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大蒜的抗菌作用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生蒜的鳞茎.祖国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具有下气消谷、除风、止痢、散痛、消毒气等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大蒜具有抗菌、消炎、杀虫、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肌体免疫功能,特别是对其他抗生素易产生抗药作用的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真菌及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多用于深部霉菌感染、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脑膜炎等.大蒜是一个疗效肯定、研究文献颇多、药用历史久远的中草药.
-
利用液相色谱对原粮的真菌毒素检测——HPLC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
真菌毒素是一种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常见的污染粮食的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以及T-2毒素等.根据大量研究文献及实验室的长期监测数据,出现很多粮食中同时遭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酵母双杂交系统作为发现和研究在活细胞体内的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广泛运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在真核模式生物酵母中进行的,研究活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之间微弱的、瞬间的作用也能够通过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敏感地检测得到,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灵敏度的研究蛋白质之间关系的技术.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酵母双杂交系统既可以用来研究哺乳动物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用来研究高等植物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它在许多的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酵母双杂交的技术平台和应用加以介绍.
-
我院醒脑静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分析及使用标准
1 资料来源将我院2013.11.1至2014.5.31的出院病人通过系统导出我院日醒脑静使用情况,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时进行医嘱点评点评内容包括用药适应证药品配伍用法用量重复用药使用禁忌用药疗程等收集.例对不合理用药提出用药问题给予用药建议.除整理该药药品说明书外,为进一步确定其临床用药适宜性,以"醒脑静"、"临床应用"等检索词系统检索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全文电子期刊网,收集醒脑静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结合牛津推荐意见分类(OCEBM)方法,整理文献证据资料后提出"使用推荐级别".
-
慢性前列腺炎的难治性与对策探讨
慢性前列腺炎(简称CP)是严重影响男性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治疗效果往往不很理想.根据临床经验以及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分析CP的难治性,探讨相应的对策,目的是加强对CP难治性的认识,提高CP的诊治水平.
-
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的数据换算方法
Meta分析已经成为流行病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将许多目的相同、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定量综合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文献一般不列出原始数据,而列几项作者认为比较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不能直接用于Meta分析计算公式.笔者就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常出现的数据作数据换算的研究比较.以供作Meta分析时参考.
-
进一步重视我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研究
近50年来,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大幅增加,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的约6%增加到2000年的10%,预期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1/4,其中80岁以上者是人口比例增加快的年龄段.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几乎呈指数增加,估计我国每年有近百万痴呆新发病例,老年痴呆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老年卫生保健带来巨大挑战.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描述老年痴呆流行分布特征、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研究其自然史及评价人群干预措施和临床治疗方案等,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就我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策提一些粗略见解.
-
适宜于连锁分析文献的Meta分析方法
近年来,随着基因定位研究的普遍开展,许多研究者都对相同的复杂性状做过类似的连锁分析研究,但结果常有很多出入.如何正确的分析和解释这些众多的互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正是目前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者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Meta分析可以比较和综合针对同一科学问题所做的一系列独立研究的结果.但由于连锁分析研究之间常有很多不同之处,如不同的研究中家系的确认方式可能不同、疾病的定义可能不同、所使用的连锁分析统计方法可能不同、检测的遗传标记可能不同等,这使得很难从不同研究文献中提取共同的效应尺度,常规的Meta分析方法也不易直接应用.这里以实例介绍一些有关的方法及技巧.
-
医疗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先后就建立医疗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出了积极探讨.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有关研究文献的复习,就此作一综述.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多起因、临床表现多态的女性代谢疾病,是青春期和育龄妇女(17~46岁)月经紊乱、无排卵性不孕的常见原因,55%~75%的PCOS不孕与排卵障碍有关[1].PCOS虽是良性的,却增加了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PCOS的研究文献,对其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猪苓的免疫调节作用
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无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近年来猪苓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猪苓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猪苓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开发以猪苓为原料的成品药和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
抗衰老方药实验研究课题近况
抗衰老是本世纪末及21世纪的研究重点,中医药有关抗衰老方药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研究所涉及的方药很多,按其功效主要为补肾、健脾、活血祛瘀三大类.有单味药上百种,复方中药分古代经方与时方两大类,其中金水宝胶囊、苍龙如意胶囊等几十种中药制剂获得成果,续春冲剂、大力神口服液等获得专利(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中医药卫生成果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本文以国内重点中标课题为主,从实验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近年来(1995-1999)抗衰老方药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科研选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
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中医痹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文对<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药学报>1989~1998年刊载的痹证研究文献的数量、全部作者及其单位、内容(每文献选用1~3个关键词),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动向.
-
近10年中药临床方剂学研究文献分析(Ⅲ)
近年来,有关临床方剂学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研究思路探讨、传统配伍理论研究、现代配伍规律研究等方面.
-
中医药研究中运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和意义
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传统流行病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之间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虽然才诞生不久,却已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有关的研究文献风起云涌.1994年开始,"美国医学索引"即将Epidemio1ogy,Molecular引入主题词表.同时分子流行病学已经超越了传统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而是研究暴露至疾病发生的整个过程,不仅是传染病,而且重点是慢性病.因此,中医药学的临床科研,对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有益于研究思路的拓展.
-
复方丹参研究的文献分析
复方丹参是中医心血管临床运用较多的药物,其临床疗效肯定,运用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文献众多. 我们以复方丹参为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检索,检索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MM)>1994~2000年6月国内文献,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的文献包括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气雾剂等为主题词的文献,删除重复性文献及新闻报道性文献后的文献总量仍在1 170篇以上.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复方丹参研究文献分析1.1 文献分布概况发表于195种刊物上,文献量大于10篇的期刊统计见表1.
-
RP-HPLC测定分心木中鞣质的水解物没食子酸
分心木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果核的干燥木质隔膜,功效固肾涩精,临床主要用于遗精滑泄、遗溺尿频、崩中、带下[1].目前对于该药材的研究文献较少,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未见报道.初步研究表明,分心木中既有缩合鞣质,也有可水解鞣质,干酪素法测定其药材总鞣质含量可达3%~10%[2].
-
对乌头类有毒中药研究的文献定量分析
笔者对1990年以来的乌头类有毒中药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乌头类有毒中药研究的热点与薄弱环节,为从事中医药的科研、教学人员提供情报学数据,为科管部门提供情报学参考[1].
-
老头草生药鉴定研究
老头草为菊科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的干燥带根全草.又名火绒草、薄雪草、老头艾等.是我国东北民间治疗蛋白尿、血尿等肾脏疾病的常用中草药之一,据文献记载其性寒、味微苦,有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清除尿蛋白及血尿等作用[1,2].其水提液利尿作用强度与氢氯噻嗪相似[3].用火绒草乙醇制剂治疗慢性肾炎[4]和以其为主的复方制剂治疗小儿急、慢性肾炎[5]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用老头草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可溶部分治疗急、慢性肾炎,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6].有关老头草临床应用报道较多,但生药鉴定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少,而该品在市售商品中常掺有其他混淆品.为保证用药准确,本研究从性状、显微及TLC等方面对老头草进行了生药鉴定.实验材料采自辽宁千山.
-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及问题分析
制备工艺的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药效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的基础.笔者结合近几年新药审评工作的实践,就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同行参考.按照研究工作的实际步骤,可将工艺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6部分.1对处方的分析对处方的分析即对处方所涉及的中医药理论的理解和对方剂中药物进行方药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已经立项准备进行研制的新药,一般首先看到处方.可以从5方面对处方进行分析:①以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了解本处方的君臣佐使、功能主治;②了解本处方药味的传统用法;③了解本处方药味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④确认处方中药味炮制与否、炮制的目的与方法;⑤检索现代研究文献,了解各药味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了解方中各药味的药理作用,特别是与本处方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对一类、二类新药,应能确定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对三、四类新药一般是复方而言,应尽可能地掌握化学成分与药效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