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客观测听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二十年来,听觉诱发反应测听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如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康复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推进,客观测听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和更新.这些客观测听技术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逐渐深入发展.一是听力障碍的频率定位,即需要探索频率选择性好的电位;二是听力障碍的解剖学定位,即根据听觉的传递过程,需要选择不同潜伏期的电反应;三是言语识别率是听功能的高标准,在厘清感受、辨别和识别其关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如何用客观的生理指标评估婴幼儿的言语识别功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
主观测听还是行为测听:不仅是词义的区别
笔者在替国内几家专业杂志审稿时,常常发现"主观测听"和"行为测听"这两个术语交替使用,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将前者替代后者.显然一旦将主观和客观相提并论时,不难想象"客观测听"往往会成为无论是外行或是内行显而易见的选择.主观和客观这两个术语本身的含义不易误解,但是使用者对其的选择往往代表了对两种主要的临床测试手段的理解和基于这种理解的背景.随着国内听力学专业和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主观测听"和"行为测听"这两个术语的不同之处,达到正确理解"行为测听"和"客观测听"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应用.因此,在本期听力学小词典,笔者试图谈谈个人对这两个术语的理解.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
声导抗仪检定
声导抗仪是临床听力学检查中除听力计外常用的测听设备,也是客观测听中常用指标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耳科医生对耳聋的诊断正确性.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声导抗仪检定规程,没有开展声导抗仪的检定,使得声导抗仪一直处于质量失控状态.
-
短时程测试信号听力零级标准
自听觉诱发电位应用于临床以来,作为客观测听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像纯音测听那样统一的国际标准,其测试结果一直困扰着临床使用者,使用单位比较混乱,有正常听力级(nHL,每个单位的零级值都有所不同)、声压级(SPL)、峰值等效声压级(peSPL)等,使得检查结果缺少可比性.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与纯音测听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现象的发现是听觉生理学和听力学近20 a来重要的进展之一.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声频能量.OAE源于耳蜗,是耳蜗内主动生物力学反馈系统活动的表现,并可以反映听觉传出系统的活动情况.目前,对OAE的研究已逐渐向临床应用方向转变,被广泛应用于听觉机制研究、客观测听及筛选、婴幼儿测听、听觉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听传出系统功能检查等领域[1].
-
重度聋和复合残疾儿童测听难点探讨与对策
小儿测听分为主观测听(行为测听)和客观测听,临床上对一些聋儿多采用听性脑干反应等客观测试方法,而忽略了小儿行为测听。近几年,广大听力学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主观测听的重要性,并不断在此方面进行努力。现就几例难测小儿的行为测听的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
中国听力学的发展与未来
中国听力学的发展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长足进步,之前,仅少数几家医院具有纯音听力计,个别医院在1974年才有中耳阻抗测试仪。如果以客观测听作为听力学发展的标志之一,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国际上就开始使用动物模型、损伤电极记录对声诱发的听觉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74年应用于人的电反应测听仪面市,我国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了电反应测听仪(ERA ),以后才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1]。要论述听力学的发展必须首先涉及从主观测听到客观测听这一标志性的发展过程,以及从实验听力学到临床听力学、从听力学到听力医学的发展过程,而这一切过程均离不开听力学和声学标准化的不断完善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本文着重结合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和临床听力诊断中心在听力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回顾中国听力学的发展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展望未来,并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供各位同道讨论。
-
客观测听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性听力损伤(包括噪声聋)是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所致的以耳蜗病变为主的感音性听觉损伤,为不可逆的听觉损伤.
-
正常人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正常人短纯音诱发的不同频率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long latency response,ALR)的特点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主观检查配合的正常听力受试者20名(40耳),依次测试500、1000、2000、4000Hz4个频率的纯音主观听阈、短纯音主观听阈和短纯音ALR反应阈.结果 在4个频率上,短纯音主观听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48±2.17、4.33±2.36、4.07±1.78、3.96±2.21;短纯音ALR反应阈与短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85±2.27、3.78±1.83、3.15±2.14、5.22±2.04;短纯音ALR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dB)分别为7.33±3.12、8.11±2.62、7.22±2.50、9.19±2.85.各频率短纯音ALR波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均在20dB之内.结论 短纯音诱发的ALR具有频率特异性、接近主观听阈,能够反应整个听觉通路的功能状况.
-
正常人短音AEP反应阈与主观听阈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正常听力受试者的纯音主观听阈、短音主观听阈和短音AEP反应阈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达到通过短音AEP反应阈评估不同频率纯音听阈的目的.方法 选择主观检查配合的正常听力受试者40名(80耳),依次测试1000Hz、500Hz、2000Hz和4000Hz四个频率的纯音主观听阈、短音主观听阈和短音AEP反应阈.结果 用短音诱发AEP时,在四个测试频率上,均可见一个正相波,其潜伏期在7~15ms之间,平均潜伏期在10ms左右,我们命名为P10.在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四个频率上,短音P10波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3.38±10.09、23.63±8.23、17.38±8.86、16.50±7.04dB.四个频率上的短音P10波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一般在20dB之内.因此,用短音P10波反应阈减去0~20dB,可以评估纯音听阈.结论 短音诱发的P10波反应阈可以评估各个频率的纯音主观听阈,弥补短声诱发的ABR的不足.
-
听觉诱发电位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当一定强度的声音刺激听觉器官时,听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电活动,这些电活动被称为听觉诱发电位(AEP).根据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长短,可将其分为短、中、长潜伏期诱发电位.不同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反映听觉神经通路不同部位的脑功能活动,在法医学鉴定中可以用于听功能与听觉通路病变的客观评定.本文综述了不同听觉诱发电位产生的机制、特征及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