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体会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破坏及血清高特异性抗线粒体抗体增加为特征.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确,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以及临床医师认识不足而容易漏诊.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依据包括提示胆汁淤积的肝脏生化指标、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以及肝脏组织病理表现为非化脓胆管炎.
-
肿瘤标志物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与应用
食管鳞状细胞癌作为食管癌的主要类型, 是人类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 作为诊断手段之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物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表达, 因此, 肿瘤标志物对食管癌的研究就更有意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一些发现和检测到的肿瘤标志物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差异表达, 分别从基因、蛋白、自身免疫抗体、抗原及预测因子角度总结介绍.
-
探讨自身免疫抗体与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与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自身免疫抗体与肝肾功能指标检测,分析两组自身免疫抗体与肝肾功能的关系。结果根据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将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实验组A(自身抗体检测阳性者,n=27例)与实验组B(自身抗体检测阴性组,n=23例);对肝肾功能检测指标观察发现,实验组A的CREA、TBA等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B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并发糖尿病,会加重患者肝肾功能的慢性损害,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临床需提高重视,对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并发糖尿病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尽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自身免疫抗体在糖尿病分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12月期间收集的169例糖尿病临床血清样本,其中包括T1DM临床样本42例,T2DM2临床样本127例,选取同期100例非糖尿病临床血清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入选者的GAD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IAA(胰岛素自身抗体﹚、ICA(抗胰岛素细胞抗体﹚,同时分析不同病程及不同性别的DM患者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探讨DM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在DM诊断、分型中的意义.结果 T1DM临床样本GADA、ICA、IA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临床样本和非DM临床样本(P<0.05﹚;GADA、ICA、IA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抗体检出阳性率(P<0.05﹚.结论 GADA、IAA、I-CA联合检测在DM的诊断和DM的分型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减少漏诊,提高DM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
糖尿病相关自身免疫抗体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在实际的发病中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糖尿病进行全面和完善的分析,找出对糖尿病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I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而自身抗体则是诊断糖尿病分型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的诊断及用药指导作用.尤其是分析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情况,研究是否存在新的自身抗体组分,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资料.该研究即总结了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的临床研究进展,具体如下.
-
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3例,其中52例清宫术后新鲜绒毛组织同时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高通量测序(NGS)检测;21例因自然流产或药物流产后绒毛组织行NGS检测,其父母均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①52例清宫术后绒毛染色体核型正常37例,数目异常15例;NGS检测正常14例(26.9%),数目异常7例,数目异常且存在拷贝数变异(CNV)7例,仅存在CNV> 10 Mb的重复或缺失24例;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5,XO,NGS结果为正常.21例自然流产后绒毛仅行NGS患者中,数目异常5例,CNV> 10 Mb的重复或缺失2例,正常14例.73例患者中,父方染色体均正常,母方染色体异常4例(5.5%),其中2例染色体平衡易位者胚胎染色体分别为14-三体合并CNV和7-三体,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和1例10号染色体长臂内倒位者胚胎染色体正常.②73例患者中,年龄≥35岁者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76.7%,23/30)高于年龄<35岁者(53.5%,23/43)(P=0.044).自然流产3次者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73.3%,33/45)高于自然流产≥4次者(46.4%,13/28) (P=0.021);排除胚胎染色体异常因素后,自然流产≥4次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60.0%,9/15)高于自然流产3次者(8.3%,1/12) (P=0.006).结论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检测染色体微粒缺失,高龄是引起复发性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自然流产≥4次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增加.
-
继发性不孕妇女自身免疫抗体及性心理状态的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与研究继发性不孕妇女自身免疫抗体及性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继发性不孕妇女为A组,并选取同时期的100例原发性不孕妇女为B组,100名健康生育妇女为C组,然后将三组的自身免疫抗体指标阳性率、SFIT-30问卷及性心理自我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上述评估结果.结果:A组的自身免疫抗体指标阳性率均高于B组及C组,B组高于C组,A组及B组的SFIT-30问卷及性心理自我评估结果均差于C组,且A组中不同年龄段妇女的SFIT-30问卷及性心理自我评估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A组中不同年龄段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指标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继发性不孕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及性心理状态呈现相对较差的状态,应重视对继发性不孕妇女上述方面的干预与改善.
-
突发性颈部血肿一例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双下肢溃疡疼痛10年”考虑为变应性血管炎于2009年9月25日在我院留观。留观期间完善相关检查。D-Ⅱ聚体(D-dimer)定量563 μg/L ↑(↑指较正常值升高,下同);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1.63 g/L ↓(↓指较正常值降低,下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40.0 s ↑;血常规:血红蛋白112 g/L↓,白细胞3.29×109/L ↓,中性粒细胞0.702 ↑;血沉:25 mm/h ↑;免疫功能:补体C3为0.78 g/L ↓,免疫球蛋白IgG 17.00 g/L ↑,IgA4.10 g/L↑;风湿3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CRP)24.6 mg/L↑,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RF) 22 IU/ml ↑,自身免疫抗体正常。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认识,协助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PBC患者和61例AIH患者的临床、生化、免疫和肝脏组织学方面的特点.结果 PBC组和AIH组均为女性高发,两者均以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腹胀等症状常见,皮肤瘙痒为PBC组相对特异性症状;PBC组初诊为肝硬化者占48.8% (24/49),高于AIH组31.1% (19/61);PBC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IgM、IgM/ IgG水平、血脂异常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AIH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gG水平及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肝肾微粒抗体(LKM)阳性率明显高于PBC组(P<0.05).结论 PBC和AIH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肝酶、免疫球蛋白、血脂代谢异常及自身抗体方面具有不同特征.
-
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甲状腺自身免疫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58例,收集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甲功、生化、胰岛功能等相关指标.根据桥本甲状腺炎相关抗体A-TPO、A-TG水平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点差异.进一步将患者分为C肽水平低组及C肽水平高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C肽水平的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桥本甲状腺炎为胰岛功能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组227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531例.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组舒张压升高,腰臀比降低,C肽2h水平降低,血肌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肽0h和尿酸水平降低,女性比例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肌酐、尿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冠心病、桥本甲状腺炎均为影响C肽水平的混杂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桥本甲状腺炎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7,95% CI:1.256~2.835,P=0.002),同时糖尿病病程、HbA1c、FPG、HDL-C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相比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差,且桥本甲状腺炎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的研究进展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属于1型糖尿病(DM)的亚型,其早期临床表现与2型DM相似,胰岛β细胞所受的免疫损伤呈缓慢性,数年后需胰岛素治疗.本病具有低C肽水平、低体质指数等趋向于1型DM的临床特点,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等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由于检测方法、研究类型以及人种、地区的差异,LADA在DM中所占的比例(按GADAb、ICA的阳性率计算),各家报道不一.Zimmet[1]认为,在成人起病的DM患者中有10%~20%为LADA.欧阳玲莉等"筛查205例>35岁2型DM患者中GADAb的阳性率为14.8%.吴艺捷等[3]对675例2型DM患者进行胰岛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91例(13.5%)呈现1种以上的抗体阳性,GADA阳性68例(10.1%),ICA阳性18例(2.7%),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阳性23例(8.7%,检测263例).近年来对于其自身免疫抗体在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
补碘人群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与分析
为探讨碘对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的影响,了解不同村庄,不同碘水平条件,居民甲状腺自身抗体情况,本文对碘盐供应区(下称补碘区)、缺碘区及正常对照区共377名居民做了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8例,并根据病情活动分为LN活动组(35例)和LN非活动组(33例),另纳入同期3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中抗ds-DNA、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表达情况,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对各抗体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N活动组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86%、34.29%、40.00%、57.14%,LN非活动组分别为69.70%、21.21%、24.24%、42.42%,对照组抗ds-DNA、抗C1q抗体阳性分别为5.13%、2.56%,无抗Sm抗体及抗r-RNP抗体阳性表达.3组比较各抗体阳性率均为LN活动组>LN非活动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6个月后,LN活动组和LN非活动组各抗体阳性率均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患者血清抗ds-DNA、抗C1q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表达阳性率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7、0.611、0.455、0.387,P均<0.05).结论 血清抗ds-DNA、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表达情况能反映SLE疾病活动情况,并与LN肾损害程度相关.
-
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相关抗体检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抗体血清学检测的意义及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 将7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胶体金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卵巢抗体(AoAb).结果 观察组AsAb、EmAb、ACAb、A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男性AsAb阳性率为16.7%,低于女性的22.4%,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身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阳性率.
-
自身免疫抗体与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分析其肝肾损害与自身免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自身免疫抗体和尿素氮(BUN)、肌苷(CREA)、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肝肾功能指标较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明显升高;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CREA、TBA指标与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同时出现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可加重患者肝肾功能的慢性损害。以CREA、TBA指标更加灵敏的反映肝肾功能损伤。
-
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和RA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包括ANA、ds‐DNA、ENA多肽抗体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抗体的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本院确诊为SLE的患者132例、RA患者82例、健康对照组40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 ELISA 法检测 ANA 和 ds‐DNA ,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化学发光法检测anti‐CC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SLE患者的ANA、ds‐DNA、ENA多肽抗体谱、anti‐CCP、RF及5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8.6%、66.7%、68.9%、3.0%、6.8%、95.4%;RA患者以上项目的阳性率分别为31.7%、14.6%、24.4%、75.6%、46.3%、87.8%;健康对照组仅出现1例 ANA 阳性。结论:以上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在SLE和 RA 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同时不同的自身免疫抗体在SLE和RA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也不同,联合检测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对SLE和RA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监测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低分子肝素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护理
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在生育妇女中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为1%~5%.近几年研究发现20%~60%的流产与自身免疫抗体之一的抗心磷脂抗体有关[1].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与体内的磷脂具有特异亲和力,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利于血栓形成,导致子宫螺旋动脉病变和胎盘梗死而致胎儿流产.
-
不孕不育妇女自身免疫抗体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妇女及60例近2年有生育史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来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
不孕不育血清中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中相关抗体检测在不孕不育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3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3例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增强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AoAb、AsAb、ACAb、EmAb.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CAb、EmAb、AsAb及AoAb阳性率分别为2.74%、16.44%、21.92%、2.74%和0.00%、1.37%、0.00%、0.00%,观察组患者的ACAb、EmAb、AsAb及Ao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AsAb阳性率分别为13.33% (2/15)和24.14% (14/58),男性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人群中,自身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
-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不育症中的意义
为探讨不育夫妇中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发生率,用ELISA法检测471对不育夫妇血清中自身免疫抗体AsAb、AEM、AHCG、AOV、ACL、TAAb的发生情况.结果:不育夫妇各项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除继发不孕组和流产组的男性AsAb外,其余各项抗体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免疫因素是引起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应受到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