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辅助颈丛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文成;王远;李丹;孟凡跃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辅助颈丛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A组),地佐辛组(B组).颈丛神经阻滞后5分钟,A组静注地佐辛0.1mg/kg后,用微量泵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10分钟注完,然后以0.4ug/kg/h维持.B组单次静注地佐辛0.1mg/kg.记录两组患者入室麻醉前(T1)、颈丛神经阻滞后5分钟既静脉给药时(T2)、手术开始后5分钟(T3)、术中牵拉气管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MAP、HR、SPO2数值.并观察术中镇静镇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行Ramsay镇静和VAS镇痛评分评估麻醉效果和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 结果 T2时两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B组HR明显增快(P<0.05);T3~T5时A组MAP,HR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B组(P<0.05).术中 Ramsay镇静评分A组3分,明显高于B组1.5分(P<0.05).术后VAS镇痛评分A组(1.8±0.3)分,B组(2.1±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辅助颈丛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呼吸抑制轻,能有效地抑制牵拉甲状腺和气管时的应激反应.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作者:卢小勇

    目的 探析丙泊酚在采用颈丛麻醉方式行甲状腺手术中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均采用颈丛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50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芬太尼与氟哌利多联合麻醉,对比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HR与MAP以及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过程与手术结束时HR与MAP两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则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研究组术后的皮质醇与血糖水平与麻醉前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且研究组发生各种相关不良反应的几率均更低(P<0.05).结论 丙泊酚在采用颈丛麻醉方式行甲状腺手术中,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锁骨喙突丝线捆扎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王树相;张峰;王克华;刘明廷

    自1995年采用锁骨喙突间丝线捆扎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年龄小20岁,大56岁。侧别:左侧5例,右侧11例。伤后距手术时间短3天,长86天。本组病例均有伤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锁骨远端隆起,弹性固定等症状。X线显示锁骨远端上移1.6~2.6cm。按Allman分类法[1]分型均为Ⅲ度脱位。2 手术方法颈丛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肩垫高5cm,自肩锁关节经锁骨外1/3至喙突做弧形切口,长约14cm,剥离锁骨外1/3前上、下方骨膜,充分显露肩锁关节并清除关节内瘢痕组织及软骨片,经三角肌内缘显露喙突,保护好头静脉,用10号丝线在圆针引导下环绕锁骨与喙突之间(该线在胸小肌、肱二头肌、喙肱肌止点下方)5~6圈,暂不打结,然后整复肩锁关节,复位后,自肩峰外侧缘打入1~2枚克氏针贯穿肩锁关节进行固定,随后收紧锁骨、喙突之间丝线打结,尽量缝合撕裂之喙锁韧带,肩锁关节的残留关节囊及肩锁韧带一起缝合,再将斜方肌和三角肌的边缘在锁骨及肩峰处褥式缝合修复,后缝合皮肤。术后三角巾悬吊3周,并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 克氏针螺丝钉内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李忠;王大伟;赵建彬

    我们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克氏针螺丝钉联合固定治疗新鲜的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左侧5例,右侧7例;年龄18~51岁,平均34岁。受伤距手术时间短3天,长20天。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有肩部阶梯状畸形,肩前上方及肩锁关节部位压痛。肩关节外展小于90°11例,琴键征阳性12例。全部病例常规行肩关节前后位摄片。锁骨远端上移1.4cm~2.5cm,按Allman分类法[1],均属Ⅲ度脱位。12例病人中均未见锁骨骨折。2 手术方法平卧,患肩后方垫高,头转向健侧,肩肱关节内收。颈丛麻醉。手术入路采用肩峰后方1cm处至喙突的肩前方倒“L”切口。胸大肌与三角肌间沟分离出头静脉,向外侧牵开予以保护。显露肩锁关节,锁骨外侧端及喙突。清除关节内破碎的软骨盘与嵌压的组织。分清断裂的喙锁韧带远近端,用7号丝线水平褥式缝合断端暂不结扎。在肩锁关节肩峰面逆行打入直径2mm克氏针1枚,自肩峰低位穿出并突破皮肤,克氏针近端渐退至肩峰关节面内。

  • 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丙泊酚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马晓军

    目的 探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丙泊酚减轻应激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80例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各40人,所有患者均进行侧颈深丛5ml、双侧浅丛10ml神经阻滞,穿刺点为双侧C4.颈浅丛进针0.5cm左右,注入1%利多卡因以及0.25%的布比卡因混合液10ml.颈深丛进针3cm,回抽无血和脑脊液,注入1%普鲁卡因和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A组患者加用丙泊酚1mg/kg,手术中维持量为每小时丙泊酚1.5mg/kg.B组患者不加用丙泊酚,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要求以及患者反应,追加药物剂量.麻醉前、麻醉后和手术之中对患者的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SBP、DBP、Map)、呼吸频率(RR)、血糖、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进行多时点检测.结果 A组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糖、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都较B组患者稳定(P>0.05).B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丙泊酚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

  • 预服美托洛尔联合乌拉地尔防治颈丛麻醉及甲状腺手术期间心血管副反应20例

    作者:黄佐卿;李树强;王立民

    目的 采用预先服用美托洛尔,颈丛阻滞麻醉后应用乌拉地尔对防治颈丛麻醉及甲状腺手术期间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对40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记录术前、麻醉前、麻醉后及手术期间的SBP、DBP、MAP、HR及EBG,并记算RPP.结果 试验组麻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照组心血管副反应明显.提示预服美托洛尔联合乌拉尔可有效的防治颈丛麻醉及甲状腺手术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

  • 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娟;丁冠男

    目的:观察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组(DC 组,n =30)和颈丛组(C 组,n =30)。DC 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C 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C 组术中高血压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C 组( P ﹤0.05。DC 组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 C 组( P ﹤0.05)。DC 组中主诉疼痛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 C 组( P ﹤0.05)。结论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是一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 肱骨骨折非规范手术后康复训练再骨折1例报告

    作者:赵振峰

    李xx,男,32岁,2003年4月,因塌方导致右肱骨中上1/3骨折(单纯闭合稳定性),无血管神经损伤,于市内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于颈丛麻醉生效后,试行于肱骨大结节前下方钻孔打入一胫骨针未能成功,又将一直径6.5mm梅花针于骨折远段逆行打入,于尺骨鹰嘴窝处穿出,打入针尾残留5cm,不能继续打入,但也不能拔出,遂于右肱骨下1/3后侧皮质凿槽约13cm长,宽1cm,下端达鹰嘴窝,将梅花针拔除后,又将其自骨折近段逆打,于大结节处穿出,骨折对位良好后,自上打入远折段约13cm.因骨折处不稳定,用石膏后托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手术共进行8h.10天后患者出院.但肘关节遗留功能障碍,活动范围在屈曲30°-80°之间.

  • 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宋吉玲;张磊;赵念峰

    目的 探讨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颈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PCS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人室后开放静脉,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告诉患者自控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用2%利多卡因加0.3%罗比卡因混合液行深浅颈丛阻滞,阻滞完成后接上PCS泵从静脉输注.对照组未用镇静药.镇静方法 采用丙泊酚1%生理盐水混合液.结果 丙泊酚组Ramsay评分、患者合作分数、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手段.

  • 颈丛联合麻醉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丽;燕燕;崔宇宏;陈淑慧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颈丛麻醉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效果.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且拟行CEA 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颈丛麻醉,对照组单纯使用罗哌卡因麻醉,对比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局麻药物追加次数、静脉麻醉药物使用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情况.结果:(1)两组在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出血量及液体输入量等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4.06±0.8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36±0.70)min(P<0.05);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318.00±23.23)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61.40±20.99)min(P<0.05).(3)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1.80±2.23)μg,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30±3.41)μg(P<0.05);观察组咪达唑仑用量(0.84±0.85)mg,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2±0.86)mg(P<0.05).(4)观察组心动过速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0%(P<0.05);观察组血压升高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P<0.05);两组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19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次(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颈丛麻醉用于CEA效果较好.

  • 长托宁用于预防颈丛麻醉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建喜

    目的 探讨长托宁能否预防颈丛阻滞时心血管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Ⅰ组)和生理盐水组(Ⅱ组),每组15例.入室开放静脉通路后开始颈丛阻滞麻醉,采用0.2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行双侧颈浅丛阻滞,每侧各注入混合液10ml;Ⅰ组患者麻醉前2min静脉注射长托宁0.012mg/kg(用生理盐水衡释至10ml);Ⅱ组患者麻醉前2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Ⅰ组麻醉后血液动力学无显著变化,Ⅱ组麻醉后5、10、15、20min时HR、SBP、DBP均明显高于基础值,与Ⅰ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长托宁能够有效预防颈丛阻滞麻醉后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利于维持麻醉过程的平稳.

  • 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应用地佐辛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雷

    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的临床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镇痛)和对照组24例(颈丛神经阻滞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手术前后SpO2、HR、DBP、SBP的变化,以及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后在SBP、DBP、HR各项指标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SpO2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有1例(4.17%)患者出现镇痛不全情况,镇痛有效率及患者麻醉满意度均为95.83%,有3例(12.5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12.50%)患者出现镇痛不全情况,镇痛有效率及患者麻醉满意度均为87.50%,对照组有18例(7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在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甲状腺手术止痛效果佳,能够控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是一种高效的麻醉辅助手段,适宜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麻醉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作者:李根祥;班胜华;黄庭超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麻醉在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行甲状腺腺瘤手术的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术前均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g,对照组仅采用颈丛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观察麻醉满意度,分别记录阻滞前和阻滞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阻滞后两组SBP、DBP、HR与阻滞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

    作者:孙滨;郭伯敏;康杰;邓先兆;王宗平;樊友本

    目的 探讨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50例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87例患者行传统颈正中切口颈部探查术,70例患者行改良Miccoli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及93例行颈侧区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记录3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相关生化指标并比较3组的术后并发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伤口长度.结果 传统颈部探查术组及颈侧区小切口组中各有1例复发,行再次手术,其余患者均经手术治愈.1例颈侧区小切口组患者因病变旁腺异位行全身麻醉,其余颈侧区组患者均行颈丛麻醉.3组间在暂时性低钙血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伤口长度降低(P<0.05).结论 颈丛麻醉下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贺腊梅

    甲状腺类手术采用常规的利多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时,因麻醉本身的阻滞不全、手术体位及牵拉常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反应,所以在临床麻醉中常需应用静脉镇痛药.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的衍生物,它的镇痛效价高于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呼吸抑制少[1].舒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复合应用于椎管内已有报道[2,3],但用于颈丛阻滞却少见报道.本研究将小剂量舒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中进行颈丛阻滞,观察其麻醉效果和心血管反应,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法.

  • 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防治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作者:武斌;胡志强;陈锦余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对防治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甲状腺切除术的46例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麻醉,对照组23例采用左布比卡因麻醉,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感觉和运动维持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麻醉后10、45、90min 3个时间点的SPO2、RR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的HR和MAP 在麻醉后10、45、90min 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观察组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5)。结论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镇痛和镇静效果更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有效可控性好,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罗哌卡因用于甲状腺肿的颈丛麻醉

    作者:孟庆永

    罗哌卡因因其作用时间长、心脏毒性低于布比卡因、有运动感觉分离现象而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但用于颈丛麻醉的鲜见报道,现就连云港第一四九医院麻醉科近年来用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完成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总结如下.

  • 三种麻醉术后手术病人的观察与处理

    作者:刘国斌;王伟林

    我科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和颈丛麻醉术后患者各50例给予半卧位和去枕平卧6h后改半卧位,比较了颈丛麻醉本身的影响,手术种类,大小以探索术后合理体位.我们发现,全身麻醉术后清醒的病人平卧观察30min即可给予半卧位,其症状如不适、头痛、呕吐及血压、呼吸的变化与体位无关.

  •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麻醉20例效果观察

    作者:秦明峰

    依托咪酯为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的优点,而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一种新型强效麻醉性镇痛药,我们将二者靶控输注辅助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以观察抑制牵拉反应是否安全有效.

  • 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桑凤欣;王庆本

    甲状腺手术由于需要患者的配合而多采用颈丛阻滞麻醉,但这种方式常由于其阻滞不全而导致牵拉反射剧烈造成患者的不适.加之患者在手术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常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我院用舒芬太尼静脉间断推注复合颈丛麻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镇静镇痛效果.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