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早产儿神经发育的作用

    作者:祝炼;刘春梅;谢莉莉;李晓鸥;方成志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人住本院NICU病房的早产儿,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rhEPO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30例,其中rhEPO治疗组又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750 U·周·kg-1),中等剂量组(1 500U·周·kg-1),高剂量组2 000U·周·kg-1).比较2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和6,12月时的Gesell发育量表的评估得分.结果 rhEPO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等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优于低剂量组(P<0.05),中等剂量和高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生后6个月时rhEPO组优于对照组大运动和适应能力,12个月时大运动、语言能力及精细动作得分实验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使用大剂量EPO可显著改善早产儿预后,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 精神分裂症患者透明隔间腔的MRI形态学研究

    作者:田萍;席一斌;李陈;崔龙彪;印弘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Z)患者及健康人群中透明隔间腔(CSP)的出现率及其形态学特点.方法:109例SZ患者和人口学特征匹配的109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行头颅MRI扫描,采用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MPRAGE)序列获取T1结构像,使用MRIcroN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对CSP的大长度(前后径)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2组中大CSP(大长度≥6 mm)和小CSP(大长度<6 mm)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SZ组和健康对照组中CSP的出现率分别为60.3%和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Z组中大CSP的出现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1.9%和2.0%,P<0.05),但两组中小CSP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6%和38.5%,P>0.05).有CSP的SZ患者中CSP的长度与患者的症状量表(PANSS)评分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小CSP的出现率与健康人群间无明显差异,但大CSP的出现率高于健康人群,可能是SZ患者边缘系统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这种异常可被看作是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的依据.

  • PEA3和GDNF在小鼠纹状体的表达

    作者:景玉萍;沈文英;郑建国;梅盛平;宋本才

    目的:观察多瘤促活化因子(PEA3)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蛋白在出生后小鼠纹状体神经纤维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多巴胺能神经元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取正常鼠龄为1,5,10,20,30,40 d昆明小鼠各5只,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大脑,冠状面切取纹状体所在部位1 cm厚的组织块.常规固定、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DAB染色.结果:本实验观察到PEA3免疫阳性反应纤维数目在出生后1,5,10,20 d持续上升,在30,40 d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GDNF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数目在出生后1,5,10,20 d保持在一定水平,在30,40 d下降,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GDNF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可能以PEA3作为其下游作用靶.这种作用方式在第20天以前可能是GDNF作用于纹状体神经纤维发育过程的主要途径.

  • 多瘤促活化因子在出生后小鼠大脑皮质各区的表达及变化

    作者:沈文英;景玉萍;郑建国;宋本才;董大翠

    多瘤促活化因子(polymoma virus enhancer-3,PEA3)广泛表达于小鼠神经系统中,现有的研究已证实,PEA3与神经细胞的迁移、分化以及神经突触的形成过程有关.

  • 产前铅暴露对胎儿及婴儿出生后神经发育的影响

    作者:甘志远

    目的:观察分析产前铅暴露对胎儿及婴儿出生后神经发育的影响,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82位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孕早期干预)203例和对照组(不干预)179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钙、铁、锌、铅水平,同时随访跟踪至产妇产后42d,观察评估两组婴幼儿的PDI和MDI.结果:两组孕妇产前钙、铁、锌、铅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脐血中的钙、铁、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铅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观察组婴幼儿PDI、M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铅暴露对胎儿及婴儿出生后神经发育有一定影响,孕早期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有效减少孕期对铅的吸收,降低分娩期血中的铅水平.

  •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金丽娟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优生优育的重视,防治孕妇的亚临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保护胎儿正常的神经发育和提高后代智力水平受到内分泌及妇产科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且达到一定共识,本文就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柳英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以供临床护理早产儿的护理工作者给予借鉴.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早产儿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早期抚触、信息刺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后6个月的神经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6个月后体重更高、身长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40周时发育商更高,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实验组患儿在视听以及触觉等多个方面的刺激作用下,校正胎龄41周以及43周后的NBNA评分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与对照组患儿胎龄41周以及43周后的NBNA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儿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并且减少致残.需要护士提高干预措施,完善干预内容.

  • bHLH蛋白家族的功能

    作者:贺强;王立峰

    bHLH蛋白在一段近60个氨基酸的片段内携有特征的序列模式,即一个螺旋-环-螺旋模体(helix-loophelix motif,HLHM)及其上游的富含碱性氨基酸顺序.目前bHLH蛋白家族主要分为以下3类:能够与E-box增强子序列结合的bHLH蛋白、能够与N-box抑制子序列结合的bHLH蛋白和不与DNA结合的bHLH蛋白.其各个亚型在果蝇的神经末梢和脊椎动物的脊髓、端脑皮层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婴儿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作者:姜敏;张晓艳;潘晋洲;何淑贞;杨辉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婴儿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至12月自山西省儿童医院出院的符合纳入条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 1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7)和观察组(n=8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收集两组VLBWI的0,6,9及12月龄体重等指标进行生长发育评价;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大运动、语言等5个能区进行神经发育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身长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实验组患儿的各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婴儿期神经发育,是改善其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 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诊治现状

    作者:汤绍涛;曹国庆

    先天性巨结肠症( HD,Hirschsprung' disease)是一种肠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特点是肠管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中缺乏神经节细胞.HD在男性儿童中更常见,80%~85%的患者无神经节细胞,病变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10%的患者病变累及更近端的结肠,5%~8%的全结肠HD患者病变可累及小肠的不同水平.以下介绍HD诊断和治疗的现状、进展以及一些焦点问题.

  • 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研究

    作者:陈光福;张蕴芳;陈美清;王晓丽;龙琦;孔琦;毛恒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以降低早产儿脑损伤神经伤残的发生率.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出生的早产儿117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临床路径组(n=63)和对照组(n=54).临床路径组定期发育监测、脑损伤筛查、营养神经治疗、神经发育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按照常规早期干预方案进行.结果 6个月至1岁临床路径组姿势、反射、睡眠、肌张力和脑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在纠正月龄6~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时临床路径组脑性瘫痪、语言障碍、肌张力异常、听力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可进一步降低小儿脑性瘫痪等神经伤残发生率.

  • 早产儿矫正年龄1岁时神经发育特征分析

    作者:张梅;钱红艳;匡晓妮;喻忠;谭琳;夏婵

    目的:分析早产儿1岁时神经发育水平及并发症所致的影响,为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提供资料。方法以住院治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与并发症等资料,应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神经发育水平。早产儿按胎龄、出生体重及有无某种并发症分组,统计各组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及神经发育等级构成。结果矫正年龄1岁时,早期早产儿组MDI、PDI均数均显著低于晚期早产儿组(P<0.05),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率均显著高于晚期早产儿组(P<0.01)。低出生体重儿组MDI、PDI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有高胆红素血症、出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MDI、PDI均数分别显著低于无此类并发症者(P<0.05)。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越差、发育迟滞率越高。引起早产儿神经发育损害的主要并发症可能是高胆红素血症、出生窒息和NRDS。

  •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作者:蔡岳鞠;宋燕燕;黄志坚;李坚;齐俊冶;肖旭文;王兰秀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个月、6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组校正胎龄40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组;校正胎龄3个月时Gesell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组;校正胎龄6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和AGA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早期应用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作者:何金水;黄仲玲;杨鸿;翁开枝;朱少波

    目的 评价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44例早产儿(男30例,女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rhu-EPO治疗组,每组各22例,治疗组于生后第7天予rhu-EPO治疗4周,所有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JD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生后6,12月用Gesell量表法进行神经发育评价.结果 ①治疗组NBNA评分36.20±0.75分,高于对照组的34.40±1.05分(P<0.05);②治疗组Gesell发育量表在生后6月,治疗组精细动作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在生后12月治疗组有3个能区(即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rhu-EPO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 铁缺乏对早产儿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琳;李明燕

    铁缺乏是儿童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早产儿出生时铁储备不足,加上生后快速的追赶性生长,缺铁的发生率更高.在脑发育关键期,铁缺乏通过改变铁依赖的神经代谢、神经化学、神经解剖以及基因/蛋白组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终导致神经认知和行为发育改变.婴幼儿期的铁剂补充无法恢复围产期缺铁对神经发育的负性影响.缺铁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具有时间、区域特异性,对高危人群应该早期诊断,尽早给予适宜铁剂治疗,对于早产儿脑功能的恢复、生存质量的提高、远期预后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婴幼儿铁缺乏症与脑发育障碍相关性研究

    作者:傅晓燕

    铁缺乏症(ID)是儿童期为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症.胎儿晚期、新生儿和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阶段的铁缺乏可导致大脑发育的不可逆性损害,包括情感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和注意力缺陷等脑功能异常表现,并可能持续至成人阶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就生命早期铁缺乏导致大脑发育障碍的主要机制以及干预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妊娠压力与金属元素联合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筑英;颜崇淮

    孕期环境对子代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空气、水、土壤等)和社会环境(睡眠剥夺、妊娠期压力、社会经济状况等).作为孕期不良社会环境的一种,妊娠压力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 红细胞生成素在新生儿应用的研究近况

    作者:黄玫;方亦兵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红系晚期祖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主要生长因子,是决定组织氧合状态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EPO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的红细胞受体(EPO-R)而发挥功能[1]。EPO及其受体功能异常即产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或早产儿贫血,并可导致70%怀孕母鼠胎仔死亡。开始认为EPO专一在造血细胞上,现已发现功能性EPO-R存在于多种非造血细胞上。早产儿使用重组EPO(rEPO)可减少其住院期间需要输血的次数和输血的总量。此种治疗可视为生理性的。然而在使用的剂量、间隔及治疗期限上还有争议,本文就EPO的结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在新生儿的使用进行综述。

  • 早产儿早期脑反应性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研究

    作者:侯新琳;周丛乐;黄岚;丁海曙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与神经发育的关系,早期对早产儿进行脑功能的评价,为了解其神经发育水平、估价预后提供客观证据.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对不同胎龄的早产儿进行脑氧合状态的监测,观察声刺激后脑反应性的变化;在纠正胎龄40周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并进行神经发育随访,评价早产儿早期脑反应性与其后神经发育的关系.结果本组早产儿生后对声刺激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反应,34周后的早产儿声刺激后大反应值为4.1%±1.4%,20例足月儿声刺激后大反应值为4.2%±1.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小于34 w的早产儿声刺激后大反应值为3.1%±1.4%,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脑损伤早产儿声刺激后大反应值为2.6%±1.8%,无脑损伤早产儿声刺激后大反应值为4.4%±1.3%,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纠正胎龄40周的NBNA异常儿与正常儿比较,早期脑反应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婴幼儿期随访,神经发育异常与正常儿比较,早期脑反应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具备对声刺激后的脑反应性,成熟度越低,脑反应性越差.围产期脑损伤可影响脑的反应性.早期的脑反应性与神经发育水平有关.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智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蔡岳鞠;宋燕燕;黄志坚;李坚;吕俊健;王晓杰;齐俊冶

    目的 评估早期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神经智能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VLBWI 78例,根据患儿父母的选择分为rhEPO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43).治疗组生后4~5 h内给予rhEPO(250 IU/kg,每周3次,连用4周).纠正胎龄40周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测(NBNA),纠正胎龄3月、6月、12月时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并比较纠正胎龄6月时脑干诱发电位(ABR)及头颅B超的异常率.结果 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时的适应能力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12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能力、语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纠正胎龄6月时的ABR异常率、头颅B超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rhEPO治疗可以促进VLBWI神经系统症状早期恢复,改善患儿的认知、运动及语言能力,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95 条记录 14/20 页 « 12...11121314151617...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