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
Journal of Digestive Oncology(Electronic Version) 소화종류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CXCL1促进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胃癌CXCL1的表达、癌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的关系,以期证实CXCL1可以促进胃癌的淋巴道转移。方法分析10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XCL1蛋白的表达,利用D2-40抗体标记癌周淋巴管内皮细胞,计算癌周的淋巴管密度,分析CXCL1及癌周LMVD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尤其是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L1主要存在于细胞胞浆中。 CXCL1阳性比例为4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均P<0.05)。 CXCL1表达阳性组有着明显较高的TNM分期和较差的分化程度。胃癌癌周淋巴管密度与胃癌病灶大小、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CXCL1阳性组(n=41)比阴性组(n=59)的5年生存率要低(P=0.001),阴性组总体生存时间是40个月,阳性组总体生存时间是23.2个月。经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筛选后,能够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的因子为:CXCL1、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LMVD。结论 CXCL1表达与胃癌的浸袭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强阿片类药物对不同胃肠功能状态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强阿片类药物对不同胃肠功能状况的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原发肿瘤发病部位,分为消化系统癌症组(46例)和非消化系统癌症组(56例)。再根据胃肠功能状态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排便间隔≤3天组和>3天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在癌痛严重程度、癌痛类型、日均消耗吗啡当量、癌痛控制状况以及癌痛缓解度上的差异。结果消化系统癌症组和非消化系统癌症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43/46)和91.07%(51/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癌症组中排便间隔>3天(69.57% vs.37.50%,P<0.01)和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63.04% vs.23.21%,P<0.01)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消化系统癌症组,但其躯体痛患者比例低于非消化系统癌症组(50.0%vs.87.5%,P<0.01)。两组在重度疼痛患者比例、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日均吗啡当量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上述两组患者中排便间隔时间≤3天组的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与排便间隔时间>3天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排便间隔≤3天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排便间隔>3天组(均P<0.01),排便间隔≤3天组日均吗啡当量均显著低于排便间隔>3天患者(均P<0.01)。两者中排便间隔>3天组比较,重度疼痛、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和日均吗啡当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或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可获得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排便间隔时间>3天与镇痛效果呈负相关,消化系统癌症和排便间隔>3天的患者适宜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主要维持用药。
-
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地市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CME手术(28例)和开腹CME手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腹腔镜CME组手术时间较开腹CME手术[(226±53) vs.(193±48) min]延长(P=0.035),但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108±73) vs.(130±65) ml,P=0.006]、缩短术后进食流质时间[(3.3±1.4) vs.(4.1±2.5) d,P=0.046]和住院时间[(11.2±3.8) vs.(15±7.3) d,P<0.001],而两组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经过规范化学习,腹腔镜下CME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可以安全、有效地在地市级医院开展。
-
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4,MCT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手术的胃癌患者标本113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MCT4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低表达样本55例,高表达样本58例。M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0.021)。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CT4低表达患者的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CT4高表达患者(P=0.001)。结论 MCT4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不同浸润深度远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不同T分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淋巴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本院数据库资料齐全的570例根治性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T分期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的差异。结果不同T分期远端胃癌之间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是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570例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2.8%,其中T1期为18%,T2期为39.7%,T3期为76.0%,T4期为80.1%,进展期淋巴结总体转移率为78.1%,不同T分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全组患者淋巴结总体转移度15.8%,其中T1期为2.2%,T2期为6.4%,T3期为26.7%,T4期为37.7%,进展期淋巴结转移度为26.9%,不同T分期患者淋巴结转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T分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转移特点不同,随T分期增高,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增高。根据T分期不同,一定程度上可指导合理的淋巴清扫范围。
-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本院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期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断胃癌或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结果本组有症状肠道菌群失调发生189例(14.5%)。肠道菌群易感因素包括:①性别(OR=0.571,95% CI:0.381~0.855,P=0.007);②抗生素使用超过10天(OR=38.542,95% CI:23.139~64.198,P<0.001);③术前肠梗阻(OR=1.897,95% CI:1.017~3.539, P=0.044);④使用3~4代头孢菌素(OR=1.689,95% CI:1.125~2.537,P=0.011)、碳青霉烯类(OR=24.070,95% CI:7.080~81.891,P<0.001)、喹诺酮类抗生素(OR=38.512,95% CI:7.457~198.898, P<0.001)。结论术后长期广谱抗生素应用是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早期监测,早期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窄谱抗生素。
-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 29, 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 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APR术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术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术式。
-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DMAG联合5-FU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联合5-FU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人胃癌组织块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7-DMAG组(腹腔注射17-DMAG 25 mg/kg )、5-氟尿嘧啶(5-FU )组(腹腔注射5-FU 20 mg/kg )、联合组(腹腔注射17-DMAG 25 mg/kg ,5-FU 20 mg/kg ,调整药物浓度到总量10 ml/kg )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每周3次,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以阳性细胞数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17-DMAG组移植瘤体积为(286.24±20.83)mm3,5-FU组移植瘤体积为(358.62±23.54)mm3,联合组移植瘤体积为(216.82±21.65)mm3,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为(926.46±108.62)mm3,前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移植瘤重量比较,联合组(0.55±0.03)g、17-DMAG组(1.13±0.12)g和5-FU组(1.29±0.15)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1±0.17)g(均P<0.05);联合组瘤重比其他两组单药实验组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17-DMAG与5-FU两组之间的瘤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MVD(20.36±1.38)、17-DMAG组MVD(21.43±1.24)比5-FU组(37.28±1.63)、对照组(37.68±1.54)均明显减少(P<0.05);而联合组与17-DMAG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5-FU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组和17-DMAG组肿瘤组织中 VEGF 的表达分别为(P>0.05)(14.83±3.78)和(15.39±4.37),与5-FU 组(25.76±7.12)和对照组(36.45±7.45)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和17-DMAG组之间以及5-FU组和对照组之间VEGF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DMAG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当联合使用17-DMAG与5-FU时,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7-DMAG与5-FU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营养指数的研究进展
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由Buzby [1]早提出,日本学者Onodera进行修正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营养评估和手术风险预测指标[2],初旨在进行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评估和手术风险的预测,因其简单、方便、有效,而在日本胃肠外科、心外科等广泛应用[3,4]。近的研究发现,PNI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远期预后和短期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立的预测和评估作用,但对这一问题还缺乏一个系统的共识。本文旨在对PNI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
-
胃癌外科治疗变迁
迄今为止,胃癌仍然居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前列。胃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黎明期、原创期、根治期和合理治疗期后,现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期,其治疗方法更完善,治疗效果更好。近年来,早期胃癌发现率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普及、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胃癌治疗模式。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保功能手术的推荐和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扩大手术的反思、胃癌治疗方式等于扩大根治理念的转变,个体化治疗、指南引导下的治疗模式成为现今胃癌进步年代的象征。
-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术者简介
简志祥,男,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大外科主任,普通外科行政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协会胆胰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会员、国际外科、消化道和肿瘤科医师协会(IASGO)国际会员、国际外科学院(ICS)会员。广东省高级干部保健专家。担任《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消化肿瘤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
低位直肠胃肠间质瘤综合治疗1例报告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1],约60%~70%发生于胃,30%发生于小肠,直肠GIST仅占5%[2]。现将1例低位直肠GIST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第八届全国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班通知
-
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征文通知
-
神经受侵程度对胃肠恶性肿瘤结局的影响:一项基于临床病理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背景和目的目前,神经受累(或受侵,Neural invasion, NI)已被认为是头颈部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的重要转移方式。但在胃肠道恶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GIMs)的病理研究中,NI的病理特点尚未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其报告标准也未统一。NI对GIMs远期结局的影响暂未明确。本研究通过调查NI在GIMs患者人群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揭示NI对预后的影响。国际抗癌协会(UICC)近将NI作为一个新的评价参数加入到现有的TNM分期之中。然而,目前只有少数研究纳入该指标,文献报道结直肠癌中NI的患病率在6~26%,胃癌和胰腺癌的范围则相对较大,分别为2%~76%和45%~98%。其在GIMs预后评价中的具体作用沿不明确。材料与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50例1987年~2009年确诊为GIMs[包括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I~III型、食管鳞癌(SCC)、胃癌(GC)、结肠癌(CC)、直肠癌(RC)、胆管结肠癌(CCC)、肝细胞癌(HCC)及胰腺癌(PC)]的术后组织切片。从中大约切取约16000张玻片进行HE染色并评价NI的患病率及严重度(未受累-0分,累及神经外膜-1分,神经鞘膜-2分,神经内膜-3分)。研究还评价了NI严重度与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结果本研究中,NI在GIMs中的患病率分别为:AEG-I~III型分别为36%、36%和65%,SCC/37%,GC/38%,CC/28%,RC/34%,CCC/58%,HCC/6%,PC/100%。 NI 严重度评分在 PC 中高,平均为(24.9±1.9),在AEG-I型低,为(0.8±0.3)。纳入年龄、性别、TNM分期、病理分化级别等参数进入多变量分析得出NI的患病率与AEG-II/III、GC和RC较差的生存率显著相关。然而,NI的严重度仅与AEG-II/III和PC的不良预后相关。结论 NI的患病率和严重度在各种胃肠恶性肿瘤中不尽相同。记录NI的严重度比单纯评估有无神经受侵更能准确地反映AEG-II/III型和PC患者的远期预后。 NI显然不是GIMs各型肿瘤的共性指标,但是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种分层指标指导GIM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网站已投入使用
-
索拉非尼联合射频消融治疗BCLC 0-B1期肝癌显著优于单用射频消融治疗
背景和目的目前研究已表明索拉非尼、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与射频消融(RFA)联用对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有效。由此,本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联用索拉非尼和RFA及单用RFA对BCLC 0-B1期肝癌的疗效,为临床联用索拉非尼及RFA提供证据。方法研究终纳入了来自中国多个地区12个中心的128名肝癌患者,其中64名患者接受索拉非尼+RFA 治疗,与之配对的余下64名患者仅接受RFA治疗。入选标准包括:18~75岁、病理确诊或至少两项影像学研究同时证实诊断、肿瘤数目≤3个、大肿瘤直径≤7 cm、肿瘤为BCLC0-B1期、不愿行肝切除或肝移植术、肝功能储备良好、ECOG状态评分≤2分。剔除标准为:主要血管癌栓形成和/或肝外转移、既往或现在有难以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其他恶性肿瘤史、心、肾或其他器官严重功能不全、除外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活动期。索拉非尼的剂量为400 mg Bid,并在RFA治疗前后60天内开始应用。在毒副反应较大的患者中,减少索拉非尼剂量至200 mg Bid,如还无缓解则停药。研究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包括临床评估、肝功能、AFP、超声检查、动态 CT扫描等。随访至2013年10月31日。结果两组的主要治疗并发症均包括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发热等。索拉非尼+RF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38%,RFA组为4.69%,无统计学差异。RFA组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41.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8%、85.4%和92.7%。索拉非尼+RFA组患者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65.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5%、62.9%和74.5%。 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8.6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7%、47.2%、30.9%和30.9%。索拉非尼+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1.8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6%、64.0%、58.7%和50.3%。统计学分析提示:索拉非尼+RFA组的肿瘤复发时间、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长于RFA组,复发率显著低于RFA组。 Cox回归显示,应用索拉非尼、TNM分期、肿瘤数目及大小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应用索拉非尼、TNM分期、肿瘤数目、抗病毒治疗、TACE治疗史则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该研究证实了索拉非尼和RFA联用较单用RFA能更为有效地降低肝癌复发率、延长无瘤及总体生存期。可认为索拉非尼联合RFA是治疗局部体积较小的原发性或复发性肝癌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案。
-
快速康复模式下结直肠癌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对比:一项基于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EnROL)
目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多重管理方案(即加速康复程序,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 ERP)极大地改变了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并改善了临床治疗结局。然而,腹腔镜手术尚未成为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标准,大量有着良好开腹手术技术的外科医生仍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究竟传统开腹手术辅助ERP能否与腹腔镜辅助的微创治疗匹敌?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议。 EnROL(Enhanced Recovery Open versus Laparoscopic)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解答上述问题。资料和方法该研究为I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可择期手术的成年结直肠癌患者(年龄≥18岁),按1∶1随机分配至腹腔镜组或开腹组,两组均应用快速康复多重管理程序(ERP)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通过纳入中心、肿瘤部位(结肠或直肠)、年龄组(<66/66~75/>75岁)再进行分层分析。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个月的机体疲劳感(使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价),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不适情况及身体机能(简表SF-36)。术后7天或更早出院之前,受试患者和结局评估人员都不知晓治疗情况。手术质量及病理评估由中心负责人员进行盲评。该研究在英国临床伦理委员会南部牛津中心B注册,注册号为No.07/H0605/150。结果研究从2008年7月开始,至2012年4月结束,共在英国的12个中心纳入204例病人(其中腹腔镜组103人,开放结合ERP组101人)。腹腔组的切除范围[(6.8±3.7) vs.(18.4±7.5)cm]以及术中出血量[(115±152)vs.(257±290)ml]较开腹组减少,但手术时间[(182±69) vs.(135±54)min]相对延长,总体手术相关损伤评分[(31.2±6.0)vs.(31.8±6.0)]没有明显差别。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的机体疲劳感评分无显著差异[MFI-20(12.28,95%CI:11.3~13.1) vs.(12.05,95%CI:11.2~13.1);P=0.93]。然而,腹腔镜组的中位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5 vs.7天;四分位点间距:4~9 vs.5~11天;P=0.033)。其他次要结局和病理报告质量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虽然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运用开腹手术结合加速康复程序可使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疲乏感及其他不适情况降低至腹腔镜手术治疗相当的水平,但是住院时间会有明显的延长。在治疗结局无明显差别的前提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结合快速康复程序更应被推广使用。
-
PD-1阻断在错配修复缺陷的肿瘤中的作用研究
背景和目的体细胞突变可能使肿瘤细胞具有编码“异己”免疫原性抗原的能力。由此推测,对由于错配修复缺陷所致大量体细胞突变的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滞治疗可能有效。方法我们在41例进展期转移癌患者(有或没有错配修复缺陷)中对pembrolizumab[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临床疗效进行2期临床研究。患者分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结直肠癌患者组(dMMR)、错配修复基因正常结直肠癌患者组(pMMR)和错配修复基因缺陷非结直肠癌患者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embrolizumab静脉注射(10 mg/kg,每14天重复一次)。观察终点是免疫反应率和20周的免疫相关肿瘤无进展生存率。结果结直肠癌dMMR组的客观反应率和免疫相关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0%(4/10)和78%(7/9),而结直肠癌pMMR组分别为0%(0/18)和11%(2/18)。截至统计时,dMMR组未达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而pMMR组则分别为2.2和5.0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比0.10,P<0.001;死亡风险比0.22,P=0.05)。非结直肠癌dMMR组的结果和结直肠癌dMMR组类似,其免疫相关客观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5/7)和67%(4/6)。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显示dMMR肿瘤平均检测到1782个体细胞突变,而pMMR肿瘤仅有73个突变(P=0.007),且体细胞突变高载荷的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相对较长(P=0.02)。结论本研究表明,错配修复状态可以预测免疫检查点阻滞药物pembrolizumab的治疗效果。