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物耐受性缘起何因
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患病用药,一开始(即使剂量较小)药物疗效也很好,继续用药,效果会逐渐减弱,终完全无效——即病人对该药产生了“耐受性”.久用某一药物,为何会产生耐受性?如何克服?
-
药物为何与疾病"和平相处"
很多身患疾病的人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原本效果很好的药物,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不管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医学专家指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可能是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是病菌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耐受"和"耐药",是使药物越吃疗效越差,直到后与疾病"和平相处"的原因所在.
-
147有机磷农药所致耐受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一些实验研究发现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机体产生耐受性,本文综述了这种耐受现象的发现与机制,以及耐受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
-
三联药物1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主要的致病因子,成功根除Hp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因此众多指南均主张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应作根除治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现为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光学异构体,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早期临床表明,埃索美拉唑20 mg和40 mg比奥美拉唑20 mg的抑酸作用更强,更持久,而耐受性无差异.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主要经血液传播,呈全球性流行。全世界 HCV 平均感染率约为3%,我国HCV携带率达3.2%,属高流行区。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慢性化高,并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高度相关,在欧美及日本等地区高发,目前无疫苗可用于有效预防。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控制HCV感染流行的唯一手段[1‐3]。在我国,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多以 HCV基因1型为主,属难治型CHC ,且大多患者为中老年患者,对于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干扰素(IFN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患者,易出现耐受性差,对患者的依从性有一定影响,致使许多患者疗程未结束而被迫终止治疗[4]。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一些治疗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探索,以提高C HC患者的诊疗完成率。选取我院179例丙型肝炎患者,采用不同类型和剂量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以探索出适应于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不同人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绝经后老年妇女宫腔积脓诊治体会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宫颈萎缩,颈管狭窄,子宫收缩差,使分泌物及宫腔脱落的组织停滞于宫腔造成感染。另外老年妇女触觉及痛阈低下[1],对疼痛的耐受性强,易导致急腹症,病情隐匿延误诊治,严重的可造成误诊。现将我院宫腔积脓患者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持续镇痛对比观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化学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潜在毒性低,耐受性好,其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程度较高,小剂量应用时是有效的镇痛药,仅产生感觉神经阻滞而对运动神经影响极小。本研究拟观察0.15%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作用、运动神经阻滞和副作用,并与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进行比较。……
-
克拉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克拉霉素是14元环的半合成新大环内酶类药物,因其酯环的6位羟基为甲基取代,克服了红霉素副作用大和耐受性差的缺陷,对敏感菌的抗菌活性比红霉素有显著提高,由于以上特点,克拉霉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奥硝唑新剂型及临床应用
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与甲硝唑、替硝唑相比,具有作用强、起效更快,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泛,疗程短、耐受性好的优点,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但在全身用药后虽疗效显著仍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为了更好发挥药物作用避免全身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目前不断地开发各种局部用药的新剂型,并进行临床应用.
-
西得乐新型超轻量PET瓶克重减轻,魅力不减
同时保持或提升了瓶身性能,而且仍能带来极佳的使用体验。新款 RightWeightTM瓶虽然只有7.95克,但无需注氮,大负载能力即可达33千克,并可搭配26/22标准瓶盖。使用普通轻量瓶时,稍微用力饮料就会溢出。具有更好耐受性的RightWeightTM瓶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也方便拧开瓶盖。此外,更强的耐受性有助于保持瓶身形状,即使历经分销运输,依旧不变形。
-
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小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肺组织中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DPPC)含量的变化,反映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含量与小鼠对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PFIB)中毒耐受性的关系,以揭示小鼠对PFIB中毒耐受的机制.方法采用静式全暴露法,分别以710、775和1 250μg/(L@min)浓度的PFIB 3次染毒小鼠.用干湿重法测定每次中毒后活存小鼠的肺水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肺组织磷脂中DPPC的含量.结果(1)第2次中毒和第3次中毒小鼠的活存率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1);(2)耐受PFIB小鼠的肺水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别;(3)中毒耐受小鼠的肺组织中DPP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急性低浓度PFIB重复中毒的小鼠在致死剂量PFIB染毒时没有出现死亡,其肺组织中DPPC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提示实验动物对急性PFIB中毒的耐受性与PS含量的增多有相关性.
-
我国时间毒理学研究现状
时间毒理学(Chronotoxicology)[1]是时间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探讨外源性有害因素与内源性生物节律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时间毒理学一般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应用时间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有机体的内在生物节律对毒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二是研究毒物对机体生物节律的损害作用,特别是毒物的时间毒性以及毒作用的各种时间-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国外早关于动物对毒物有时间耐受性的文献见于50年代[2],而我国则从80年代起开始出现相关的报道,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药物时间毒理学和农药时间毒理学两个方面.
-
三种联合方案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联合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患者耐受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Hp感染相关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荆花胃康胶丸;B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C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均治疗14 d.停药4周后复查C-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分析三种方案对Hp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45例患者完成全程治疗,共有4例因患者不能坚持治疗而自动退出,1例失访,A组1例,B组3例,C组1例.A组Hp根除率为91.84%,B组Hp根除率为91.49%,C组Hp根除率为69.39%,A组与B组Hp根除率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02%)高于A组(4.08%)及C组(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荆花胃康胶丸与铋剂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相当,且均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但是含铋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分析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间的13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47 ~ 69岁)实施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根据患者达到目标热卡[25 kcal/(kg.d)]的时间分为3组:5天内达标组、6~10天内达标组及未达标组.统计各组达标比例、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第1天、第8天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总蛋白(TP)等指标.结果 5天内达到目标热卡的患者92例(67.6%),6 ~10天内达到目标热卡的患者34例(25%),未达到目标热卡的患者10例(7.4%);5天内达标组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其他组短(P<0.05).达标组患者第8天检测的ALB、PA、TP指标水平比未达标组明显增高(P<0.05)且5天内达标组的检测结果优于6 ~10天内达标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5天内达到目标热卡的耐受性良好,营养治疗的效果明显.
-
碳纤维腹板俯卧位固定技术在直肠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1 目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更均匀,较大幅度增加了肿瘤的剂量,提高了肿瘤控制率,使周边正常组织免受过量损伤.在实际工作中,直肠癌调强放疗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但小肠和膀胱的耐受性成为了主要的剂量限制因素,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与其受照体积、剂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寻求减少膀胱和小肠的受照体积、剂量的方法已刻不容缓.
-
内镜检查前的知识宣教
电子胃镜和纤维结肠镜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诊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检查过程中常因患者恐惧、紧张、疼痛等不适症状导致检查难以顺利完成,从而影响了对疾病的明确诊断和正确治疗.为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采用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的方法贯穿于检查中,改善病人的紧张心理,提高检查的耐受性和镜检的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
不同化疗方案对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分析
目的 探究不同化疗方案对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10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A组、B组、C组与D组,各25例,分别实施卡莫司汀化疗、替莫唑胺化疗、拓扑替康化疗与未化疗.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A组、B组、C组均高于D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以哦恶心呕吐、腹泻出现多,同时C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可使用莫司汀、替莫唑胺、拓扑替康进行化疗,但拓扑替康伴随不良反应较高,降低患者的耐受性.
-
模拟定位机与加速器影子盘中心一致性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就我国现阶段放疗现状而言,普通放射治疗仍占一定的比重.在普通放射治疗中,适形铅模(或称适形不规则挡铅)的应用在放射治疗中能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有效保护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在适形铅模制作使用前,应对模拟定位机与加速器的影子盘中心(即托架的有机玻璃托板中心)的重合性进行验证,保证二者的一致性,这是适形铅模制作和使用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
-
整体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耐受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耐受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无创呼吸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耐受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76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口服麝香保心丸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Hcy、Hs-CRP水平,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的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个月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Hcy、Hs-CRP水平,降低远期心脏事件发生风险且耐受性良好,临床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