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8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呈高功能状态、由此产生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疾病,其中以格雷夫斯病常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同位素碘和手术治疗,前两种方法更为常用。目前,我国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甲巯咪唑(MMI)和丙基硫氧嘧啶(PTU )。本研究收集了58例药物治疗的格雷夫斯病患者,对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GD)的疗效.方法 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D患者56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D,一次治疗后半年随访,GD痊愈率76.5%、好转率19.8%、总有效率96.3%,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者569例,占10.1%.结论 131I联合碳酸锂治疗GD及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GD经济、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同时可以减少131I的使用剂量.
-
131I治疗格雷夫斯病时采用甲状腺CT与ECT两种估重方法的差异及短期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首次131I治疗时采用甲状腺CT估算重量法与甲状腺静态ECT核素显象估算法的区别,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短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根据年龄、病程、甲状腺大小、甲状腺吸碘率、有效半减期、每克甲状腺计划131I治疗量等标准化条件筛选解放军307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间首次采用131I治疗的GD患者,采用CT估算甲状腺重量者纳入试验组,采用ECT核素显象估算甲状腺重量者纳入对照组.入组患者同时行甲状腺超声估重为参照,比较甲状腺CT与ECT估重结果的差异.两组采用相同131 I计算公式及给药方式,治疗3月后根据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判定疗效(无效、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112例患者终符合入组条件,试验组60例,观察组52例,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甲状腺CT估重大于B超估重(70.28±18.39g vs 50.21±13.82g,P<0.05)且直线正相关(r=0.903,P<0.05);对照组甲状腺ECT估重大于B超估重(79.26 ±24.57g vs 42.22±13.02g,P<0.05)且直线正相关(r=0.880,P<0.05).ECT与B超估重的差值大于CT与B超的差值(37.03±14.50g vs 20.06±8.31g,P<0.05).随访3月后观察疗效,2组治疗无效率无统计学差异(3/60 vs 1/52,P>0.05).试验组完全缓解率36.6%(对照组53.9%),部分缓解率51.7%(对照组25.0%),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6.7%(对照组19.2%),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CT估重值大于B超值,小于ECT估重值.131I治疗GD时采用CT估重法总体有效率与ECT估重法相当,多数表现为好转,虽然治愈率低于ECT估重,但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也低.
-
中药协同131I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研究
探讨中药石麦清液协同131I治疗Graves病(GD)的疗效及给药方法.G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131I治疗,B组:131I+石麦清液治疗,服131I后7d服石麦清液20mL每天3次共40d.以治疗前和治疗后30d、90d测定血清FT3、FT4和TSH并选择8种症状,采用Kupperman四级评分评估.结果表明B组临床症状提前改善,安全渡过131I治疗一月后出现的FT3、FT4反跳性升高,A组30d后临床症状重于治疗前,FT3、FT4高于治疗前.B组90d临床症状显著改善,FT3、FT4和TSH测值正常,A组临床症状改善,但FT3、FT4低于正常,TSH高于正常.30d后B组安全渡过高危期,90d治疗后,减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疗效优于A组.石麦清液无毒性、安全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sIL-2R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格雷夫斯病(GD)患者131I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用化学发光法对27例GD患者在131I治疗前后分别测定FT3、FT4、TSH和sIL-2R;同时测定37名对照组的sIL-2R.GD患者131I治疗前组血清sIL-2R水平为810±248 kU/L,高于治疗后组(453±302 kU/L)和对照组(410±130kU/L);治疗前组FT3、FT4与sIL-2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57,治疗后组FT3、FT4与sIL-2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80.GD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与FTs、FT4有良好的相关性,经131I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随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而降低.
-
Graves病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测定放射性131I治疗前后Graves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变化,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影响早发甲低的因素.将334例Graves病患者按131I治疗前TGAb、TPOAb水平分为阳性组202例(TGAb>115IU/mL,TPOAb>34IU/mL)和阴性组132例(TGAb<115IU/mL,TPOAb<34IUmL),并对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6、9及12个月的血清FT3、FT4、TSH及TGAb、TGAb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后1年, 甲低发生率分别为阳性组23.8%,阴性组11.4%, 两组间甲低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着131I治疗后时间的推移, TPOAb、TGAb的阳性率逐渐降低.早发甲低与治疗前TGAb、TPOAb水平有关, 测定血清中TGAb、TPOAb浓度对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调整给药剂量可提供参考, 并且131I治疗Graves病可以降低患者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水平, 促进其自身免疫状态的改善和恢复.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放射性碘治疗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表达人Fas配体的质粒用于治疗小鼠甲状腺相关眼病
目的 探求表达人Fas配体(hFasL)的质粒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小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10只)用空质粒pcDNA3.1(+)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后,以空质粒治疗;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9只)均以人TSH受体(hTSHR)活化的脾细胞进行免疫,前者不予治疗,后者行眼球后注射表达hFasL的质粒pcDNA3.1(+)/hFasL.结果 模型组52.6%的眼眶组织出现了肌纤维变性及溶解断裂、脂肪组织增生、水肿等TAO样改变,与对照组相比,TT4升高、TSH降低(P<0.05).治疗组仅15.8%有类似TAO改变,电镜下见有凋亡细胞,TT4、TSH同复至对照组水平.TRAb在3组间均无差异.结论 眼球后注射表达hFasL的质粒治疗TAO小鼠取得了一定效果.
-
影像学方法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甲状腺相关眼病(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 ),原称为 Graves 眼病( Graves Ophthalmopathy or Graves Orbitopathy,GO,格雷夫斯眼病),还有称为“甲亢性突眼”、“内分泌和/或浸润性突眼”,是格雷夫斯病( Gravesˊdisease,GD)常见的重要甲状腺外表现。女性患者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6/10万;男性约为2.9/10万[1]。TAO 除可发生于约30%~67%的 GD 患者外[2,3],还可发生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癌等患者[4,5]。TAO可引起眼睑退缩、软组织受累、眼球突出、眼外肌功能障碍等,严重时会导致复视、暴露性角膜炎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甚至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6,7]。
-
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理研究
目的 观察Graves病栓塞后的甲状腺组织动态病理变化.方法 15例甲状腺动脉150 mm聚乙烯醇(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于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1年、3年分别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共行44次穿刺活检,其中动脉栓塞术前15例、栓塞术后7天2例、3个月3例、6个月6例、1年5例次、3年13例次.结果 栓塞后7天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栓塞后3~6个月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变性和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灶性坏死为主;栓塞后1~3年主要表现为问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和滤泡萎缩,部分散在增生滤泡被纤维间质分隔包裹,难以形成腺小叶结构,滤泡周围血管网减少.结论 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是在栓塞后近期内主要表现为急性缺血坏死,然后表现为持续的慢性炎性破坏、滤泡萎缩、部分滤泡增生被明显增生的纤维组织分隔包裹的变化过程.提示微循环栓塞能肯定地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Graves病较好的疗效.
-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22具(44侧)成人尸体甲状腺动脉进行解剖研究(尸体组),8例(16侧)甲状腺功能正常(正常组)及17例(34侧)Graves病患者(甲亢组)的甲状腺动脉造影进行影像学研究.结果 从介入治疗的角度得到了甲状腺上、下动脉起点位置及方位,非腺体支与腺体血管内径、长度、角度等的解剖及影像统计学资料,并对腺体支的吻合和危险吻合进行了观察.结论 ①Graves病具有介入栓塞治疗的血供基础,其甲状腺动脉改变有利于介入栓塞治疗.自动塑形软头导管可超选择插入甲状腺动脉腺体支.甲状腺下动脉的袢状走行是识别它的重要影像学标志.栓塞应达到腺体小叶动脉,并避开非腺体支和危险吻合.②尸体组所测值可作为正常人甲状腺动脉的参数.
-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1例Graves病进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术前测定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术后随访3~61个月,依据患者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等观察疗效,并定期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滴度/活性和阳性率.结果 Graves病时TRAb、TGAb、TMAb滴度/活性和阳性率高于正常水平,以TRAb更为显著.介入治疗6个月后有效组TRAb活性和阳性率降至正常水平,而复发组则仍保持较高水平. TGAb、TMAb滴度和阳性率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栓塞治疗可以间接地纠正Graves病免疫功能的紊乱,降低某些自身抗体的产生.栓塞治疗有效者术后6个月TRAb多降至正常水平,高于正常水平者提示复发可能,TRAb可作为判断手术疗效的指标之一;TGAb和TMAb对于判断手术疗效意义不大.
-
肝损害ALT升高的Graves病5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5~42岁,平均33.5岁.主要临床症状:疲乏、纳差、腹泻5例,心悸3例,怕热2例,体重减轻3例,失眠2例,肝功能检查5例,ALT均升高,为126~204U/L(正常值5~40U/L),余肝功指标正常.乙肝标记物检查5例,全阴性4例,抗-HBs阳性1例.腹部B超检查5例,肝脾未见异常4例,胆囊息肉1例.院外治疗情况:5例均行保肝治疗2~3个月,长1例6个月.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例
1 病历摘要男,55岁.因糖尿病3 a,复视2个月,于2009-02入我院内分泌科.2个月前急性起病出现复视,向两侧注视时均出现,按脑梗死治疗后稍有好转,但复试依然存在.以后曾多次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后复试症状无改善,近日加重,病程中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无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言语障碍及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
甲状腺显像评估甲状腺体积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利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已经成为临床的主要方法之一.131I治疗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治疗剂量过大对患者和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放射性暴露,特别是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使131I导致的甲减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时间趋于长久.患者甲状腺体积(质量)是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时计算投药量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甲状腺体积是131I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本文对甲状腺显像评估甲状腺体积的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甲状腺显像疏/甲比预测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目的 探讨99mTcO4-甲状腺显像中甲状腺内稀疏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与整个甲状腺内平均放射性计数的比值(疏/甲比)与Graves病(GD)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关系.方法 对172例经131I治疗的GD患者于治疗前进行99mTcO4-甲状腺显像,并计算其疏/甲比.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痊愈组、甲减组和未愈组.用ROC曲线确定疏/甲比的诊断阈值,分析疏/甲比与治疗后甲减的关系.结果 取疏/甲比0.92为诊断甲状腺内存在稀疏部位的临界值,其灵敏度为0.86,特异度为0.65.甲减组与痊愈组、未愈组的疏/甲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甲比<0.92时,治疗后甲减发生率高.结论 疏/甲比与131I治疗后GD患者发生甲减有相关性,疏/甲比<0.92时,甲减发生率高.
-
吸碘率曲线下面积与Graves病131I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疗效与吸碘率曲线关系以探讨确定个体化给药剂量的可能.材料和方法:152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疗效被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甲亢病史、甲状腺重量、血清游离T4、131I治疗剂量、24小时吸碘率以及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等.结果:两组间患者在甲状腺重量、甲亢发病时间、服药剂量、血清游离T4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未愈组患者年龄小于治愈组,两组间24小时大吸碘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治愈组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2.6±18.1)明显小于未愈组(81.5±15.4,P<0.005).所有131I治疗患者的24小时大吸碘率(88.2±12.5)明显大于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5.8±17.6,P<0.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吸碘率曲线下面积较24小时大吸碘率更能够反应甲状腺组织的摄碘功能,可能是用来指导给药量计算的更好参数.
-
妊娠合并 Graves 病对后代的影响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Graves病孕妇围产儿并发症以及与甲状腺功能和抗甲状腺药物( anti-thyroid drugs ,ATDs)的关系,并观察对后代的长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既往或妊娠期有Graves病的93例孕妇(病例组)围产儿并发症情况,与无Graves病对照组孕妇进行比较,分析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状态及ATDs对围产儿的影响,比较两组后代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生长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孕妇死胎、低出生体重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孕妇( P<0.05)。FT4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是病例组孕妇发生死胎(P=0.04,OR=9.33,95% CI=1.11~78.8)、低出生体重儿(P=0.04,OR=9.33,95%CI=1.11~78.79)、先天畸形(P=0.02,OR=7.29,95% CI=1.48~35.92)的危险因素;服ATDs孕妇其围产儿死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孕妇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后代FT3、FT4、TGAb、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后代。结论妊娠合并Graves病围产儿死胎、低出生体重儿、先天畸形的风险明显增加,Graves病孕妇合理使用ATDs有利于减少围产儿并发症。妊娠合并Graves病孕妇的后代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风险增加。
-
肿瘤坏死因子与甲状腺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检测和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在Graves病(GD)发病关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50例Graves病患者TNF-a,并检测对照组对Fas表达的影响.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液中的sFas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Fas/sFas mRNA检测采用半定量RT-PCR法. 结果含有TNF-a GD组细胞凋亡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36.0%) (P<0.01).其含有TNF-a GD组甲状腺细胞sFas、Fas/sFas mR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 TNF-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sFas、Fas/sFas mRNA有一定水平的表达,这些改变可能是TNF-a破坏甲状腺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
高胰岛素血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胰岛素(Ins)水平与低钾周期性麻痹的关系. 方法选择1998~2001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32例Graves病患者,均予检测血钾、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浆Ins、C肽释放试验,并与43名健康成人比较. 结果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全部为男性.(2)甲亢患者有葡萄糖耐量受损和高胰岛素血症,表现为OGTT中2h血糖不能达到正常水平,有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为明显,为(10±3) mmol/L.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胰岛素和C肽释放分别为(中位数):18.05、67.80、95.50、119.00、75.00 mU/L和2.97、6.00、7.60、11.80、6.90 μg/L,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和无低钾周期性麻痹的甲亢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血清钾下降与血浆胰岛素增高、血钾向细胞内转移有关.预防和治疗高胰岛素血症也是预防和治疗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又一措施.
-
催乳素对Graves 病甲状腺细胞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相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催乳素对 Graves 病(GD)甲状腺细胞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共同培养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等,测定在不同羊催乳素(oPRL)水平进行共同培养时 PBMC 的活化、增殖反应和甲状腺细胞对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复合体(HLA)-DR 及 CD40 的表达。结果 oPRL浓度为 200 μg/L时与GD甲状腺细胞共同培养的 PBMC中 CD4+CD25+ 细胞百分率[(13.08±2.54)%,P<0.01]和增殖指数[(17.82±3.02)%,P<0.01]及1 000 μg/L时的增殖指数[(16.57 ±2.56)%,P<0.05]均较 0[分别(10.15±2.60)% 和 (14.38±2.64)%]、12.5 及 50 μg/L 时有显著增加。在 200 和1 000 μg/L 时相应甲状腺细胞中CD40+ 细胞百分率[(48.25±6.63)%,(52.28±6.94)%]和平均荧光强度(dMF;42.94±10.24,49.51±12.34)明显低于 0[(58.38±6.62)% 和 67.30±20.20]、12.5 及 50 μg/L剂量组。而在 50 μg/L 时其 HLA-DR+ 细胞百分率[(46.79±7.51)%,P<0.01]和 dMF(21.02±5.43,P<0.01)显著高于 0[(33.51±8.58)% 和 13.91±3.88]、12.5、200 及 1 000 μg/L剂量组。除此以外,oPRL 各剂量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催乳素能影响GD患者PBMC和自体甲状腺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oPRL 水平时相应甲状腺细胞表面 CD40 或HLA-DR 表达的变化提示,oPRL 作用的终结果可能影响辅助性 T 细胞反应类型的转换。高催乳素水平可能会促使 GD 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