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脊髓炎护理体会

    作者:王丽;杨莉霞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的急性横贯性损害,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有些病例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因此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基础上,精心的护理极为重要.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2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护理
  • 急性脊髓炎治验

    作者:彭雁玲

    急性脊髓炎是临床危重急症,以发病急、症状重、有后遗症为特点.笔者运用温阳通络中药治疗急性脊髓炎1例,报告如下.

  •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昕雯;田向阳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锥体束传导功能和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4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7 d后改服醋酸泼尼松片60 mg,每天1次并逐渐减量至5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7 d后改服醋酸泼尼松片60 mg,每天1次并逐渐减量至5 mg/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锥体束传导功能、感觉障碍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0%vs.79.31%),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下肢锥体束传导潜伏期、波幅和感觉、痛觉、触觉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锥体束传导潜伏期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锥体束传导波幅和感觉、痛觉、触觉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锥体束传导功能,缓解感觉障碍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亦较好.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卉;林香玉;黄萍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并比较治疗前后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RI检查结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急性脊髓炎时加用GM-1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 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道

    作者:张树堂;李光勤

    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典型的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但有大约10%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称为变异型.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变异型中,以Fisher综合征常见,其它变异型少见,但国内外均已有报道[1,2,5].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与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分析

    作者:陈建容;陶珂;杜麒麟

    目的 研究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合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脊髓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5例(治疗组)急性脊髓炎患者,与1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使用甲基泼尼松龙与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在肌力改善、括约肌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比常规组明显缩短,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与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效果较好.

  • 一例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急性脊髓炎的调查

    作者:刘永胜;王锐敏;成晟

    1 发病经过患者刘**,女,1987年出生,居住地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家属院.2005年10月1日上午8时在该医院保健科,接种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成人流感疫苗一剂次(0.5 ml/支,商品名福禄立适,批号AFLU113AA).疫苗运转符合冷链规定要求,接种人员均为取得上岗资格的医护人员,接种时经预检,健康状况良好,亦无任何接种禁忌症,有青霉素、阿莫西林过敏史,约6周前有"感冒"、"腹泻"病史,未诉既往有家庭史.

  • 2012-2014年菏泽市15岁以下急性脊髓炎病例监测

    作者:张复臣;马翠荣

    目的 对菏泽市2012-2014年15岁以下急性脊髓炎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评价菏泽市15岁以下脊髓炎病例报告监测和临床诊治工作进展,掌握其发病流行状况及规律,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和脊髓炎病例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网络直报系统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菏泽市2012-2014年共报告15岁以下脊髓炎病例20例.2012-2014年15岁以下脊髓炎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8/10万.20例病例分布在全市9县区的20个乡镇(办事处)的20个行政村(社区),高度散发.48 h及时调查率为100.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100.00%.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1例检测到Ⅱ型脊灰疫苗病毒,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为5.00%,未检测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与疫苗高变异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5.00%.结论 菏泽市15岁以下脊髓炎病例报告监测和诊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15岁以下脊髓炎病例报告监测和诊治工作.

  • 验案二则

    作者:张春英

    2例病案报道,病案黑汗症临床罕见,究其原因是肝脓肿引起.病案急性脊髓炎无特效治疗,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以资临床借鉴.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分析

    作者:冯燕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独立行走时间、括约肌功能恢复时间和肢体肌肉恢复二级以上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感知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脊髓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以促进患者各组织肌肉功能的恢复,提高运动功能和感知功能,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脊髓炎康复治疗现状

    作者:凌彩霞;屈云

    急性脊髓炎是临床常见的脊髓炎,主要表现为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在早期诊断、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是否对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对其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脊髓炎一例

    作者:黄建戈;刘芳;张士放;黄颂敏;付平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糖尿病、高血压12年,心累气紧2个月"于2012年3月19日入院.12年前发现血糖、血压升高,于当地医院诊断"2型糖尿病、高血压",予降糖、降压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血压控制可.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气紧,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未作任何处理.20+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白痰,当地医院查肾功能异常(肌酐395 μmol/L).住院8d后,心累、气紧无缓解,并渐出现双下肢无力、感觉麻木,大小便失禁,复查肾功示肌酐500+ μmol/L,诊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肺部感染.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后,心累、气紧、双下肢水肿症状有所好转,但双下肢无力、感觉麻木无好转,并逐渐向上肢发展.当地医院考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遂转入我院.

  • 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及β-AP Tau蛋白的变化

    作者:叶玉兰;叶雪梅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的变化.方法 筛选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3月行脑脊液检查的患者67例,按是否为急性脊髓炎将患者分为疾病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行血清及脑脊液微量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SAlb无明显差异(P>0.05);CAlb和QAl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gG、CIgG、IgG指数和IgG-syn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OCB阳性患者9例,阳性率为2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AP、脑脊液β-AP、血清Tau蛋白和脑脊液Tau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就已经出现血脑屏障损害,SAlb、CAlb及QAlb能作为判断血脑屏障损害的指标,并用于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非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异常,提示其疾病的发生和自身免疫相关;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β-AP及Tau蛋白未出现明显异常,提示早期急性脊髓炎尚未出现神经功能的损害,对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 Tau蛋白的变化

    作者:何明杰;康东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的变化.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3月行脑脊液检查的患者67例,按是否为急性脊髓炎将患者分为疾病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行血清及脑脊液微量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SALB无明显差异(P>0.05);CALB和QAL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gG、CIgG、IgG指数和IgG-syn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OBC阳性患者9例(2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AP、脑脊液β-AP、血清Tau蛋白和脑脊液Tau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就已经出现血脑屏障损害,SALB、CALB及QALB能作为判断血脑屏障损害的指标,并用于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非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指标异常,提示其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相关;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β-AP及Tau蛋白未出现明显异常,提示早期急性脊髓炎尚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对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赵雪花;蔡秀英;贾莎莎

    目的 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经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月内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排尿功能第15天恢复情况实验组显效10例,对照组4例;实验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5.67士1.82)d.实验组第15天PaCO2(47.8±6.1)mmHg,对照组(58.4士5.6)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 针灸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选穴规律探讨

    作者:李旗;邢雪连;田福玲;崔建美;马树祥;王洪彬;李雪青;高晓珊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临床治疗急性脊髓炎常用腧穴及经络,以期为临床选穴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急性脊髓炎的常用腧穴及经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急性脊髓炎所选取的穴位中以足三里、三阴交、伏兔、悬钟、阳陵泉穴使用频率高;十四经脉中胃经、胆经及脾经应用为广泛.结论:针灸治疗急性脊髓炎有一定的疗效,应加强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便于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提高临床疗效.

  • 甘温除热法的临床治验4则

    作者:蒋贵平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之一.自东垣首创后,历代医家均有阐述,用之得当,常效如桴鼓.笔者临床上运用此法,曾先后治疗了淋巴结核、急性脊髓炎、产后大出血等10余例伴见高热的患者,收到较满意的疗效.介绍4例于下:1锁骨上窝淋巴结核伴高热郑某某,女,22岁.因患左侧锁骨上窝肿块求诊某院,经手术切除肿块,病理检查为干酩样坏死组织,未检出癌细胞,确诊为锁骨上窝淋巴结核.术后3天出现发热,体温持续39℃以上,予以抗生素、激素、抗痨治疗近半月,患者体温仍未控制,后转诊本院.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脊髓炎34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晓柳;刘铁军;李斌;郝立科;徐士军

    急性脊髓炎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是由各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大幅降低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脊髓炎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剂和神经再生剂,用于治疗神经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2‐3]。为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疗效,本院选取急性脊髓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急性脊髓炎并呼吸肌麻痹的呼吸支持

    作者:艾德世;澋凤梧;王兴勇

    1993~1999年,我们共收治急性脊髓炎患儿21例,其中5例发生呼吸肌麻痹,经采用适当的呼吸支持及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5~13岁.

  • 导师陆家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经验

    作者:戴晓艳;金良昆

    急性脊髓炎为神经系统常见病,病因未明,可能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或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脊髓病变节段以下的截瘫,感觉缺失,膀胱及直肠的功能障碍.以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多发于秋冬或冬春季节.急性起病,发病前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过度疲劳及外伤史.……

331 条记录 14/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