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为腹膜返折平面下的下段直肠,它占全部直肠癌的3/4.从解剖学角度而言,位于返折下的癌肿即为低位直肠癌,而临床医师日常面对需要处理的绝大部分直肠癌病例也就是低位直肠癌.严格地说低位直肠癌乃指位于肛直肠环至腹膜返折平面、相当距肛缘7~8cm处的病变,而肛直肠环以下属于肛管.因此实际上低位直肠就只有3~4cm这么一小段,肿瘤也恰恰就好发在这一小段内.
-
罕见直肠内异物1例
患者,男性,68岁,肥胖体形.自述因肛门局部瘙痒,自行用花露水瓶捅入肛管内止痒,不慎将瓶子全部坠入直肠内.患者自行采用服用泻药,口服植物油,外用开塞露均无法自行排出.来院时异物已留滞4小时.来院后在肛门镜下可见直径约4 cm花露水瓶底嵌顿在耻骨直肠环上方,由于瓶底光滑,肛门不能放松,多次用食指或各种血管钳均不能取出.此后,在手术室条件下,给予硬膜外麻醉,在胸膝位、侧卧位和膀胱截石位均未能取出,后,在膀胱截石位下,于病人左下腹摸到花露水瓶颈部,调整其在直肠内角度,缓慢向外推动,配合卵圆钳在瓶底部牵引,完整将瓶子取出,瓶子长18 cm.术后病人平稳,观察6小时后安全离院.
-
国内肛瘘治疗近况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管道.一般具有外口、条索状管道、内口等临床特征.传统治疗方法以挂线或手术切开治疗.但是肛瘘有单纯、复杂,高位和低位之分,所以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
抚触对缓解复杂性肛瘘术后换药时疼痛的作用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同开口于肛窦的肛腺感染有关,一般有直肠周围感染或脓肿病史.有2个或2个以上外口,或瘘管跨过肛直肠环以上的肛瘘称为复杂性肛瘘.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换药是相当重要的治疗环节,但复杂性肛瘘换药创面大,挂线牵拉等引起的疼痛往往让患者难以忍受.
-
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法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生物胶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微创手术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4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采用经典的术式治疗(对照组),第2组采用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小于经典术式,可以很好地保留直肠环,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加压灌洗负压引流系统治疗高位肛周脓肿35例疗效观察
高位肛周脓肿由于位置在肛直肠环以上,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006年6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加压灌洗负压引流系统治疗高位肛周脓肿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外阴阴道炎致直肠环形瘢痕狭窄一例
患儿:女,5岁.因排便困难,阵发性腹痛8个月并呕吐半月,于1991年11月20日由外院转入.病初有外阴、阴道流黄色脓液史,随后大便亦附有脓血,渐便条变细排便困难,腹胀,出现阵发性腹痛.
-
肛门直肠测压法用于评价无肛术后控制能力的探讨
先天性肛直肠畸形,以耻骨直肠环为准,主要分成高位与低位畸形二大类,高位畸形处理困难,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为大便失禁,这是一个长期的功能障碍问题;低位畸形治疗简单,术后失禁少.
-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肛瘘124例
有研究表明,单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分别高达11%和37%[1],而既往对肛周脓肿合并肛瘘的处理大多采用一期切开引流、二期治疗肛瘘的方法,造成患者痛苦时间长、经济负担大.针对上述情况,1998~2002年笔者对确诊为肛周脓肿并肛瘘的124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明确内口位置,根据内口与肛门直肠环的关系实施不同的一期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切开引流加挂线治疗肛周脓肿292例
以往治疗肛周脓肿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术,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分别高达11%和37%[1];也有学者统计肛瘘总发生率为70.2%[2].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对近年来确诊为肛周脓肿并肛瘘的292例患者,根据内口位置、脓肿范围与肛门直肠环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一期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138例临床分析
我们采用一期切开根治术治疗各类型肛周脓肿13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5例,女43例;年龄18~65岁,以青壮年发病多,病程3~20天,其中,肛门直肠环以下脓肿75例,直肠环以上脓肿54例,蹄铁形脓肿9例.
-
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就全球而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Parkin博士的报告,2002年结直肠癌新病例102.3万,死亡52.9万,分别比2000年增加8.3%和7.5%.在我国结直肠癌中,近20年来发病率亦明显增高,仍以直肠癌多见,占50%~60%,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1/3~2/3.从解剖学的角度而言,位于腹膜返折下的癌瘤即为低位直肠癌,严格的说低位直肠癌乃指肛直肠环至腹膜返折平面、相当于距肛缘7~8 cm处的病变,而肛直肠环以下属于肛管,肛管总长度约为3 cm,因此低位直肠癌实际是指距齿状线4~5 cm以内的直肠癌.对于低位直肠癌,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不保留肛门的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保肛手术的发展,管状吻合器的问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普及,以及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法的探索,术前、术中、术后放射治疗和化疗的开展,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术后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
保留直肠环术式治疗高位肛瘘临床浅析
自1990年以来,我科采用保留直肠环术式治疗高位肛瘘,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全直肠及系膜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指直肠下1/3的肿瘤或中1/3的巨大肿瘤.传统治疗术式以miles术为主.对于上述直肠中下段癌肿病人现在认为手术时如能切除肿瘤下方3cm以上肠段,许多外科学者倡导尽可能采用保肛手术[1].1992年MacFarlane已提出肿瘤在肛缘4cm以上便可保肛.仅仅对仲瘤组织浸润范围或切除范围波及肛直肠环时,才行miles术[2].现广泛开展的保肛手术为: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
-
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20例
文献报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时,高位者括约肌发育不良或不发育,中位较好,低位正常.然而对括约肌发育形态上直观的变化了解极少.为了对手术中括约肌及耻骨直肠环,肛门肌肉复合体的辨别,我们采用术中电兴奋刺激肛门周围肌肉寻找耻骨直肠肌环或肛门周围肌肉复合体中心.在术中明确此肌坏或肛门肌肉复合体中心,与未找到者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
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痔病的临床体会
传统的痔病治疗是在局部浸润麻醉或骶管麻醉下采用橡胶圈套扎并联合硬化剂注射或者手术切除,以上治疗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显露较为困难,而且手术中容易误伤肛门内外扩约肌、肛门直肠环、直肠黏膜、肛缘正常组织及皮肤,造成大、小便失禁、肛门狭窄等严重的并发症.但是,近年来我科改进了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痔病,对356例患者施行了自动痔病套扎术,对其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程度进行了研究.
-
选择性切断直肠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0例
手术一次性切断直肠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0~55岁,以30~50岁居多,病程2~19年.
-
剥离切除术治疗不典型瘘管性脓肿20例
近年来,我们采取剥离切除术治疗不典型瘘管性脓肿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4例;年龄38~68岁;病程1个月至3年.肿块位于肛门侧方及后侧方,条索状物延伸走向均在直肠环以下,大部分为单纯性低位瘘管性脓肿.
-
耻骨直肠环下切断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
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后正中切口、耻骨直肠环下线状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保留直肠环术式治疗高位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