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颈丛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颈丛麻醉方法 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分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颈丛麻醉(试验组)和C4横突一点注射法(对照组),应用VAS评分法评定麻醉效果,并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用量,并监测术中收缩压、心率的变化和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 ,以及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结果 VAS评分、术中辅助药芬太尼使用试验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增高,使用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颈丛麻醉方法 是一种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的可行性麻醉方法 .
-
罗-利混合液与布-利混合液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对比观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由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性,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腰麻、臂丛、颈丛麻醉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报道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剂与布多卡因、利多卡因混合剂在骶管阻滞麻醉中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
臂-颈丛麻醉用于肩部周围手术的观察
目的臂丛加颈丛麻醉用于肩区周围手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方法臂丛阻滞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肌间沟阻滞,颈丛阻滞选用C4点颈丛阻滞,局麻药选用1,5%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渡。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2例阻滞不全,感疼痛,其余患者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臂丛加颈丛麻醉用于肩区周围手术,镇痛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颈丛麻醉复合舒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颈丛麻醉是甲状腺手术的常规麻醉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方便术者与患者在术中随时交流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常常由于其阻滞不全而导致牵拉反应剧烈造成患者的不适。加之患者在手术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常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我院采用舒芬太尼静脉推注复合颈丛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
低浓度布比卡因颈丛麻醉致心室纤颤救治成功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青年女性,17岁,40kg,既往体健,否认有任何药物过敏及中毒史,因左侧甲状腺瘤拟在颈丛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血常规,生化检验,甲状腺功能检验,心电图及胸片,腹部B超均未有异常阳性发现,颈部B超示:左侧甲状腺瘤.术前30min肌注鲁米钠那0.1g,东莨菪碱5mg,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BP、HR、ECG、sPO2.先于颈4横突处注入0.2%布比卡因5mL行深颈丛阻滞,再各以0.2%的布比卡因10mL分别行双侧颈浅丛阻滞.
-
静脉麻醉下超声引导颈丛麻醉的临床研究
颈丛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麻醉界的重视与研究,它以独有的优点弥补了全身麻醉的不足,但在方法学上存在盲目性[1],成功率不高,并发症较多等缺点,尤其在颈丛神经阻滞的操作过程令患者心里恐惧,疼痛经过又是术后不愉快的感受[2].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优良的镇痛镇静药不断在临床应用成功,超声成像技术用于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获得新的进展,颈丛麻醉的上述缺点得到弥补,现就颈丛麻醉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进行综述.
-
甲亢病人手术局麻药物中毒的报告
唐河县医院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共做甲状腺次全切除63例.其中甲亢病人30例.麻醉方式有颈丛麻醉、硬膜外麻醉、插管麻醉.颈丛麻醉中发生局麻药物中毒的共3例.此3例都是甲亢病人.病例报告如下.
-
右美托咪啶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镇静效果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各30例.Ⅰ组于颈丛阻滞后泵注右美托咪定,Ⅱ组静脉注射地西泮.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T1)、分离甲状腺上极(T2)、缝皮(T3)时间点监测OAA/S镇静评分、术中配合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Ⅰ组患者术中镇静及配合程度优于Ⅱ组;Ⅰ组T1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Ⅱ组同时间点(P<0.05).与同组T0时间点相比,Ⅱ组T1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而Ⅰ组在各观察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的心血管反应,而且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小,患者配合好,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副反应
颈丛阻滞期间常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1]。临床上通常用氟芬合剂或氟哌合剂、氯丙嗪、海特嗪等对症处理。笔者对一般方法处理无效的患者,使用艾司洛尔(Esmolol)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在58例甲状腺手术中施行颈丛阻滞麻醉,麻醉期间出现心血管副反应42例。经给于氟哌合剂、输液、吸氧而排除焦虑、低血容量、缺氧后仍不见明显好转的30例(男6例、女24例,年龄23~68岁,体重43~78kg,ASA Ⅰ~Ⅱ级)。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齐鲁制药厂0.5 mg/kg缓慢静脉注入,5 min后静脉滴注维持量0.1 mg/kg。
-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5月择期行甲状腺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麻醉组(Ⅰ组)和单用左布比卡因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质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治疗用药情况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 Ⅱ组HR、MAP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Ⅰ组比较,麻醉镇静、镇痛、手术满意度等均低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镇痛和镇静效果更明显,安全可控性好,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颈丛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3.24±2.03分,对照组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6.05±2.11分;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高于观察组,因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单纯的颈丛麻醉而言,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颈丛麻醉期间发生急性肺水肿2例报告
颈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常见于药物毒性反应及喉返神经阻滞后出现暂时的声嘶或失声,而发生急性肺水肿较少见[1].我院2 370例甲亢患者施行颈丛神经阻滞,发生急性肺水肿2例,约占0.084%,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率0.042%的2倍,现将病历报告如下.
-
结节性甲状腺肿颈丛麻醉对循环系统影响的临床观察
我们对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采用二种颈丛阻滞方法观察比较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4岁(18~45岁),这些病例大部分来自本省碘缺乏病重病区,病人多有压迫症状,并出现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术前未用影响循环系统的药物,手术时间55~130分钟.
-
甲状腺癌颈丛麻醉与芬太尼微量泵应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芬太尼利用微量泵在颈丛神经麻醉下对手术中病人循环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甲状腺癌病人30例,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利用微量泵输注芬太尼,观察两组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中应激反应小,血压、心率基本保持在术前水平,而对照组则出现血压升高并心率加快.结论微量泵输注方法的选择既能减轻心血管反应又能保持无呼吸抑制,避免了芬太尼的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颈丛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颈丛神经阻滞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迷走神经的支配.颈丛阻滞麻醉可抑制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由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存在阻滞不全的缺陷,在麻醉中常合并有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功能方面尤为突出.我院自2002年采用颈丛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187例甲状腺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腮腺上皮-肌上皮癌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65岁,以发现右侧腮区肿物呈渐渐性增大3年快速增大3个月,无伴疼痛,无面瘫及面部麻木感,无发热,既往体健,有嗜烟,每日两包,查体:双下颌、颈部及全身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右腮腺区见一肿物大小约3.0 cm×4.0 cm,质韧,活动度欠佳,B超示"肿物边界清,考虑为腮腺混合瘤可能性大"入院后颈丛麻醉十局部麻醉下行肿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包膜面纵横交错地附着肌腱组织,并见2根粗大的滋养血管供应瘤体.患者术后1个月后到上级医院行放射治疗及化疗1次,随访2年肿瘤无复发,全身情况良好.
-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术所致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颈丛麻醉下进行甲状腺手术常致血压骤升,这是器官和组织存在潜在危险的信号[1,2].1990年~2001年我院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745例,我们对其中出现高血压反应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效果.方法 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对47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进行围术期观察.结果 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为(27±6)min,术后2例出现谵妄,16例出现高血压,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31例术前有症状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好转.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使术中持续检测神经功能成为可能.
-
艾司洛尔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平抑作用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艾司洛尔组(13例),术中一旦患者血压升高>1.33kPa,即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 mg/kg;另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3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并比较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大值与患者术前的基础值.结果艾司洛尔组的心率平均变化为2.0%±3 9%,对照组为20.1%±3.5%;艾司洛尔组的平均动脉压平均变化为-2.4%±2.5%,对照组为10.7%±2.5%.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艾司洛尔对心率的影响较对血压的影响大.未发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情况.结论单次静脉注射2 mg/kg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
颈丛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 ~ 80 kg; ASA 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 ~2、100 ~ 200 μg·kg -1·main -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 kg -1·min -1和1 mg·kg-1 ·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 h 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