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要治疗吗?

    作者:林连君;刘新民

    我的父亲今年79岁了,平素有高血压.近,医生建议他进行颈动脉及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颈动脉窦部后壁可见一4.4×2.2mm强回声斑块,右侧颈动脉窦部内侧后壁可见9.2×2.6mm强回声斑块,双侧颈内外动脉内径正常,PW测血流速度及方向正常.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父亲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我的问题是:1.为什么会形成斑块呢?斑块是不是比单纯的动脉硬化要严重呢?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要做手术吗?3.如果不做手术,应该怎么治疗呢?4.我父亲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发病人群中,男性较女性多.

  •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32例

    作者:王培书;曾朝东;邓琼

    自Kenny等于1986年首次报告直立倾斜试验(TTT)用于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以来,这一检查已被公认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有效检查方法。我院于1995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的32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作了TTT试验,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32例均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脑电图,头颅CT,经颅多普勒等未能明确晕厥原因,并排除心脑疾患所致晕厥及颈动脉窦过敏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3岁。半年内发作1次者24例,两次以上者8例。1.2 检查方法 受检者至少禁食6h。检查在放射科胃肠造影室内进行,保持安静,所有患者均应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倾斜前静卧15min,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作好抢救准备,舌下含硝酸甘油0.3mg,进行适时心电监护,5min测血压1次,倾斜75°。

  • 超短波理疗的几个误区

    作者:刘梅玲

    超短波疗法是指应用波长10~1m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现在临床上大量运用超短波理疗机治疗和缓解各个系统的疾病,如:运用在神经系统适当剂量超短波作用于腰骶神经节及病灶区以治疗下肢神经血管疾病,有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度,减轻血管痉挛,建立侧支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功能的作用.运用在心血管系统超短波作用颈动脉窦或颈部交感神经节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作用头部或脊髓区能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某些药物的免疫物质进入脑和脊髓组织,可提高对脑炎和脊髓炎等的治疗效果.

  • 颈总动脉末段、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研究现状

    作者:胡亚楠;马星;单云官;张玉和;张金波;李伯森;杨德慧

    目的:探讨颈动脉末段、颈动脉窦处的粥样硬化和血栓的研究现状.方法:系统回顾近年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在诱因及病因、危害、诊治几个方面作分析讨论.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受血流动力学、血管病变、血液成份三个因素影响;病因与自身生活饮食习惯、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可引起脑缺血、脑卒中等严重损害;诊断一般采用影像学技术,治疗方法有药物及手术两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可引起脑缺血、脑中卒等脑血管疾病,应尽可能采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以避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2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王瑞华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阵发性室上速,是儿科重要急诊之一,持续发作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发生心衰,甚至心源性休克轻症病例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的操作如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刺激咽部等恢复窦性心律.有些病例需要用药物复律,甚至直流电复律.本科在2000年初收治2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1:女,12岁,因心悸12小时就诊,查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既往无类似病史.入院时心率180次/分,血压13 3/9 3 kPa.入院后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应用心律平1.5 mg/kg体重加等量10%GS溶液稀释后静脉缓注,心率降至142次/分,但仍未恢复窦性节律,2小时后心率又升至180次/分,复律失败.继续在心电监护下应用ATP 0.15 mg/kg体重加入10%GS 1 ml中5秒钟内快速静脉注射,心率突然降至89次/分,并渐升至100次/分,恢复窦性节律.病人有一过性面部潮红、胸闷及鼻塞.

  • 经颅多普勒检测54例肺心病患者脑动脉异常血流分析

    作者:秦虹

    资料和方法本组54例肺心病人中,其病程在5~9年,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在56~71岁之间,其中男女平均有11例病人后期合并肺性脑病.TCD检查采用国产的2020型脑彩色多普勒检查仪,平卧用2.0MHz经颞窗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颈内动脉末端(ICAI),并做颈动脉窦刺激试验和监听血管杂音.对怀疑有血管流速加快的患者,进行追踪检查.

  • 老年人眩晕症诊治中容易疏漏的三个重要问题

    作者:朱志芳

    眩晕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及心血管疾病问题之一.引起眩晕的因素很多,包括心源性、脑源性等.但目前发现有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慢快综合征三种情况的眩晕,临床容易误诊.故将这三种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归纳如下,给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一点启示.

  • 不同性别大鼠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差异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乔怀宇;赵连友;黄国明;杨学东;彭育红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Sprague-Dawley(SD)大鼠压力感受性反射(BR)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模型,用生理记录仪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测定BR功能,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颈动脉窦(CS)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的表达。结果 (1)雄性SD 大鼠的BR功能较雌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度(BRS)升高(P<0.01),但两者的平均动脉压无差异;(2)雌鼠CS 的iNOS表达较雄鼠升高,CS处微量注射iNOS反义寡核苷酸(iNOS-ASODN)后,雄、雌鼠CS 的iNOS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而且两性之间 iNOS 表达差异消失;(3)颈动脉窦处微量注射iNOS-ASODN 后,雌鼠的BRS 值明显升高(P<0.01), 升高幅度较雄鼠明显(P<0.01), 升高后的BRS值两性之间无差异(P>0.05):雄、雌鼠的加压反应明显降低(P<0.01), 下降幅度两性相比较无差异(P>0.05); (4)CS 处微量注射 iNOS-ASODN对于基础平均动脉压无影响(P>0.05)。结论 不同性别SD大鼠的BR 功能存在差异,其机制与CS的iNOS一氧化氮(NO)系统有一定的关系。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

    作者:邓尧;谢明星;吕清;万琳媛;方凌云;项飞翔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环向应变。
      方法:健康人群129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组1(年龄20~39岁,40例),组2(年龄40~59岁,54例),组3(年龄≥60岁,35例)。在左侧颈动脉窦部下方1.5~2 cm处长轴切面应用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uality arterial stif ness, QAS)测量颈动脉僵硬度参数β,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定量分析(Quality intima media thickness,QIMT)技术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在该处短轴切面存储清晰高帧频图像并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侧颈总动脉短轴环向应变峰值( Gpcs )。

  • 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研究

    作者:王海艳;郝玉明;李涛;崔炜;刘凡;谢文丽;郑红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尤其是颈动脉窦部(carotid bulb,CB)和股动脉(common femoral artery,CFA)的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不同频率间歇低氧暴露后兔颈动脉体的炎症状态和窦神经传入活性

    作者:冯靖;陈宝元;崔林阳;王宝利;刘春霞;陈攀峰;郭美南;董丽霞;李硕

    目的 建立不同间歇低氧/再氧合(IH/ROX)模式家兔颈动脉体在体模型,探讨不同频率IH/ROX暴露后家兔颈动脉体的炎症状态、内皮素水平和颈动脉体窦神经传入活性. 方法 49只成年雄性大耳白家兔(2.5~3.0 kg)分为7组,每组7只,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右窦神经,窦神经去包膜显露髓鞘,游离化学感受性神经细束记录窦神经传入活性.结扎近心端,远心端内插入导管,经程控蠕动泵交替灌注以发泡法预平衡的低氧灌注液和(或)正常氧灌注液,在右侧颈总动脉内模拟睡眠呼吸暂停模式IH/ROX暴露条件或持续低氧条件.按灌注频率分组为:间歇正常氧组(21%0:,15 s;21%02,1 min 45 s)、10次/h组(21%02,5 min 45 s)、30次/h组(21%02,1 min 45 s)、50次/h组(21%02,57 s)、60次/h组(21%02,45 s)、90次/h组(21%02,25 s),均反复灌注60次;持续低氧组:间歇正常灌注1 h 45 min,随后给予5%O2持续15 min.静置30 min,采集窦神经传入活性频率(Charge F),游离收集右侧颈动脉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颈动脉体裂解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并标准化.整体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比较用Tamhane T2法. 结果 随着间歇正常氧频率增加,IL-6、内皮素-1和Charge F整体均数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F=25 601.39,2390.48,6945.84,均P<0.05),50/hr组IL-6、内皮素-1和Charge F水平均高于其余各组.且Charge F与IL-6和内皮素-1相关(r=0.736,0.757,均P<0.05);而组间IL-6、内皮素-1和Charge F水平差异不明显.随着间歇低氧频率增加,HIF-1水平逐渐增加(F=5241.10,P<0.01),持续低氧组HIF-1水平高.VEGF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趋势(F=5931.30,P<0.05),持续低氧组VEGF水平增加明显. 结论 IH/ROX暴露后颈动脉体窦神经传入活性明显增强并与颈动脉体炎症和血管收缩密切相关,颈动脉体的炎症来源于再氧合时段而非来源于间歇低氧时段,这一过程受到IH/ROX频率的影响.随着IH/ROX频率的不断增加,颈动脉体炎症状态、内皮素水平和窦神经长期易化先是逐渐增加,而后再逐渐下降.15 min的持续低氧未造成明确的炎性损伤,而HIF-1和VEGF是IH/ROX适应性通道成员.

  • 颈动脉硬化对老年人餐后血压的影响

    作者:刘学员;喻智;卢水焕;唐慧明;唐伟雄;黄心元;孙玺荣;周锦池;林仁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对住院老年人餐后血压的影响. 方法 餐前15 min测1次血压,进第1口餐开始计时,20 min、4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各测血压1次,以餐后血压变化大值为餐后血压,使用彩色多普勒于颈总动脉分叉处10 mm内测量左右颈动脉各项指标,包括内径、大流速、小流速、阻力指数、内-中膜厚度(IMT)、有无颈总动脉体斑块、颈总动脉窦部斑块(以大斑块为准),并将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卒中、肾脏疾病、下肢静脉曲张、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颈动脉有无斑块等因素对餐后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偏相关分析.将138例患者分为:(1)餐后低血压组(PPH组,101例)与餐后无低血压组(对照组,37例),比较颈总动脉各项指标;(2)无CA组(IMT≤1.0 mm)与CA组(IMT> 1.0 mm);(3)单侧颈总动脉斑块组和双侧颈总动脉斑块组及双侧颈总动脉无斑块组;(4)单侧颈总动脉窦部斑块组和双侧颈总动脉窦部斑块组及双侧颈总动脉窦部无斑块组;比较各组餐后血压的变化. 结果 PPH组左右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慢,血流阻力指数大,左右颈动脉窦部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者明显(Z=-3.073、-2.303,P=0.002,0.021).偏相关分析:早餐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大值与颈动脉窦部斑块相关(r=0.195,P=0.022;r=-0.177,P=0.038),早餐后舒张压变化大值与脑卒中相关(r=0.259,P=0.002),晚餐后收缩压变化大值与糖尿病、冠心病相关(r=0.226,P=0.008;r=0.214,P=0.012);晚餐后舒张压变化大值与冠心病相关(r=0.183,P=0.032).颈动脉IMT对餐后血压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体斑块对早餐舒张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Z=-2.111,P=0.035).双侧颈动脉窦部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早餐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38、-2.735,P=0.003,0.006),单侧颈动脉窦部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颈动脉IMT与餐后血压变化不相关,颈总动脉斑块与早餐后舒张压变化、双侧颈动脉窦部斑块与早餐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相关.

  • 积极开展心脏局部去神经消融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研究

    作者:陈新;曹克将

    临床上,间歇性高度房室阻滞、功能性窦房结功能障碍、颈动脉窦综合征、心脏抑制性迷走神经晕厥等疾病可以引起严重症状,使生活质量下降,有必要积极治疗.

  • 起搏治疗神经介导性晕厥

    作者:陈柯萍;张澍

    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又称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多种因素触发的过强的神经反射,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从而导致晕厥发作.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1)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2)颈动脉窦综合征(carotid sinus syndromes,CSS);(3)其他反射性晕厥[1].

  • 洋地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地位的再评价

    作者:吕卓人;薛小临;姜馨;唐海波

    洋地黄作为传统的正性肌力药,已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200余年,但对其使用价值及安全性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一批随机化、对照、双盲、大规模、设计严密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力的证据,为正确评价及应用洋地黄奠定了基础.一、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1.实验室的研究证明,洋地黄是通过抑制心力衰竭心肌细胞膜Na+/K+-ATP酶,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促进Na+-Ca2+交换,细胞内Ca2+水平提高,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过分归因于正性肌力作用.近年来发现洋地黄的作用部分是与非心肌组织Na+/K+-ATP酶的抑制有关,副交感传入神经的Na+/K+-ATP酶受抑制,提高了位于左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入口处、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性传入冲动的数量增加,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下达的交感兴奋性减弱.此外,肾脏的Na+/K+-ATP酶受抑制,可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向远曲小管的转移,导致肾脏分泌肾素减少.

  • 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初步研究

    作者:陶钧;李克;刘永晟

    正常人体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分为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eid artery,ICA )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两支,分别供应颅内段与颅外段区域.如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会影响到正常的脑部血供,存在脑缺血的风险,严重时有脑卒中甚至死亡可能.动脉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而90%的颈动脉狭窄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窦是颈动脉上特别的一个结构,有学者发现颈动脉窦的外侧壁面是粥样斑块的高发区[1].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覃军;李学东;肖振勇;冯毅;黄河清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以降低术后心脏方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术前心脏功能检查、术后24 h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中7例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18例常规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缓和(或)心肌部分缺血改变,41例超声心动报告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术后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及血压下降,且9例为术前检查心脏功能出现问题的患者,13例患者中2例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期间未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积极抢救后无效死亡.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大,加强术前对心脏功能的检查、减少术中对颈动脉鞘的损伤、积极处理术后心率以及血压的变化,对于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至关重要.

  • 鼻咽癌颈部转移伴颈动脉窦综合征一例

    作者:沈旭平;潘伟民;王勇

    患者男,63岁,近半年来听力进行性下降,近半个月因严重反复发作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伴大汗淋漓于2011年3月收入宁波市笫一医院.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有长期吸烟、饮酒史.患者13 d 前休息时突发左颈部烧灼感,随之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在当地检查发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症状持续1h后自行缓解.

  • 以窦神经阻滞防治由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学建;周石;郑爱民

    目的探讨窦神经阻滞对过度刺激颈动脉窦所致血液动力学紊乱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平均分成3组,分别行窦神经生理盐水(NS)模拟阻滞(A1组)、0.5%利多卡因单侧(A2组)和双侧阻滞(A3组),观测血压、心率变化;选上述实验用兔12只,平均分成2组,分别行窦神经NS模拟阻滞(B1组)和利多卡因阻滞(B2组)后,反复多次刺激颈动脉窦,对比观察血压变化;另12只兔行颈动脉窦持续牵拉刺激,3 min后再予窦神经NS模拟阻滞(C1组)和利多卡因阻滞(C2组),观察血压变化.结果 A1、A2组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变化(皆F<1.52,P>0.05),A3组血压有短暂明显增高(10 min内各时点t>2.60,P<0.01); B1组每次刺激皆能引出血压降低(各刺激时点t>2.63,P<0.01),B2组阻滞后60~90 min(平均71.3 min)内,刺激颈动脉窦血压无显著变化(各时点t<1.65,P>0.05); C1组模拟阻滞后血压降低状态继续维持平均17 min(各时点t>1.98,P<0.05),C2组阻滞后减低的血压立即恢复并维持在刺激前水平(各时点t<1.65,P>0.05).结论窦神经单侧阻滞对正常动物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而对过度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有明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钩藤碱对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宜先;董京辉;高璐;马慧娟;武宇明;张翼;何瑞荣

    目的 探讨钩藤碱(Rhy)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及其有关机制.方法 通过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方法来获得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各项参数,阈压(TP)、饱和压(SP)、大斜率(PS)和窦神经放电的大积分值(PIV).① Rhy 10, 50和100 μmol·L-1用K-H液稀释后,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待钩藤碱发挥作用后,用K-H液冲洗恢复,在给药前后以阶梯方式升降窦内压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同时记录窦神经传入放电及积分.②分别预先灌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和L-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观察他们对钩藤碱效应的影响.结果 ①Rhy 10 μmol·L-1灌流隔离的颈动脉窦区,PS从(19.2±0.3)%降至(18.2±0.1)%·kPa-1,PIV从(219.3±3.3)%降至(199.1±3.8)%,同时TP和SP分别从(8.2±0.3)和(21.5±0.1)增加至(9.1±0.1)kPa和(22.1±0.1)kPa.用Rhy 50和100 μmol·L-1进行灌流时,如PS,TP和SP的变化均呈浓度依赖性,表明Rhy可以抑制CBA.②预先灌流L-NAME不能阻断Rhy 的效应.③预先灌流K+通道阻断剂TEA 1 mmol·L-1也不能阻断Rhy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放电活动的抑制.④预先灌流L-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可大部分阻断Rhy的作用.结论 Rhy可直接抑制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放电活动,其机制可能为Rhy抑制了动脉压力感受器上的Ca2+内流.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