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下实施永久起搏11例报告(摘要)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三度房室阻滞起搏器植入的随访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并发三度房室阻滞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后的相关问题及心功能状况.方法 对12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持续性三度房室阻滞者植入心脏水久起搏器,并进行术后随访,随访0.5~7.8年,复查心电图,并对起搏参数、起搏阈值进行检测;必要时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植人术后与心动过缓有关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较术前改善,患儿发育良好,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术后3个月内起搏阈值有明显增高,3个月后起搏阀值无明显差异,1例术后1.5年恢复窦性心律.无1例凶起搏电极导线预留不够发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1例患儿术后3个月发生起搏器囊袋磨破、起搏器外露,继发感染.1例患儿术后1年因青霉素过敏致死.结论 儿童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安全有效的.
-
1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在儿童病例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观察永久心脏起搏器在儿童病例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1981年9月~2000年5月,对14例儿童进行了永久起搏器的植入,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2.5~12.0岁,平均(8.4±4.0)岁.12例因心脏手术和2例因非心脏手术致完全性房室阻滞.经右颈内静脉切开植入电极导线7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3例、经头静脉切开3例,直视手术下1例.结果 14例患儿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儿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是安全可靠的,但对婴幼儿在导线径路方面,静脉切开的方法较穿刺方法更为安全.10岁左右儿童可采取自头静脉插入导线,与成人比较无差别.起搏器选择、植入途径和导线在心房内长度的处理是起搏器成功治疗的关键.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心室激动顺序比较接近正常.现报道59例右心室流出道永久起搏的结果.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脏起搏预防AF是目前AF治疗的新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双腔起搏或心房起搏能降低AF的发生率.Vitatron 900E型永久起搏器具有房室顺序起搏和4种预防AF发作的起搏程序.现对我院16例植入Vitaron 900E起搏器的患者定期随访,报道如下.
-
永久起搏导线断裂的临床分析一例
患者男性,11岁,因反复晕厥3年入院.入院后经心电生理检查,诊断为三度房室阻滞、室性逸搏心律,于2004年7月经右锁骨下静脉行永久性DDD起搏器植入术(脉冲发生器ENTITYTM5226型,心房导线MEMBRANE EX 1474T,心室导线MEMBRANE EX 1470T,ST.JUDE MEDICAL公司产品).术后3、6个月复查起搏器功能正常.术后12个月复查心电图发现无心房起搏、感知.
-
婴儿及儿童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目的 总结我院34例婴儿及儿童经心内膜方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验,探讨相关的方法学、参数设置及评价疗效.方法 患儿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自5个月至13岁,平均(5.26±3.92)岁,体重5~43(16.66±8.42)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三度房室阻滞1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高二度及三度房室阻滞3例;先天性三度房室阻滞8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二度房室阻滞1例;窦性静止1例;心房静止1例;慢-快综合征1例;病毒性心肌炎后三度房室阻滞1例.起搏器植入技术、程控及随访等有一些与成人起搏不同的特殊性.结果 选择插管的静脉途径为,经右头静脉10例,经右锁骨下静脉17例,经右颈内静脉6例(5例为1岁以下),心内膜电极行心外膜起搏1例.脉冲发生器的埋藏部位为,置于右侧胸大肌内16例,置于右胸前皮下18例.起搏方式为,VVIR 16例,VVI18例.起搏频率60~90(68.09±9.85)次/min,起搏阈值0.2-2.2(0.72±0.41)V,感知灵敏度3.6~29.0(8.97±4.87)mV,阻抗394~1000(652.06±140.72)Ω.所有患儿体动阈值均设置于低挡.18例术后首次植入起搏器的患儿,距植入术日13~300(67.17±90.25)d.巳随访1个月至7年.1例术后7个月发生电极导线头端移位至起搏功能丧失.2例随访中发生扩张性心肌病,经改变起搏参数后好转.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起搏器植入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半年猝死,原因不明.结论 我们的经验表明只要注意与婴儿及儿童有关的一些特点,并在植入、程控及随访中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永久起搏器植入在婴儿及儿童的应用还是安全有效的.
-
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总结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急性和慢性起搏参数均良好,起搏安全可靠.
-
零压力床垫在永久起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是为了防止手术后起搏电极脱位,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植入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后,患者常规需要卧床休息72 h,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关节制动。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制动等可以造成患者腰酸、背痛、腹胀、尾骶部皮肤发红等术后并发症。而零压力床垫可以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1]。为了降低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应用记忆棉材料的零压力床垫护理25例永久起搏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永久起搏术后恢复房室结慢径改良并发迟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阵发胸闷,心悸8年余,再发半小时"入院,入院心电图示宽QRS波心动过速,频率176次/分.予以心律平140mg静推后转为窦性心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体检无异常,心脏彩超、全胸片正常.初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入院后反复发生PSVT,食道调搏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
健康教育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中的应用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可分为临时性心脏起搏和永久性心脏起搏.永久性心脏起搏是将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埋植体内进行永久起搏的技术.它不仅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还在探索应用于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对起搏器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缓解十分必要.
-
永久性心脏起搏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
永久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PSVCS),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或)纤维性狭窄,同时无有效的侧枝循环建立,导致上腔静脉阻塞,治疗方法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上腔静脉形成术及支架置入术、手术治疗,根据其病程和发病原因,采用不同方法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
-
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急性和慢性起搏参数均良好,起搏安全可靠.
-
采用普通心房电极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心房J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采用普通心房电极行RVOT起搏(其中5例进行了永久性置入)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心房电极行RVOT起搏,起搏阈值、R波振幅和电极阻抗与心尖部起搏比较无差异(P>0.05);操作简单、起搏成功率高.随访3~6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论普通心房J型电极似可以替代螺旋电极行RVOT永久起搏.
-
永久起搏新疗法随访8例分析
1999年12月~2004年8月,我科对符合永久起搏新疗法指征的8例,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后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
乳突撑开器在永久起搏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
室间隔起搏电极固定技巧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永久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而文献报道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激动顺序更符合生理状态[1].但间隔部起搏电极稳定性较差,脱位率高,电极定位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探讨简捷、安全、稳定的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定位方法一直是广大临床医生的追求.近2年来,我科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和3度房室传导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简捷,安全,稳定的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定位方法.
-
31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31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右室流出道起搏技术为31例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院内24例、院外7例),重点分析院内24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起搏部位的选择及该方法的具体特点.结果:右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安置成功率达100%.起搏阈值稳定,无脱位发生;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双侧心室电活动一致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右束支阻滞时可在右后间隔和右室流出道之间选择出使QRS时限小的起搏部位.病窦患者自身QRS≤100ms时,右室流出道起搏效果较好,当自身QRS≥140ms时右室流出道起搏效果可能欠佳.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双侧心室电活动一致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起搏,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各自特点,使患者从中取得更大的益处.
-
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永久性心脏起搏
本院自1998年7月~2006年2月间,住院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儿童患者术后并发持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者6例,均进行了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