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大复发性骶骨脊索瘤术中输血补液33L 1例

    作者:梁韶军;蒯建科;任鹏程;张贵和;张旭东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体质量50 kg,患骶尾部脊索瘤.骶尾及右臀部约有20 cm×20 cm大小之后突包块,质硬且边界不清.肿瘤压迫直肠几近完全梗阻,膀胱、右坐骨神经严重受压,疼痛剧烈.被动体位,恶液质病容并长期低热近2 mo.行右半骨盆离断、骶椎大部切除、右下肢截除术.

  • 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徐伦;顾艳;周胜利;李爱民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扩大经蝶入路(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TSA)切除斜坡脊索瘤临床适应症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入路(Transnasal septum approach,TNSA)、经唇下入路(Sublabial septum approach,SLSA)及改良唇下入路(Modified Sublabial approach,MSLA)切除斜坡脊索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 TNSA、SLSA能较好的切除中上斜坡脊索瘤,对于下斜坡脊索瘤则应选用MSLA。结论 ETSA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 1例癫痫病史患者骶尾部脊索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程小慧

    脊索瘤是起源于中轴脊索组织残留的一种局部浸润性生长的低度性恶性肿瘤[1],多发生在骶骨,罕见累及骶前软组织,其转移率不高,但位于骶尾部的脊索瘤转移的较多。本病的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加部位放疗。2014年5月我科收治1例有2年癫痫病史的骶尾部脊索瘤患者,在本病区做好基础疾病控制的情况下,行骶尾部脊索瘤整体切除,手术顺利,围手术期安全。现将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2岁,退休职工,因感骶尾部不适,间歇性疼痛4月,加重2月于2014年5月10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骶尾部肿瘤。自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左氧氟沙星过敏致癫痫大发作病史2年,家属诉患病后共发癫痫大发作4次,近一次是入院前2月。院外患者遵门诊医嘱长期服用伲福达20mg Bid、丙戊酸钠缓释片0.2 Bid,以控制血压及预防癫痫病发作。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良好,测血压为:130/78mmHg,相关检查中:骶尾部正位片提示:S1以下椎体及尾椎改变,同部位CT检查提示;S4~5、尾椎骨质破坏,局部有4.8cm×5.2cm×6.0cm软组织肿块影,考虑脊索瘤?CA19-9检验为:37.80,较正常糖类抗原升高。就该患者的基础疾病请相关科室会诊后支持门诊治疗方案,继续服用伲福达20mg Bid、丙戊酸钠缓释片0.2 Bid治疗。为明确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在做好基础疾病控制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15日在全麻下行骶尾部包块整体切除,术中置常规创腔引流管2条,取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术后静脉补液输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0g,Bid 5d,禁食5d,禁食期间静脉营养支持输3L袋卡文全营养液1440ml/24h;术后第7d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0d石蜡切片结果证实病变组织为脊索瘤;术后14d伤口拆线,术后18d转本院肿瘤科行部位放射治疗。

  • 颈椎脊索瘤1例

    作者:姜小军;王生录;刘亚平

    患者,女,52岁,因颈部不适、咽部肿块一年半而入我院治疗。体检:颈椎无畸形,无压痛,颈部活动基本正常。咽后壁左侧有一包块,质软,边缘尚清。颈椎X片及CT示:颈1~2椎体骨质轻度破坏,咽后壁脓肿形成。临床诊断:颈1~2椎体结核并寒性脓肿。手术所见:咽后壁左侧见一约2.5 cm×1.8 cm×1.0 cm肿块,骨质有破坏。病理检查:巨检:灰红及灰褐色破碎小组织4块,大小约:2.3 cm×1.6 cm×1.0 cm。质软湿润,富有粘液。镜检:瘤组织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分叶状,小叶中瘤细胞为类圆形或多角形,呈小索条状排列,胞浆丰富红染,含有大小不等之空泡,空泡将胞核挤到细胞的一侧,形成印戒状细胞,见双核与多核瘤细胞,核分裂极少见,可见骨或软骨岛。细胞间有丰富的粘液。AB/PAS染色两者均为阳性,证实含有丰富的粘蛋白;嗜银纤维染色:瘤细胞间有丰富的嗜银纤维分布。病理诊断:颈椎1~2脊索瘤。

  • 髂内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骶骨脊索瘤临床观察

    作者:伍红桦;屈波;潘显明;黄刚;邓少林;马泽辉

    脊索瘤主要发生于50 ~ 80岁,也有发生于青少年,通常发生于脊柱的两端.我院于2002-01 ~2011-01采用髂内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结合放疗治疗原发性骶骨脊索瘤1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术前未行放疗、化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骶骨脊索瘤;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9岁(28 ~ 64岁);均为初次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 脊索瘤合并原发性肝癌一例报告

    作者:马建青

    临床上双重肿瘤患者罕见,现将作者所见一例双重肿瘤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7岁,主诉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内侧麻木感2年余,在省某医院骶尾部CT检查,提示为骶尾部占位病变并骨质破坏.在该院行手术切除,术后诊断为骶部脊索瘤,术后20天转我院行术后放疗.在放疗前行常规检查时B超发现肝右叶巨大肿物,怀疑为原发性肝癌,进一步行AFP检查及CT检查.CT明确肝右叶巨大肿物,AFP在3周内3次检查指数分别为428μg/L、450μg/L、大于500μg/L,故明确诊断为脊索瘤(骶尾部)术后;原发性肝癌.向家属讲明之后,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出院后3月死亡,死之原因为原发性肝癌晚期、肝功能衰竭.

  • 经口行颈2椎体脊索瘤切除术麻醉处理1例

    作者:王立文;郭永军;杨向荣;杜鸿章

    1 患者,女,52岁,体重50kg.因颈部疼痛伴干涩不适一年入院.体查发现咽后壁左侧有一约3cm×3cm×2cm2大小之肿物.CT报告为颈2椎体左前缘呈囊腔样破坏,其前方可见一直径为3cm的类园形软组织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钙化灶.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

  • 骶尾脊索瘤的诊疗体会

    作者:李伟;邹正荣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常发生于中轴骨,且以骶骨多,蝶、枕骨次之,我院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 国外脊索瘤研究热点的同被引聚类分析

    作者:赵悦阳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国外脊索瘤研究热点.对脊索瘤这一专题的高频引文进行同被引聚类分析,将高频引文归类,得出聚类树图,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脊索瘤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该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疗以及治疗以后的预后和随访调查等5个方面.高频引文的同被引聚类分析对于研究学科或某一专题的研究热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为专业人员深入开展本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

  • 骶骨脊索瘤靶血管栓塞手术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陈康武;杨惠林;陆俭;莫建强;王斌

    目的 总结分析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脊索瘤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 1月至2007年 1月22 例骶骨脊索瘤患者.本组均采用DSA下经导管栓塞双侧髂内动脉,骶正中动脉及肿瘤其他靶血管,栓塞后行后路手术治疗.随访其疗效并初步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休克或死亡病例.术中平均出血1 206 mL(200~3 200 mL),手术近期并发症有切口感染1 例,切口延迟愈合3 例,切口皮缘坏死5 例,9 例出现小便功能改变,8 例出现大便功能障碍.平均随访36个月(9~80个月),死亡1 例,复发9 例,无转移病例.结论 术前经DSA下靶血管栓塞后行单纯后路手术可以完全切除骶骨脊索瘤,术中出血较少,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腹腔镜联合后路切除骶骨巨大脊索瘤1例

    作者:周励;魏敏;徐双双;刘杰

    脊索瘤是脊柱骶尾段常见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我院2012年2月收治1例罕见骶骨巨大脊索瘤,瘤体占据整个骨盆,采用腹腔镜下前路分离结扎肿瘤血管、游离肿瘤,后路分离取出瘤体、腰骶髂重建,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索瘤 腹腔镜 骶骨
  • 颅底脊索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

    作者:杨絮;许传斌;张铁英

    目的旨在探讨脊索瘤低场MRI的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低场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的低场MRI的主要表现有:肿瘤信号变化,肿瘤形态改变,骨质破坏,颅内血管侵蚀及肿瘤外周侵犯等.结论低场MRI的T2WI呈稍高信号是其表现特点,其诊断价值与中、高场强MRI无明显差异.

  • 颅底脊索瘤的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作者:史伟;袁志翔

    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 CT 和核磁共振(简写为 MRI)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了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5例、垂体瘤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对于这些患者均作了 CT 和 MRI 检查,同时对9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做了 MRI 的多层面重建.结果:根据 MRI 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 CT,CT、MRI 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根据 MRI 显示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范围.颅底脊索瘤 T2加权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P<0.01).结论:核磁共振的多层面重建对于颅底脊索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颅底脊索瘤猝死1例

    作者:孙勇;韩志杰;王子慎

    1案例某男,44岁,因感身体不适被送至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尸表检查:尸长176cm,体表未见损伤,口、鼻腔溢出较多咖啡色物.尸体解剖:全脑质量1420 g,双侧额、颞、枕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底为著.大脑脚间、斜坡上及蝶鞍区可见分叶状、胶冻样质软的半透明状肿瘤,大小5.5 cm×3.0 cm×4.5 cm,质量45 g,钙化严重,周围被覆血凝块(图1),脑桥腹侧出血,脚间池、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见血凝块,小脑扁桃体疝形成.余各器官未见明显异常.

  • 骶尾部脊索瘤1例

    作者:张志强;李兴华

    患者女,68岁,下腰部疼痛3年,排便不尽感半年就诊.3年前出现下腰部疼痛,伴双侧臀部不适.腰椎正侧位X线及腰椎间盘CT检查,未见异常.行理疗及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半年前自感会阴部酸胀痛,排便4~6次/d,每次排便20~30min,均有不尽感.大便成形,无脓血及黏液血便.专科检查:肛门外观正常,直肠指诊可扪及骶前一质硬光滑肿块,活动性差,触痛,直肠壁黏膜光滑,指套无染血.排粪造影示骶直间距明显增宽,骶直间见一4.5cm×4.0cm软组织肿块阴影,S4溶骨性破坏.盆腔CT示骶前软组织肿块,其内有斑点状钙化,骶髂关节侵蚀破坏,直肠明显前移.CT诊断:骶尾部脊索瘤.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脊索瘤.

  • 骶椎脊索瘤1例

    作者:高瑞喜;王军

    骶椎脊索瘤是来自脊索组织的骨肿瘤,低度恶性,临床少见,早期以肛周不适为主要症状,容易漏诊,延误治疗,现报告1例.

  • 头颈部肿瘤的质子重离子放疗

    作者:孔琳

    头颈部肿瘤是指位于上至颅底、下至锁骨上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来自口腔、口咽、下咽、喉的头颈部鳞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来自头颈部粘膜的恶性黑色素瘤,位于头颈部的软组织肉瘤,来自甲状腺的恶性肿瘤,来自大小唾液腺的恶性肿瘤,来自颅底的脊索瘤、软骨肉瘤等.

  • 脊索瘤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李艳

    目的:分析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脊索瘤,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CT检查8例,MRI检查4例.结果:骶尾部脊索瘤7例,表现为囊性膨胀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骨壳完整或不完整,骨破坏区内可见散在分布的斑片状、斑点状钙化,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颅底部脊索瘤4例,表现为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内可见囊变、出血及钙化灶;腰椎1例,表现为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蜂窝样"强化.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大部分脊索瘤术前能够正确诊断;CT较X线平片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结构及邻近软组织改变;MRI能够精确显示病变范围及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和预后的估计.

  • 颅内脊索瘤64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晓运;陈衔城;毛颖;顾宇翔

    背景与目的:颅内脊索瘤好发于颅底,侵袭范围广泛,手术全切除困难,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颅内脊索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自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4例颅内脊索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发病年龄为5~67岁,平均37.5岁.男女比例约为1.6:1.头痛、复视是本病常见的症状.64例患者共接受69次手术,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9例.结论:目前颅内脊索瘤手术全切率仍低,预后差,宜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解剖位置和侵袭的方向而定.

  • 颅底脊索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柳义夫;杨义

    脊索瘤(chordoma)是来源于原始脊索组织的肿瘤,其发生部位也多见于残余脊索常见部位即骶尾部(50%)、颅底斜坡区(35%)及椎体(15%).本文主要复习了颅底脊索瘤,重点讨论其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和疗效.通过复习国内外近期文献报道,我们认为,尽管脊索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治疗存在很多争论,争取根治性切除,术后辅以质子束放疗是目前佳治疗方案.

405 条记录 20/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