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液的工艺改进

    作者:邓夕军;黄显泰;李俊山;程远瑞;徐苓

    转移因子(TF)是一种细胞免疫调节剂和增强剂.本院自制的"309扶正口服液"[制剂文号(1994)军制FM39001],即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面部扁平疣128例,4周为一疗程,总有效率89%[1];作为癌症化疗辅助剂观察150例,患者免疫指标有所增加,化疗后白细胞回升快,在其它各科也有报告.本文仅对近年来的工艺改进作一报道.

  • 布洛芬片制备工艺改进

    作者:邱明鸿

    目的:对布洛芬片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方法:采用内加部份预胶化淀粉、15%预胶化淀粉浆制粒;应用新辅料HPMC60RT50和丙烯酸树脂Ⅳ号作包衣材料对布洛芬片薄膜包衣.结果:解决布洛芬压片时粘冲,提高其溶出度;薄膜包衣后,增加产品的抗热、抗湿性,提高产品质量.结论:该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成熟.

  • 氯法拉滨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郭舜民;邓思珊;齐一萍;林绥

    目的 合成标题化合物,并进行工艺改进.方法 以1-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为起始原料,制得1-氯-2-脱氧-2-氟-3,5-二-O-苯甲酰基-α-D-阿拉伯糖(化合物6).化合物6与2-氯腺嘌呤在四氧化锡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氯法拉滨.结果 总收率为8.4%,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MS等方法确证.结论 该合成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 扎鲁司特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吴孝国;毛亚琴

    目的 合成扎鲁司特,改进工艺.方法 5-硝基-1H-吲哚经甲基化、付-克反应、缩合、还原和酰胺化反应制得扎鲁司特,主要对甲基化、付-克反应和还原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 通过优化条件合成了扎鲁司特,总收率31.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确证.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原材料价廉易得,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 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葛海霞;王礼琛;倪生良

    目的 改进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间氨基苯甲醚为原料,经酰胺化、傅-克烃化、醚化、N-烷基化四步反应合成阿立哌唑.结果 通过优化条件合成了阿立哌唑,总收率40%,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氢谱、红外光谱确证.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且节省了反应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盐酸奈福泮合成工艺的改进

    作者:邹晓红;冯顺;冷艳平

    目的 提高收率,降低成本.方法 以邻苯甲酰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三氯化磷酰化,N-甲基乙醇胺胺化,三氯化磷氯化,硼氢化钾还原,然后和氯化氢反应得盐酸奈福泮.结果 收率提高了15%,原料成本每公斤降低了50元左右.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路线科学、合理,是一个较好的工艺合成路线.

  • 苯扎贝特合成过程中的杂质分离及工艺改进

    作者:吴洁

    目的 对分离得到的苯扎贝特合成过程中的一个杂质进行结构确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工艺改进的方法.方法 用柱色谱分离得到该杂质.结果 改进后苯扎贝特在其粗品中的含量由79%提高到93%.结论 分离得到的该杂质是造成产品纯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化癥丹制剂工艺的改进

    作者:王建中

    化(徵)丹(批准文号浙卫制准字1999第1673号)是我院名誉院长、省名老中医姜琦主任中医师在60年代就组成的基本方基础上通过30多年临床实践不断改进而制成的胶囊剂,该药对治疗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瘰疠、结核、肿瘤等属于中医" 积"范畴之疾病临床有较好疗效[1].化(徵)丹对" 积"疗效观察的研究已于2000年12月通过湖州市科委主持的专家评审,现正在申报科技成果奖.但一直以来制剂工艺比较简单,实践中发现此工艺有一些不足之处.经改进后,质量显著提高,介绍如下.

    关键词: 化(徵)丹 工艺改进
  • 肉豆蔻炮制工艺的改进

    作者:李宏斌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又名肉果、玉果.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肉豆蔻性温、味辛,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虚寒冷痢、下泻不止.由于本品油质含量较高,生用反而产生滑肠致泻,须经过加工炮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 制备氯硝柳胺缓释球工艺改进的研究

    作者:阳桂芬;夏蒙;李广平;刘宗传;郭凤英;吕时甲;刘启立;吴昭武

    目的 研制杀灭血吸虫尾蚴的环保型的氯硝柳胺缓释球.方法 新工艺中去掉了原配方中的酚醛树脂漆,省去了包衣的工序,简化工艺流程;研制生产标准化的缓释球的机器.结果 改进制备缓释球的工艺后,生产出了标准化的氯硝柳胺缓释球,提高工效37.5%,降低生产成本20.83%.工艺改进前后缓释球现场灭蚴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72,P>0.05).结论 改进后的环保型氯硝柳胺缓释球与原缓释球比较,仍然保持了灭蚴的良好效果,值得现场推广应用.

  • 藤黄中新藤黄酸提取分离工艺改进

    作者:刘修树;周娟;王效山

    目的 改进从中药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的工艺.方法 按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湿法上样,流动相(石油醚∶乙醇=20∶1)洗脱,分离得到纯化的金黄色化合物.运用熔点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来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 金黄色化合物的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13C-NMR数据与文献中新藤黄酸的相应数据一致.结论 运用改进的工艺从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是可行的,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 卡培他滨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钟国琛;马祥

    目的 分析比较卡培他滨的几种基本的合成路线.方法 选择以1',2',3'-O-三乙酰基核糖为原料,经过缩合、酰化、水解合成卡培他滨的路线,在合成2',3'-二乙酰-5'-脱氧-5-氟胞啶时用氢氧化钠替代碳酸氢钠中和.结果 和结论可以减少碱用量,并减少成盐量,后处理方便;并对卡培他滨合成中的温度和碱浓度进行了考察,选择合适了的工艺条件,总收率达到68.1%.

  • 帕米膦酸二钠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李孝仁;付鑫祥

    目的 合成-氨基-1-羟基-亚丙基-二膦酸二钠盐(帕米膦酸二钠)工艺改进.方法 以β-丙氨酸为主要原料与三氯氧磷和亚磷酸反应的工艺为基础.(1)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氯苯;(2)直接采用大量水洗纯化中间产品;(3)直接用氢氧化钠固体成钠盐.结果 原文献收率29.7%,现提高到47.3%,工艺简化.结论 经以上工艺改进产品收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改进了工艺.

  •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胡士高;柏俊;刘燕

    以穿心莲内酯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无水吡啶、琥珀酸酐、无水亚硫酸钠,控温在70~80℃反应生成炎琥宁(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的重要中间体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总收率为41.7%.操作工序简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收率高.

  • 盐酸班布特罗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作者:黄鹏;倪受东;冯传平

    目的改进盐酸班布特罗的合成工艺.方法经酯化、溴化、还原、缩合、成盐五步反应合成盐酸班布特罗.结果完成了盐酸班布特罗的合成,经波谱数据确认了其结构.结论该反应途径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较佳的合成路线.

  •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崩解度问题的工艺改进

    作者:史向文;汪惟国;王茹

    崩解度易超限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较常见且突出的一个问题.我们从改进工艺处方入手,通过反复试验对比,终于筛选出了佳的处方组合,根本上解决了该品种的崩解度问题,进而达到了避免产品返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 提高维生素B2片溶出度工艺改进之探讨

    作者:史向文;汪惟国;王茹

    中国药典"维生素B2片"质量标准项下明文规定该片剂的主药的溶出度应为≥75%[1].药典规定的片剂溶出度是该片剂中主药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的速率与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主药溶出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配制工艺改进的探讨

    作者:王昌富

    目的:改进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配制工艺,确定佳配制方案。方法采用将樟脑、薄荷脑在恒温加热条件下共熔、浓配的方法。结果此方法配制的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外观澄明,稳定性好。樟脑、薄荷脑共熔液完全液化,能迅速溶解于液状石蜡中。结论此方法本人认为是配制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佳方法,配制时省时省力,适合大批量生产。

  • 氧化锌Ⅱ号洗剂处方及配制工艺改进

    作者:王昌富

    对氧化锌Ⅱ号洗剂处方及配制工艺改进,使其更加细腻,均匀,特别是使产生的气泡大幅度减少.引入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物质颗粒硫磺及不溶于水的亲水性物质氧化锌颗粒和滑石粉充分浸泡(渗透),使其易被水湿润.结果改进后的氧化锌Ⅱ号洗剂处方工艺配制出的氧化锌洗剂几乎不产生气泡,便于分装应用.

  • 盐酸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晁阳;包玉胜;叶海;闵涛

    目的 合成盐酸莫西沙星.方法 以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硼螯合反应、与(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缩合、酸化并加水结晶制备得盐酸莫西沙星.结果 合成的盐酸莫西沙星总收率约为75%.结论 本合成工艺对硼螯合反应进行了优化,不使用腐蚀和毒性的氯化锌,能够达到很好的螯合效果;螯合物与壬烷的缩合产物通过简便的后处理方式,即直接酸化继而加水析晶,制备得盐酸莫西沙星,总收率在75%左右.产品纯度高,单个杂质小于0.1%,总杂质小于0.2%,适合工业化生产.

385 条记录 13/20 页 « 12...10111213141516...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