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几种云南核桃内种皮黄酮及多酚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春梅;陈朝银;林玉萍;樊启猛;张天财;赵声兰

    目的 测定云南三种核桃内种皮的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方法 以核桃内种皮为原料,芦丁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定核桃内种皮的总黄酮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核桃内种皮的多酚含量.结果 芦丁在0~0.1 mg/mL、没食子酸在0~50μg/mL范围内,吸收值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云南麻果核桃、米甸核桃和草果核桃内种皮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48%、17.33%和15.23%,酚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7.58%、31.25%和24.01%.结论 测定的三种云南核桃内种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且含量随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中麻果核桃内种皮的多酚含量高达57.58%,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作者:刘江妹

    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其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苹果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及时清除体内的代谢物,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造成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含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为重要.造成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

  • 黄芩及其主要成份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关震平

    近年来,随着抗菌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用药时间长、选择药物不合理等,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中药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作为抗菌剂或药物增效剂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过敏、抗菌、解热保肝等多重药理作用.本文对黄芩及其主要成份黄酮类的抗菌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黄芩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芩 黄酮类 抗菌药
  • 明目蒺藜丸中黄酮类物质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韩达斌;韩晓萍

    目的 :建立明目蒺藜丸中总黄酮类物质指纹图谱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 ,并对不同企业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方法:样品处理中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对明目蒺藜丸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复集和纯化,HPLC条件为Waters ATLANTIS-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含有0.2%三乙胺的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指纹图谱中标示了14个共有峰,其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全部样品的总黄酮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699~0.955范围内.结论: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反映明目蒺藜丸中黄酮类物质的存在情况.

  • 陕产金柴胡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薄层鉴别

    作者:徐小琼;王西芳;张伟;孙鑫;寇文龙

    目的 测定金柴胡中总黄酮含量,并对其中三个黄酮成分进行薄层鉴别.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柴胡药材中的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金柴胡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复性好,金柴胡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99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金柴胡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金柴胡 黄酮类 TLC UV
  • 短管兔耳草总黄酮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

    作者:杨柏龄;侯茜;胡峰;张帆

    目的 探讨短管兔耳草总黄酮(TF-LBM)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8月龄SAMP8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中、高剂量TF-LBM组5组,每组10只;8月龄SAMR1小鼠10只为正常老化组.低、中、高剂量TF-LBM组以(150、300、600) mg/kg TF-LBM灌胃,阳性药物组以0.65 g/kg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模型组和正常老化组用溶解TF-LBM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计算各组小鼠定位航行潜伏期.行为学实验后进行取材,分别取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及海马CA1区组织进行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药物对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 短管兔耳草总黄酮对小鼠行为学干预结果观察:与模型组相比,正常老化组、阳性药物组、高剂量组小鼠逃逸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正常老化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组织中IL-1β、IL-6、TNF-α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TF-LBM组IL-1β含量无明显差异,而中剂量TF-LBM组、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IL-1β含量降低.低剂量TF-LBM组、中剂量TF-LBM组、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IL-6含量均降低.低剂量TF-LBM组及中剂量TF-LBM组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TNF-α含量降低.与正常老化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IL-1β、IL-6、TNF-α含量均降低.结论 短管兔耳草总黄酮可以使SAMP8小鼠行为学得到改善,TF-LBM能够降低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

  • 钩藤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黄聪

    钩藤始载于《名医别录》,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为平肝息风之代表药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三萜及皂苷类、黄酮类等[1],具有息风定痉、清热平肝的功效。近年来钩藤已成为治疗高血压方剂中的常用药物[2]。现代研究表明,钩藤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癫痫,对脑缺血缺氧保护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随着近年来对钩藤现代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将现将钩藤较新的作用机制整理综述如下,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 中药蒲黄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

    作者:郭丕玲;马平;刘广州;张敏华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为黄色粉末,体轻,放入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于手指上.气微,味淡.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有止血、化瘀、通淋功能.

  • 独一味胶囊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文芳;李毅;刘建红

    独一味胶囊中的药用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皂苷、甾醇、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止血、消肿、抗菌消炎、抑菌等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一般用法是每次3粒,每日3次.

  • 狼毒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井芝春

    用瑞香狼毒的根提取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以下试验:①采用平板法培养真菌,加入黄酮类提取物,观察有无抑菌作用;②用巴豆油诱发小鼠耳水肿,涂抹提取物,观察缓解皮肤水肿作用;③先用提取物涂抹豚鼠背部,后用紫外灯局部照射,观察对紫外线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提示:狼毒黄酮类提取物可抑制皮肤真菌繁殖,缓解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水肿,并对皮肤的紫外线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作者:梁荣感;刘卫兵;唐祖年;徐庆

    目的: 探讨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观察比较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对RSV引起的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 结果: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52.9 mg/L,其抗RSV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58.6 mg/L,治疗指数(TI)为2.6,体外抗RSV作用与病毒唑相当,且对RSV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结论: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抑制作用.

  •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

    作者:徐庆;宋芸娟;陈全斌;义祥辉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IL)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光密度测定法和细胞培养及定量PCR技术研究荔枝核提取物IL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 结果: 96孔板试验: 实验第3, 6日, IL对HBsAg和HBeAg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4孔板试验: 实验第3, 6, 9日IL对HBsAg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第6, 9日IL对HBeAg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同时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IL (400 mg/L )可使培养基中的HBV-DNA转阴. 结论: IL体外实验(培养细胞)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 塑化剂DEHP与植物雌激素GEN孕期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发育影响

    作者:李和程;张连栋;高明;王磊;邓骞;种铁;王子明

    目的:探讨DEHP与GEN孕期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发育的影响.方法:30只孕鼠于孕3d(GD3)至孕20d(GD20),每天按分组方案灌胃,观察干预后对子代大鼠及亲代母鼠的影响.结果:孕期单一暴露于DEHP(250mg/kg)及GEN(400mg/kg),平均每窝活产只数、仔鼠只数、出生时性别比、子代雄鼠体重及AGD/体重1/3、母鼠体重变化等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孕期同时暴露于DEHP(250mg/kg)与低剂量GEN(50mg/kg),子代雄鼠体重较对照组的显著性下降(P<0.05).孕期同时暴露于DEHP(250mg/kg)与高剂量GEN(400mg/kg),子代雄鼠体重较其余四组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孕期DEHP与GEN同时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体重造成一定影响.

  •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罗芬

    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和归纳,阐述了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药动学过程的研究进展,为科学、合理的评价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体内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酮类 药动学 代谢
  • 野菊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桃林

    野菊花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L.) 的干燥头状花序.自古以来野菊花即为常用清热解毒之中药,其性凉,味苦、辛,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之功效.野菊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挥发油和黄酮类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痈毒疖肿、高血压、湿疹、丹毒、宫颈炎、肺炎、呼吸道炎症等.本文就野菊花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 植物化合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鑫淼;许杨;王崧;王军平

    对血小板功能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的植物化合物及其机制进行分类总结,为进一步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L16(45)正交实验优化黄刺玫花黄酮物质提取工艺

    作者:李强;李庆超;周长征

    目的: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黄刺玫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实验室选用芦丁作为标准对照,有机溶剂乙醇提取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内部的黄酮含量做评价,实验选取紫外光照射时间、水浴温度、溶剂体积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进行正交实验的方法学考察,做出佳工艺流程。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紫外光照射20分钟、水浴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0,提取2次。结论:选用该方法操作简便、原理简单、得率较高、药效成分稳定性较好,为黄酮类物质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相关依据。

  • 甘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马玲;安瑜;王坤;李巍;小池一男;王英华

    目的 建立甘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在40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总黄酮含量在8.448-42.2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7.0% (RSD=2.3%).结论 该方法方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 葡萄藤茎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刘伟新;李九如

    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 fera L.的藤茎,首载于<本草纲目>,<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亦有记载,茎烧灰服用驱尿道结石,消炎,治偏头痛,除痔;根和藤叶可止吐用于孕妇妊娠恶心呕吐,亦可保胎、利尿、消炎.藤茎含粗蛋白约13%、粗纤维约24%、钙约1.3%,还含有还原糖、蔗糖、淀粉、鞣质和黄酮类.有关生药学研究查阅上述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其生药进行了研究,介绍如下.

  • 锁阳花序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张倩;热娜·卡斯木;王晓梅;王新玲;王小青

    目的:对锁阳花序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锁阳花序中的黄酮成分,经聚酰胺、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解析鉴定了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4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芸香苷(rutin,I)、异槲皮苷(isoquerecitrin,Ⅱ)、(+)-儿茶素[(+)-catechin,Ⅲ]和(-)-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gallate,Ⅳ].结论:这4种黄酮类化合物均是首次从锁阳花序中分离得到,其中(-)-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为首次从锁阳植物中分离得到.

652 条记录 31/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