9%)阴转.结论 自身免疫病患者已取代AIDS和肾移植术后等传统免疫抑制患者,成为CMV活动性感染的高危人群;抗病毒治疗后复检CMV抗原血症阴转率较低.
-
肝移植受者术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virus,CMV)感染正常人群后通常呈潜伏状态,当机体处于免疫功能受损或受抑制状态时,潜伏的CMV可能被激活.肝移植受体术后免疫系统功能大大低于正常人群,CMV易被激活而导致严重的CMV病[1],并与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有关[2].监测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中是否出现CMVpp65抗原--即CMV抗原血症[3].借鉴骨髓移植、肾移植经验[4],肝移植受者术后定期、定量检测CMVpp65,并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预防而控制CMV感染.但仍有不少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CMV感染,是否与某些因素有关?我们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4年间我院肝移植受者CMV抗原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多种因素,期望能为临床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
-
CMVpp65抗原血症改良法检测儿童外周血1536例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为双链DNA病毒.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HCMV感染为儿童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1].活动性HCMV感染可导致消化、呼吸、血液、及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的损伤,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准确及时诊断CMV活动性感染已成为监测CMV感染状况、抗病毒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关键.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具有很高特异性及敏感性,是目前认为适于HCMV活动性感染检测及治疗效果监测指标[2-4].本研究探讨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术对CMVpp65抗原血症快速检测方法的改良及应用经验分析.
-
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在HCMV 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相当普遍,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高达80%~100%.一旦发生HCMV感染常终身带毒,免疫功能正常时,感染常无症状,病毒潜伏持续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病毒激活感染,导致严重损伤和疾病.HCMV感染对宿主有两方面的负反应,除病毒本身导致的细胞损伤和病毒诱导的免疫病理损伤外,还极易激发宿主受细菌、真菌、原虫以及其它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双重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感染早期给予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HCMV疾病出现的频率和严重性,因此早期、快速、精确地诊断HCMV激活感染十分重要.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使上述要求得以实现,而且对于监测HCMV病的发生发展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
pp65抗原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可引起肝脏疾病、肺炎、腹泻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听力障碍等疾病,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与病死率.pp65(phosphoprotein 65)作为病毒颗粒的主要结构蛋白,与病毒基因表达、宿主免疫逃避及细胞代谢相关.pp65检测目前被认为诊断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之一,且其抗原水平与HCMV感染的临床症状呈正相关性,可用于指导临床"抢先治疗"并改善预后.该文就pp65的蛋白特性、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及其在诊断和预防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诊治进展
自1971年Combes等首先描述了第1例具有持续HB-sAg抗原血症的患者发生了膜性肾病至今,肾小球肾炎已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常见肝外病变,又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简称HBV-GN(HBV-GN).关于我国HBV相关肾炎的诊断,1989年北京全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座谈会上已明确,10余年来已逐渐对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发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致病方式,形成共识.本文主要从HBV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抗病毒治疗、流行病学变化3个方面讨论如下.
-
监测HCMV活动性感染的一种新方法-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类的影响甚广,尤其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往往是致死的[1].随着移植学的长足进步,严重困扰移植术后生存率的棘手问题之一仍是移植受者HCMV的原发或潜伏一再激活感染[2].
-
017班氏丝虫病:印度丝虫病流行区抗原血症者和正常人的发病率
-
丝虫蚊媒监测技术研究的进展
丝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WHO新估计,全球有淋巴丝虫感染者1.2亿[1].1997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消灭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淋巴丝虫病”的决议.WHO要求到2020年全球淋巴丝虫病流行区人群微丝蚴或幼虫抗原血症率降至低于1%o,90%淋巴肿患者得到照料和治疗[2].我国经过近40余年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目前我国丝虫病防治工作已进入后期监测固阶段.检查蚊体内幼丝虫,确定其感染率和感染度,从而了解丝虫病传播强度和动态.评价丝虫病防治效果,是流行病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解剖镜检蚊体内幼丝虫为根据进行蚊媒监测.随着丝防工作的深入,现用的形态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在蚊媒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情况下检测工作的需要.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蚊媒检测技术不断地改进[4-8].本文将有关蚊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低基质磷酸化蛋白检测对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抗原血症检测法(AA)在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P65、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HCMV-D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MV-IgM等三种方法平行检测52例血标本.通过检测的结果,分析AA对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①5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有39例CMV活动性感染,PP65、PCR、ELIS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1%(32/39)、87.2%(34/39)和56.4%(22/39).三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x2=11.37,P<0.01),两两比较PP65与IgM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1,P<0.05),与PC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相对于PCR,PP65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4.1%、100%.阳性预测值为100%(32/32),阴性预测值为71.4%(5/7),两者的总符合率为94.9%(37/39).结论:PP65抗原血症检测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婴儿肝炎综合征CMV活动性感染有早期诊断的意义,可指导早期干预治疗.
-
轮状病毒感染及肠外扩散机制的研究进展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它不仅局限于胃肠道,也可引起肠外感染.现有研究显示,儿童和动物感染RV后,病毒可以从肠内播散到血液,并可能广泛播散,从而引起非肠道疾病.RV可能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或者直接入侵的方式感染宿主细胞,突破肠道屏障,经过血液循环和淋巴途径,在免疫机制的参与下,播散至肠外器官和组织而致病.本文将近年来RV感染及肠外扩散的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肾移植患者术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术后感染的影响
移植后早期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高达60%~80%[1],被认为不仅是肾移植术后近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可能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物肾病有关.肾移植后能否有效、及时地防治CMV感染是影响移植效果的关键[2].鉴于肾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的发生状况、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对移植后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CMV-pp65抗原血症,探讨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对移植后活动性CMV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发生CMV病的影响,为临床防治CMV感染提供依据.
-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骨髓象异常1例
患者男,59岁,2012年5月29日,因"咳嗽、咳痰1周,发热3d"入住我院血液科.既往史:约20年前肩外伤输注过"O"型血,无其他.体征:心率78次/min,体温38 ℃(连续4d>37.8℃),无皮疹、出血点,咽稍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1.58×109/L、RBC×4.55 1012/L、Hb 126 g/L、PLT186×109/L,外周血涂片:中性粒细胞16%、淋巴细胞52%、异常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6%,生化检查:ALT366 U/L、AST 386 U/L、CRP 70.2 mg/L,其余指标正常.5月30日,TORCH全套:HCMV-IgM+/-、其余皆为阴性,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查:阳性,骨髓细胞报告: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红=0.14:1)、噬血组织细胞高达14.7%、淋巴及单核细胞无异常,肿瘤因子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