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40例

    作者:林月秋;徐永清;王元山;汤逊;丁晶;阮默;李春晓;钱本文

    目的 探讨无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患者施行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对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疗效满意,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24.6个月,平均Harrisi评分90.6分,优28例(70%),良8例(20%),可4例(10%),优良率90%.结论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易于翻修,疗效满意可靠,较适合高龄体弱及年轻患者.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

    作者:孙红振;王子明;王爱民;杜全印;郭庆山;尹良军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时机、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以来16例髋臼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结果,探讨手术时机、植骨固定和髋臼置换的方法. 结果经6~66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16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36分. 结论髋臼骨折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但Ⅰ期全髋关节置换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 283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庆和;王子明;刘晓冬;卢卫忠;夏咏梅;王爱民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并发症. 方法回顾分析283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6年. 结果共出现如下并发症:假体松动42例,髋臼磨损15例,股骨头假体术后脱位3例,切口感染5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假体柄穿出股骨上段1例,髋臼外缘骨折1例. 结论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手术操作、假体质量、个体体质差异有关.

  • 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承方;陈云苏;王琦;沈灏;董文君;张先龙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由同一组医师完成101例TKA患者和105例THA患者,根据镇痛方式分为三组:(1)术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组;(2)术中关节局部注射帕瑞昔布钠组;(3)对照组.比较术后三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活动度(ROM)、术后直腿抬高能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术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组和术中关节局部注射帕瑞昔布钠组在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和术后24 h ROM及直腿抬高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帕瑞昔布钠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 结论 术中静脉注射和术中关节局部注射帕瑞昔布钠对TKA和THA术后的镇痛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迅速康复,且操作简便、实用,是TKA和THA镇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 第七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沈惠良;雍宜民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学组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 6月3日~7日在烟台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24篇,到会代表来自21个省、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197人.本次会议学术空气浓厚,代表发言积极,讨论热烈.现将会议主要内容和特点概括如下. 1. 骨折治疗观念由AO发展至BO.强调重视软组织和骨折块的血运,不单纯追求解剖复位. 如条件允许,提倡在创伤骨科中开展更多类型的微创手术.目前治疗骨折的固定手段远比十几年前丰富,应当根据病情、经治医师对各类治疗手段的掌握程度、所具备的条件,给予恰当的、符合生理的固定措施.会议交流的经皮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转子间骨折,小切口应用动力性髋关节加压螺钉(DHS)治疗转子间骨折,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关节镜下植骨治

  • Noonan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张庆荣;梁宇珊;杨基龙;林汉超

    患儿,男,为第1胎,母亲高龄(37岁)初产妇,于胎龄40周剖宫产娩出,生后即出现全身发绀,经吸氧等处理病情稍改善后转入新生儿科.家族史无特殊,体检:成熟儿貌,反应差,全身发绀,头向左侧歪斜,后发际低,眼距增宽,不睁眼,双耳较小,位置低,颈短,双侧颈蹼,左侧尤明显,右侧胸廓稍隆起,两肺呼吸音对称,心前区无隆起,胸骨左缘Ⅱ、Ⅲ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腹胀,肝脾不大,阴茎短小,右侧阴囊空虚,右手通贯掌,双侧扁平足,足底后2/3光滑无皱纹,四肢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外展.头颅CT:缺氧缺血性脑病;心电图:右室高电压;X线:双侧股骨骺缺失.

  • 第55例--肌张力低、性腺发育不良

    作者:张悦;周志轩

    病例报告患儿男,2小时,因哭声弱,反应差,面色青紫2小时就诊.患儿系第四胎第三产,足月顺产,出生史正常.出生体重3600g,无窒息史.母亲本次孕期多次保胎,孕28周曾患"感冒",并发现高血压(具体不详).第一胎为男孩,生后10天死于"心脏病";第二胎,女,现已5岁,体格及智力发育均正常;第三胎,男,孕18周不明原因死于宫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检:反应差,刺激后哭声弱且尖直,体位呈蛙状,被动检查髋关节时病儿呈痛苦貌.呼吸浅,面色绀,未见三凹征.

  • 髋关节镜下治疗成人进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盂唇撕裂

    作者:李梁;蒲昭德;吴海山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治疗成人进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合并盂唇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确诊为轻度DDH(Cowel分型1-2型),无明显骨关节炎,确诊合并有髋臼盂唇撕裂,经保守治疗无效,但尚未达到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标准的患者,施行髋关节镜下髋臼盂唇修补缝合术.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analogue score,VA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4±1.05)年,术前HHS评分平均为(74.1±6.1)分,末次随访平均为(83.0±9.7)分.术前术后HH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62,P<0.05);术前VAS评分平均为(3.7±1.0)分,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为(2.1±1.6)分,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结论 对于DDH合并盂唇撕裂,无明显骨关节炎表现的患者,通过关节镜下修补损伤的盂唇,可在术后早期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

  • 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回顾

    作者:范义平;刘伟军;蒋泰媛;龙正友;姜国棋

    目的 对90 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患者髋部疾病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因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的90 例患者,分别进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8 例(A组),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 例(B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 例(C组),对全部病例就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和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5.8年.从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C组)较其他两组少,从术后疼痛率对比高于A组低于B组,住院天数三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相对年轻,身体条件较好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应选择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75 岁以上患者由于身体限制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包括双极头),骨水泥型全髋只适用于髋臼缺损和骨质疏松的患者.

    关键词: 人工 髋关节 置换
  • 间接复位LCP联合钛缆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

    作者:陈义权;谢贵四;胡继功;张弢;洪登北;杨成华;赵立勇

    目的 探讨间接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联合钛缆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LCP联合钛缆采取间接复位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7例.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骨折均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4周(10~16周).结论 间接复位LCP联合钛缆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方法简单、固定牢固、效果满意.

  • CT三维成像技术对诊断髋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价值

    作者:赵永刚;丁晶;王能

    目的 探讨三维CT成像在髋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治疗髋关节周围复杂骨折32 例,男25 例,女7 例;年龄18~46 岁,平均32 岁.术前均行X线检查、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术前三维CT检查结果对骨折均进行正确的分型,手术优良率87.5%.结论 螺旋CT具有独特的优势,能立体、清晰地显示骨骼的正常解剖形态,突破了传统平面成像技术的局限性,避免骨的重叠对骨骼正常形态显示的影响,能显示传统的X线片不易或不能显示的骨折,从任意角度展现骨折块的立体形态,并能充分显示表面骨折线的位置、类型、走向、形状和骨折移位、脱位的情况.

    关键词: 三维CT 髋关节 骨折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作者:王创利;田守进;倪善军;葛建飞;张金坤;刘苏;沈卫东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对7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 7 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假体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的质量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2例治疗体会

    作者:赵晓明;刘列;宋宁亚;肖文兴;张永刚;李凯;杨军琪;李小宏;刘鹏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12 例.根据Pipkin分型,Ⅰ型2 例,Ⅱ型5 例,Ⅲ型3 例,Ⅳ型2 例.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9个月.根据Thompson Epstein评价系统,优4 例,良3 例,可3 例,差2 例.结论 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应力争早期解剖复位、固定,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理想方法.

  • 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68例体会

    作者:黄强民

    目的 观察分析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 68例患者采用外侧切口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0.5~3年,并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外侧切口下顺利进行,术中显露满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半年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外展无力和髋关节脱位显现,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优良率达100%.结论 外侧切口进行全髋置换术具有入路快捷、创伤小、出血少、显露良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重度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手术对策的探讨

    作者:侯明夫;姚京东;徐杰;曾逸文

    目前髋关节重度屈曲强直畸形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对其手术方法和疗效还存在争议,现将我院28例髋关节重度屈曲骨性强直畸形患者行关节置换的经验汇报如下.

  • 三维CT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诸力;徐卫星;张士良

    髋臼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且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以往根据X线片对其进行诊断、分型和手术,但髋关节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特别是发生严重骨折后,正常的对位关系完全消失,X线片甚至是CT扫描很难使医生全面客观的了解骨折和移位程度,影响骨折分型和手术方案的确定,甚至漏诊、误诊.本院从1999年采用CT三维重建诊治髋臼骨折9例,并对其临床优点进行了探讨.

  • 晚期活动期髋关节结核行二期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体会

    作者:彭伟秋;张祥洪;李富明;程珂琳;刘傥

    目的 观察一期病灶清除二期全髋关节置换(total replacement of hip,THA)治疗晚期活动期髋关节结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15例(15髋)连续就诊的晚期活动期髋关节结核患者,其中13髋为骨与软组织严重破坏一期难以彻底清除,2髋有窦道形成,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二期THA和围术期抗结核药物治疗.清创前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清创时尽可能清除脓肿、感染与坏死的组织,而后继续强化抗结核治疗至少3个月(平均4.4个月).当血沉与C反应蛋白达到正常值、切口完全愈合后行二期THA,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使一期清创后抗结核治疗总持续时间至少达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9个月,随访期间无结核复发、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松动等并发症,1例发生首次病灶清除后感染未控制,经再次清创及延长抗结核治疗后行二期THA.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6分提高到后一次随访时的平均89分.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二期THA是治疗伴有髋关节严重破坏与窦道形成的晚期活动期髋关节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不等长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陶冶;赵新友;邵士元;房光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不等长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然后行骨盆平片检查,测量双下肢长度,根据双下肢长度差值(limbs length discrepancy,LLD)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LLD≤5 mm)、Ⅰ组80例(5 mm ﹤ LLD≤10 mm),Ⅱ组20例(10 mm ﹤ LLD≤20 mm),Ⅲ组9例(LLD ﹥20 mm),应用 Harris 评分标准评价各组髋关节功能,并比较各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组 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 ﹤0.05),对照组和Ⅰ组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 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Ⅰ组满意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Ⅱ组满意率显著高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不等超过10 mm 对髋关节功能具有一定影响。

  • 髋关节镜下减压术治疗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作者:孙宇;陈崇民;顾明;吴文廷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髋关节减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髋关节撞击综合征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2~62岁,平均42.4岁。均行髋关节镜检,明确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清理损伤的软骨和盂唇,打磨骨赘,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采用髋关节查体和改良 Harris 评分进行功能评估。末次随访时,按改良 Harris 评分评定疗效,优2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超过90%。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对凸轮型 FAI 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化治疗手段。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作者:刘勇;王业华;蒋健;柯明池;徐峥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效果。方法对20例(27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置换前患者日常活动均明显受限,其中需要使用助行器7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例,8例(11髋)关节强直。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 Harris 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后期行脊柱后凸矫形术。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年(1.2~7.8年)。后一次随访,23髋(85.2%)疼痛完全消失;仅有1例仍需双拐辅助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不扶拐行走,步态正常。术前 Harris 评分平均14.9分,髋关节活动度平均40°。术后 Harris 评分平均82.9分,其中优8髋,良10髋,可7髋,差2髋,优良率74.1%;髋关节活动度平均190.5°;髋关节 Harris 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置换前(P <0.05)。4髋(7.4%)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 分级Ⅰ、Ⅱ级。假体无菌性松动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471 条记录 116/124 页 « 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31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