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Urologic and Reproductive Oncology 현대필뇨생식종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624
- 国内刊号: 42-179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经直肠超声造影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在PSA水平为4~20 ng/ml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腺超声造影在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例血清PSA在4~20 ng/ml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其中50例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13针系统性穿刺活检;46例先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后对超声造影异常增强区靶向穿刺加6点常规穿刺,超声造影无异常者同系统性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效率.结果系统性穿刺组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22.0%,造影穿刺组为41.3%,两组间对单纯移行区肿瘤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系统穿刺组人均穿刺13.0针,单针阳性率为11%;造影穿刺组人均穿刺10.9针,单针阳性率为20%;两组单针阳性率、人均穿刺针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异常的患者单针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检查的患者(31.5% v s 11.3%),同时人均穿刺针数低于超声引导下系统性穿刺(9.7 vs 13.0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穿刺组前列腺癌患者总 Gleason评分为74分,人均6.7分,超声造影穿刺组则分别为133、7.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PSA<20 ng/ml 的患者,超声造影对引导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具有更高的效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
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插管化疗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插管化疗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的58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术后随机纳入动脉插管化疗组和膀胱灌注组,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展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等.结果经过10~46(中位时间25)个月的随访,动脉化疗组(27例,平均随访23.7个月)1例复发,复发率为3.7%,平均无肿瘤复发生存时间为(38.2±0.8)个月;无肿瘤进展,肿瘤进展率为0.膀胱灌注组(31例,平均随访25.7个月)10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平均无肿瘤复发时间为(29.7±2.3)个月;5例肿瘤进展(侵犯肌层或远处转移),进展率为16.1%.两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7%、37.0%,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66.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6,P=0.030).结论保留膀胱手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联合动脉插管化疗相比单纯行膀胱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风险.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干扰素对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α-干扰素在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成两组,后79例纳入研究,包括对照组4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加维持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37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随即膀胱镜下行膀胱黏膜下吡柔比星、α-干扰素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复发时间、拔除导尿管后尿频持续时间、发热及白细胞异常降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随诊3年,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38.1%,平均复发时间7.4个月,发热2例.观察组复发7例,复发率18.9%,平均复发时间11.2个月,发热25例.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复发时间、发热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尿频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白细胞异常降低发生.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干扰素安全有效,可减少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
原发性输尿管肉瘤样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输尿管肉瘤样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1例输尿管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予CTU、输尿管镜活检及同位素肾图检查,诊断为右输尿管癌,行腹腔镜下右输尿管占位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中发现髂血管处输尿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切除右肾、右输尿管及部分膀胱组织。术后病理提示输尿管肉瘤样癌。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死亡。结论输尿管肉瘤样癌临床上极其罕见,诊断较困难,其恶性程度高,手术疗效差,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
单中心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查询表的建立
目的:综合利用PSA及其相关参数建立能够简便查询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查询表.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收集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ree PSA,fPSA)和总PSA(total PSA,tPSA)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并利用相关因素建立前列腺穿刺阳性结果查询表.结果资料完整且病理结果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纳入研究,共1077例.根据PSA水平分为0~2.5、2.6~4.0、4.1~10.0、10.1~20.0和>20.0 ng/ml 5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20.9%、20.0%、37.3%、48.1%和80.2%,随着PSA水平的升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也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PSA、fPSA和前列腺体积均为前列腺癌的独立性预测因素,tPSA、fPSA百分比(free to total PSA,f/tPSA)和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利用上述3个指标建立前列腺阳性穿刺查询表.结论本研究根据 tPSA、f/tPSA和PSAD建立的查询表为临床前列腺穿刺活检提供了一个简便实用的阳性率查询工具.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6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施行的16例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2.5岁,左肾肿瘤9例,右肾肿瘤7例.16例肾肿瘤均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约30~200 ml,平均约5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7 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肾功能下降及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CDH13表达下调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及PI3K/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膀胱癌5637细胞中CDH13表达下调后对细胞迁移、侵袭和PI3K/Akt表达的影响以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RNA 干扰技术抑制人膀胱癌5637细胞株中 CDH13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CDH13、PI3K及 Akt的表达水平。结果膀胱癌5637细胞中CDH13表达下调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I3K及 Akt 的表达增加。结论膀胱癌细胞中 CDH13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澳洲茄边碱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SM)对人前列腺癌激素非依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 SM(0、1、2、4、6、8、10μmol/L)处理 DU145和 PC3细胞, MTT法检测 SM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 检测 SM 对相关信号通路蛋白 p38 MAPK、ERK1/2 MAPK、MUC1表达的影响.结果6μmol/L SM作用24 h后DU145和PC3细胞活力分别为(52.53±9.05)%、(56.28±2.36)%,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10μmol/L SM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27.36±2.72)%、(32.07±2.53)%.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不同浓度 SM(0、4、6、8μmol/L)处理 PC3细胞能引起 PC3细胞阻滞在 G1期,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2.61±0.50)%、(52.96±1.49)%、(66.16±2.84)%和(69.03±2.38)%.且能激活 MAPK信号通路减少下游蛋白 MUC1的表达.结论 SM能明显抑制DU145和PC3细胞生长,该作用可能与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下游 MUC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miR-30b 在肾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 miR-30b 在肾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miR-30b 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33例经手术切除的肾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提取各自的RNA,经逆转录得到 cDNA,使用 RT-qPCR检测两者 miR-30b 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学软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通过检测 miR-30b 在不同肾癌细胞系的表达量,分析 miR-30b在正常细胞系和肾癌细胞系的表达差异.结果 miR-30b 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P<0.001),其中22例肾癌标本 miR-30b呈现高表达.肾癌组织中 miR-30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肾癌组织类型、TNM分期及 UICC/AJCC 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30b在不同肾癌细胞系表达水平不同,但均高于正常组织细胞系(P<0.05).结论肾癌组织中 miR-30b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其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人巨细胞病毒与肿瘤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与肿瘤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许越施浩强梁朝朝
doi:10.3870/j.issn.1674-4624.2016.01.020
巨细胞病毒(CMV)是疱疹病毒之一,属于β疱疹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150~200 nm,主要感染人和哺乳类,引起细胞及核增大,具有典型的嗜酸性 A 型包涵体. HCMV 基因组至少能编码250种蛋白,仅仅在病毒颗粒的衣壳与包膜间存在有8种以上的糖蛋白,这些糖蛋白可能与病毒的黏附、融合、装配以及中和靶细胞抗体的作用有关[1].目前认为共有50余种蛋白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这些功能性蛋白为病毒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感染-潜伏-再激活机制.在发达国家 HCMV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而在我国HCMV人群感染率则为70%~90%[2].目前认为在正常的易感人群中,感染 HCMV 后将成为 HCMV 的终生携带者,呈现为隐性感染的状态.而携带者体内潜伏的 HCMV在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是不具备致病能力的,当携带者处于免疫抑制或者缺陷的时候,体内潜伏的 HCMV 将可能诱发某些肿瘤.我们回顾了近10年的有关恶性肿瘤与HCMV感染的报道.研究提示在肿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检测到 HCMV DNA 或 mRNA,并且在其血清学样本中检测到的 HCMV标志物的阳性率显著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 HCMV 感染与某些人类恶性肿瘤相关.而国内外的文献中也提示 HCMV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甚至恶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尿路上皮癌[3]、人脑胶质瘤[4]、宫颈癌[5]、结直肠癌[6]、胶质母细胞瘤[7]和颅咽管瘤[8]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一定关系.因此,我们就 HCMV 感染与人类某些肿瘤的相关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行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骨健康管理现状
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骨质疏松症与骨折风险的增加作为 ADT的主要不良反应,已严重威胁到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增加了社会健康成本。但预防与治疗 ADT所致的骨不良事件尚未受到临床实践的足够重视。本文就ADT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骨健康的影响,如何监测、预防与治疗 ADT所致骨质疏松症及降低骨折风险,目前全球前列腺癌患者骨健康管理的现状及其可能造成的原因,如何改进的建议等进行如下综述。
-
腹膜后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是一类罕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来源的恶性侵袭性肿瘤,国内外相关资料多为个例报道[1]。我科于2015年3月收治1例腹膜后HS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2型1例报告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头痛1年,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2月”于2015年2月入院.体检右侧甲状腺扪及一1.5 c m结节.腹部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入院后监测血压,收缩压180~250 mmHg (1 mmHg=0.133 kPa),舒张压95~110 mmHg.发作性血压升高时心率可达到120次/min 以上.血常规、血糖及生化检查正常,血钙正常.24 h 尿儿茶酚胺升高,尿 VMA 弱阳性.血降钙素327 pg/ml(正常小于18.2 pg/ml),癌胚抗原12.58 ng/ml(正常0~5 ng/ml),T3、T4、TSH 正常,甲状旁腺素正常.甲状腺彩超提示右侧甲状腺低回声占位,大小1.3 cm×1.1 cm.肾上腺增强CT提示右侧肾上腺7.0 cm×6.2 cm 占位,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内部有低密度区,左侧肾上腺正常,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见图1.术前诊断: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MEN)2型.经哌唑嗪降压,美托洛尔降心率,术前扩容1周,患者血压控制在160/90 mmHg以下,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内,后在全麻下行经腹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血压波动明显,高达195/100 mmHg,切除肿瘤后血压低至100/65 mmHg.手术切除标本见图2.术中出血较少,无输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周后出院.术后病理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图3).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术后2个月至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图4),免疫组化标记:CK(+),Syn(+),CgA(+),CD56(+),Cyclin D1(+).因患者同时患有甲状腺髓样癌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为 MEN-2型.术后半年随访,B超检查左侧肾上腺正常,血降钙素水平正常,血压、心率正常。
-
阴道转移性肾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多样,超过半数患者无原发症状[1]。自1906年首例阴道转移的肾癌病例报道以来,罕有报道。这类患者的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19个月[2]。我院2014年1月收治1例阴道转移性肾癌,靶向治疗后无瘤生存达23月余,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胃癌睾丸、附睾、输精管转移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在全身肿瘤中,睾丸肿瘤的发病率并不高,和原发肿瘤相比,泌尿生殖肿瘤中继发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中睾丸转移瘤只占0.02%,而膀胱转移瘤是2.3%,肾转移瘤是3%[1-2].据相关文献报道,睾丸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其发生可能与男性泌尿生殖道畸形有关,其中隐睾是原发或继发性睾丸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3].在睾丸转移肿瘤中,转移至睾丸的常见原发部位为前列腺、肺、肾脏、结肠和胃[4],且大部分都在尸检中发现.我院于2015年10月29日收治1例行胃癌根治术后睾丸转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22例诊治分析
肾错构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肾脏良性肿瘤,一般不需要积极处理,但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如不及时进行治疗,通常会威胁患者的生命.2004年至2014年期间,我科共收治了22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病例,并成功进行了治疗,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
附睾腺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附睾腺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现将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附睾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做如下报告,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
老年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进展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国际通行观点将年龄超过60周岁的人群称为老年人.我们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报道[1],发现近年来老年人群中肾细胞癌(RCC)的发病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RCC 的预后相对较差,大约1/3的患者在疾病确诊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而在所有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将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2]。
-
1470 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470 nm 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是一种新近应用于临床的高效、安全的前列腺手术方式[1]。本文报道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1470 nm激光治疗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
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膀胱保留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为评估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膀胱保留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入组76例经尿道切除术的移行性膀胱癌患者,二期(T2~4 N0 M0).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0 mg/m2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每周灌注一次,共12周.放射治疗方案46 Gy/20次,后程放疗对大体肿瘤部位增加放射治疗,20 Gy/5次.肿瘤放射治疗组出现3级或者更高的膀胱或肠毒性则终止化疗.主要结束终点为急性毒性、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78%和69.5%,平均存活时间为58.4个月(95% CI:52.6,64.2).此外,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80.5%和76.1%,平均局部控制时间为60.7个月(95%CI:55.1,66.3),局部/区域失败和远程失败的累积发生率为28.9%,单一局部/区域失败率为13.2%,远程失败率为21.1%。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稿约
-
辣椒素激活5637细胞的TRPV1通道提高吡柔比星疗效
膀胱癌术后是否进行化疗是影响其复发的主要因素,之前的研究表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肿瘤抑制基因。吡柔比星(THP)术后灌注为膀胱癌的主要化疗手段之一,激活 TRPV1对 THP 是否有协同作用有待确定。
-
一种简易高效的膀胱冲洗装置
一种简易高效的膀胱冲洗装置
熊伟王自建钟雅文朱梁钟朝晖赵晓昆
doi:10.3870/j.issn.1674-4624.2016.01.018
膀胱内出血常见于泌尿外科术后及泌尿系统损伤患者,对于此类患者,留置导尿管引流甚至行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是必不可少的处理.然而,泌尿系统任何来源的出血积蓄于膀胱内,不久即可形成膀胱内血凝块,胶状的血凝块极易阻塞引流管道,造成引流不畅.对形成时间不长,尚未硬化的膀胱内血凝块,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注射器连接导尿管出口,于患者床旁进行手工抽吸冲洗:将注射器直接对准导尿管的集尿袋接口进行快速、反复冲注与抽吸,此法往往能吸出不少阻塞导尿管的血凝块.但是,由于导尿管接口口径与注射器乳头口径不匹配,前者口径远大于后者,因此操作者须一只手握住二者连接处,将导尿管接口末端紧贴注射器顶部以保证两者对合严密,同时另一只手快速推拉注射器活塞进行抽吸.该过程费时费力,且接口处常滑脱错位,造成冲吸负压不足或者冲注时液体溅出,血凝块清除效率低,特别是当血块较大、硬度较高时效果更差,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与恐慌.对于体积较大、硬度较高的顽固性血块,有文献报道使用负压抽吸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