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治疗方法对青少年骨肉瘤患者预后影响

    作者:梁衍涛

    目的:评价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98例骨肉瘤青少年和儿童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治疗组(n=62),治疗组进行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截肢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生存率和肿瘤转移 、 复发情况及其他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组患者肿瘤转移或复发率及死亡率.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组患者肿瘤转移或复发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29).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Enneking分期.结论: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青少年骨肉瘤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转移复发率,Enneking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 南京总医院成功为一罕见恶性骨肿瘤患者实施保肢手术

    作者:龚怡;高铭华

    近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为一罕见巨大骨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保肢手术.38岁患者王先生,右髋部从小就长有一个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逐渐长大,并由良转恶,导致行走十分不便、生活无法自理,生命岌岌可危.由于该肿瘤体积过大,又被血管、神经等环抱,整体切除的困难极大,患者在多家大医院诊疗后,专家均建议其放弃右腿,力保性命.

  • 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曾江红

    资料与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骨肿瘤患者6例,保肢手术中髋关节肿瘤、膝关节肿瘤各2例,肱骨肿瘤2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脏器及骨转移.均经术前X线片、CT、核磁共振、活检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上述患者均采用人工肿瘤假体置换保肢术.

  •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疗效Meta分析

    作者:易生辉;秦刚;黄肖华;郑海军;陈博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ce图书馆、维普、知网等数据库中近5年来骨肉瘤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将Jadad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高质量文章纳入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2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其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共5项RCTs、398例骨肉瘤患者入选.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组相比,新辅助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组,肢体功能优良率的合并优势比(OR)为1.99,95%可信区间(95%CI)为1.32~3.00(P=0.001),3年总体生存率的合并优势比为2.54,95%可信区间为1.66~3.90(P<0.0001).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骨肉瘤患者的肢体功能,且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 膝周血管的应用解剖与骨肿瘤保肢术受区血管的选择

    作者:周建生;叶永杰;苗华

    目的:为临床施行带血管骨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肿瘤性骨缺损、选择恰当的受区吻合血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60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观测膝关节周围血管来源、走行、管径、可游离长度等.结果:膝降动脉于股骨内上髁高点近侧(11.23±1.30)cm处起自股动脉前内侧壁,外径(2.39±0.32)mm,主干长3.2cm;半膜肌支于股骨内上髁高点近侧7.9cm处起自腘动脉后壁,外径(2.17±0.20)mm,蒂长(5.39±1.09)cm;腓肠动脉内侧支于股骨内上髁高点近侧(0.69±0.57)cm处起自腘动脉内侧壁,起始外径(2.16±0.24)mm,主干长(3.90±0.95)cm;腓肠动脉外侧支于腓骨头高点近侧(4.3±0.80)cm处起自腘动脉外侧壁,起始外径(2.09±0.22)mm,主干长(4.03±1.16)cm.结论:①选取佳的受区血管应综合考虑血管的解剖位置、变异情况、外径、蒂长以及是否受肿瘤侵犯等因素;②腓肠血管可作为膝周骨肿瘤保肢术的首选吻合血管,膝降血管、半膜肌血管可作为备选血管;③腘动脉关节支不适于作为骨肿瘤保肢术的受区吻合血管;④行同种异体全关节或半关节移植时应选下肢的主干血管作为吻合血管.

  • 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远期生存分析

    作者:段宁;王金堂;张文韬

    目的:探讨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保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骨肉瘤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保肢手术+新辅助化疗)38例,对照组(保肢手术+术后常规化疗)30例。采取Kaplan - Meier 法及 Log - rank 检验,估计各组生存时间的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两组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为71个月,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7%(28/38)、65.8%(25/38);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16/30)、46.7%(14/30),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03,P =0.000)。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保肢手术是治疗骨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积极有效化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建华;张弢;戴先文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目前已成为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异体骨关节移植不但可以重建患者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大段骨缺损,植入的异体骨还能与宿主骨愈合并成为其体内有功能、永久的一部分[1].

  • 青春期儿童膝关节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疗效评估

    作者:张伟明;谢青;杨帅;陆建春

    新辅助化疗和保肢手术的开展使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达到了60%-80%[1].由于生存率的提高,近年来,骨肉瘤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2006年9月-2009年6月,对收治我院的28例进行保肢手术治疗和化疗的青春期儿童膝关节骨肉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死亡3例.通过术后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在家庭中独立生活和社区中的生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 保肢手术治疗恶性骨肿瘤

    作者:刘慧玲

    由于恶性骨肿瘤的手术后较高的复发率,以往均采用截肢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残酷的治疗手段并末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随着化疗的发展,外科技术的进步,保肢已成为外科治疗肢体骨肿瘤的主流,各种形式的保肢手术应运而生我科自2000-2005年应用4种方法对48例肢体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 骨肿瘤切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杨娟;郑琳;孙钰彭;曲建娥;何勤

    肢体长骨骺端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关节离断或高位截肢[1].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根据Enneking(依奈金)肿瘤分期原则,以及手术前后化疗、介入治疗的开展,保肢手术逐渐被广泛应用[1].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施行骨肿瘤切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 糖尿病足的骨科治疗

    作者:潘添赋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的骨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保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取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治疗总有效率92%、并发症发生率10%,术后随访3年,复发率为6%,与对照组80%、20%、14%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保守治疗,骨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保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国谋;胡长安

    对于严重创伤病人,挽救肢体与挽救伤员生命常常矛盾.若不顾及全身情况,盲目保肢,则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和急性贤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因此医生往往对保肢手术的适应证难以把握.作者遇到2例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缺血超过20h患者,经积极治疗,既保全了肢体,又挽救了生命.

  • 1例骨肉瘤保肢术后生存20年典型病例报告及综述

    作者:张楠;刘金煜

    本文通过对1例右大腿骨肉瘤患者行保肢手术术后生存20年跟踪随访的临床病例报道,以期对骨肉瘤保肢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 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和重建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林鹏;林秾;潘伟波;黄鑫;叶招明

    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已成为重建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固定方式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固定方式的内固定失败率有所不同,其临床疗效比较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比不同钉棒系统重建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评估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累及骨盆Ⅰ区及Ⅰ+Ⅳ区的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0±17.7)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骨盆肿瘤切除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固定时,12例使用单棒双钉,30例使用双棒四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及其他治疗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168个月,平均(36.1±32.3)个月.6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败,其中单棒双钉组4例,双棒四钉组2例.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其中1例进行了内固定拆除,另一例接受了内固定翻修以及自体腓骨植骨重建.双棒四钉组的内固定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棒双钉组(P=0.003).内固定生存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9),年龄≤21岁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年龄>21岁高.骨盆I+Ⅳ区肿瘤切除组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骨盆Ⅰ区切除组(P=0.007).结论: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术后双棒四钉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而单棒双钉固定的强度相对不足,内固定容易失败.对于年轻患者以及良性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的生物学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机械性重建.

  • 肿瘤型人工关节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郭卫

    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造成这一年龄段人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近二十年来,保肢已经逐渐成为原发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所谓保肢手术是指在彻底切除肢体肿瘤的前提下保留患者肢体及功能,是相对于截肢而言的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恶性骨肿瘤瘤段截除后进行肢体功能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主要的重建方法是使用人工关节假体来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及关节功能。

  • 四肢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对策

    作者:王现海;郭卫;杨荣利;汤小东

    目的 探讨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深部感染的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提高感染的治愈率.方法 从1997年7月到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32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7例由他院转入.发病年龄7-60岁,平均23.46岁.男性15例,女性17例.肿瘤类型:骨肉瘤2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各4例,转移瘤和皮质旁骨肉瘤各1例.部位:股骨近端4例,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16例.手术:清创手术9例;腓肠肌皮瓣转移手术4例;一期假体翻修手术7例;二期假体翻修手术11例,截肢手术1例.采用单因素x2检验分析不同手术类型之间是否有差别.结果 随访时间12~102个月,平均36.62个月.保留假体清创术根治感染的成功率33.3%(3/9),清创+腓肠肌皮瓣根治感染的成功率是25.0%(1/4),一期假体翻修手术的感染根治成功率42.9%(3/7),二期假体置换根治感染的成功率81.8%(9/11).截肢根治感染的成功率100%.单因素x2检验分析清创组和二期假体翻修手术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期假体翻修手术是治疗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较好办法,清创手术、一期假体翻修手术要慎重.腓肠肌内侧头皮瓣用于治疗胫骨近端深部感染的效果欠佳,.

  • 热化疗在保肢手术治疗下肢骨肉瘤中的应用

    作者:马万里;陈增海;陈鹏;任鹏;王俊;孙立山

    目的研究术前肢体局部热化疗在手术治疗下肢骨肉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术前一周患肢注入化疗药物然后升温至41.8℃每次60-120 min.一周后行保肢手术治疗.结果30例下肢骨肉瘤的患者在术前行局部热化疗后疼痛不同程度减轻,术中出血少,易切除并见瘤体缩小有坏死灶.结论术前热化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缩小肿瘤体积,有利于手术切除肿瘤,很大程度上保留肢体功能.

  • 肢体骨肉瘤的新辅助化疗: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表柔吡星化疗的初步结果

    作者:毕文志;王岩;韩纲;贾金鹏;王威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在骨肉瘤保肢手术方面的作用.方法 2001年9月~2005年4月治疗53例肢体骨肉瘤患者.化疗方案:异环磷酰胺2.0g/m2,第1~5天;甲氯蝶呤8g/m2,第3天,表柔吡星60mg/m2,第5天.每3~4周重复1次.评价化疗反应和化疗毒性.术前化疗3次,术后化疗6次.结果 2例患者死于化疗毒性反应.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9例、进展(PD)5例.44例患者保肢手术,8例进行截肢.3年生存率为77.36%.结论 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表柔吡星联合化疗方案有利于保肢手术,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 EMMPRIN及碱性磷酸酶在ⅡB期骨恶性肿瘤局部侵袭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郭峰;王臻

    目的 寻找临床ⅡB期骨恶性肿瘤局部侵袭性的证据,对保肢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31例ⅡB期骨恶性肿瘤病例,对其手术标本行HE染色、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了解肿瘤局部侵袭的情况,观察EMMPRIN及碱性磷酸酶在肿瘤组织及周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12例手术过程中对血管神经束进行光固化处理.结果 发现肿瘤局部侵袭9例,占29%(9/31).血管内瘤栓共3例,占10%(3/31).血管壁外肿瘤3例,占10%(3/31).血管神经束周同的侵袭6例占总侵袭数的67%(6/9).EMMPRIN阳性染色11例,占35%(11/31).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8例,占26%(8/31).结论 ⅡB期骨恶性肿瘤存在局部侵袭性,血管神经束周围的侵袭较为常见,侵袭组EMMPRIN阳性率及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均高于未发现侵袭组.手术过程中对血管神经束进行光固化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清除肿瘤的局部侵袭,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

  • 肘关节周围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方法

    作者:李国艳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肘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比较16例肘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分别进行各种保肢手术后的效果、生存质量、并发症及处理.本组骨肉瘤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在肿瘤切除后,采用人工关节置换6例,大段异体骨移植3例,骨水泥填充3例,单纯切除无重建者3例,短缩融合1例.结果16例骨肿瘤患者术后出现远处转移的共3例,为肺转移,2例骨巨细胞瘤行刮除骨水泥填塞局部复发而行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1例复发恶变行瘤段切除短缩融合术.2例骨肉瘤软组织复发而截肢.3例行瘤段切除无重建者均为尺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在肘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手术中,肿瘤广泛切除后、骨重建技术的进步是增加保肢手术范围、改善功能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尺骨近端的恶性骨肿瘤采用瘤段切除局部旷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保肢治疗方法.

15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