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动脉高压糖代谢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雯;黄丽;杨涛;何建国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以肺动脉阻力逐渐升高为特征,少见的、致命的、异质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肺小动脉重塑,肺血管阻力升高,终导致右心衰竭。近年来,人们发现肺动脉高压的病理与恶性肿瘤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例如在PAH患者和PAH动物模型中均观察到肺动脉内皮细胞(EC)和平滑肌细胞(PASMC)存在过度增殖、抗凋亡现象。由研究肿瘤获得启发,人们开始研究代谢异常与PAH发病的关系。研究发现,肺动脉高压时,肥厚的右心室与重塑的肺血管均存在“Warburg效应”,表现为PET检查时,18F-FDG摄取量升高。肥厚的右心室在正常氧供条件下,心肌细胞由依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供能转为依赖效率较低但无需耗氧的糖酵解作为能量主要来源,这种代谢转变被认为是由于缺血、压力导致线粒体重塑引起的。但是,在右心室由压力负荷增加到右心衰竭过程中,代谢底物是如何发生变化尚未研究清楚。根据临床与基础研究,右心室糖代谢的变化可作为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而在肺血管中,引起Warburg效应的原因和其带来的影响非常复杂,也缺乏相应研究,但是可能与引起肺血管细胞过度增殖与抗凋亡有关。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二氯乙酸盐,以及脂肪酸氧化抑制剂曲美他嗪都是目前非常有价值的针对代谢治疗的药物。许多针对肺动脉高压代谢改变的技术,如PET和代谢组学,将成为肺动脉高压诊断、评估与检测的新手段。

  • 二氯乙酸联合顺铂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洁;孟祥军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dichloroacetate,DCA)联合顺铂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单独或联合使用DCA和顺铂处理HCT116细胞,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用罗丹明123染色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定量-PCR检测bcl-2的表达情况;检测HCT116细胞中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的活性.结果 单用DCA或顺铂对HCT116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同浓度单药相比,联合应用DCA和顺铂处理细胞48 h后对细胞凋亡出现显著的协同效应.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核浓聚或碎裂、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更明显,且下调bcl-2表达的幅度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联合用药组caspase-3活性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有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DCA联合顺铂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显著增加,可能与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和bcl-2的表达下调等有关.

  • 二氯乙酸盐对宫颈癌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璐

    目的 研究二氯乙酸盐(DCA)对宫颈癌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以终浓度为1,5,10,20,50,100 mmol·L-1二氯乙酸盐处理,对照组细胞则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用噻唑蓝(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eLa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 处理24 h后,HeLa细胞的相对生存率随着二氯乙酸盐作用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及20,50 mmol·L-1实验组HeLa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25.17±8.43)%,(58.53±5.36)%,(40.53±3.57)%;实验组HeLa细胞克隆形成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干预24 h后,20,50 mmol·L-1实验组HeLa细胞G0/G1、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20,50 mmol·L-1实验组HeL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9±0.36)%,(16.58±3.26)%,(22.23±2.12)%,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二氯乙酸盐可显著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 二氯乙酸盐对肺高压血管重构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敏;修宗谊

    目的 观察二氯乙酸盐(DCA)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高压大鼠肺小动脉重构的作用,以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皮下注射MCT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7d后治疗组以80 mg·kg-1·d-1DCA溶液喂养,对照组和模型组饮用水喂养.各组于第7、14、21、28天随机选3只大鼠行平均肺动脉压力测量.28 d后处死所有大鼠,取心脏及肺进行检测.结果 平均肺动脉压力测量:建模第14天始,治疗组低于模型组;中膜厚度百分比:模型组大于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模型组大于治疗组大于对照组;bcl-2染色阳性率:模型组高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bax染色阳性率:治疗组高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TUNEL染色阳性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大于模型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A在抑制bcl-2表达的同时使bax的表达增强,从而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逆转肺血管重构.

  • 二氯乙酸对淋巴细胞的毒性和CXCR2/3表达的作用

    作者:朱彦博;常弘;杨志前;张国萍;吴丁兰;李森华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二氯乙酸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分别在2 h和4 h检测0.02 0.05、0.10、0.20、0.50、1.00、2.00、5.00、10.00、20.00、30.00mmol/L共12个浓度二氯乙酸、三氯乙烯、三氯乙酸刺激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通过中性红试验找到二氯乙酸的半数致死量(NR_(50)),依据NR_(50)检测细胞在不同浓度二氯乙酸刺激下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二氯乙酸刺激下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CXCR2和CXCR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20.00mmol/L二氯乙酸刺激时的细胞活力为50%,而30.00mmol/L三氯乙烯和三氯乙酸刺激的细胞活力仍保持在6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染毒4 h时各剂量二氯乙酸刺激时SOD活力均明显降低,并且酶活力随剂量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 h在0.88、1.75、3.50、7.00mmol/L二氯乙酸刺激时的LDH活力与第1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5、10.0 mmol/L二氯乙酸刺激培养48 h下,CXCR 2和CXCR3基因mRNA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细胞表达量的10.34、5.66倍和19.43、8.7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氯乙酸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可能是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主要诱导剂.

  • 二氯乙酸盐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KV1.5表达的影响

    作者:申艳;李冰冰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Kv1.5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C组)、二氯乙酸盐对照组(D组)、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二氯乙酸盐治疗组(PD组).采用左肺切除术联合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mg/kg的方法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PD组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后,给予二氯乙酸盐80mg/kg灌胃,1次/d,连续28 d,PAH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D组不制备模型,给予相同剂量二氯乙酸盐灌胃.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后28 d时测定肺动脉压(PAP),随后处死,取肺组织,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v1.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Kv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PAH组和PD组PAP、中膜厚度百分比及右心室肥厚指数升高,肺组织Kv1.5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CNA表达上调(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AH组比较,PD组PAP、中膜厚度百分比及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肺组织Kv1.5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C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二氯乙酸盐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与上调肺组织Kv1.5表达,抑制肺血管重构有关.

  • LY294002复合二氯乙酸盐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及AKT/GSK-3β/HK-2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冰冰;颜洁;刘勇;马正良

    目的 评价PI3K抑制剂LY294002复合二氯乙酸盐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及AKT/GSK-3β/HK-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培养,第3-5代用于实验.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生长72 h后,给予0.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饥饿24 h,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采用含0.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阳性对照组(F组)、LY294002组(L组)、不同浓度二氯乙酸盐组(D1组和D2组)和LY294002复合二氯乙酸盐组(LD1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L组加入LY294002 2μmol/L;D1组和D2组分别加入二氯乙酸盐10、20mmol/L; LD1组加入LY294002(2 μmol/L)30 min后给予二氯乙酸盐10 mmol/L.细胞处理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细胞线粒体膜电势,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己糖激酶-2(HK-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2组及LD1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势下降,F组细胞p-Akt、p-GSK-3β和HK-2蛋白表达上调(P< 0.05或0.01),F组、L组及D1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线粒体膜电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2组比较,LD1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势下降,细胞p-Akt、p-GSK-3β和HK-2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F组比较,D2组及LD1组细胞p-Akt、p-GSK-3β和HK-2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LY294002复合二氯乙酸盐可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可能与阻断AKT/GSK-3β/HK-2信号通路有关.

  • 二氯乙酸盐DCA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作用效果的研究

    作者:姚冰;喻为红;陈一;史记;张烨;孙佩欣;隋锐;朴浩哲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在体外药敏检测实验中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DCA干预NSCLC脑转移瘤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DCA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对转移瘤细胞抑制率进行检测;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实验发现,伴随DCA浓度的线性升高,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明显;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伴随DCA浓度的升高,非小细胞肺癌肺癌脑转移瘤细胞caspase-3表达升高,而bl-2的表达降低.结论 DCA对非小细胞肺癌肺癌脑转移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二甲双胍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郭坤蕾

    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其主要的降糖机制为:抑制肝脏糖异生、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早在18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学者就指出二甲双胍是重要的降糖药,并推动其作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药物[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在1995年正式认可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物用于临床.二甲双胍因其相对安全、价格低廉等特点,自上市以来,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二甲双胍被证实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癌症具有抑制作用[2-4].

  •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在人肺癌细胞中的摄取与肺癌细胞耐药间的关系及二氯乙酸盐对肺癌细胞耐药的影响

    作者:王恩成;孙晓光;刘建军;徐莲;黄钢

    目的:探讨99m锝一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echnetium-99m 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其紫杉醇耐药株A549/taxol中的摄取与肺癌耐药之间的关系,以及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对A549和A549/taxol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CA对A549/taxol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紫杉醇单独或联合DCA(10 mmol/L)对A549和A549/taxol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Y计数器检测DCA(10 mmol/L)作用后A549和A549/taxol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情况.结果:DCA≤10 mmol/L时,对A549/taxol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紫杉醇对A549/taxol细胞的IC50值明显高于对A549细胞(P<0.01);与紫杉醇单独作用组比较,A549/taxol细胞紫杉醇联合DCA组的IC50值下降(P<0.01).A549/taxol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率高于A549细胞(P<0.01),DCA处理后可使A549/taxol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率下降(P<0.05);DCA并不影响A549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率.结论:低毒浓度DCA可有效逆转A549/taxol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99mTc-MIBI的清除率可用于检测A549/taxol细胞的耐药情况.

  • 二氯乙酸钠对人骨肉瘤 MG63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于雅丽;王雷鸣

    目的:观察二氯乙酸钠(sodium dichloroacetate,DCA -Na)对人骨肉瘤 MG63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 MG6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 DCA -Na 组,对照组不加 DCA -Na,低、中、高 DCA -Na 组加入 DCA -Na (终浓度分别为50μg·mL -1、100μg·mL -1、200μg·mL -1),并设1个只加等量培养基不加细胞和 DCA -Na 的空白组。分别在干预24 h、48 h、72 h 后,采用 Cell Counting Kit -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光光度法检测 MG63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计算低、中、高 DCA -Na 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增殖抑制率=[1-(DCA -Na 组 OD 值-空白组 OD 值)/(对照组OD 值-空白组 OD 值)]×100%;分别采用 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光光度法和 Annexin V -FITC 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法检测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情况和细胞凋亡情况;并在干预48 h 后采用 Transwell 实验检测 MG63细胞迁移情况。结果:①细胞增殖检测结果。干预后,低、中、高 DCA -Na 组 MG63细胞增殖抑制明显,且随干预时间的延长,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间 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47.080,P =0.000),存在时间效应;干预24 h、48 h、72 h 后,低、中、高 DCA -Na 组 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低 DCA -Na 组<中 DCA -Na 组<高DCA -Na 组[(10.802±3.000)%,(18.792±2.261)%,(27.080±3.133)%,F =2.795,P =0.000;(13.098±1.299)%,(25.215±2.676)%,(44.382±2.397)%,F =4.362,P =0.000;(14.728±1.177)%,(35.297±4.757)%,(64.227±4.549)%, F =5.896,P =0.000];3组间 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 =296.412,P =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75.678,P =0.000)。②Caspase -3酶活性检测结果。对照组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干预后低、中、高 DCA -Na 组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间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480.792,P =0.000),存在时间效应;干预24 h、48 h、72 h 后,4组间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低 DCA -Na 组<中 DCA -Na 组<高 DCA -Na 组(0.027±0.003,0.143±0.005,0.153±0.008,0.161±0.003,F =2.320,P =0.000;0.035±0.003,0.174±0.004,0.184±0.007,0.253±0.001,F =1.014,P =0.000;0.031±0.004,0.246±0.006,0.275±0.003,0.371±0.004,F =1.000,P =0.000);4组间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 =624.975,P =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94.579,P =0.000)。③流式细胞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对照组 MG63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干预后低、中、高浓度 DCA -Na 组 MG63细胞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间 MG63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59.645,P =0.000),存在时间效应;干预24 h、48 h、72 h 后,各组间 MG63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低 DCA -Na 组<中 DCA -Na 组<高 DCA -Na 组[(2.554±0.427)%,(10.708±2.012)%,(20.857±2.531)%,(27.312±2.140)%,F =6.733,P =0.000;(1.748±0.202)%,(18.604±2.721)%,(29.471±1.605)%,(36.873±2.734)%,F =9.292,P =0.000;(1.944±0.112)%,(24.071±3.921)%,(30.050±3.921)%,(38.211±1.721)%,F =8.237,P =0.000];4组间 MG63细胞凋亡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 =46.627,P =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7.012,P =0.000)。④细胞迁移检测结果。干预48 h后,4组迁移细胞数[显微镜每个视野下(×200)]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45±10.45)个,(74.56±9.45)个,(65.41±5.21)个,(40.21±4.52)个,F =148.243,P =0.000)];低、中、高 DCA -Na 组迁移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17,P =0.001,P =0.000),且低 DCA -Na 组>中 DCA -Na 组>高 DCA -Na 组(P =0.012,P =0.001,P =0.000)。结论:DCA -Na 可抑制人骨肉瘤 MG63细胞的增殖,增强 MG63细胞 Caspase -3酶活性,诱导和促进 MG63细胞凋亡,抑制 MG63细胞的迁移;且浓度越高、干预时间越长,其影响越明显。

  • 二氯乙酸盐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成珪;彭岚刚;肖雅琼;肖诗亮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DCA)对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的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后两组用野百合碱一次性皮下注射以诱导肺动脉高压产生.于注射MCT 7 d后,治疗组予以DCA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喂养,各组分别于第7、14、21、28天进行肺动脉平均压力测量.28 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染色和反映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平均肺动脉压从第14天起开始降低,到第28天时已是模型组的一半(P<0.05).28 d后,治疗组的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度降低(P<0.05),而Caspase-3阳性率升高(P<0.05).结论 DCA可以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逆转肺血管重构.

  • 二氯乙酸盐通过促进Mcl-1降解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作者:闫晓欢;王婉;郑英如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对官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DCA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DCA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m blot检测DCA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和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CA处理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升高剪切型PARP(cleaved PARP)蛋白的水平、下调凋亡抑制蛋白Mcl-1的表达.DCA对HeLa细胞Mcl-1蛋白的下调作用可被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所抑制,但不能被蛋白翻译抑制剂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所抑制.结论 DCA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蛋白酶体降解Mcl-1有关.

  • 二氯乙酸盐增强盐酸吡柔比星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作者:闫小晶;倪振洪;吴亚冉;梁书龙;秦利燕;何凤田;连继勤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增强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40 μmol/L DCA与不同浓度(0、200、400、600、800 μmol/L)盐酸吡柔比星(THP)联合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用40 μmol/L二氯乙酸盐与600 μmol/L盐酸吡柔比星联合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RP的表达变化及JNK的磷酸化水平;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结果 DCA可显著增强不同浓度THP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效果,与PBS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CA联合THP处理24 h可显著升高细胞内的ROS水平,与PBS联合TH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DCA联合THP可使HepG2细胞中凋亡相关分子PARP的剪切明显增加,并增强JNK的磷酸化水平.抗氧化剂NAC可显著降低DCA与THP联合处理对HepG2细胞中JNK的激活作用.结论 DCA可显著增强THP杀伤肝癌细胞效应,其机制可能与ROS/JNK通路的激活有关.

  • 二氯乙酸钠诱导肺腺癌细胞株A549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明珍;茅国新;蒋华;王勇军

    目的 研究小分子药物二氯乙酸钠(DCA-Na)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抗肿瘤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A549细胞在不同浓度DCA-Na处理24、48、72 h后生长受抑制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Caspase 3试剂盒检测观察DCA-Na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CA-Na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生长,呈浓度-时间依赖性;DCA-Na作用后电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Caspase 3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DCA-Na可诱导A549细胞表达Caspase 3,其活性随DCA-Na剂量的增加而递增;与对照组比较,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明显下降,且去极化百分率随DCA-Na剂量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DCA-Na可诱导A549细胞株凋亡,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 二氯乙酸盐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彦博;王忠;周娟

    二氯乙酸盐可以通过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增加进入线粒体的丙酮酸流量、促进糖氧化,抑制肿瘤中的糖酵解.这种作用可以逆转功能紊乱的线粒体,使其恢复功能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文将对近年来二氯乙酸盐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