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监护室监护设备对患者医源性伤害的预防

    作者:赵焕;余咏梅;杨萍

    重症监护室是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地,对患者可进行连续、全面的监测、护理、强化治疗,其中监护仪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就监护设备的患者医源性伤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如下;
      1监护设备对患者的医源性伤害
      1.1监护设备应用中常见问题
      1.1.1粘贴部位皮肤过敏:轻者皮肤瘙痒、发红,重者形成水泡,皮肤接触电极片时间越长,过敏者越多。

  • 胰岛素强化治疗颅脑外伤后高血糖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光耀

    目的 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病情及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47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常规胰岛素治疗(常规组),24例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强化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同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血糖测定仪检测血糖含量,以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炎性因子IL-6、IL-10、TNF-α、hs-CRP含量;并于治疗后完成3个月~3年随访,对比治疗后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2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强化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ISS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48,3.174,5.430; P=0.038,0.024,0.001);且ISS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性(R2=0.699 9,0.6364; P=0.016,0.023).强化组血糖及血清IL-6、TNF-α、hs-CRP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组,IL-10明显高于常规组,各项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996,2.259,2.659,4.585;P=0.014,0.047,0.031,0.002);且IL-6、TNF-α、hs-CRP含量与患者血糖值呈正相关(R2=0.635 1,0.6783,0.534 3;P=0.022,0.018,0.041),IL-10与患者血糖值呈负相关(R2=0.584 4;P=0.038).强化组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均小于常规组,且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6,2.621;P=0.028,0.109).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迅速改善脑外伤后应激性高血糖,利于控制炎性反应,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优化预后.

  •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远期疗效

    作者:蒋慧;陆正华;杨为群;杨静薇

    目的: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并观察远期疗效.方法:共44例AML(除M3外),其中HDAra-C治疗组21例(男14例,女7例),中位年龄8.58岁;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中位年龄6.5岁;亚型:治疗组M13例,M2a5例,M2b2例,M4a4例,M4b例,M51例;对照组:M15例,M29例,M48例,M51例.两组均给予相同方案诱导和巩固治疗后分组行骨髓抑制性强化治疗.结果:1疗程CR37/44例(84.1%),2疗程CR 8/44例(18.1%).治疗组1/21例完成2疗程后失访;16/20例(80%)CCR,其中13例(65%)已停药2a~5a;2/20例(10.0%)复发;2/20例(10.0%)严重感染死亡;对照组3/23例失访和放弃;10/20例(50%)完成全疗程并停药(长15 a);9/20例(45%)复发;1例严重感染死亡.结论:HDAra-C在儿童AML作缓解后强化治疗,总疗程短,远期疗效好.但骨髓抑制严重,应积极预防和控制以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

  • rIL-6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造血恢复作用

    作者:王晓冬;张晋琳;王春森;祝彪;万纯黔

    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3月,对4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CR)后的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其中20例化疗后应用rIL-6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观察rIL-6对骨髓造血恢复的作用.

  • 脐血移植术后继发杰克逊癫痫1例

    作者:陈艳才;宋永平;吴淑贞;颜红芳;刘长凤;王桂菊;万鼎明

    1病例介绍患者,男,10岁,体重33 kg,住院号483920,因"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10月"于1999年12月17日入院.入院前10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等,在我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2型,予以VDCLP方案1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其后依次以CAT、HD-MTX、HD-MTX、HD-MTX+VP、EA、MEA、HD-MTX、VECP等方案巩固强化治疗9疗程,其间予以MTX+Ara-C+DXM作椎管内注射6次,以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此次入院系为接受脐血移植(CBT),供者为其HLA完全相合的胞妹.入院时查体:t36.5℃,P85次/min,BP13.3/9.31 kPa.一般情况尚可,R20次/min未见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脏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 ICU危重患者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

    作者:陆永珍;刘辉;李娟红

    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监测与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随着我国科技及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此时病人的心理反应[1]也愈显突出,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及疾病的转归、生活质量等.因为危重病人不仅面临生命威胁,还可能遭受躯体伤残、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紧张刺激,这些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目前已有研究证明[2]:免疫功能、大脑高级神经活动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得免疫功能低下,促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影响抢救成功率.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ICU 危重病人也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我院ICU科的213例患者的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王静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该实验挑选的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均是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纳入,由治疗方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患者分别实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改善炎性反应,帮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感染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低血糖发生概率较低.

  •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作者:胡玉斌

    目的:对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12.2±4.6)天,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预混胰岛素可以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初发2型糖尿病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尽快控制高血糖,保护胰岛细胞功能.

  • 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皀疗效观察

    作者:黄梅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2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46例患者均实施常规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组46例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水平差异.结果 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均达到目标值预控范围,但观察组46例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整体疗效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初发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强化治疗的价值研究

    作者:杜建清;王锦;彭涛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强化治疗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应用那格列奈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获得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对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使用强化胰岛素后临床效果的观察

    作者:侯俊

    目的 总结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SHG)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危重症SHG 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胰岛素剂量治疗,分析组则予以强化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分析组泵入胰岛素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治疗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危重症SHG患者中,强化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薇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为2015年~2018年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参照组、实验组两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糖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 h血糖达标时间都要短于参照组,而且整天胰岛素用量要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快速控制、稳定血糖.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治疗方案的临床分析

    作者:翟铁;田雪品;王晓军;刘海英;张艳秋;陶晶晶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实施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0例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胰岛素组、预混胰岛素组、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组,各40例患者.3组结束后续治疗后均减少药物用量,给予生活干预指导,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要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经过1年随访,对比3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治疗1年后,3组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治疗前,空腹C肽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组优于其它2组(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国军

    目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强化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建卡并且年龄≥60岁4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180例)与强化治疗组(260例),对比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在所属分级分层、治疗、并发症以及诊断标准知晓率方面,强化治疗组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P<0.05)。在膳食结构变化、食盐限制、限盐达标、坚持锻炼、饮酒限制以及规律服药的依从性方面,强化治疗组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P<0.05)。强化治疗组血压达标率为61.54%,一般治疗组血压达标率为41.67%,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强化治疗,能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综合治疗措施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概率,进而提升高血压控制概率。

  • Ⅱ型糖尿病药物常规治疗与强化治疗的临床对比

    作者:孟建英

    目的:探究分析常规药物治疗和强化治疗对Ⅱ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都给予相同的常规教育、运动量和饮食,并且同时给予相同的二甲双胍片和注射相同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可知,实验组各项指标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强化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要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临床的广泛推广。

  • 胰岛素的强化治疗

    作者:阿依努尔·木合它尔;阿斯亚·买买提明

    目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363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对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患者血糖得到控制后糖脂的代谢情况以及β细胞功能等。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患者的β细胞功能得到了改善,同时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显示患者的糖脂代谢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另一方面能够尽快的解除高糖毒素,降低其对胰岛素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恢复β细胞功能。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糖尿病代谢控制对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贺佩祥;谢树华;刘丽君;王训凡;周忠;夏文萍;吴蝶;王力军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强化治疗控制血压(BP)、血糖(BS)、血脂,对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对90例2型DM患者进行系统的DM防治知识教育,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强化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5例),对强化组进行全面的BP、BS、血脂控制,要求BP<130/80mmHg,空服血糖(FBG)<6.1mmol/L,餐后2h血糖(P2hBG)<7.8mmol/L,甘油三酯(TG)<1.6mmol/L,胆固醇(TC)<4.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mmol/L,观察5a.结果强化组有34例达标,常规组40例随诊达终点.强化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出率分别为20.59%(7/34)和26.47%(9/34);糖尿病肾病(DN)为23.53%(8/34);高血压自41.18%(14/34)下降至29.41%(10/34);心电图心肌缺血为23.53%(8/34)和26.47%(9/34),均无显著性差异.常规组治疗前后DR检出率分别为20.00%(8/40)和50.00%(20/40)(P<0.01);DN为22.50%(9/40)和62.50%(25/40)(P<0.001);高血压为42 50%(17/40)和52.50%(21/40)(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自22.50%(9/40)增加至50.00%(20/40)(P<0.05).治疗后强化组DR、DN、高血压、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0.001、0.05、0.05),且常规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塞,1例死亡.结论强化治疗把BP、BS、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可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萍;李凌梅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与多次皮下注射诺和锐两种强化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CSII组和多次皮下注射MSII组各30例,对两种治疗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血糖中位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终均能达到相同的靶血糖值,但达到靶血糖值所需时间、血糖中位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是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配以快速起效的诺和锐,可以使血糖得到稳定和一致的控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尤其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更具优势.

  • 肺癌化疗毒副作用的防治及护理

    作者:温凤琴

    化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非常敏感,应用有效的联合化疗作为诱导治疗,配合放疗和后期强化治疗,可使10~20%的病人达到治愈,部分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也能缓解症状,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期[1].

  • 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与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吴文

    目的 对比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与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FPG、2h PG、Hb 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FPG、2hPG控制效果更好,且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优势明显,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同时能够缩短见效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

1049 条记录 50/53 页 « 12...45464748495051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