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法制备人脱细胞真皮的特性与体外细胞相容性
目的 探讨改良法制备人脱细胞真皮(ADM)特性及与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 按传统法及改良法分别将健康成人皮肤脱去细胞成分,并分析ADM的孔隙率、体外降解时间及改良法ADM浸润液对脂肪干细胞的细胞毒性;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其脱细胞效率、胶原完整性、孔隙大小及脂肪干细胞相容性.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完整脱去细胞成分,并较好保持胶原支架的完整性;改良法ADM 孔隙率93.1%±1.02%明显高于传统法ADM孔隙率74.27%±2.04%(P<0.05);改良法ADM浸润液无明显细胞毒性、两种ADM体外降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ADM基底面孔隙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法ADM网状面孔隙直径(102.38±15.63) μm明显大于传统法ADM(181.21±66.96) μm(P<0.05).结论 改良法处理ADM脱细胞效果良好,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更高的孔隙率,更大的孔径,脂肪干细胞的细胞渗透性更强.
-
78例阿奇霉素过敏反应分析与护理防范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似,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组织选择性和细胞渗透性强、半衰期长等药动学特点,抗菌谱较广,尤其对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为红霉素的2倍~8倍.AZI独特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点,使其用药方便,疗程短,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2].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尤其过敏反应呈快速增多趋势,甚至引起死亡.现对国内报道的78例AZI过敏反应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特点和防范措施.
-
茶多酚降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高渗透性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渗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绿茶茶多酚或红茶茶多酚(0.4 mg/L)预培养牛颈动脉内皮细胞(BCAECs)24 h后,加入AngⅡ(1.0 mg/L)刺激,观察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的水平及细胞外过氧化氢浓度的变化.另在培养单层细胞中用FITC-dextran(2.5 μmol/L)观察漏过荧光量的变化,评价茶多酚对AngⅡ刺激的内皮细胞渗透性的影响.结果绿茶茶多酚或红茶茶多酚均明显降低AngⅡ刺激的O-2·水平(P<0.05),并降低由AngⅡ刺激的渗透性增加(P<0.05),这种作用可以用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和抗氧化物VE预培养来实现.结论茶多酚主要通过抑制AngⅡ-NADPH氧化酶-O2-·信号途径,降低细胞的渗透性.
-
骨组织工程的基质材料
在组织工程学中,种子细胞必须依赖于细胞外基质才能发挥功能,因此寻求理想的基质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课题.其基本要求是:(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2)良好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3)高细胞渗透性;(4)表面的化学性质与微结构能支持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分化;(5)能与其它活性分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复合共同诱导骨的发生;(6)易消毒性.
-
阻击耐药细菌的七大后卫
细菌无处不在,我们的皮肤、鼻咽、肠道内,都存在大量细菌.利用抗生素来对抗致病细菌,是20世纪的革命性发现.但是,非常不幸,由于人类和畜牧业对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导致某些菌株产生阻断抗生素作用的物质,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或是改变细胞渗透性从而产生耐药.耐药性并非一种新的现象.全球因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率可从零到几乎100%,有时对二、三线药物的耐药性已严重影响疗效.人类在与细菌的对抗中不断探索,研发出对抗耐药菌的药物,来保卫我们的健康.
-
Cac0-2细胞系及其在药物吸收、代谢中的应用
由于小肠的生理结构适用于药物吸收,所以口服给药是广泛、方便的给药途径之一,因此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与代谢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用于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主要有:在体肠回流法,肠襻法,分离肠粘膜法、外翻囊法等[1].由于这些方法存在采用动脉组织及其它一些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尝试使用人肠细胞培养系统来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和代谢,以快速筛选口服药物.Caco-2细胞模型被认为是目前好的体外吸收模型,可用于快速评估新药的细胞渗透性、阐明药物转运的途径、评价提高膜通透性的方法、确定被动扩散的药物合适的理化性质和评估新药的潜在毒性作用等,成为药物吸收研究的必备手段.本文就Caco-2细胞及其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
CD146——肾小管上皮细胞新的生物标志
CD146初是从黑色素瘤细胞上发现的细胞黏附分子,后来发现在内皮细胞、活化的T细胞等组织中也有表达,还能调节细胞渗透性,促进血管新生和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并与一些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5].
-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阿奇霉索(azithromycin,AZI)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似,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组织选择性和细胞渗透性强、半衰期长等药动学特点,抗菌谱较广,尤其对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为红霉素的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