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探讨

    作者:刁文博;张松山;李斌;高建;刘耿耿;张建国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予以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的为8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谷茂

    目的:研究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1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36例,采取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联合外侧植骨方式治疗,术后随访观察3~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orter指数达到0.51±0.28,Cobb 角(9.27±4.27)°,前缘高度(90.12±10.74)%,对照组Worter 指数达到(0.87±0.26),Cobb 角(17.38±4.36)°,前缘高度(75.34±11.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15,P=0.0279);两组患者对比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26,P=0.1414)。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顾云峰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10月~2014年8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将其根据抽签法氛围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痛针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结论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法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其创伤小、疼痛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维敏;吴学军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8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选择侧路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选择后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Cobb角,后、前缘高度比值与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Cobb角与后、前缘高度比值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少,且并发症总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32%(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矫正后凸成角畸形现象,使患者伤椎高度得到有效恢复,优化手术指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近期效果

    作者:祁腾民;索南昂秀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术式将患者分为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组(研究组,n=30)和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组(对照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情况(Worter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术中术后指标、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Worter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止痛针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较外侧植骨融合术的效果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降低患者的Cobb角、Worter指数、VAS评分,缩短患者的切口长度、止痛针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 脊柱胸腰段骨折GSS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中华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型骨折,导致骨折的原因多为过度承受外力所致,并且容易伴随脊髓损伤和椎体滑脱,临床治疗主要通过纠正患者脊柱的生理弯曲,恢复椎体的正常高度,消除脊髓神经所受到的压迫,使脊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经后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对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而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尤为关键[2],我们观察分析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GSS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张华;张莉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的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万军;黄丽

    目的 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实施后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脊柱一般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190.20±20.29)min、(12.60±5.48)cm、(520.17±98.24)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286.42±31.67)min、(18.38±5.67)cm、(814.68±204.88)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加快患者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情况,有推广应用价值.

  • 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探讨

    作者:罗万荣;易伟宏;王敏;李夏林;刘东宁;王尔天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单节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45例.微创组给予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前微创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影像学指标与传统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微创组患者的CK、CRP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微创组患者的CK、CRP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患者,1例螺钉松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2/45);传统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患者,3例螺钉松动患者,3例螺钉断裂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8%(8/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涛;王来斌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3例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试验组(47例,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治疗)和对照组(36例,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2)试验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4项围术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患者经手术治疗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路内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刘义斌;韦蒙;曾明义;刘智;廖文奔

    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前路组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路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后路组患者手术成功率88.89%(32/36),高于前路组63.89%(23/36);并发症发生率16.67%(6/36),低于前路组44.44%(16/36),术中出血量低于前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前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44例效果观察

    作者:苗振林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4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 (28/44),对照组为72.7%(1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0,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188.2±36.5)、(268.8±28.6) min]、切口长度[(118.2±23.8)、(223.6±34.6)mm]、术中出血量[(522.3±112.8)、(814.8±202.6) ml]、住院时间[(8.8±2.4)、(19.6±6.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29、16.648、8.367、10.775,P均<0.01).结论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快患者的康复、符合患者的美学观点等,较前路入路手术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 探讨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钟蓬鹏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平均住院的时间、平均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优良率(9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分级为E级病例明显更多,B级病例明显更少,B级、E级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和D级病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周华银

    目的 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行一期经伤椎弓根植骨内固定;观察组行单纯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伤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单纯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李艳青

    目的:对内固定融合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4例,其中37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另外37例患者通过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同时随访获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其手术耗时更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总体临床疗效更好而治疗费用更少,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姚士祥;杨峰;祖广军;杨飞

    脊柱骨折常见的发生于胸椎和腰椎处,或者两者连接处。通常是由于高速度的冲击而引起,包括车祸和高出坠落等,高能量冲击同时也会引起一些附加的损伤。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同时可以在手术时处理后部结构损伤[1]。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兰宗江

    目的:观察并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6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后路手术治疗,各33例.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 A S评分、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病患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效果理想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创伤小,值得推广.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董睿

    目的:分析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抽取5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口长度小,两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优越,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对于患者而言是更好的选择方案.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80例疗效分析

    作者:千成日;崔正默;许龙吉;李明学;吴宏杰;金星主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等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等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更佳,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探讨

    作者:黄冠军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4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