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壁结核超声误诊一例
患者男,57岁,以左胸部肿块4个月就诊.查体:左乳晕区和乳晕周围胸壁肿胀,皮肤略红肿,乳晕区可触及约2 cm×1 cm肿块,边界欠清,质硬,不移动,有轻微触痛,同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
评《胸部肿块或结节的X线诊断》
-
CT引导胸部病灶穿刺活检技术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胸部病灶穿刺活检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全部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80例胸部肿块.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明确诊断率94%,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
CT导引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
目的回顾总结分析CT导引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7例胸部肿块在CT的导引下,利用18~20G肾切割活检针定位穿刺活检.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确诊率为98.9%,总并发症率为17.0%.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简单实用,成功率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确诊胸部肿块性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CT引导下针吸活检胸部肿块
CT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胸部肿块的检出、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作用,但仍有一部分胸部肿块在术前难以明确其性质.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对胸部肿块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现将2003年2月-2004年3月所做的165例病例,报告如下:
-
巨大胸腺脂肪瘤一例
患者男,16岁,2年前胸部X线片提示"左胸占位病变",未予治疗.现患者无胸闷气急等不适,于2005年3月7日以"左胸肿瘤"收入院.入院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偏低.肺功能提示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为1.7 L,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68.6%,肺弥散功能正常.胸部CT(图1)在左心缘旁见一巨大、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块影,内见脂肪密度与软组织密度混杂,增强强化不明显,紧贴纵隔,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左肺实质受压,纵隔心影未见明显移位左隔受压下移,两肺未见明显渗出及占位病变,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于2005年3月10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胸腔,与胸腺以蒂相连,占据左侧半胸腔,质软,包膜完整(图2).予胸腺及肿块切除.大体标本见肿块呈分叶状,大小约15 cm×15 cm×30 cm,重约2.1kg,切面呈黄色,其中夹有质韧组织(图3).病理示胸腺脂肪瘤.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9个月,胸部肿块无复发.
-
以游走性腰腿痛、皮下多发性肿块及截瘫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患者,男,19岁,因游走性腰腿痛5个月,皮下多发性肿块2个月于2000年5月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出现右腰背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结石,予金钱草口服,第2天疼痛消失.半月后出现左下肢间歇性疼痛,予强痛定针剂治疗2~3个月后,疼痛加剧,伴双下肢乏力,行走呈微跛状.当地医院行盆腔及双下肢CT检查示:左下肢神经增粗.予以抗炎治疗,4 d后左下肢疼痛消失,但出现双侧腰背疼痛伴低热,同时发现左前胸皮下有一肿块,约1.0 cm×1.5 cm,质硬,无痛痒,予以腰背部按摩及封闭治疗1个月,低热及腰背部疼痛加剧,左下肢疼痛再次出现.当地医院考虑游走性关节炎,予注射青霉素及止痛片治疗20 d,无效,疼痛渐加剧,行走困难,站立不稳.入院前1周出现排尿困难,同时又发现头顶部皮下肿块2个,大小及质地均同左前胸部肿块.行MRI检查示:脊柱多发性异常信号,胸椎旁多发性软组织肿块,椎管髓外膜内多发性病灶.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
-
术中应用戈尔双面补片治疗肋骨朗格汉斯肉芽肿病例报导1例
患者,男性,14岁。既往体健。因“发现左胸部肿块1月”入院。患者于2012年6月发现左胸部肿块,约鸽蛋大小,无明显触痛,无低热盗汗,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当时未予诊治,1月来患者感肿块较前增大,约乒乓球大小,触之压痛明显。查体:体温36.8℃、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2/73 mmHg。左胸部第7肋腋后线局部组织膨隆,可触及约大小约4cm×4cm类圆形肿物,质韧,压痛明显,周围皮肤无红肿破溃。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尿本周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未见明显异常。CT肋骨平扫+重建提示:左侧第7肋腋侧骨质破坏伴局部软组织肿胀。临床诊断:左肋骨肿物:骨结核?转移瘤?骨肉瘤?
-
CT透视引导下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CT引导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胸部小病灶(<3cm)在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活检.结果 50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灶取材成功100%.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6%(48/50),对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97.5%(39/40),良性病变为90%(9/10).并发气胸2例,少量出血1例.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胸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CT引导下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CT导引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60例分析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回顾性分析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结果,观察因素包括病灶大小、部位及穿刺部位肺组织结构(如有无肺气肿)等因素.结果:穿刺活检60例,成功57例,成功率95%,出现气胸10 例,咯血5例.结论: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操作简单,临床应用价值高.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
1 病例介绍例1 患者女性,60岁,因复发性前胸部肿块15年于1993年2月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5年前因左胸壁乳房下缘1肿块(约3.0cm×3.0cm)在当地卫生所切除,未作病理检查;术后1年局部复发,经当地医院2次切除作病理诊为左胸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990年又于原手术处肿瘤复发,于1991年12月在某一肿瘤医院行左胸壁肿块切除+植皮术,病理报告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底切缘阳性;故于1992年1月在全麻下行胸骨下端及部分肋软骨切除术,绦纶布修补创面,愈合出院.不久又于胸骨中下部胸壁肿块复发,生长迅速,而来本院就诊.查体:
-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术及护理
CT扫描发现胸部肿块后常需穿刺活检定性,而CT引导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目前已成为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10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导引切割针(16~18G)经皮手动切割法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运用16~18G组织切割针CT导引经皮手动切割法胸部穿刺活检.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并简述其操作要点以及影响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因素.方法22例术前CT检查疑为胸部肿块.均采用日本HAKKO产16~18G组织切割针,在CT定位导引下,精确定位后,从肿块实性或密实区域大层面进针.采用"固定内针,插入外针"手动法切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22例中,20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1%.其中良性病变7例,诊断准确率87.5%(7/8),包括1例抽取物完全为坏死的组织.恶性病变13例.诊断准确率92.1%(13/14),其中包括1例未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总准确率90.9%.气胸3例,发生率13.6%.结论对于胸部肿块(≥2 cm)采用16~18G切割针活检所活取的组织病检,标本理想,操作方法简单,活检成功率、诊断率较高,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
25G活检针对有COPD等合并症肺肿块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25G活检针在诊断胸部肿块及肿块合并严重的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7例疑似胸部肿瘤患者,CT显示病灶直径为0.7~4.8 cm,平均1.8 cm,均在螺旋CT立体定位导引下取活检.其中15例患有严重的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1例伴有胸膜炎及陈旧肺结核,1例患凝血疾病.穿刺采用25G活检针,外面套以同轴套管行经皮取活检.标本取出后首先确定数量是否合格,然后行快速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 27例中有24例获得足够的组织学标本(88.9%),达到诊断要求者23例(95.8%),细胞学快速染色诊断17例恶性、6例良性,其中1例初始怀疑恶性者终确定组织胞浆菌病.改用较大号活检针补充穿刺者4例,只有1例提供更进一步的诊断信息.3例出现气胸(11.1%),2例为单纯应用25G活检针者,1例为较大号针所致.结论 25G活检针在诊断胸部肿瘤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尤其对胸部肿块合并COPD患者更具有潜力.
关键词: 活检 胸部肿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诊断 -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邻近胸壁的肺部肿块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活检枪行邻近胸壁肺部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16~18 G自动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对38例邻近胸壁的肺部肿块行穿刺活检术,标本行组织学、细胞学检查.结果 活检枪活检总成功率100%,本组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行邻近胸壁肺部肿块穿刺活检准确、安全、临床价值高.
-
儿童巨大胸腺瘤一例
患儿:男,6岁,胸部肿块两月,于1994年10月8日入院.体检:气管居中,左上胸廓稍隆起,无压痛.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叩诊实音,无(口罗)音,右肺呼吸音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内2cm.胸片示:左上纵膈明显增宽突向左肺野,心影右移.
-
胸腔异位肾一例
患者男,54岁.平素身体健康.外院健康体检时发现左侧胸部肿块来我院进一步检查.
-
供血来自降主动脉的纵隔恶性神经鞘瘤误诊一例
患者女,30岁.体检时偶发现胸部肿块,无任何不适,肺部听诊无异常.胸部CT平扫(图1):左侧胸腔见9cm×10cm×13cm的囊实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缘清晰,内部可见散在多发的斑点状钙化灶,左侧肺组织及支气管受压移位,肿块与后胸壁紧密相连,局部椎间孔未见扩大,骨质未见破坏.左侧胸腔积液,余肺叶未见异常.增强扫描(图2、3)见肿块包膜轻度强化,内部见线状、圆形轻度强化,其上、下缘分别见2条发自邻近降主动脉的血管通向肿块并包绕,直径分别约0.2cm和0.3cm.初步诊断:左侧先天性肺隔离症.手术所见: 左侧胸腔中下部见15cm×15cm×13cm的椭圆形肿块,突向胸腔,包膜完整,质韧,肿块与左脊柱旁沟及后纵隔紧密相连,局部骨质未见破坏.有2条发自降主动脉的异常血管通向肿块并包绕,直径分别约0.2cm和0.3cm.左侧胸腔淡红色积液300ml.病理诊断: 左下纵隔神经鞘瘤合并钙化并部分恶变(局部富于细胞)(图4).
-
胸骨软骨肉瘤一例
患者女,23岁。胸部肿块5年,近2个月来肿块明显增长,大如核桃,轻微疼痛。曾在当地医院按胸壁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查体:胸骨柄右侧可见4cm×3cm大小的肿块,质中等,表面光滑,触压痛阳性,边界清,活动度差。右侧胸锁关节处可见1.5cm×1.0cm大小的肿块,与锁骨关系密切,质硬。X线表现:胸骨前上方可见一密度增高且不均匀的肿块影,其内有1cm×4cm的钙化灶,病变区骨质结构模糊不清,似有破坏征象(附图)。
-
120例肺结核误诊临床分析
肺结核误诊为肺癌临床并非少见,本文收集我院1991~2001年经手术证实的以胸部肿块为特征的结核误诊为肺癌120例,就其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