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及其进展
退变及外伤致颈椎间盘突出可压迫颈脊髓及神经根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Smith和Robinson提出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使脊髓和神经根得以减压.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手术,虽获得了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不足.近年来,颈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术逐渐普及,但并不完全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要求.目前,人工椎间盘置换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以期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恢复退变椎间盘的运动和负载能力.笔者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
从临床效果来审视颈椎融合术与非融合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ACDF)是Smith-Robinson及Cloward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CADR)的初次尝试是Reitz等开始于1964年;ACDF+钢板固定(ACDFP)反而稍晚,在1967年由Bohler首次开展.此后二者的命运不太相同,ACDFP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普及,而CADR显然开始并不成功,只是到了2000年,由于新兴科技的仿生设计才得以重新开始在临床上逐渐应用.CADR主要的设计理念在于保留手术节段活动,保持置换节段的生物力学环境,从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发生.但是在ACDF(P)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很多年以后,很多医生不禁要问CADR有必要吗?
-
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配合与护理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颈椎病治疗方法的历史性突破,是近年来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患的一项新的手术方法,该手术与常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相比,早期可以实现颈部活动,颈部僵直感少,改变了过去颈椎前路椎体融合内固定术后,颈椎僵直,活动度差,其邻近节段的椎间盘负荷加大,加速退变的缺点[1],患者满意度高,恢复快,优势明显.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先后对6例患者施行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人工颈椎间盘松动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颈椎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
颈椎退变性疾病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外科治疗,现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上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1]和Cloward[2]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大量的颈椎病患者由此经典的手术方法而得益,但随全球开展此类手术病例数的增加,由此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一般认为经典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不足在于:融合材料的来源问题,取自体髂骨被认为是经典而理想的植骨来源,但髂骨供骨区的并发症至今仍困扰着脊柱外科医生[4],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替代材料存在融合率不足的弊端[5];无论是自体骨还是异体骨亦或是人工骨替代材料,均可能存在移植物吸收、塌陷、松动移位突出或突入椎管或椎间孔的严重缺陷,从而导致椎间隙、椎间孔高度及颈椎生理序列维持不足,甚至不融合或假关节形成[6~7],为此人们在寻找理想的融合方法,既能实现植入后的即时稳定性,又能促进融合并很好地重建并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首先在腰椎得以广泛应用[8],近年,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研究的文献也相继报道[9~14],其研究的现状有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应用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以椎间盘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基础,CS的病理变化来自椎管前方的变性突出的椎间盘及椎体的骨赘等动态因素,其发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本病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甲基强的松龙的脊髓保护作用逐渐地被外科医生所重视.本文就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48例临床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病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以椎间盘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以此构成对脊髓和供应脊髓血管的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因其极大的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常遗留难以恢复的后遗症而受到广大骨科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对近十年来在我院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与病程、脊髓是否变性及术后是否行内固定的关系,为临床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