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肢体延长的研究进展
对肢体延长技术的研究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经过不断发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治疗创伤、骨感染、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导致的肢体不等长疾病.由于在骨牵引延长的同时,还涉及肢体神经、血管、肌肉及关节等多种组织,因此肢体延长术是涉及生物学、生物力学、病理、生理等学科的一种综合性技术.根据目前国内外对骨延长术各方面问题的实验研究和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
牵开成骨机理的研究进展
牵开成骨是指骨被截断后,维持这两个骨段的血供,用固定器固定一段时间后,按一定的速度牵开,这样,在两个骨断端的牵开间隙之间就会生成新骨.早在1905年,Codivilla首次报道了通过股骨粗隆下截骨与跟骨牵引延长股骨,纠正下肢短缺.Abbott在1927年首先成功地延长了胫骨,但由于早期临床应用时常出现水肿、皮肤坏死、感染、成角移位和延长段的延迟骨化,故暂时未被广泛采用.1950年,俄国人Ilizarov完善和发展了牵开成骨技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现在这项技术已成为延长四肢长骨及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手段.1973年,Snyder[1]成功地延长了狗的下颌骨,随后上颌骨、颧弓、颅骨[2-4]在动物实验中均被成功地延长.1990年,Costantino[5]成功地通过牵开成骨修复了下颌骨的节段性缺损.1992年,McCarthy[6]首次报道了下颌骨延长的临床应用,从而开创了牵开成骨技术在颅面外科中应用的先河.由于颅面骨皮质薄,血供更加丰富,因而牵开成骨更适合于颅面骨的延长,成为颅面外科的一个新的突破点.随着延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牵开成骨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发展到面中部、颅骨,并向多方向骨延长的方向发展[7,8],用于纠正各种面中部、颅骨的发育不良及畸形,尤其是传统方法难以施治的各种伴软组织缺陷的多发畸形.我们仅就牵开成骨机理的研究综述如下.
-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早在1905年,Codivilla首次应用牵引成骨技术延长股骨.但是早期的临床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研究的指导,成功的报告极少.直到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学者Ilizarov进行了大量的系列基础研究,提出了骨的张力拉力法则,揭示了肢体长骨牵引延长的基本规律,才使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骨科临床[1,2].
-
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
对于大范围骨缺损病例,临床以往多通过骨牵引延长以及带血管的骨移植方案进行重建修复治疗,但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很难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骨牵引延长方案具有较大概率出现骨不愈合的现象,临床需要借助特殊复杂装置进行治疗,患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配合临床治疗;而带血管骨移植方案术中需进行复杂精密的血管显微吻合操作,且术后常见供区并发症,受区多发应力性骨折[1],所以二者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Masquelet技术的提出早可见于2000年,法国医师Masquelet报道称通过该方法修复长管状骨大范围骨缺损效果满意[2],而后续临床研究亦纷纷证实了该技术在慢性骨髓炎、高能量创伤以及肿瘤切除相关性骨缺损治疗中的满意效果[3-5]。本文论述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如下。
-
颅面骨骨牵引延长动物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骨牵引延长技术在颌面骨应用过程,了解内置式骨牵引器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5只犬下颌骨牵引延长模型,保留骨膜的单或双侧下颌骨环皮质骨切开术,将内置式微型延长器以垂直于截骨线方式固定于下颌骨颊侧.原位固定7天后,牵引(1次/天,1mm/天)20天,固定1~加周.结果:经大体测量、X线及组织学观察,证实骨延长效果肯定.结论:颅面骨牵引延长效果肯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
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外固定支架
1840年,Malgaigne首先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开启了外固定支架临床应用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Ilizarov报告了其设计的用于下肢骨牵引延长的器械,并相继就其在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上的经验做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张力-应力法则,即建立在组织自身对损伤的再生反应基础上的"张应力理论".这成为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目前,外固定支架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已日趋完善,并广泛应用于骨折固定、肢体延长、四肢骨缺损、骨不愈合、畸形矫正、肢体功能重建等治疗.
-
颅面骨骨牵引延长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一)
常见颅面畸形病人多因临床治疗周期太长,需要植骨与多次手术,需要输血、治疗费用太高而无法接受治疗的情况;而传统的正颌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副反应也较多,因此考虑采用骨牵引成骨的方式矫正颅颌畸形是临床医生普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