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邱隆敏;龙骏;杨福秀;陈应华;何应中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浆sE-selectin的测定,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慢性乙肝组的sE-selec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ALT、TB呈显著正相关,与PTA、AL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浆sE-selectin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肝脏的炎症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乃

    目的 观察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和相关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间9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同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45例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和相关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ALT、TBIL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及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薛丽;黄芳;张彦平;雷娜;王妍;魏伟;黎明;李步荣;耿燕

    目的 探讨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为丙肝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丙肝患者651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RNA含量.根据血清HCV-RNA含量分为六组,分析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关系.结果 随着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增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均呈升高趋势,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呈下降趋势(ALT,AST,AST/ALT,GGT,TBIL和A/G的低值与高值分别是32.3±9.7 U/L与96.2±13.6 U/L,31.1±8.38 U/L与113.5±15.9 U/L,0.86±0.09与1.19±0.11,29.2±14.5 U/L与52.7±16.2 U/L,17.2±4.32 μmol/L与26.0±5.58 μmol/L,0.98±0.07与1.3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1,656.4,149.1,40.18,46.56和146.98,均P<0.01).血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随着血清HCV-RNA含量增加,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呈下降趋势而淋巴细胞比值(LY%)呈上升趋势[WBC,NEUT%,LY%,RBC,Hb和PLT的低值与高值分别是(4.30±0.22)×109/L与(6.02±0.27)×109/L,(48.13±3.56)%与(59.28±3.40)%,(31.05±3.41)%与(38.81±4.65)%,(3.73±1.70)×1012/L与(4.65±1.88)×1012/L,(122.01±5.58) g/L与(135.37±8.50) g/L,(102.65±16.87)×109/L与(148.21±14.40)×109/L],除RB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6,P>0.05),WBC,NEUT%,LY%,Hb和PLT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49.0,132.145,43.65,38.91和52.21,均P<0.01).结论 丙肝患者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指标与血清HCv-RNA含量有关,联合检测血清HCv-RNA含量与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指标对丙型肝炎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 心源性肝损害对心力衰竭的影响

    作者:孔繁亮;吴同果

    心力衰竭(HF)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临床问题,住院率、死亡率极高.心脏与肝脏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表明HF容易诱发肝功能损害.心源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间断性右上腹不适、恶心、厌食,通常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往往忽略其对HF的影响.肝功能指标(如TB、GGT、白蛋白)对H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均有独立预测价值.而心源性肝损害导致肝脏药代动力学紊乱,使临床用药如履薄冰,应及早重视、干预心源性肝损害,达到个体化治疗,以改善HF症状及预后,降低死亡率.

  • 肝功能指标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作者:金晓华;邱骏;杨炳华;周金苟

    目的通过观察肝功能指标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侧面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及治疗的时机.方法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型肝炎38例,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中的BIL-T、BIL-D、ALT、AST、ALP、TBA、ALB、GLB、A/G的变化;动态观察了中期和晚期重型肝炎各1例几次人工肝治疗前后BIL-T、ALT的变化.结果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中的BIL-T、BIL-D、ALT、AST、ALP、TBA明显的下降(P<0.01),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球蛋白水平有所下降,白球比例均有明显上升(P<0.01);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中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BIL-T和ALT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呈胆酶分离现象,虽每次治疗后血清BIL-T水平明显下降,但随后出现反弹,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LSS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ALSS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效果较好,而晚期重型肝炎较差,对于重型肝炎应尽早应用ALSS治疗.

  • 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万华平

    目的:对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肝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情况。结果两组的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A、ALB、CHE 指标下降,GGT 上升,则可诊断为肝硬化;PA、ALB、GGT 指标下降,则诊断为慢性肝炎;PA、ALB 指标下降, GGT、ALT 及AST 指标上升,则可诊断为急性肝炎。结论6项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肝病诊断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磷甲酸钠联合拉米夫定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短期临床分析

    作者:黄飞;周君

    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由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国内报道联合用药可增加治疗效果.磷甲酸钠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磷甲酸钠与拉米夫定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其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拉米夫定联合磷甲酸钠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5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85例患者,其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25~65岁,平均(39.2±3.5)岁.所有病例HBV-DNA为阳性;HBeAg均为阳性;肝功能指标为轻-中度损伤;入院前均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能排除重叠感染及药物、酒精性肝损伤.将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9例,拉米夫定组36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郭华英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珠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这只是"肝炎"家庭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上文中所说的肝炎则是指广义上的肝炎,并不仅仅限于病毒性肝炎.

  •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验分析

    作者:邓渠陵;袁珣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就诊的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作为肝病组,另从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取4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并观察肝病组不同Child-Pugh分级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结果 肝病组肝功能相关指标与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在肝病组中Child-Pugh不同分级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可准确的反映出肝脏的受损程度,对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 不同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建云;周莹荃;贾忠;白少丽;梁云;同重湘;郭明娟;李宗煜

    目的:对比葡醛内酯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中药复方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肺结核(P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2、3组,每组50例,3组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等药物抗结核治疗,治疗1组同时给予葡醛内酯片预防肝损害,治疗2组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预防肝损害,治疗3组采用中药复方预防肝损害.观察3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2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与治疗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肝功能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肺结核保肝治疗中,中药复方、葡醛内酯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具有同等的保肝、护肝作用.

  • 自拟虎柴汤治疗乙型肝炎43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跃才

    笔者自1992年-2009年用自拟虎柴汤治疗乙型肝炎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43例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2~52)岁,15岁以下者13例,15岁~30岁18例;30岁以上者12例.病程一年以上者27例,2年以上者16例,收治时,肝功能指标不正常15例,单独两对半中HBsAg和HBeAg两项以上阳性者21例,服药3个疗程18例,服药6个疗程25例.

  • 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88例临床分析

    作者:关丽;姚萍

    目的:探讨凯西莱(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改善肝脏功能的疗效.方法:对我科88例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凯西莱针剂0.2 g静点,治疗2~3周,门诊随访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ALT(谷丙转氨酶)、 AST(血清谷草转移酶) 、TB(总胆红素)及PT(凝血时间)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并有一定的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 肝泡状棘球蚴病18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吴斌;张辅江;庞作良

    肝泡状棘球蚴病亦称多房棘球绦虫,患者多合并有肝硬化,肝功能储备严重受损,手术耐力较差.仅根据一般肝功能指标综合评价肝脏功能(如Child-pugh分级)有局限性,肝大安全可切除量尚需根据其他肝功能定量检测来综合估计和判断.肝泡状棘球蚴生长方式特殊,采用分次切去大块的已经受累的肝组织,可增加肝门的显露,缩短肝门阻断时间,简化手术并降低手术风险.本文对18例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血清总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群;赵静

    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是反映肝脏实质性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胆汁酸的生成与代谢和肝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TBA酶法测定技术的成熟与应用,TBA作为一项新的肝功能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报告用胆汁酸酶法检测了22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总胆汁酸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 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的评价

    作者:毛远丽

    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肝功能指标有:①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②反映肝细胞有无受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乳酸脱氢酶(LDH)等.以上各项酶在肝细胞中均有存在,当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坏死时,这些酶进入血清增多,通过测定血清或血浆中酶的活性,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及损伤程度.

  •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寐体会

    作者:王静;谢冬梅;潘泰川

    近年来,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寐症状,而不寐又导致情绪焦虑,使病情迁延难愈,肝功能指标长期反复异常,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肝致不寐证,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李莉;刘秀琴

    目的:探讨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特点。方法: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68例为研究组,西药致药物性肝损伤68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肝损伤类型与肝损伤程度。结果:研究组γ-GT、ALT均高于对照组(P<0.05)。胆汁淤积发生率研究组30.88%,对照组14.71%;轻度肝损伤发生率研究组32.35%,对照组5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是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表现类型,且损伤程度较重。

  • 筛选院前心脏骤停的心脏死亡捐献器官进行肝移植可扩大供体池

    作者:郑卫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的热缺血时间可影响肝移植的预后转归。器官捐献前出现院前心脏骤停(PHCA)可进一步加重缺血性损伤。来自英国伯明翰的一项单中心研究回顾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连续108例DCD肝移植患者,比较PHCA与非PHCA两组患者接受肝移植术的预后。该中心对PHCA供肝捐献的标准为转氨酶峰值≤4倍正常值且在捐献前6~12小时肝功能指标升高。108例DCD肝移植患者中26例为PHCA,82例为非PHCA。比较两组肝移植术后的短期效果发现PHCA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低(5/26比38/82,P=0.01),两组的远期效果相当,移植物及受者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严格筛选发生PHCA的DCD供肝,转氨酶≤4倍正常值可以获得良好的移植效果并扩大供体池。

  • 血清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高兴

    目的:探究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采用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7.1-2018.1本院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31例)、肝硬化患者(31例),肝癌患者(31例)作为检验对象.对照组采用血清纤维化检测,观察组采用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监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测出慢性肝炎患者30例,肝硬化29例,肝癌28例;对照组检测出慢性肝炎患者25例,肝硬化23例,肝癌21例.观察组检出率为93.54%;对照组为74.18%.观察组在慢性肝脏疾病检测例数及检出率对比中,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慢性肝脏疾病,能够提高检测率,有助于临床慢性肝脏疾病的确诊.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均华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检查当中,肝功能检验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32名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肝功能检验,对两组对象的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对象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水平差异,相关数据接受比较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检查,肝功能检验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检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73 条记录 13/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