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涂素兰;李焯文;陈梁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中采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以减少术中出血、尽可能减少异体输血及输血并发症,节约用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按常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观察、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出血量,术中、术后24h内输血量和尿量等.结果试验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未输血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65,P<0.05;两组术后24h Hb、HCT、BUN、Cr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且安全有效.

  • 血液稀释技术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曾斌其;黄维军

    血液稀释技术的应用始于1964年,1986年以后再度被确认并重新启用 [1].血液稀释技术即是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利用晶体液或胶体液将血液稀释到一定程度,从而达到在同样的出血情况下,红细胞损失较少的目的.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的研究,除了沿用的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外,还扩展到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改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iAHH)和血液稀释与其他血液保护技术联合应用.改进后血液稀释技术具有ANH同样的血液保护效应,AHH操作更简单,不会造成血液污染,iAHH对循环影响更小[2].

  • 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黎劲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方法在临床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输血疗法是一种脏器移植,即使采取再严格的筛选检查也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输血免疫反应等副作用.而且,自从80年代发现因输血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以来,输血事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再加上1998年我国<输血法>颁布后,由于义务献血宣传工作滞后等因素影响,血源变得十分紧张,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又能节约血源的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自体输血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钟书;肖泉;焦伟;蓝胜勇;刘若平;叶劲;唐秀文;庞刚;梁有明;曾敬初

    为避免或减少输血导致的肝炎、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和输血反应的发生,以及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1,2],我科自1999年11月~2004年8月对95例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自体血预采和急性正容血液稀释,现报道如下.

  • 动静脉采血在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的对比观察

    作者:黄瑶;杨天明;范新民

    传统自体输血是通过采集静脉血液行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客观存在采血时间长,且常有采血量不足等缺点.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经动脉穿刺采集自体血,明显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动脉采血和静脉采血在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比较和分析.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应用于肝癌切除术114例的节血效应分析

    作者:谭冠先;李丹亚;刘敬臣;林成新;秦科;倪玉霞;李英英;江朝秀

    目的: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应用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时节约用血的效果.方法:ASA I~Ⅱ级成人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114例,术前Hb(134.48±10.24)g/L,Hct(42.32±3.52)%,全麻后采血行ANH,静脉注输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HES)和乳酸钠林格氏液扩容.用纱布称量法和记录吸引瓶血量估算术中失血量.检测术前、ANH后、回输自体血前、回输自体血后即时及术后第1天Hb、Hct.用公式计算节省RBC量(1~2):节省RBC量=(术前Hct×失血量)一(ANH后Hct×失血量).结果:采血后Hb、Hct分别降至(84.3±2.37)g/L和(26.42±1.46)%,回输自体血前低Hb、Hct为76.42g/L和23.61±2.27%,回输自体血后Hb、Hct显著回升.术中失血(1126±458)ml(760~2600m1).输入6%HES(1545±364)ml.术中无一例输异体血.平均每例病人减少红细胞丢失194.5ml,相当于全血459ml.结论:中度ANH用于术中失血800~1000ml以上大手术可减少红细胞的丢失,起到节省血液资源的效果.减少RBC丢失和节血效果与血液稀释度和出血量有关.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肝癌切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转归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冠先;刘敬臣;黎乐群;秦科;李丹亚;李英英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下(ANH)肝癌切除术对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肝癌切除术患者104例.Ⅰ组(血液稀释组)52例,Ⅱ组(非血液稀释组)52例.Ⅰ组全麻后采血行中度ANH,手术结束前回输自身血.Ⅱ组按常规处理.于术前、ANH后(Ⅰ组)、术中(输血前)、术后即日(Ⅰ组回输自身血后)、术后1d、7d测定Hb和Hct变化;于术前、术后1d和7d抽血检查血浆蛋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变化,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Hb、Hct Ⅰ组血液稀释后均显著降低(P<0.01).术中Ⅱ组病人Hb、Hct亦显著降低(P<0.01),术后即日、第1d、第7d两组Hb、Hct均回升至正常范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TP、ALB、GLO术后第1d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第7d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值(P<0.01).ALT、AST术后第1d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7d显著回落但仍高于术前值(P<0.01).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中度等容血液稀释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Hb、Hct、TP、ALB、GLO虽低于术前水平,但仍在生理范围,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提示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术前无严重肝功能损害的肝癌切除术患者对术后恢复无影响.术中或术后适当输入血浆,维持血浆蛋白水平有利于术后恢复.

  • 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肝癌切除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冠先;刘敬臣;黎乐群;李丹亚;泰科;倪玉霞;李英英

    目的:观察急性中度等容血液稀释和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HES)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Ⅱ级行肝癌切除术患者31例,年龄(48±9)岁.全麻后采血并输入6%,HES行中度等容血液稀释(ANH).测定术前、采血(血液稀释)后、术中和回输自身血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改变.结果:采血后和术中PLC、FIB显著下降(P<0.01),PT、APTT显著延长(P<0.01),但仍在生理范围内.回输自身血后上述指标明显恢复(P<0.05或<0.01).手术野和切口无异常出血.结论:急性中度血液稀释和输入较大量6%HES对PLT和部分凝血因子有一定干扰作用,但仍在生理范围,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安全应用.

  • 颅脑肿瘤手术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中华;叶凤青;甘丽霞;谭立清;张庆敏;莫井延;张学刚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凝血纤溶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病人12例,麻醉后从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从桡动脉放血8ml/kg,同时等速从静脉输入等量的海脉素。分别测定血液稀释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凝血纤溶方面的指标。结果:CO、SV、DO2显著增加(P<0.05);PT延长(P<0.05);PLT较血液稀释前减少,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凝血纤溶功能影响小,而氧供增加,是一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围术期组织氧合的影响

    作者:谭立清;黄中华;甘丽霞;叶凤青;莫井延;张庆敏;宁加娟

    目的:观察颅脑肿瘤病人围术期实施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后对颅脑手术病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观察12例ASAI-Ⅱ级择期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硫贲妥钠4~8mg/kg,万可松0.08mg/kg、芬太尼4~6μg/kg,司可林2mg/kg,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吸入氧浓度为100%,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热稀释法测定心排量.按8ml/kg体重经右桡动脉穿刺针放血,以同样速度经右肘静脉输入等量的海脉素.监测血液稀释前、后、术毕病人氧供、氧耗、动、静脉血乳酸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配对t检验,当P<0.05时,认为有意义.结果:平均放血量(430±120)ml,病人于围术期中出血量约(800±150)ml.血液稀释后病人的心脏指数增加了23%,氧供、氧耗、氧摄取率无显著变化,术毕颈内静脉血乳酸浓度升高,围术期中病人鼻咽温度维持在35℃左右.结论:急性等容轻度血液稀释(8ml/kg)对于颅脑肿瘤病人术前无明显贫血者安全有效,可以减少输入异体血,适度血液稀释及围术期中保持亚低温有利于脑功能的保护.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脑膜瘤手术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俊华

    目的:探讨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脑膜瘤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联合组):术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术中微量泵输注0.1g/L硝酸甘油+2g/L艾司洛尔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5)mmHg.主要手术操作完成后停止降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术毕测定出血量、实际出血量、输血量和出凝血时间.结果:联合组出血量、输血量、实际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出凝血时间无改变.结论: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可以明显减少脑膜瘤手术时的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节约用血效果,安全可行.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尹永胜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全髋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全髋置换术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未行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Ⅱ组为试验组,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出血量、手术时间、异体血输入量.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术后1日、术后7日监测Hb、Hct,观察疗效.结果 Ⅱ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1),术后及术后一周Ⅱ组Hb明显高于Ⅰ组,Hct则低于Ⅰ组(P<0.05),术中Ⅱ组输血例数、输血量、输液量、尿量均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血液稀释及对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进展

    作者:秦丹丹;黄中华;谭立清

    血液稀释是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是节约用血的方法之一.血液稀释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和输血量,对于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缓解血源紧张有着重要的意义[1].血液稀释技术的应用始于1964年,1986年以后再度被确认并重新启用[2],然而,血液稀释,尤其是极度血液稀释,对机体的主要不良影响是动脉血氧浓度下降,从而可能引起各组织器官氧的供应减少.所以,通过发挥机体大代偿能力来克服血氧浓度的下降是很被动的,这在麻醉和手术的机体上是危险的[3].因此血液稀释对机体各器官功能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 血液稀释对在体犬心电生理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有仁;邱汉婴;刘少飞;肖惠兰;杨仪;苏俊忠

    目的探讨血液稀释对在体犬心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股动脉放血前抽血查红细胞压积(HCT)血氧饱和度(SaO2)及测定动脉压力,以BK-500型计算机心电多功能综合诊断仪同步记录Ⅰ、Ⅱ、V1导联心电图,记录希氏束电图和右房电图,然后分别测定右室舒张期阈值(VDT),右室相对不应期(VRRP),右室有效不应期(VERP),从股动脉放血,同时从静脉同速输入等量稀释液,放血毕检查项目同前.结果稀释后HCT下降(P<0.01),动脉收缩压(ASBP)动脉舒张压(ADBP)下降(P<0.05),SaO2无变化;心率(HR)增快(P<0.05);Ⅰ、Ⅱ、V1导联ST段压低,VDT无变化,VRRP、VERP缩短;P-A间期、A-H间期、H-V间期缩短,QTd延长(P<0.01),且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快速血液稀释可致血液动力学参数改变,VRRP、VERP缩短并诱发在体犬心肌缺血及出现室性心律失常,VDT无明显变化.

  • 控制性降压结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叁强;郑淦基;林瑞瑶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结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对脑膜瘤手术的安全性及减少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的影响.方法择期脑膜瘤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成控制性降压结合AHH组(Ⅰ组,n=10)和对照组(Ⅱ组,n=10),两组均采用气管内全麻.Ⅰ组病人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完成AHH并进行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Hb、Hct变化.结果Ⅰ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量(544±92)ml,比Ⅱ组病人的(1072±182)ml减少49.7%;Ⅱ组病人平均输血量(620±112)ml,Ⅰ组病人则完全避免输异体血.两组病人术毕均有轻度贫血,但仍在安全水平范围内.结论控制性降压结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可安全应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有指征病人的使用可避免术中输异体血.

  • 高原低氧环境护理管理

    作者:曹红英

    西藏拉萨地处3658m的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气压低,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60%,恶劣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心理、生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原医学护理是上世纪70年代才引起世人的重视,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自上世纪末,高原医学护理在西藏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就高原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急救护理、血液稀释护理问题谈谈几点体会.

  • 高原低氧环境护理管理

    作者:曹红英

    西藏拉萨地处3658m的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气压低,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60%,恶劣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心理、生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原医学护理是上世纪70年代才引起世人的重视,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自上世纪末,高原医学护理在西藏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就高原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急救护理、血液稀释护理问题谈谈几点体会.

  • 体外循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作者:穆迎霞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这种特殊非生理过程中,由于血液与人工材料异物表面接触、血流灌注模式改变、血液稀释、全身血液肝素化、低温、主动脉阻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可引起自身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应用于围术期效果的观察

    作者:陈群仙;杨少玲;梁华彪;利鸿胜

    目的观察围术期高容性血液稀释的血液动力学、氧代谢的变化,评论其效果以及应用临床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手术病人20例,ASA均为Ⅰ-Ⅱ级,于麻醉诱导手30mni内输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15ml/kg,术中出血以等量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补充,其它液体丢失用等量的乳酸林洛氏液补充.当Hb<8g/dl时输入异体同型血.术中连续监测HR、BP、CVP及心输出量(C0),于麻醉诱导后血液稀释前、血液稀释后30min,开始输异体血时及术毕监测动、静脉血气及动脉血乳酸(LA),并计算心脏指数(CI)、氧供(DO2)、氧耗(V02)及摄氧率(ER02).结果 CVP在各时点均高于血液稀释前值,但在正常范围内.CI在各时点均增加,而Hct与Hb在稀释后各时点均降低,ER02在稀释后的各时点均增加,血液稀释后动脉血K+、Na+、Ca()、pH、BE及L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能充分扩容、维持血液动力学及内稳态的稳定,且能通过CO、ER02的增加来保护氧供,避免输入不必要的异体血,减轻目前血源紧张或因输血带来的副作用,其效果确切且安全可行.

  • 琥珀酰明胶高容量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观察

    作者:王剑鸣;张安生;曾宾;陈遇源

    目的 评价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节约用血的安全性.方法 50例ASAⅠ~Ⅱ级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R组).G组,常规输入复方乳酸钠的同时予切皮前输入4%琥珀酰明胶(15ml/kg);R组,仅常规输入复方乳酸钠.两组均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术中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乳酸(Lac);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并计算出血量.结果 G组与R组MAP和HR平稳;G组CVP和PT稀释后明显升高和延长,Plt明显减少(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APTT、Lac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毕两组输液量和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G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4%琥珀酰明胶行AHH能安全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可有效地提高机体对失血的耐受性,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

681 条记录 29/35 页 « 12...26272829303132...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