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观察

    作者:吴晓斌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甲基泼尼松龙(MP)治疗急性脊髓炎(AM)疗效及对患者感知、运动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M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MP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予以GM-1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感知及运动功能[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量表2011年修订版(ASIA2011)]、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SLA2011感知、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M-1联合MP可有效降低AM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令感知、运动功能复旧,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临床观察

    作者:王志师

    目的:分析对急性脊髓炎患者采取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及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某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接收治疗的4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脊髓炎患者采取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运动疗法在改善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能力和肌力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家福

    目的:评价运动疗法在改善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能力和肌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32例),前者予以常规康复方案,后者予以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及双下肢肌力情况.结果: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但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肌力Ⅳ级、V级恢复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运动疗法应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能力与肌力,从而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急性脊髓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作者:顾志娥;胡娅莉;王敏;王丽佳;钱少敏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急性脊髓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急性脊髓炎患者下肢DVT形成,每天2次,每次30 m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结果 1个疗程后(14d)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脊髓炎患者下肢DVT形成,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低场FLAIR技术在急性脊髓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向之明;许向东;谭理连;胡煜升;周燕发

    目的 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0.5T超导磁共振(MR)机对52例健康者和3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行MR检查,扫描序列为TlM.T2WI,FLAIR序列,33例患者中23例作了T1WI增强扫描,比较FLAIR和TSE-T2WI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FLAIR发现病灶33处,检出率100%,TSE-T2WI发现病灶23处.检出率69.7%:在显示病灶边缘情况方面,FLAIR显示清楚者32例,T2WI显示清楚者13例.在发现病灶及显示病灶边缘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FLAIR技术在脊髓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本病检查的常规方法.

  •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与MR特点

    作者:黄才东

    急性脊髓炎,既往主要依靠临床诊断,易造成误诊.有核磁共振(MRI)检查后,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文总结了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诊断为急性脊髓炎患者116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及MRI特点进行分析.

  • 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神经梅毒1例

    作者:张玉龙;王慧萍;黄春华

    患者,男,52岁,已婚,无业。因大便障碍7 d,双下肢麻木乏力伴排尿困难3 d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障碍,无便意感,3d前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伴排尿困难,不能缓解,次日症状加重,下肢不能行走,下腹部胀满,排尿费劲,时有尿失禁,腰部以下感觉减退,双上肢灵活,无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耳聋耳鸣,无畏寒发热等,曾在外院门诊,行胸髓MRI 示:T1~8脊髓异常信号(图1),考虑脊髓炎,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来我科住院。

  • 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诊断:争议中进展

    作者:高聪;龙友明

    自从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的名称和定义提出后,许多的临床标准被提出来诊断该疾病。开始时NMO定义强调了单时相过程[同时出现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和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TM)或相继出现]。到1890年,Gault和Devic提出诊断标准:严格要求病例要双侧ON和TM同时出现或数周内相继出现;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体征可轻微改变。1999年,Mayo医学院开展了系列研究,Wingerchuk 等更改了Devic定义并组织多次会议来阐明NMO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免疫学和影像学特点。 WINGERCHUK等[1]提出1999年标准,强调NMO患者出现ON(双侧或单侧)、急性脊髓炎,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证据的病灶,他们认为大部分NMO有复发过程,单时相患者具有更严重的指数事件,超过1/3的患者脑脊液的细胞数超过50· mm-3,90%患者脊髓MRI示病灶超过3个脊椎节段。尽管有1999年标准的提出,NMO与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在临床症状、病理学和客观指标( MRI,脑脊液特征等)表现相互重叠,使到两者鉴别仍然是非常困难,尤其是日本提出的视神经脊髓型MS( optical-spinal MS )是否纳入NMO病谱存在较大的争议。随着临床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进展,尤其是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 -4, AQP4)抗体的发现,目前公认NMO与MS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实体。

  • MRI在急性脊髓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忠孝

    目的 研究探讨采用MRI进行急性脊髓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MRI表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MRI检查均可见脊髓内信号异常,其中19例为颈段异常,17例为胸段异常.36例患者的脊髓病变部位均显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全部病变平面蛛网膜下腔变窄,同时可见病变脊髓都有不同程度的变粗.患者伴有脊髓肿胀,其临床预后则较差;无脊髓肿胀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脊髓肿胀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MRI进行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具有显著的影像学特征,可清晰显示出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脊髓炎1例

    作者:陆少玲

    急性脊髓炎以腹痛,呕吐为首发表现者少见.现将本科室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误诊为急性脊髓炎1例

    作者:刘桃安

    患者男,35岁,于1999年2月21日晚饱餐饮酒后(未醉),突然出现双下肢完全瘫痪,不能活动,小便正常,于3 Am急来我院收住急诊科,抬入病房,查体:T 36.5℃,P 70次/分,R 14次/分,BP 17/11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答问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发绀,口角无歪斜,肺部听诊正常,心率70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小腹脐以下麻木、疼痛,双下肢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拟诊为“急性脊髓炎”治疗上给予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 ml,胞二磷胆碱、地塞米松20 mg、10%的氯化钾针1 g,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

  • 脊髓梅毒临床及神经电生理4例分析

    作者:杨忠民;刘雁;高曲文;彭凯润

    目的:探讨脊髓梅毒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结果:(1)脊髓痨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神经痛,共济失调步态,Romberg征阳性、下肢深感觉障碍、肌张力减低、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二便障碍;或脊髓梅毒表现为急性脊髓炎.(2)体感诱发电位均表现为下肢中枢传导速度延长:双下肢波形分化欠佳不良、波幅降低,L3、T11,及皮层电位P40潜伏期延长.结论:梅毒可导致急性脊髓炎.对于中年腰腿痛、共济失调的患者应常规做梅毒血清学检查,以防止误诊.脊髓痨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提示腰段脊髓以上中枢神经受损.

  • 亚急性联合变性12例误诊分析

    作者:俞万香;刘德忠;黄秉钦;杨燮昌

    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神经内科中相对少见的一种疾病。我院1989年10月~1999年11月间共收治亚急性联合变性病者14例,其中院内外误诊12例,误诊率为85.7%。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16~67岁,平均48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平均9个月。农民9例,工人2例,干部1例。1.2 临床表现 12例均为渐进性发病。10例首发症状为周身乏力和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障碍(麻木、灼热、疼痛),下肢为甚。2例首发症状为足与腿部有抽搐。9例以脊髓后束和侧索损害为主要表现。3例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2例有括约肌功能障碍。1例有视神经损害。1例有精神异常。11例患者伴有贫血、消化不良及胃大部切除术、糖尿病等。1.3 辅助检查 12例脑脊液检查均正常。11例注射组织胺作胃液分析,发现有抗组胺性的胃酸缺乏。10例周围血象及骨髓涂片检查为巨细胞性高色素性贫血。1.4 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脊髓炎3例,多发性神经炎5例,脊髓压迫症2例,多发性硬化1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

  • 自发性膀胱破裂手术治疗6例报告

    作者:于千;周卫东;袁志明

    1 引言 自发性膀胱破裂系指非外伤因素引起的膀胱突然破裂 , 临床上比较少见 , 但发病急、病情变化复杂、易误诊 [1]. 我们在 1992年至 1996年收治 6例自发性膀胱破裂 , 现报告如下 .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例 , 男 4例 , 女 2例 , 年龄 28岁至 54岁 , 中位年龄 39岁 . 破裂的诱因 , 1例为膀胱憩室切除术后半年连续打喷嚏数次所致 ; 2例为前列腺增生症引起急性尿潴留 , 膀胱极度膨胀排尿所致 ; 1例为急性脊髓炎尿潴留所致 ; 2例为膀胱癌癌组织侵蚀膀胱壁所致 .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临床研究

    作者:杨福云;汪爱琴;白金珠;蒋忠红

    目的 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脊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痛觉、触觉以及运动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痛觉、触觉以及运动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肌力恢复2级以上时间、排尿恢复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感觉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邱雁飞

    急性脊髓炎是一组急性发作的非化脓性局限于数个脊髓段的横贯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可能因病毒直接感染或感染后引起自体免疫反应所致.常见的发病诱因是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劳累、负重或扭伤等.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特点.2004~2005年我科收治急性脊髓炎10例,均采用加强营养、减轻脊髓炎性反应等方法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护理
  • 链球菌感染致急性脊髓炎一例

    作者:李虹艾;李帮涛;崔兰;海元平;黄婷;向伟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A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损伤.前驱感染以病毒较为多见,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其他病原菌感染导致急性脊髓炎较为少见.检索国内外文献,不乏病毒感染致急性脊髓炎的病例报告,但急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感染致急性脊髓炎的病例报告罕见.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海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链球菌感染致急性脊髓炎1例患儿.本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脊髓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急性横贯性脊髓病变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作者:王为珍;郑茜;王国栋

    目的 探讨急性横贯性脊髓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性61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为急性起病,有明确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其中急性脊髓炎34例,转移性肿瘤15例,脊髓出血性病变8例,脊髓缺血性病变4例.结论 对急性起病的脊髓功能障碍,除常规考虑急性脊髓炎外,应与其他脊髓病变的进行鉴别诊断,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 健脾利湿活血汤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

    作者:游建明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活血汤配合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均予以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组加用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加减内服,疗程21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肌力改善时间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肌力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利湿活血汤治疗急性脊髓炎安全、有效.

  • 急性脊髓炎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作者:钟利峰;董芬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临床表现为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及大小便障碍.本病若无严重并发症通常3~6个月可恢复至生活自理,若合并压疮、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常影响康复,或遗留后遗症,部分患者可死于并发症,上行性脊髓炎患者往往短期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331 条记录 13/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