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与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50,而且在低体重儿中更为高发,占30%左右.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生与睾丸下降异常及鞘状突闭合不全密切相关.
-
女性腹股沟斜疝的圆韧带与疝囊关系分型和处理
女性腹股沟疝约占全部腹股沟疝的6%左右[1-2]。由于男女的解剖结构不同,在处理女性腹股沟疝的疝囊时也不同。经过仔细观察、分析,我们找到一定的规律,分别处理不同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解剖结构
女性腹股沟管内容物与男性不同:不是精索而是圆韧带。圆韧带由盆腔侧壁延伸,经内环进入腹股沟管,出外环后,逐渐由圆形变薄。终呈不规则的束样抵止在大阴唇和阴阜侧方部分区域。虽然女性没有男性睾丸下降的过程导致的鞘状突和鞘膜及鞘膜囊,但是伴随女性圆韧带下降时有一部分腹膜结构突出,将其称为Nuck氏管,该管存在完全开放、部分开放和仅呈交通状。 -
诊断治疗探讨(附1病例报道)
隐睾是男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畸形疾病,是睾丸由腹膜后腰部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在下降过程之中,睾丸停留在其行径任何部位,就形成了睾丸下降异常.导致睾丸下降异常的因素有:①内分泌障碍,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或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②解剖变异,索状引带异常或缺如;③遗传及医源性,婴幼儿行疝气手术睾丸粘连于腹股沟瘢痕处.现就其隐睾的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性进行探讨.附1例病案报告如下.
-
及时治疗,远离“疝”困扰
疝,从广义上说,是一个组织或者器官通过正常或非正常的通道移位了,进入了另外一个空间.和人们通常的认知所不同的是,疝不仅仅是由提拎重物引起的.大多数人由于腹壁先天存在薄弱区,又或者由于睾丸下降部位在出生前闭合不全,终发展为疝.其他病因包括:家族遗传、胶原性疾病、过往有过开创性手术史、曾有过增加腹压的用力等.
-
男人性保健应从小做起
平时多留心睾丸睾丸是男孩的重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产生雄性激素,其功能是否正常,决定着男孩长大成人后有无正常的性功能和正常功能的生育能力.在男婴降生后,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阴囊,查看一下阴囊内是否有两个形如小花生米大小的睾丸.抚摸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因为睾丸是痛觉非常丰富的,动作稍微大一点,就会带来疼痛.如果没有摸到睾丸,就应该引起重视,在正常情况下约有3%的男婴出生后睾丸尚未下降至阴囊,而是在出生后1~2个月才姗姗来迟,完成睾丸下降的过程.如果男婴出生三个月后,阴囊内仍然缺少睾丸,则应到医院检查,因为这可能就是将来影响生育的隐睾症.千万别小看隐睾症,这种情况不仅可导致不育,还有可能诱发睾丸肿瘤.隐睾并不可怕,只要及时采取手术措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
临床小儿斜疝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小儿腹股沟斜疝,简称小儿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胎儿时期,腹膜鞘突随睾丸下降时未及时闭合而成残留腔隙,出生后由于哭闹、咳嗽、便秘等原因导致腹压增高,使腹腔内肠管或其他脏器经内环、腹股沟管出外环而发病,形成小儿斜疝.
-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认为小儿的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胎儿的鞘状突随睾丸下降时未闭合而残留腔隙,出生后小肠等内脏进入而形成疝。因本病为先天性,故常始见于婴儿期。婴儿出生后不久,因哭闹、便秘或咳嗽等原因致腹压升高,使肠管或其他内脏经内环、腹股沟管和外环口疝入而发病。后天性斜疝可能发病较晚,罕见。有作者描述以疝囊与精索的解剖关系区别二者。
-
保留睾丸引带-精索血管低位切断术治疗高位隐睾症9例临床分析
隐睾症是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数通过手术能够降至阴囊,而对于高位隐睾来说则手术难度较大,我院自1996年~2004年间采用保留睾丸引带-精索血管低位切断-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关于男性不育症的几个问题
背景不育症的男性因素是常见的临床问题,由于在近30~50年中出现精子质量与数量下降,睾丸癌、睾丸下降不良和尿道下裂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的报道而倍受重视.然而,男性不育症并非独立的一个病种,引起男性不育的因素众多、复杂,涉及男女生殖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和环境遗传等多种环节,其中大于50%病人的实际病因仍不清楚.
-
胰岛素样激素3与睾丸引带发育和睾丸下降
睾丸下降是生殖系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机制尚未阐明.睾丸引带发育与睾丸下降关系密切.睾丸下降不全常常伴随睾丸引带发育异常,它们除了可引起隐睾和睾丸发育不良等疾病外,还是生殖系统先天畸形以及以后生殖功能、性功能异常和高比例生殖系统肿瘤发生的原因.胰岛素样激素3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影响睾丸引带发育和睾丸下降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1999年6月~2001年6月行小儿腹腔镜手术42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9例,女13例;年龄20d~10岁,平均(3.4±3)岁;体重3.5~30kg,平均(15±9)kg。ASAⅠ~Ⅱ级39例,Ⅲ级3例。手术种类:睾丸下降术19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10例,巨结肠根治术5例,两性畸形盆腔探查术4例,左肾发育不良腹……
-
小儿男性假两性畸形矫形术的护理配合
男性假两性畸形(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通常是由胚胎性别分化的某一时期某一部位发育障碍所致.患者的性染色体核型为46XY,性腺为睾丸,其外生殖器可呈现为近似正常女性表现或性别难辨但几乎为正常男性等多种表现[1].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小儿男性假两性畸形4例,手术方式行双侧睾丸下降固定+阴囊成型+阴茎矫直术,手术均取得较满意结果,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阴囊单切口入路行睾丸下降肉膜囊固定术38例疗效观察
目前睾丸下降肉膜囊内固定术为治疗隐睾及回缩睾的首选术式,传统手术切口为腹股沟切口加阴囊切口,笔者2006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阴囊单切口入路行睾丸下降肉膜囊固定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小儿隐睾治疗宜早
胎儿的睾丸开始发育时,是在腹膜腔后上方脊柱的两侧,从睾丸到阴囊中有一条长的索状结构,称睾丸引带.随着胎儿发育,睾丸逐渐下降,4~6个月胎龄时,睾丸降至腹股沟区;7~9个月胎龄时,睾丸降入阴囊,也有的是在出生后短期内降入阴囊.如果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中牵引睾丸的索带发育异常或缺如,或睾丸自身发育不良,或促性腺激素缺乏,或睾丸在下降时受到机械因素阻挡等原因,均会影响睾丸下降,使其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区,形成隐睾.
-
睾丸下降与睾丸下降不全的已知和未知
胚胎期睾丸的发育需要经历下降过程,其机制复杂.睾丸下降不全(隐睾)是常见的小儿生殖系统异常,由于其涉及随后的生育及睾丸癌变等重要问题,与生殖、发育、内分泌及心理等多领域相关,有关睾丸下降机制及睾丸下降不全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多方面都一直处在不断地研究中.随着一些问题的已知,又带来相应的未知,或许这正在逐步接近事实的真相.现从已知和未知的角度简述目前的研究概况.
-
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后腹股沟斜疝一例
患儿:男,3岁.生后发现左侧睾丸缺如至今于2010年5月8日入院,检查:男性外阴,双侧阴囊及阴茎发育可,左侧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可触及约1.5 cm×1 cm睾丸,活动度可.右侧阴囊内可触及发育正常睾丸,约2.5 cm×2 cm.
-
隐睾合并异位肾上腺一例
患儿:男,2岁半.主因左侧阴囊空虚2年半人院.查体:神志清,营养发育好,心肺腹(-),男童外阴,右侧阴囊内可及睾丸,左侧阴囊空虚,内未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区可及一睾丸样肿物.B超示左侧隐睾.入院后予术前准备后于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睾丸表面有一黄色肿物,大小约0.5 cm×0.3 cm×0.3 cm,质硬,考虑为钙化组织,予切除送病理.并行睾丸下降同定术.术后病理回报:异位肾上腺组织.
-
先天性双阴茎畸形伴高位肛门闭锁一例
患儿:男,7个月.生后即发现患儿肛门闭锁、外生殖器异常,遂至医院行结肠造瘘术.术后7个月,于1999年10月14日至我科就诊.腹壁结肠造瘘口排便通畅,小便正常.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体检: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腹平,全腹软,左下腹见1.5×1.5cm的造瘘口,有大便从中溢出,外生殖器可见双阴茎畸形,呈上下位"V"型并列紧密相连,上方为主阴茎发育较好,下为副阴茎发育稍差,有阴囊分裂,双睾丸下降至阴囊,发育尚可.作B超、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显示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
-
真两性畸形阴道尿道瘘一例
患儿:男,16岁.出生后家长发现阴茎短小,尿道外口位置异常,双侧阴囊内无睾丸.3岁时来院就诊,诊断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阴囊型)、双侧隐睾症.先行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中见双侧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大小正常,下降后固定阴囊内.半年后行尿道Ⅰ期成形术,术后排尿正常,发育良好.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下腹部疼痛,发热1周入院.
-
精索异位肾上腺组织一例
患儿:男,2岁.因左侧隐睾于1990年5月2日入院.体检:阴茎发育好,右侧阴囊、睾丸无异常.左侧阴囊扁平,阴囊内空虚,左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5月7日在便膜外麻醉下行左侧睾丸探查术.左侧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股沟管后,内环处找到睾丸,大小1.5cm×1cm,质软.在精索血管外膜上附有一米粒大小结节,金黄色,质韧,给予剥除后送病理检查.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后行左侧睾丸下降肉膜囊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