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极化与去极化保存液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钟宏;李世康;何魏;冯毅

    目的:探讨超极化与去极化保存液对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新鲜猪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降支切成3段,长3 mm,共42条血管环,随机分6组,每组7条.①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对照组:将从猪心取出的血管环直接制成电镜标本;超极化、去极化组:将血管环分别浸入于含尼可地尔 (0.1 mmol/L)的重碳酸盐缓冲液(KH液)、含氯化钾(20 mmol/L)的KH液,于4 ℃无氧条件下保存6 h后再制成标本;②器官槽法检测血管张力变化.对照组、超极化、去极化组,分别浸入KH液、含尼可地尔(0.1 mmol/L)的KH液、含氯化钾(20 mmol/L)的KH液,于4 ℃无氧条件下保存6 h.在消炎痛 (7 μmol/L) 和一氧化氮合成酶阻断剂N-硝基-L-精氨酸(300 μmol/L)作用下,前列腺素F2α(30 nmol/L)及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10-10~10-6 mol/L)引发血管收缩舒张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超极化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程度较去极化组轻.前列腺素F2α引发的预收缩强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214),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发的舒张反应程度,保存于去极化组的明显下降(P=0.001),保存于超极化组的变化不明显(P=0.380).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保存,超极化保存液优于去极化保存液.

  •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作者:戴小英;何志义;陈欢

    目的: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免疫反应类型.方法:以30只雄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感染2周组、感染4周组,每组10只.麻醉处死各组小鼠后获取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以每孔1×106个细胞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和细胞沉淀.分别以qRT-PCR和酶活性定量方法检测精氨酸代谢关键酶及其活性的表达;以ELISA检测IL-12、TNF-α和IL-10的分泌.结果:感染2周组较空白对照组高表达经典途径激活型巨噬细胞(M1)的标志[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NO、IL-12、TNF-α]和替代途径激活型巨噬细胞(M2)的标志[精氨酸酶(Arg1) mRNA、尿素](P<0.05).以上指标在感染4周后均明显下降,感染4周组iNOS mRNA、Arg1 mRNA和尿素的表达仍比空白对照组高(P<0.05);感染4周组NO、IL-12和TNF-α的表达下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或者比空白对照组水平更低.IL-10在各组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PM 2周时可以明显促进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向M1型及可能向M2型巨噬细胞转变,在感染4周时有明显下降趋势.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及亚群极化分析

    作者:杨小猛;赵丹;苏卓娃;马文松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凋亡以及T细胞亚群极化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CT检查患者骶髂关节并分为Ⅰ、Ⅱ和Ⅲ级.尼龙棉柱法分离患者外周血T细胞,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30+T、CD4+CD30-T、CD8+CD30-T'、CD8+CD30-T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Ⅰ和Ⅱ级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T/CD8+T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AS患者外周血CD4+CD30+T无明显变化;而CD8+CD30+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Ⅰ、Ⅱ级患者CD4+CD30-/CD4+CD30+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Ⅰ、Ⅱ和Ⅲ级患者CD8+CD30-/CD8+CD30+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不足和T细胞亚群极化失衡与AS患者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调控因素

    作者:夏伟畅;周敬群

    巨噬细胞是具有异质性的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微环境下,巨噬细胞可发生表型和功能的极化现象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目前认为,多种因素能够调控巨噬细胞失衡的极化状态,因此,本文就巨噬细胞分化起源及其调控因素的新发现进行综述。

  • 表观遗传调控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捷敏

    巨噬细胞作为一种异质性固有免疫细胞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 ,表观遗传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成为学者们改造巨噬细胞来治疗感染与炎症的研究方向.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存在改变 ,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 ,如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调控等表观修饰方式单独或联合作用以影响基因表达与维持.表观遗传参与到许多生物进程的调控 ,包括肿瘤发生、发展 ,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等.和T细胞分化发育一样 ,巨噬细胞在一些关键转录因子及信号途径的作用下 ,由前体细胞分化并活化为不同极化状态的亚型.该过程伴随着大量炎症及表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或抑制[1 ] ,同时 ,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状态也存在动态改变.目前发现 ,多种表观修饰酶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状态 ,但对于其为何能作用于巨噬细胞以及详细机制仍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表观修饰状态变化及其调控作用予以综述.

  • 超声诊断腹股沟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施思;谷晓旭;朱珊

    患者女,52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3年,加重1年,收入住院.3年前,患者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包块,并伴有压痛,近一年,感觉此包块逐渐增大,疼痛时间延长.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包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伴有轻度压痛.腹部超声显示:右侧腹股沟区可见团状实性低回声,大小约3.7 cm×1.4 cm,边界尚清,形尚整,可见包膜样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上下极略呈梭形样改变(图1);提示:右侧腹股沟区实性包块(子宫圆韧带囊肿,极化不除外).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 1.82 ng/ml.

  • 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

    作者:王本瀚;宋来君;姚安会;李经纶;唐斌;刘伟;卫润斐;曹付强

    目的 探讨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1型刺激组(LPS+ IFN-γ组)、M2型刺激组(IL-4组).刺激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N9小胶质细胞在极化状态下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IFN-γ组、LPS+ IFN-γ组及IL-4组,通过Hoechst-PI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因子对细胞死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aspase-3的表达.结果 LPS+ IFN-γ组N9细胞促炎因子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IL-4组(P<0.01),IL-4组N9细胞抑炎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LPS+ IFN-γ组(P<0.01).在细胞存活方面,IFN-γ组及LPS+ IFN-γ组N9细胞的死亡数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LPS组、IL-4组(P<0.05,P<0.01).结论 N9细胞可发生极化,在不同极化状态表达不同的炎性因子;IFN-γ可影响N9细胞的存活,其可能是通过Caspase-3而导致细胞死亡.

  • Tregs通过IL-10/STAT3诱导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减轻脑出血炎症损伤

    作者:李秋萌;张文倩;谭赢;赵贯建;张翔;张鹏;程远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减轻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所致的炎症损伤的具体机制.方法 ①将2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CH Tregs治疗组、ICH对照组和假手术Tregs治疗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5只,采用自体血建立小鼠ICH模型,尾静脉注射Tregs,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d后检测各组小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肿体积变化,ELISA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IL-6、TNF-α、IL-10、TGF-β表达改变,PCR检测血肿周围组织CCL3、iNOS、Arg1、Ym1表达改变,组织免疫荧光双染CD16/32和CD206.②构建BV2/Tregs transwell共培养体系,用LPS/IL4激活BV2细胞,共培养72 h后ELISA检测IL-6、TNF-α、IL-10、TGF-β表达改变,PCR检测CCL3、iNOS、Arg1、Ym1表达改变.IL-10抗体中和IL-I0,Western blot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TGF-β表达,PCR检测Arg1、Ym1表达.结果 在动物实验中,Tregs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含水量、血肿体积均减少(P<0.05),IL-6、TNF-α、CCL3、iNOS表达减少(P<0.05),IL-10、TGF-β、Arg1、Ym1表达增加(P<0.05),血肿周围组织M2型小胶质细胞占总小胶质细胞百分比增高(P<0.05).在细胞实验中,Tregs共培养组IL-6、TNF-α、CCL3、iNOS表达减少(P<0.05),IL-10、TGF-β、Arg1、Ym1表达增加(P<0.05),pSTAT3表达增加(P<0.05).IL-10被中和后,与Tregs共培养组比较,pSTAT3蛋白、TGF-β蛋白表达量及Arg1、Ym1 mRNA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 Tregs可能通过IL-10/STAT3信号通路诱导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减轻ICH所致的炎症损伤.

  • 铁离子通过ROS-乙酰化P53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

    作者:周赟;易竹君;阙克婷;张震;刘作金

    目的 探讨铁离子在促进巨噬细胞向促炎型表型(经典激活型,M1)极化的具体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qRT-PCR、流式细胞术(FCM)、组织免疫荧光、ROS探针(DCFH-DA)分别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指标(IL-1β、TNF-α、IL-10、TGF-β、CD86及CD206等)、p53、乙酰化p53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通过还原性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和P300/CBP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C646)分别处理巨噬细胞后,观察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通过皮下注射H22肝癌细胞,建立BALB/c裸鼠皮下H22肝癌细胞模型,给予铁剂处理后,观察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极化状态.结果 铁剂处理促鼠源性巨噬细胞(RAW 264.7)向M1型极化并高表达乙酰化P53(P <0.05);抑制p300/CBP乙酰化转移酶,能够明显抑制p53乙酰化、减弱M1极化效应(P<0.05);小鼠皮下瘤模型中,经铁剂处理后,小鼠皮下瘤组织中CD86高表达、CD206低表达,并有更多的ROS产生.结论 细胞内铁过载促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其机制可能与ROS产生,提高p300/CBP乙酰化转移酶活性,促进p53乙酰化有关.

  • CTL与Th1/Th2极化

    作者:王莉;吴玉章

    杀伤性T细胞又称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主要参与抗病毒、肿瘤免疫以及移植排斥反应.静止的CTL前体细胞通过其TCRαβ识别靶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Ⅰ复合物",被活化为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效应细胞,并通过颗粒外吐和受体介导的机制(如Fas/FasL途径、TNF/TNFR途径等)杀伤靶细胞.多年的研究表明,辅助性CD4+T细胞存在着功能性极化反应,而该极化反应的平衡对诱导或抑制CTL的活化及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Th1/Th2 CTL 极化
  •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陶

    神经炎性反应是许多神经系统病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在病变进程的不同阶段,小胶质细胞内的一些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蛋白激酶的表达呈动态变化.病变部位的小胶质细胞往往具有双重作用,小胶质细胞病态活化可释放高水平的促炎因子及细胞毒性物质,作用于神经元,促进其凋亡坏死;另一方面,小胶质细胞吞噬清除细胞碎片,并释放神经生长因子及抗炎因子而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组织修复.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神经系统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见小胶质细胞多重活化表型转换,这可能与局部微环境变化有关.本文对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在神经系统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面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找更加有效的神经疾病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白藜芦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改变的影响

    作者:雷宇鹏;曾振国;胡德泉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极化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在六孔板孵育12 h ,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LPS(100 ng/mL)组、LPS(100 ng/mL)+白藜芦醇(30μmol/L)组,LPS+白藜芦醇组在加入LPS前预先加入白藜芦醇孵育12 h;上述细胞在LPS刺激12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经典的炎症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相关基因iNOS、TNF‐αmRNA表达,以及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2)型相关基因IL‐10、PPARγ和Arg‐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NOS、Arg‐1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2 p40、IL‐10和 TNF‐α的水平。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M1型相关基因iNOS、TNF‐αmRNA较LPS+白藜芦醇组显著上升(P<0.05),而M2型相关基因IL‐10、PPARγ、Arg‐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PS组iNOS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而Arg‐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ELISA检测发现,LPS组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2 p40、TNF‐α水平显著高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而IL‐10和水平显著低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促进了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变。

  •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对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自坤;姚芳苡;赖松青;邓桢;徐建青;呙阳;罗清;李俊明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佛波酯诱导人THP-1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巨噬细胞,IFN-γ/LPS刺激诱导M1型极化,IL-4刺激诱导M2型极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ALAT1的表达.siRNA干扰巨噬细胞MALAT1表达,加入IL-4继续诱导M2型极化,RT-qPCR检测极化相关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IL-12、CCL22、IL-10的水平.siRNA干扰M2型巨噬细胞MALAT1表达,研究其对M2极化表型的影响.结果 MALAT1在M2型巨噬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M1向M2极化改变MALAT1表达升高,而M2向M1极化改变MALAT1表达降低.MALAT1干扰后,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TNF-α、IL-12分泌升高,CCL22、IL-10分泌降低;CXCL10、CXCL11、HL,A-DR表达升高,CCL17、CCL18、CD163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MALAT1干扰后,TNF-α、IL-12分泌升高,CCL22、IL-10分泌降低.结论 MALAT1参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干扰MALAT1表达有效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

  • 线粒体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丁弋娜;卢哲;史丽云

    巨噬细胞极化(polarization)是指巨噬细胞受到环境因子刺激后被激活,不同的胞外信号可导致巨噬细胞向不同类型转化,其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以及组织修复与维持机体平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根据表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经典活化型(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CAMs)和替代活化型(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AAMs).前者主要为糖酵解代谢途径供能,后者主要为氧化磷酸化途径.线粒体作为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之一,与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从线粒体功能、代谢和稳定性等方面总结了线粒体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研究巨噬细胞的活化分化机制提供新思路,也为认识巨噬细胞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线索.

  • 心脏负荷试验诱发心室复极离散度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洁琪;蔡运昌

    近年的众多研究已表明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心室复极离散度).因缺血心肌的QTd增大已被学者们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所证实,有的作者便开始研究心脏负荷试验诱发心肌缺血的QTd变化,本文综述有关问题的进展.

  • 心电图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夏云龙;周淳

    标准体表心电图作为传统的无创检查,通过对体表有限的记录来揭示心脏电生理过程已应用1个多世纪,给临床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这种传统方法对于提供局部电活动信息及电生理事件(如致心律失常病灶、心肌复极化离散程度增高等)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心电图成像(ECGI)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心外膜电激动和复极化电解剖标测成像技术,很大地弥补了心电图检查的一些局限性,近年来进展迅速并尝试应用于临床.现就ECGI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超极化与去极化心脏停搏液对冠状动脉张力的影响

    作者:李世康;龙村;程邦昌;梅运清

    目的比较超极化心脏停搏液和去极化心脏停搏液对猪冠状动脉张力的影响. 方法将新鲜猪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降支切成3段,长3mm,共21条血管环,随机分成3组,每组7条.对照组:在37℃有氧条件下浸泡于重碳酸盐缓冲液(KH)1小时;组Ⅰ:在同等条件下浸泡于含尼可地尔(0.1mmol/L)的KH液1小时;组Ⅱ:在同等条件下浸泡于含氯化钾(20 mmol/L)的KH液1小时.采用器官槽法,检测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前列腺素F2α引发的冠状动脉预收缩强度,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起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Ⅰ冠状动脉静息张力降低(P<0.001),而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起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变化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203);组Ⅱ静息张力明显升高(P<0.001),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起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变化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3).前列腺素F2α引发的冠状动脉预收缩强度3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760,0.305,0.114). 结论超极化心脏停搏液能舒张冠状动脉,对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去极化心脏停搏液使冠状动脉收缩,并有抑制EDHF的功能.

  • 巨噬细胞极化在牙龈卟啉单胞菌促进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潘佳慧;唐秋玲;李格格;侯玉帛;于维先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其侵袭牙周组织后引起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引发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可分化为具有不同表型和功能的细胞,此过程被称为巨噬细胞的极化.极化的巨噬细胞能够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又能产生某些杀菌物质,发挥其抗病原微生物的功能.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巨噬细胞功能和炎症消退机制及与牙周炎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白林;辛月娇;段丁瑜;徐屹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清除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牙周炎是一种以牙龈炎症和牙槽骨丧失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炎的组织破坏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引起的,巨噬细胞作为宿主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巨噬细胞在炎症消退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巨噬细胞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及消退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其在牙周炎发展及治疗中可能的作用.

  • 流体剪切力作用下鼠极化破骨细胞的形态变化

    作者:张庆鸿;梁星;董强;陈明;徐凌;夏露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作用下大鼠极化破骨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机械分离培养大鼠极化破骨细胞,对破骨细胞鉴定后,采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流体剪切力装置在0.29 Pa条件下,观察流体剪切力作用0、15、30、45、60、75、90、105、120 min时破骨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大鼠极化破骨细胞抗泊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吸收试验阳性,细胞形态较大,直径约30 μm,形状不规则以类圆形多见,核3~20个,可见空泡,周边大量细胞丝.随流体剪切力作用时间的延长,极化破骨细胞面积、直径均有增大趋势,30 min组、105 min组与0 min组(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随流体剪切力作用时间的增加,SD-大鼠极化破骨细胞的形态呈波动性变化,直径和面积均有增大的趋势.

180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