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食管心电图检出起搏器术后隐匿性左房室不同步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9岁.因测量血压时发现心率缓慢50次/min,随来门诊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总心率79634次/24 h,慢心率34次/min,长RR间期3.4 s,反复出现>2.2 s的长RR间期,全天可见窦性停搏、一度房室阻滞伴一过性完全房室阻滞、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等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诊断:一度房室阻滞伴一过性完全房室阻滞、房早、房速(图1).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血糖异常.入院查体:血压170/71 mmHg,HR 62次/min,律齐.心脏听诊无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阻滞伴一过性完全房室阻滞,房早,房速.
-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Wellens综合征1例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是一项无创性心脏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充分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内,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间接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检查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心电图,以及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还适用于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该方法简单易行,相对安全,但也会出现与临床诊断要求不同的现象。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曾对1例临床诊断“室上速查因”的患者进行TEAP检查,予以S1S2、S1S2S3刺激法反复调整周期反扫除诱发室性期前收缩外,未诱发心动过速,但发现Wellens综合征特征性T波改变,确诊为冠心病。
-
儿童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二例
例1患儿男性,9岁.因发热2 d就诊时,发现心率加快,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体检体温38.5℃,血压88/60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轻度扩大,心脏无杂音.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示心室率167次/min,RR间期匀齐,呈右束支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图形,心电轴左偏,QRS时限0.10 s,T波中埋有P波,且P波与QRS波无关(图1).食管导联心电图PP和RR间期匀齐,心房率120次/min,心室率160次/min,P波与QRS波无关,为完全性房室分离(图2).根据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呈RBBB伴心电轴左偏和食管心电图可排除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起搏S1S1刺激,频率160次/min时可诱发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但超速起搏不能终止,快速静脉推注三磷酸腺苷5 mg无效,后静脉推注普罗帕酮35 mg转为窦性心律,转复后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无室性早搏,无RBBB和电轴左偏.5 d后复查心电图Ⅱ导联T波直立,Ⅲ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aVF导联T波双向.口服维拉帕米20mg,每日3次维持,无复发.
-
食管心电图对隐匿性房室旁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食管心电图对隐匿性房室旁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隐匿性房室旁路并获射频消融成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指标,总结心动过速发作时食管心电图表现与旁路诊断及定位的关系.结果 49例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食管导联P波(P-E)领先体表V导联P波(P--Ⅵ);38例右侧隐匿性房室旁路P-Ⅵ先于P-E;18例间隔隐匿性旁路P-E与P-Ⅵ几乎同时出现.结论 食管心电图有助于隐匿性旁路的诊断和初步定位.
-
食管心脏调搏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为女性,35岁,主因反复心悸10余年,再发2个月入院.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结果:体温37.1℃,脉搏9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Hg.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五项、血脂、甲功五项、乙肝五项均正常,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HIV抗体均为阴性、动态血沉三项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食管心电图 -
食管心电图在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用食管心电图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在我院植入起搏器的患者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1±12)岁.同步记录食管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测量出房间传导时间,在此基础上加100 ms,设定为优化后起搏器的房室间期.每例患者分别在出厂时设定的房室间期和根据食管心电图优化后的佳房室间期(AV间期)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当采用经食管心电图优化后的佳房室间期时,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出厂设置的房室间期下所测量的值[(35.18±7.33)ml比(34.32±7.14)ml;(83.98±12.63)ml比(84.71±12.90)ml;(57.99±6.90)%比(59.30±6.9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食管心电图可测量出患者的房间传导时间,根据数值进行个体化的房室间期的优化,使患者得到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该方法无创、简便易行,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食管心电图心房心律分离7例报告
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进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发现食管心电图存在左、右心房心律分离现象7例,即一侧心房心律为心房颤动,另一侧呈心房扑动.并对1例进行心腔内心脏电生理标测.报告如下.
-
食管导联心电图的应用价值
食管心电图不仅能为食管心房起搏寻找一个佳起搏点,更能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起到其特有的作用.
-
食管心电图辅助诊断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下简称房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根据心电图检查分为典型房扑和非典型房扑,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可分为峡部依赖性房扑与非峡部依赖性房扑.
-
食管心电图在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30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分别行体表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检查,明确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本组30例宽QRS波心动过速通过食管心电图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
食管及改良V1导联心电图对PSVT进一步定性的意义
目的:探讨经食管导联心电图(ECGe)及改良V1导联心电图(ECGw1)对常规心电图(ECG)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的发病机理进一步定性的意义.方法:(1)将食管电极导管经97例PSVT受检者鼻腔送至左心房水平记录各极的ECGe;(2)将V1导联电极沿胸骨右缘从第二肋问向第五肋间依次作记录寻找到较清晰的P波.结果:对照记录的ECGe和ECGvv 1结果,诊断旁路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6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AVNP+AVNRT)31例.所有结果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EPS)及射频电消融术(RFCA)所证实.结论:ECGe及ECGvv1是非创伤性检查能认识该类病人的电生理特性的手段,对常规ECG的PSVT诊断的发病机制有完善和补充作用.该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并发症,结果准确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食管心电图 改良V1 导联心电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速合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误为交接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性,50岁,主因阵发性心悸2年,加重3h入院.查体:血压15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律110次/min,律齐,无杂音.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超声心动图:心腔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酷似交接性心动过速,心率110次/min.食管心电图(图1下行,食管电极深度36cm),P波呈正负双相与T波重叠,P-R间期为0.32s,心律失常得到明确诊断.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传导3例
例1男性,35岁.反复胸闷、心悸2年,加重1h就诊.半年前有心悸、气促发作,当时心电图诊断为心房扑动,应用心律平转为窦性心律.1h前因上楼速度快突发心悸伴胸闷、憋气、气短、大汗、头晕.体检:BP 85/60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210次/min,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A)示R-R间期280ms,心室率214次/min.Ⅰ、aVL导联QRS波呈QS型,V1导联呈RS型,V6导联呈rS型,胸前导联为1/2电压,呈右束支阻滞型宽QRS波心动过速,QRS时间0.16s.T波与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静脉推注心律平70mg后记录图1B,形态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宽QRS波心动过速,但与A形态略有不同.QRS时间0.16s,R-R间期为560ms,心室率107次/min,在Ⅲ、aVF导联似可见室性早搏.并行食管心电图描记,(图1C)F波更为清晰,频率214次/min,呈2:1~3:1房室传导,为B型交替文氏周期,并有室性早搏.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1:1心室反应伴差异传导,B型交替文氏型传导,室性早搏.
-
MIC-Ⅰ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用于食管调搏
食管心脏调搏作为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已取得一定进展,食管调搏过程中除了需要电生理刺激仪外,还需要1个满意的记录系统,目前国内应用的记录系统有2种①心电图仪:80年代多用单导联心电图仪,缺点是体表心电图和食管心电图不能同步记录,只能将图形作模拟同步分析,时距测量准确性差,易导致误诊,心电图纸耗量大.随后改用3导联或6导联心电图仪同步记录,克服了上述缺点,时距测量准确,误判减少,目前各地医院多采用;②心电生理记录仪:是好的记录仪,可以任意选择导联,既可记录食管单极还可记录食管双极滤波心电图,P波清晰,心律失常时可清楚显示异位或逆行P波,并可以在电刺激下同时进行记录,对单个或多个折返激动也能记录到心房激动顺序,提高了诊断率,这是心电图仪不能做到的,但投资大成本高.自2003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的MIC-Ⅰ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做食管心脏调搏记录仪,充分利用该仪器的功能特点完成全部检查,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食管心电图对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的分析1例
患者男性,73岁.因间断胸闷10余年,加重10余天入院.既往糖尿病史2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史10年,冠心病(陈旧性下、后及前间壁心梗)史5年.查体:BP 140/80 mmHg,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
-
食管心电图对隐性预激旁道的诊断和定位的探讨
目前对显性预激旁道(MAP)的定位研究较多[1],而对隐匿性预激旁道(CAP)的定位研究较少[2-3].本组对124例CAP诱发室上速(PSVT)的标准,食管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射频消融术(RFCA)结果为对照组,以探讨CAP诱发PVST标准食管心电图对CAP的左、右及后间隔旁道定位的意义,为RFCA术前奠定基础.
-
单极食管导联P波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食管心电图将食管电极导管经鼻腔插入食管内左心房后方位置所记录的心电图.1906年Cremer首选成功地在食管内记录到心电活动.体表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早已公认,但是,心律失常时往往P波难以辨认导致诊断困难,而食管心电图的P波(PE)振幅大、不易被掩盖、且易辨认,对某些疑难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蒋文平等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以来,已将食管导联与V1导联同步记录及各时距测定扩展到食管电生理检查,正是利用食管PE波上述特点,并对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通过图例说明单极食管PE波的应用价值.
-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心电轴在无人区2例
例1 患者男性,32 岁.因反复心悸4 个月余入院.体检:T 36.1℃,P 70 次/ min,R 20 次/ min ,BP110 / 60mmHg.患者心悸发作时的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图1)示P波不能分辨,R-R 间期相等,QRS时间0.14s,频率190 次/ min,心电轴240°,Ⅰ、Ⅱ、Ⅲ、aVF 呈rS 型,V1~V2 呈qR 型,V3~V6 呈rS 型,食管心电图(非同步)见P 波与QRS 波群呈1∶1 关系,R-P间期>P-R间期.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1逆传酷似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6个月,再发1周就诊.既往否认心脏疾患史.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50次 / 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BP 108 / 60mmHg.心电图(图1A)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律齐,QRS时间0.12s,心室率150次 / min.V1呈rsR型,V5、V6呈RS 型,R / S<1,S波粗钝增宽;电轴-90°,SⅢ≤SⅡ,R波 aVL>Ⅰ.Ⅲ、aVL、V1 QRS波群终末部分似可见P-波.食管心电图证实每个QRS波群后均紧邻1个P-波,R-P间期90ms.以S1-S1间期240ms的超速心房刺激终止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图1B)示,停止刺激后第1个QRS形态正常,为窦性P波下传,P-R间期0.12s,第3个QRS波群及以后为原心动过速再发,而第2个QRS形态介于正常与异常之间,其前有相应P波,考虑室性融合波群.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后记录的心电图(图1C)示心动过速间歇出现,频率减慢至120次 / min,但形态与用药前心动过速相同,夺获的窦性搏动形态正常,并可见室性融合波群.心电图诊断: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后患者至外院行射频导管消融,电生理诊断: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心室间隔中部).
-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致双相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性,30岁.因反复心悸10余年,再发1h就诊.体检:BP105/75mmHg.心界不大,心率167次/min,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图1A)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7次/min,在QRS波群终末部可见P-波,R-P-间期<P--R间期,R-P-间期小于R-R间期的1/2.可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其形态在I、aVL导联呈rS型,Ⅱ、Ⅲ、aVF导联呈qR型,V1导联呈qRs型,QRS时间0.10s,电轴+107°.室性期前收缩部分呈二联律(图1B),呈双相性心动过速.食管心电图(图1C)示P-波均落于QRS波群终末部,R-P-间期为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