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类风关:术前术后都应用药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一直以来被老百姓称为"不死的癌症",常常被认为是无药可治的,但事实上,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有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给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关节达到不肿、不痛、不变形的效果,并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医者慈悲心,患者添信心——记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何东仪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何东仪,是医院风湿病科的学科带头人,几乎每位他接诊过的患者,都对他交口称赞,不仅是因为他医术精湛,更是因为他对患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2016年他敬业爱岗的事迹入选“中国好人榜”.生长在医生世家的何东仪,从小就立志成医,多年与类风关患者接触的职业经历,让他感受到医生不仅要有职业担当,更要多一些对患者的关怀.而他自己的从医经历,也是一段励志故事.
-
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高脂蛋白血症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关节滑膜的炎性增生,导致受累关节出现骨质侵蚀、关节破坏和畸形[1].临床上常因关节病变误诊类风关的病例并不少见,现对1例少见病例报告如下.
-
论扶正蠲痹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主导地位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病势缠绵,外罹肢节,内及脏腑,至筋挛骨损之时,每易致残.因发病机理未明,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如何提高类风关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
类风湿关节炎:治本药为啥不见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展性、破坏性关节炎,需要终身治疗.现代医学观念认为,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是治疗方案的核心部分.现有治疗药物分为3大类——治标药(消炎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治本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激素(糖皮质激素).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传统治本药(化学合成的小分子药物)的基础上,近20~30年成功研制出多种生物制剂类治本药(基因工程合成的大分子药物),使类风关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个核细胞对合成肽反应性研究
目的:寻找与类风湿性关节性(简称类风关)相关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4种合成的短肽:DW15肽、HSP肽、GRP肽、CⅡ肽,体外刺激从类风关患者外周血、关节液、滑膜中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关节内(关节液+滑膜)MNC对GRP肽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关节内MNC对PHA刺激的反应显著低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MNC.结论:GRP肽是部分类风关患者关节内T细胞的T细胞表位.
-
CⅡ诱导RA患者关节滑液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分析
目的:探讨CⅡ诱导的RA患者关节滑液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免疫学特性.方法:分离RA患者关节滑液中SFMC,用CⅡ刺激后分析反应性的T细胞频率;用ELISA方法检测CⅡ刺激SFMC后上清中的IFN-γ和IL-4的含量及通过流式细胞检测SFMC表面标志的表达;应用半定量PCR分析外周血及滑膜液中TCR Vβ基因表达格局.结果:SFMC中CⅡ反应性的T细胞频率高于PBL;IFN-γ的含量在CⅡ刺激SFMC后上清中较高,而在未刺激中较低 (P<0.01),在PBL中更低 (P<0.05); SFMC上CD8及CXCR3表达多于PBMC(P<0.05);外周血T细胞表达绝大多数Vβ基因,而滑膜液中TCR Vβ基因取用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结论:CⅡ反应性T细胞在SFMC中占优势,可能是介导RA发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类风关 自身反应性T细胞 TCR Vβ gene CⅡ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炎性疾病,全球的发病率约为0.8%。这种病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据估计,美国每10万男性、女性中,分别有25人、54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我国约有近600万人患有该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是一种到目前为止病因还未完全阐明,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在类风关病人的家族中,类风关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高2-10倍。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疾病,如未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
帕罗西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对伴有抑郁症的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病人生命质量和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40例病人随机区组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类风关生命质量量表在治疗前后作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抗抑郁组在SF-36、生命质量量表、SDS评分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由于类风关是较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之一,许多病人的生命质量常有下降并伴抑郁情绪,重视识别和处理病人的抑郁有助于提高类风关病人的生命质量.
-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Ⅱ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研究药物来氟米特(LEF)和阳性对照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科学地评价LEF在治疗RA中的作用.方法:本试验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50例活动性RA病人随机分入LEF组(24例)和MTX组(26例),分别服用LEF20mg/d+安慰剂(C)和MTX15mg/每周+安慰剂(B)3个月.试验开始4周同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噁丙嗪.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和试验结束后测定临床指标包括休息痛、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指数、关节肿胀数/指数、ESR、CRP、病人/医师评价等.结果:治疗12周后,LEF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00%和83.33%,MTX组分别为96 15%和73 08%(P<0.05).两组病人治疗12周主要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除晨僵外两组间改善值和改善百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别.LE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MTX组为23.08%(P=0.012).病人对LEF耐受性好,两组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P=0.043).结论:LEF治疗RA病人12周,其疗效与MTX相似,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好.
-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Ⅱ期随机对照来氟米特(LEF)和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科学地评价LEF在治疗RA中的作用.方法:本试验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50例活动性RA病人随机分入LEF组(24例)和MTX组(26例),分别服用LEF20mg/d+安慰剂(C)和MTX15mg/每周+安慰剂(B)3个月.试验开始4周同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恶丙嗪.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和试验结束后测定临床指标包括休息痛、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指数、关节肿胀数/指数、ESR、CRP、病人/医师评价等.结果:治疗12周后,LEF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00%和83.33%,MTX组分别为96.15%和73.08%(P<0.05).两组病人治疗12周主要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除晨僵外两组间改善值和改善百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别.LE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MTX组为23.08%(P=0.012).病人对LEF耐受性好,两组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P=0.043).结论:LEF治疗RA病人12周,其疗效与MTX相似,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好.
-
RF、AKA、CCP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异性较强的类风关自身抗体及抗原检测逐渐应用于临床,如抗丝集蛋白抗体(也称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核周因子、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等,临床应用显示了较高的诊断价值.由于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以及其它原因,目前临床上开展检测的项目以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为主,本文旨在对这三个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出初步探讨.
-
山东省海阳市25 6名渔业船长常见风湿病原因分析
风湿寒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简称风关痛、风关炎、类风关、强脊炎)是常见的风湿病.为了解风湿病在航海工作中的患病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于2002年3月对山东省海阳市海上渔业作业5年以上的船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性激素及其受体的改变和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例,年龄(31±6)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28例,均为女性,年龄(38±8)岁;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病)42例,年龄(39±6)岁;上述患者均处于病变活动期.对照组30例,年龄(40±5)岁.各组均为女性.1.2 研究方法血清性激素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ER及AR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3H-E2及3H-T均为1.5 nmol/L,作一点分析.
-
Reiter综合征一例
Reit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容易误诊.作者曾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6岁.因尿痛伴关节红肿二周于1997年6月17日拟诊为尿路感染`类风关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于5月25日无明显原因腹泻释便2~3次/日,在肠道门诊检验粪常规:白细胞3~4个/Hp,拟诊为急性肠炎.给予静滴庆大霉素、口服氟哌酸治疗,3天后腹泻缓解,但继而出现双眼红、肿痛、畏光,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伴发热3天,体温在38℃左右.
-
祝您健康信箱
“类风关”患者冬季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我今年62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二十余年。每年冬季一到,我的双手指关节就开始肿胀、疼痛,阴雨天气症状更加重。各个指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敏,尤其是在晨起时更明显。请问像我这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冬季如何做好自我保健呢? -
"类风关"久用激素如吸毒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是一种以侵犯关节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发病率在0.4%左右,也就是在我国至少有500万人患此病,其真正病因尚未明了,确也没有什么针对该病的特效药和立竿见影的消肿止痛药.
-
类风关 爱侵犯小关节
类风关全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早期发病病人大多为青壮年,该病是主要侵犯关节的全身性疾病,表现为受累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晨僵等;晚期则出现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等.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合适的治疗,容易造成残疾,严重危害健康.病因尚不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家属遗传史的病人约占15%,以母系遗传多,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以感染和免疫缺陷累及全身胶原结缔组织的病变.有的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主要组织相关抗原上的某些等位基因有关,等位基因可通过免疫反应而发生影响,免疫反应在本病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
治疗"类风关"不能半途而废
正确认识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是一种以损害关节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交错复杂,顽固缠绵,反复发作,病位深,病程长,其来也渐,其去也迟,非一朝一夕所形成,亦非三天二日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就霍然而愈.无论是患者或医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之后,要坚持治疗,不要半途而废.
-
"类风关"夏日养生防"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