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体育锻炼状况大学生情绪状态分析

    作者:董玉福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及自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634名的情绪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的测试分值均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测试分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 体育托管模式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探索

    作者:王嵛;赵斌

    自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阳光体育以来,有关促进中小学体质发展和体育工作推进的各级文件层出不穷.众多学者呼吁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亟待解决,并提出诸多可行方案,但见效甚微[1].学生体质下降并非是学校体育工作一己之力能够控制的[2],阳光体育项目的实施给出“每天运动1h”要求和目标,实施的形式、内容由学校体育工作者完成.然而,体育老师要承担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加之众多家长追求文化课的成绩,使学生体质下降成了必然结果[3].此外,我国部分省份中考体育项目分值上升,在分数的驱使下,家长、学生急功近利,实施大强度疲劳锻炼,由于身体素质差,导致运动损伤现象严重.2016年10月8-15日,笔者对219名高中生进行访谈调查发现,竟有63.50%的学生在中考体育锻炼时曾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未曾打下良好运动基础,导致后期运动训练效果不显著,承受大强度运动时还容易造成伤害.

  • 天津市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现状态度及原因分析

    作者:王滨;戴炜;席薇

    目的 了解天津市9~18岁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现状及体育活动态度,为制定学生体育锻炼对策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9~18岁中小学生6 401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在校体育锻炼情况、体育锻炼意愿等.结果 每周体育课小学为3节,初中为2节,高中为2节.22.9%的城市高中生认为体育课经常被挤占或不上.90.8%的小学生、81.5%的初中生和58.9%的高中生每天做1~2次的课间操.76.0%的学生愿意上体育课,81.7%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48.3%的学生愿意参加长跑锻炼.66.8%的学生认为是没有锻炼习惯导致不参加体育锻炼,65.5%的学生是因为怕苦、怕累而不参加长跑锻炼.学生喜欢的运动为乒乓球、羽毛球(63.5%)及篮球、足球、排球(46.3%)等.与正常体重组学生相比,超重肥胖学生更不愿意选择跑、跳类项目.94.8%的学生家长支持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结论 天津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多数学生有意愿参加各类体育锻炼.学校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

  • 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考试焦虑高职学生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翟伟;马明坤;买合木提·阿不力孜

    目的 了解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和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为降低维吾尔族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整群选取新疆某高职院校大二和大三年级的维吾尔族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选取148名存在考试焦虑的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并分为对照组(74名)和干预组(74名),对干预组进行8周沙盘游戏及体育锻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测试.结果 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干预前对照组TAS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干预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TAS总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34,7.001,P值均<0.01),与干预前得分相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21,8.543,P值均<0.01).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干预前得分相比较,除偏执因子外(P值均>0.05),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降低维吾尔族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并且保持性较好.

  • 凤凰县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体育锻炼及日常饮食行为比较

    作者:熊静梅;张天成

    目的 了解凤凰县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体育锻炼、日常饮食行为现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凤凰县4所中学1 3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4次的报告率非留守初中生(16.56%)高于留守组(11.87%),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的留守中学女生(89.72%)高于非留守组(81.52%),与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的报告率城市非留守中学生(8.80%)高于城市留守中学生(2.35%),参加体育锻炼态度为不积极的报告率非留守高中生(25.07%)高于留守组(16.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喝牛奶行为报告率留守中学男生(73.61%)高于非留守组(62.02%),偏食行为报告率非留守初中生(31.88%)高于留守组(21.18%),常吃甜食行为报告率农村非留守中学生(30.61%)高于农村留守组(2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针对凤凰县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情况的不同问题,应积极开展促进身体健康的相关教育.

  • 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作者:陈泽刚

    目的 探讨体育舞蹈练习对于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黑河某高校女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共筛选有效研究对象81人,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43)与体育舞蹈组(n=38),其中体育舞蹈组进行14周练习.测试包括心肺指标(安静脉率、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体脂指标(腰围、体质量指数)和身体素质(100 m跑、1 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8×50 m折返跑、4× 10 m、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跳站立)指标.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安静脉率、肺活量、腰围、体质量指数、1 min仰卧起坐、8×50 m折返跑、4×10 m折返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等测试成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4,2.276,-2.473,3.145,2.117,-2.132,-2.133,3.124,2.956,P值均<0.05).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体育舞蹈组安静脉率明显下降,肺活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4,2.276,P值均<0.05);腰围、体质量指数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73,3.145,P值均<0.05);1 min仰卧起坐、8×50 m折返跑、4×10 m折返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等测试成绩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132,-2.133,3.124,2.956,P值均<0.05).结论 体育舞蹈练习可降低女大学生安静脉率,增加肺活量,降低体脂,提高灵敏、协调、平衡、柔韧、力量等素质.

  •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使用者健康状况

    作者:刘迪;焦明旭;钟舒怡;周梦萍;吴子悦;卢聪;罗傲;顾菁;郝元涛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运动手环或运动类APP)使用现状,为开展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3-5月在广州市抽取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共1 534名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生理及社会心理健康以及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使用情况相关信息.结果 过去6个月,至少使用1种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的大学生619名(40.35%),运动手环和运动类手机APP使用者分别为135(8.80%)和576名(37.55%).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使用者与未使用者在体力活动水平(P<0.01)、体力活动时间(P=0.012)及领悟社会支持状况(P=0.005)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使用者生理及社会心理健康状况与未使用者之间存在差异.通过运动类电子监测设备促进大学生运动,增强健康状况可能是有效途径.

  • 上海市高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学习成绩分析

    作者:罗春燕;孙力菁;曲爽笑;张喆;周月芳;陆茜;冯晓刚

    目的 掌握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成绩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为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28所高中和2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 151名学生,采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版)”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过去7d中每天达到中等强度体力活动30 min的占8.6%,每天运动时间累计达到60 min的占15.8%.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过去7d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达标的天数分别为(2.65±2.12)和(2.26±2.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5,P<0.05).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运动时间和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严重缺乏体力活动的学生自感学习成绩相对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和三年级学生严重缺乏体力活动偏多(x2值分别为330.72,44.71,163.69,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不足,严重缺乏体力活动的学生自感学习成绩相对差.

  • 江苏省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章茹;李海峰

    目的 分析江苏省7~18岁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为制订学校体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江苏省抽取南京、徐州、宿迁、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8座城市的30所学校,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6 847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只有53.97%的中小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随着年级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x2=256.740,P<0.01).在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中,有45.03%认为体育课程缺乏趣味性,29.07%不喜欢体育老师的授课方式,28.18%认为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28.19%认为体育成绩的好坏与其升学没有关系,26.21%认为体育课程成绩与学校的评价、评优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地区、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不喜欢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体育场地或器材、家长不支持、体育课与在校期间评优无关、体育课程对升学没有影响是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江苏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欠佳.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应由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协调管理.

  • 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男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作者:白杨;傅涛

    目的 探讨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锻炼方案.方法 将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全部90名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2次/周的90 min体育课上,实验组接受45 min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共进行6周;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 m跑、引体向上、1000m测试.结果 经过6周的训练,对照组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50 m跑、立定跳远、肺活量和引体向上6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体重、BMI 2项指标明显下降,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1000m跑和引体向上5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坐位体前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除坐位体前屈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6周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常规体育课的重要补充手段.

  • 海口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作者:曾朝霞;陈海波;丁辉

    目的 了解海口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预防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海口市1 826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海口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7.26%(863/1 826),小学生为38.07%,中学生为58.74%;男生为42.67%,女生为52.53%,学段、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37,17.72,P值均<0.01).仅分别有35.05%,37.24%,40.31%的中小学生知晓正常的视力范围、视力不良的原因以及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护视力等知识.中小学生对大多数视力不良预防态度持正向态度.阅读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37.62%)、读写距离合适(37.57%)、长时间用眼后进行眼睛休息(39.16%)、定期进行视力检查(29.41%)等视力不良预防行为报告率较低.结论 海口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不良.

  • 江苏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况

    作者:章茹;丁小燕;李海峰

    目的 了解江苏省7~ 18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为制定学校体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徐州、宿迁、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8个城市30所学校的7~18岁学生6 847名,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江苏省7~18岁中小学生的校内体育锻炼不足,每天能保障1h活动时间的中小学生不超过17%,学段与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20%的父母支持孩子校外体育锻炼;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参与比例呈下降趋势,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掌握1项运动技能的学生比例高(47.46%),到高中阶段仍有8.39%的学生没有掌握1项运动技能,学段与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和家长应相互配合加强中小学生校内和校外的体育锻炼,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现状

    作者:范刚;李斌;邓玉强

    目的 了解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现状,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6所开办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每校每年级随机选取1个班共64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整体具备率为14.95%,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70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35.05%,29.91%和9.81%;健康素养平衡的人数仅占达标人数的21.88%,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27%;49.07%的学生发生了健康素养分离,是具备平衡健康素养人数的15倍.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各类素养分离严重.

  •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风险指标评估体系的构建

    作者:刘路;史曙生

    目的 探究青少年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要素,以构建评估在校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风险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列表排序法和主次因素分析法,自编青少年体育锻炼安全风险评估表,采用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风险大小,并对抽取的93名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专家、高校和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风险量均值中,排名第1的是“个体综合能力”,其风险量为(42.25±4.57);排名第2的是“运动自然环境”,其风险量为(35.66±3.16);排名第3的是“学校整体规划”,其风险量为(28.51±3.96).结论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涉及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多个维度.需有的放矢地应对和管理风险,以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 广州市大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庞敏慧;王海清;饶珈铭;杨建卫;叶云凤;王声湧;董晓梅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运动与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3所高校1 038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3.3%(34/1 038)的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经常运动的学生占26.5% (275/1 038),70.2%(729/1 038)的学生很少运动;大学生体质量指数不达标的占36.6%(380/1 038).大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平均得分为9.98,其中得分大于均分者占55.5%(576/1 038);只有54.7%的学生能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锻炼.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64.5%)、塑造形体(46.4%)和释放压力(39.7%),但常因为自身惰性、学业繁重和课余活动安排太满无法坚持锻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1.375)、体育类专业(OR=10.696)、参与体育组织(OR=1.439)、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得分大于平均分(OR=1.953)的学生更容易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比例较低.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善大学生锻炼现况.

  • 低氧训练对肥胖大学生体成分和有氧耐力的影响

    作者:赵述强;时洪举

    目的 探讨8周低氧训练对肥胖大学生体成分和有氧耐力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改善肥胖大学体成分以及有氧耐力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山东科技大学自愿参与研究的肥胖大学生18名,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名,对照组进行每日60 min,每周5次,持续8周的功率自行车训练干预,运动强度为65%~ 75%大摄氧量,试验组在低氧环境(氧浓度为14.7%)下进行相同条件的干预.结果 经8周训练干预后,试验组体重、体脂、肌肉质量分别为96.62 kg,54.81%,26.89%,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值均>0.05);试验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5.80× 108个/L、147g/L,均高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P值均<0.05),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大摄氧量水平和3000m跑成绩分别为54.83 mL/(kg〈min-1),858.33 s,较干预前均提高(t值分别为,P值均<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比于常氧环境下的训练干预,每日60 min,每周5日,持续8周的65%~75%大摄氧量强度的低氧训练干预更有利于降低肥胖大学生的体重、体脂,增加肌肉质量,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 上海金山区中学生日常饮食和体育锻炼行为分析

    作者:张玲玲;俞丹丹;程薇

    近20 a来,随着我国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疾病谱发生改变,伤害、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退行性疾病正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1-2].青少年健康问题与行为密切相关[3].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等行为,不仅影响青少年青春期的健康,而且直接或间接损害其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4].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日常饮食行为和体育锻炼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笔者于2013年对金山区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河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苏亮

    目的 了解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28所高校3 811名大学生,通过问卷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结果 10.8%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为应付考试,21.0%的学生每天固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70.2%的学校一直把体育作为必修课,61.6%的学校一直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考核测试,33.0%的学校能一直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仅25.0%的学校开设的体育课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11.5%的学校能每天组织1h的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学习负担重(57.5%),场地、体育锻炼器材的缺乏(43.1%)以及没有时间锻炼(36.4%).结论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及意愿较强烈,但现状不容乐观,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需要学生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 甘肃省初中阶段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分析

    作者:盛建国;唐光旭;刘茂昌;石宝彩;雒焕国

    在"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政府倡导、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校园体育活动普遍开展,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12~ 22岁学生身体素质继2005年以来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视力不良、肥胖检出率升高,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一次通过率较低[1].在校学生或多或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却是迫于学校要求和达标压力,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青少年健身的自主性与其健康观念与意识、健身活动调节、健身行为习惯密切相关.通过评价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干预,促使其健身行为的转变,对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 高中生军训常见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龚霆;吴琳;丁秀丽;马丽;吴飚;崔淮玲

    高中生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在高中实施的一项军事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体质和意志,且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但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大多是初次离开父母,与同学一起居住军营,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平时缺乏锻炼,常会在军训过程中出现一些如中暑、上呼吸道感染、创伤等疾病[1].笔者通过总结和探讨,提出一些预防相关常见病健康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212 条记录 7/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