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千金方》栀子豉汤及类方浅析

    作者:吴汇天;徐凤凯

    [目的]完善《伤寒论》栀子豉汤病机及类方,拓展栀子豉汤及类方临证应用.[方法]以《千金方》《伤寒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载为参考,从方证、药证角度对栀子豉汤及类方的病机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千金方》创新性地将栀子豉汤用于治疗虚劳病,较好地拓展了栀子豉汤临证应用范围;其所载栀子豉汤类方如黄芩汤、麻黄汤、大黄黄芩汤等,是汉唐经方栀子豉汤类方不可或缺的部分,并极大地丰富了栀子豉汤类方临床诊治内容.[结论]栀子豉汤的全面解析以及类方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学者对栀子豉汤及类方认识的完善,更有利于发现方证病机和方药配伍的关联规律,指导医者临证处方.

  • 《顾氏医镜》虚劳论治特点初探

    作者:曾志平;徐光星

    [目的]探讨清代医家顾松园《顾氏医镜》中虚劳论治特点。[方法]通过对《顾氏医镜》一书的认真研读,整理、分析书中虚劳相关内容,阐述、归纳顾松园对于虚劳论治的学术特色,并总结出顾氏治疗虚劳一证的独特经验。[结果]顾氏在指出当世之医治虚七误的基础上,提出虚劳是脏腑内伤以阴虚为主要病机,列出五脏虚劳之本症、立治疗虚劳三要法,主张药食同补忌辛热及火灸,用药以甘寒清热为主、注重血肉有情之品的运用,以保阴使精血充沛来治疗虚劳。[结论]顾氏承前人之说,阐发五脏受损为虚劳病之病因,指出阴虚为虚劳病之病机,提出保阴使精血充沛为虚劳病之治法,其学术经验对现代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传承发展。

  • 浅谈《不居集》虚劳之学术思想及价值

    作者:汪伟;刘佳

    [目的]探究新安医家吴澄所著《不居集》中虚劳病证相关理论思想,以期更全面地认识虚劳性疾病,从而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虚劳学术源流、辨证论治、组方遣药、临床学术价值等方面,对吴澄有关虚劳病证治疗思想作出研讨。[结果]吴澄结合自己的临证感悟与心得,首创“外感亦可致虚”之论;针对虚劳之治,吴澄创造性地提出“解托法”、“补托法”、“理脾阴法”三大治则,辨证施治;吴澄尽毕生经历研究虚劳,虚劳理论的临床学术价值颇丰,不仅发展病因发病学说、丰富治疗思想,更是充实了养生预防学说。[结论]吴澄《不居集》内容丰富,其对虚劳病证的辨治颇有心得体会,时值今日,其论治思想对临床虚劳性疾病治疗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治疗现状

    作者:刘继虹;孙龙;潘立民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由西医首先提出,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将其分为临床甲减以及亚临床甲减,认为其病因主要有:①自身免疫损伤;②甲状腺破坏;③碘过量;④抗甲状腺药物.其症状主要为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等.体检可见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和手皮肤水肿等.目前西医主要以左旋甲状腺素终身替代治疗,虽然能在化验指标上改善,但在症状改善方面并不理想,如后期出现的黏液性水肿、不寐、便秘等各种并发症.

  • 李庚和教授治神经肌肉疾病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盛昭园

    李庚和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神经肌肉疾病的研究.为了继承和学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本文对李教授治神经肌肉疾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作者:孙凤;崔永春;吕文立;李海霞;孙伟正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滴参麦注射液并观察其外周血象、骨髓象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在改善慢性再障患者贫血及出血症状、提高外周血象及骨髓增生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用于慢性再障的活疗,而且疗效确切.

  • 薛生白治虚劳重脾胃经验探讨

    作者:朱炳林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但就虚劳的治疗而言,脾与肾相比较,当以脾更为重要.秦越人"一损肺,二损心,三损脾,四损肝,五损肾,从上而下者,过胃则不治;从下而上者,过脾则不治"之论,无疑是以脾胃为重.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的脾胃学说,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治病从脾胃着手的思路.清代温病大家薛生白踵事增华,治虚劳尤注重脾胃,其临床经验蕴藏在<扫叶庄医案>[见:珍本医书集成第十三册医案类(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版]一书中,笔者潜心研究此著多年,觉得如下经验值得借鉴.

  • 《诸病源候论》去虚劳导引法探析

    作者:章文春

    虚劳即"虚损劳伤"的简称,是由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病证总称.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积劳内伤,久虚不复,而表现为各种亏损证候者,均属于虚劳范畴.<诸病源候论>中治疗一百一十种病候共收录了二百八十九条导引法,在第三、第四卷虚劳病诸候中共收列了三十一条去虚劳导引法.具体提出了五劳、六极、七伤等病变的不同导引法,方法灵活多样,体现了中医去虚劳导引的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试论述如下:

  • 略论历代医家治疗老年病的观点及优势

    作者:刘丹雯

    通过查阅古代中医文献史料,选取、归纳了较具特色及有代表性的多位医家治疗老年病的观点,简要地叙述了各医家对于老年病的认识及其诊疗优势,描绘了中医治疗老年病的概貌.自<内经>较为系统阐述了老年病学理论以来,经历代医家的补充和发展,中医老年病学日渐完善,尤其是宋元和明清时期的医家,在对老年病的认识和治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不同的学术思想各有千秋,既丰富了中医老年病学的学术理论体系,更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引.

  • 虚劳病人辨证营养和食疗探讨

    作者:吴翠珍

    虚劳病人之病理为阴阳气血俱虚,除用药物辨证治疗外,必须注意饮食营养和食疗.食物和药物一样有性味之不同,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症状表现,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补阴、助阳、益气、养血.在用食物进行营养和治疗时,又必须注意调理脾胃,首先健运中气,脾胃功能太差,一切补养都是徒劳的.#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温敬东;刘宗亮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合营卫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些病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洪恩四运用薯蓣丸治疗多种虚劳病证经验

    作者:章马兰

    洪恩四主任中医师不仅注重薯蓣丸的合理安全应用,而且突破薯蓣丸在《金匮要略》中的治疗范畴,拓展了薯蓣丸的应用思路,临证时运用巧妙,疗效显著.

    关键词: 薯蓣丸 虚劳 洪恩四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

    作者:杨东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20%左右,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病情继续恶化则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1].糖尿病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水肿"、"虚劳"等证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其虚与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有关,实则涉及湿浊血瘀.

  • 虚劳重症迁延期验案

    作者:范铁兵;杨志旭

    虚劳重症迁延期以脏腑阴阳气血亏虚为主要特征,符合“精气夺则虚”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医药治疗虚劳重症迁延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通过临床治疗验案进行总结说明.

  • 归脾汤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举隅

    作者:雍彦礼;李冀

    介绍归脾汤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归脾汤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不统血证的首选之方药,依据异病同治原则,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或脾不统血证时,均可以应用归脾汤加减论治.列举案例有五,分别为虚劳案两则,血证案两则,内伤发热案一则.

  • 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

    作者:赵衍刚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共奏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其中黄芪益气补中、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为臣,当归补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共为佐,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为使.适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引起的各类病证.本方应用甚广,笔者尊原方之意,临证加减,异病同治,效佳,现举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 浦家祚治疑难病举隅

    作者:冯树军;郭闫葵;浦家祚

    浦家祚教授是济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名中医,业医50余年,善治心脑疾病及内科杂病,所治病例理法方药具备,用药遣方师古而不泥古.笔者有章师从浦老学习,目睹治疗不少疑难病例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3例,以飨读者.

  • 顽症散剂治验四则

    作者:黄开泰;李玲

    1 肺胀(过敏性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男,75岁,1999年10月18日初诊.自诉过敏性哮喘30余年,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多年,入冬和受冷风则加重,常住院治疗,且病情日渐加重,动则喘咳,胃胀不欲食.刻诊诉:住院甫出,胸中闷胀,心慌气短,动则尤甚,胃脘痞胀,不思饮食,食后胃胀更甚,且时时欲寐,卧反难寐,精神倦怠,时自汗出,大小便均内急而频.查:形体偏胖,舌偏红苔厚腐腻,脉小弦.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双肺闻及哮鸣音,中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尖搏动剑突下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部丰满而濡软,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诊断:①肺胀;②痞满.辨证:此肺胀和痞满"合病"、"并病"之证,肺胃失于降肃,肺胀为陈年痼疾,日久而虚;痞满因其传变而成,其结塞为实.本<金匮要略>"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的原则,先用汤剂治痞,再议肺胀治疗.予辛开苦降通络散结消痞,方用化裁半夏泻心汤,10余剂后,痞满得消,饮食得下,精神转佳.改用双仁理肺散:红参30 g,黄芪30 g,柴胡20 g ,桃仁、杏仁各20 g,白芍20 g,枳壳20 g,葶苈子15 g,地龙 15 g,茯苓15 g,白术10 g,当归10 g, 陈皮10 g ,五味子6 g,炙甘草6 g,共研为散.

  • 基于一气周流解析《金匮要略》虚劳病

    作者:于庆滨

    "虚劳"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后世医家于此病治法众说纷纭.是故本《黄帝内经》之理,以黄元御"一气周流"之法,对《金匮要略》中虚劳的脉象、诸方药及其条文逐一探究,以求虚劳病之根.分析《金匮要略》中所列之方药,包括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八味肾气丸、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蛰)虫丸共八方,无不顾及中气,其治法亦均合一气周流之理.当明万变不离其宗,临床实践切不可泥古不化,当究其理,解其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 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形成特点及中医辨证思路初探

    作者:王志鹏;刘巍;张阳

    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是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中的常见伴随疾病,由于其症状的隐匿性和迟发性在临床中易被忽视。兹尝试从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形成特点入手,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析,从而发掘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中医特色治疗及预防。

394 条记录 15/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