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脊柱结核手术方式选择
骨结核占全部结核病例的1%~2%,其中脊柱结核为常见[1].由于儿童纤维化及终板软骨血管及淋巴管的存在,加上儿童椎前筋膜及骨膜与椎体相连疏松,儿童脊柱结核容易在不同节段间传播,易于在潜在腔隙扩散.
-
侧卧位手术臂丛神经损伤六例分析
臂丛神经由C_(5~8)及T_1脊神经前支组成,自椎间孔发出后在横突上被纤维束和椎前筋膜紧密固定,在腋窝处又被腋窝筋膜紧密固定.
-
喉咽后壁癌切除的特殊成形方法
1989~1996年6月对5例喉咽后壁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直接将椎前筋膜作为咽后壁缺损的成形材料,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较上一版本进行的修改较多,主要为:①肿瘤T分级已修订,分期重新定义.②T4现被分为T4a和T4b.③淋巴结分级(N)修订.④所有的间变癌认为属T4.间变癌T4分级分为T4a(手术可切除)和T4b(手术不可切除).⑤45岁以上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分期修订.Ⅲ期包括肿瘤伴有小限度的甲状腺外侵犯.ⅣA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肿瘤扩展超出甲状腺包膜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等;ⅣB期包括肿瘤侵犯椎前筋膜、颈动脉或纵隔血管.ⅣC包括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
-
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继发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一例
患儿女,6岁.因反复咽痛发热伴睡眠打鼾3年余,加重1年于2006年3月30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双侧扁桃体Ⅲ度大,黏膜慢性充血,口咽气道稍狭窄.门诊行纤维鼻咽镜及鼻咽侧位X线片均提示腺样体肥大,入院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入院后行血常规、血凝四项及微生物学、心电图、X线胸部摄片等常规术前检查,均未见异常,遂于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双侧扁桃体,止血后于间接喉镜下刮除腺样体,手术操作规范,切除腺体彻底,未损伤圆枕及深层椎前筋膜,检查创面时出现创面大面积渗血(手术开始半小时左右),本来不出血的扁桃体创面亦出现弥漫渗血,常规单极、双极电凝止血无效.急行凝血功能检查并马上配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2.4 s;凝血酶时间>240 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180 s;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0.42;血浆纤维蛋白原950 mg/L.
-
1例颈椎前筋膜异物的治疗和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颌面部异物,早期及时彻底清除异物,促进伤口愈合是我们遵守的原则[1].由于颌面部血管神经丰富,解剖结构复杂,深部异物取出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护理都是对医护人员的极大挑战.
-
上颈椎椎前筋膜血肿与急性负压性肺水肿一例
上颈椎骨折手术麻醉更多考虑的是已经存在或潜在的颈部脊髓损伤.近期作者遇到1例上颈椎外伤术后,咽后壁椎前筋膜血肿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及继发负压性肺水肿(neganve pressure pulmonary oedema,NPPO)的病例.复习文献后,将病例诊治过程及经验报道如下.
-
颈前路融合术中椎前筋膜缝合预防术后吞咽困难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颈椎病多节段颈前路手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 颈前路融合术患者113例,分为缝合组59例、未缝合组54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12个月)时,采用Bazaz吞咽困难分级及改良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2天、3个月,未缝合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缝合组患者,未缝合组SWAL-QOL评分明显低于缝合组.结论 术中椎前筋膜缝合及恢复正常生理间隙,避免前路内置物与食管直接接触,可有效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疗效观察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疾病,通常可以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1],患儿长期缺氧,发育迟缓,面容改变,还可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反复发生,经久不愈.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是在盲视下以腺样体刮匙刮除,常见术后腺样体残留、复发,用力不当可损伤椎前筋膜、咽鼓管圆枕及咽部黏膜,严重的可导致咽鼓管咽口闭锁及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2].也有鼻内镜下使用负压切吸器切除腺样体,电刀电凝止血的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但术中出血较多,视野不清,损伤较重,手术时间较长等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我科自2008~2009年间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治疗并随访76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咽喉部外伤2例
例1,女,34岁.被压水井杆反弹击中喉部,声嘶、咯血、喉痛半小时急症入院.查体示一般情况可,T 36.4℃,P 92/min,R 20/min,BP16/11 kPa,神志清,精神紧张,唇无紫绀,三凹征(-).喉部颈前皮肤略肿胀,皮下瘀血,局部触压痛.间接喉镜检查见右侧声带肿胀,前连合处有血迹,右声带动度差.CT示右甲状软骨板近前连合处骨折.因拒绝手术,保守治疗3d出院.20d后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45d后以外伤性喉狭窄再次入院,行气管切开加喉整复术,裂开喉腔见右甲状软骨板于前连合处骨折,喉腔瘢痕粘连,右声带突外上移位固定,喉入口狭窄,去除瘢痕、切除右侧杓状软骨,对位缝合喉腔粘膜,将两侧带状肌筋膜和喉内粘膜对位缝合,下拉会厌修复喉前部,术后2月拔管,遗有声嘶.例2,男,48岁.因车祸割伤颈部流血、失语30min急症入院.体检示P110/min,R22/min,BP11/8 kPa.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上缘有长约10cm一横行伤口,有活动性出血,伤口贯通下咽,会厌横断和舌根相连,自伤口可及喉前庭,咽后壁可见一长4cm裂口,深达椎前筋膜,首先于伤口处插入气管插管,吸除气管内积血,伤口填塞压迫止血,重新行气管切开术,复合麻醉下行清创缝合术,彻底清除积血,查找出血点,逐一结扎,反复清洗伤口,缝合咽后壁裂口,插胃管,以7号丝线将会厌断端对位缝合,1号丝线缝合两侧下咽粘膜,封闭咽腔,逐层缝合肌肉层、皮下组织、皮肤.术中输血500ml.伤口Ⅰ期愈合,2周拔管出院,无呛咳.
-
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减轻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比较两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为19.4%,持续时间(5.67±2.94)d;对照组分别为51.6%、(10.75±3.19)d。两组比较,观察组咽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更短(P均<0.01)。结论椎前筋膜缝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
-
上颈椎椎前筋膜血肿与全麻术后急性肺水肿1例
患者,男,27岁.因骑车与公交车追尾相撞,头颈部受伤,颈椎疼痛,活动受限,立即送我院急诊就治.急诊拍片及CT检查,发现寰椎前后弓骨折,枢椎双侧椎弓骨折,颈6-7骨折脱位伴小关节交锁.颈椎平片提示上颈段椎前筋膜下软组织影明显扩大.MRI检查发现椎前筋膜下大血肿形成,范围从颅底到颈4.患者主诉颈痛,活动受限,咽后壁疼痛,吞咽较困难.入院后予以颅骨牵引5 d,复查拍片提示颈椎小关节交锁复位欠理想,遂在全麻下行后路颈6-7小关节交锁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
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7~2014-06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2例,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术后对两组患者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改善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咽部不适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效果明显。
-
缝合椎前筋膜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分析术中是否缝合椎前筋膜对减轻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osition fusion,ACDF)后吞咽困难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单/双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341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是否缝合椎前筋膜分为A组(n=147),采用不缝合椎前筋膜颈前路cage置入钛板固定;B组(n=159),采用缝合椎前筋膜颈前路cage置入钛板固定;C组(n=35),使用颈前路零切迹(Zero-P)融合器固定.比较3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所选病例均获随访,B、C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A组,吞咽困难严重程度均轻于A组(P<0.05);B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C组相当(P>0.05);3组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可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减轻吞咽困难严重程度.
-
臂丛神经阻滞时注药压力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时注药过程中可出现阻力较大的情况.在解剖结构上,臂丛三干和斜角肌、锁骨下血管共同为椎前筋膜所包绕,临床上将此部椎前筋膜称为锁骨下血管周围鞘[1].注药时阻力较大是否可以认为是穿刺位于此鞘内,及影响穿刺效果的确切表现,笔者经过观察认为,遇到此种情况时,麻醉效果并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